Ⅰ 泡沫經濟什麼意思
泡沫經濟是指資產價格超過其內在價值,形成過度投機和虛假繁榮的現象。
以下是關於泡沫經濟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徵
泡沫經濟描述的是一種經濟狀況,其中資產的價格遠超過其實際價值,這種價格的上升並非由真實的、長期的經濟增長因素所驅動。此時市場上充斥著過度的投機行為,造成短期的、非理性地價格上漲。泡沫經濟形成時往往伴隨著市場的盲目樂觀預期。當泡沫破裂時,資產價格會迅速下跌,可能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
二、產生原因
泡沫經濟的產生往往與多種因素有關。例如,不當的貨幣政策、投資環境的改變、投資者過度追求高收益以及媒體炒作等都可能導致泡沫的形成。當大量資金流入某一市場或某一資產領域,追求短期的高回報時,往往容易產生泡沫現象。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不穩定時,投資者的恐慌和貪婪心理可能會加劇泡沫的產生。特別是在涉及新興技術和市場的快速擴張階段,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尤其是房地產業往往最易形成泡沫,長時間的漲價造成炒房需求應運而生最終導致供不應求甚至出現房屋空置現象。這些都為泡沫經濟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三、風險與後果
泡沫經濟帶來的風險是巨大的。一旦泡沫破裂,不僅投資者會遭受損失,整個經濟體系也可能受到沖擊。特別是在金融市場高度互聯的今天,個別市場的崩盤有可能引發更廣泛的經濟問題。因此,政府和投資者都應密切關注市場狀況,防止泡沫經濟的形成和擴大。此外還要保持市場穩定性採取積極的政策措施以防範泡沫的蔓延保證實體經濟的平穩增長這也是應對經濟危機的關鍵一環避免其危害國家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避免市場失控和金融危機發生。
Ⅱ 什麼叫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是指資產價值超越其實際經濟價值的過度膨脹現象。這種現象往往伴隨著市場投機行為、過度信貸和投資,最終導致資產價格遠高於其內在價值,形成經濟中的“泡沫”。以下是關於泡沫經濟的詳細解釋:
一、泡沫經濟的定義
泡沫經濟描述的是某一資產或一系列資產在短期內價格迅速上漲,並遠超過其實際價值的情況。這種價格上漲往往是由過度投機行為和市場炒作引發的。在泡沫經濟期間,投資者往往受到不切實際的盈利預期吸引,大量資金湧入市場,進一步推高資產價格。
二、泡沫的形成原因
泡沫經濟的形成有其復雜的原因。其中,信貸擴張、低利率政策、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行為以及缺乏有效監管等因素都可能促使泡沫的形成。在經濟繁榮時期,投資者往往忽視風險,追求高回報,大量的信貸資金流入高風險領域,推高了資產價格。同時,缺乏有效的監管和市場機制也可能加劇泡沫的形成。
三、泡沫經濟的後果
泡沫經濟最終會破裂,導致資產價格暴跌,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損失。當泡沫破裂時,資產價格會迅速下跌,甚至達到其原始價值的很小一部分。這種劇烈的價格波動可能導致投資者破產、金融機構倒閉和經濟增長放緩等一系列嚴重的經濟後果。此外,泡沫經濟還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和社會不穩定等問題。
總之,泡沫經濟是一種資產價值過度膨脹的現象,必須警惕並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進行監管,以防止其給投資者和經濟帶來嚴重損失。了解泡沫經濟的定義、成因和後果,有助於投資者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和政府對市場進行有效監管。
Ⅲ 泡沫經濟的歷史
17世紀荷蘭發生鬱金香狂熱。
17世紀日本江戶時代的元祿泡沫經濟。
18世紀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經濟(南海泡沫事件)。這次事件成為泡沫經濟的語源。
大蕭條。
19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
1994年墨西哥為主的中南美洲泡沫經濟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9年- 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經濟
約2000年以後至今 - 中國房地產泡沫經濟,一般認為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中表現明顯。
2003年 - 美國為主的全球房地產泡沫經濟
2007年- 美國為主的全球金融海嘯經濟 - 次貸危機 美國房地產泡沫:7.5萬人的城市竟出現2.5萬名地產經紀人,1926年破碎,間接引發上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
20世紀2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出現了短暫的繁榮,建築業日漸興盛。在這種背景下,擁有特殊地理位置的佛羅里達州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房地產泡沫。
佛羅里達州位於美國東南端,地理位置優越,冬季氣候溫暖而濕潤。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里迅速成為普通百姓的冬日度假勝地。由於佛羅里達的地價一直遠低於美國其他州,因此該州成為了理想的投資地。許多美國人來到這里,迫不及待地購買房地產。隨著需求的增加,佛羅里達的土地價格開始逐漸升值。尤其在1923年—1926年間,佛羅里達的地價出現了驚人的升幅。例如棕櫚海灘上的一塊土地,1923年值80萬美元,1924年達150萬美元,1925年則高達400萬美元。一股炒賣房地產的狂潮越來越洶涌澎湃。據統計,到1925年,邁阿密市居然出現了2000多家地產公司,當時該市僅有7.5萬人,其中竟有2.5萬名地產經紀人,平均每三位居民就有一位專做地產買賣。當時,地價每上升10%,炒家的利潤幾乎就會翻一倍。在那幾年,人們的口頭禪就是「今天不買,明天就買不到了」!在這種狂潮的催動下,一向保守冷靜的銀行界也紛紛加入炒房者行列。
然而好景不長,到1926年,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迅速破碎,許多破產的企業家、銀行家或自殺、或發瘋,有的則淪為乞丐。據說美國商界大名鼎鼎的「麥當勞教父」雷·克洛克,當年也因此一貧如洗,此後被迫做了17年的紙杯推銷員。緊接著,這場泡沫又激化了美國的經濟危機,結果引發了華爾街股市的崩潰,最終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大危機。 日本泡沫經濟是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日本經濟現象。根據不同的經濟指標,這段時期的長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間的4年零3個月的時期。這是日本戰後僅次於6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
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機活動的支撐,因此隨著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
日語中「平成景氣」基本與此同義,但有時也包括此後的經濟蕭條階段。
日本房地產泡沫:東京都一地的地價超過了美國全國地價總和,1991年破碎,導致日本長達15年的經濟蕭條。
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60年間,世界房地產領域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波瀾,但進入90年代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再度震驚了世界。
20世紀80年代後期,為刺激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從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價整整漲了兩倍。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積蓄進行投機。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所有泡沫總有破滅的時候。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2012年,日本經濟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無怪乎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自1997年7月起,爆發了一場始於泰國、後迅速擴散到整個東南亞並波及世界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僅半年時間,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貶值幅度高達30%~50%,最高的印尼盾貶值達70%以上。同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股市跌幅達30%~60%。據估算、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僅匯市、股市下跌給東南亞同家和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1000億美元以上。受匯市、股市暴跌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
這場危機首先是從泰銖貶值開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國被迫宣布泰銖與美元脫鉤。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當日泰銖匯率狂跌20%。和泰國具有相同經濟問題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迅速受到泰銖貶值的巨大沖擊。7月11日,菲律賓宣布允許比索在更大范圍內與美元兌換,當日比索貶值11.5%。同一天,馬來西亞則通過提高銀行利率阻止林吉特進一步貶值。印度尼西亞被迫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比價,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貶值了14%。
繼泰國等東盟國家金融風波之後,台灣的台市貶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機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貶值0.98元,達到1美元兌換29.5元台幣,創下自1987年來的新低,相應地當天台灣股市下跌165.55點,10月20日。台幣貶至30.45元兌1美元。台灣股市再跌301.67點。台灣貨幣貶值和股市大跌,不僅使東南亞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而且引發了包括美國股市在內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趴554.26點,迫使紐約交易所自1988年來首次使用暫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股市分別跌4.4%、7.6%、6.6%、6.7%和6.3%。特別是香港股市受外部沖擊,香港恆生指數10月21 H和27日分別跌765.33點和1200點,10月28日再跌1400點,這三大香港股市累計跌幅超過了25%。
11月下旬,韓國匯市、股市輪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機第三波。11月,韓元匯價持續下挫,其中11月20日開市半小時就狂跌10%,創下了1139韓元兌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韓元兌美元的匯價下跌了30%,韓國股市跌幅也超過20%。與此同時,日本金融危機也進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後有數家銀行和證券公司破產或倒閉,日元兌美元也跌破1美元兌換130日元大關,較年初貶值17.03%。
從1998年1月開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重心又轉到印度尼西亞、形成金融危機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對美元的匯價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從事巨額投資業務的香港百富勤投資公司宣告清盤。同日,香港恆生指數暴跌773.58點,新加坡、台灣、日本股中分別跌102.88點、362點和330.66點。直到2月初,東南業金融危機惡化的勢頭才初步被遏制。
東南亞、香港房地產泡沫:香港業主平均損失267萬港元,1997年破碎,香港出現十幾萬名百萬「負翁」
繼日本之後,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泡沫也是一次慘痛的經歷,而其中以泰國尤為突出。20世紀80年代中期,泰國政府把房地產作為優先投資的領域,並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由此促生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海灣戰爭結束後,大量開發商和投機者紛紛湧入了房地產市場,加上銀行信貸政策的放任,促成了房地產泡沫的出現。與此同時,大量外國資本也進入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投機性活動。遺憾的是,當時這些國家沒有很好地進行調控,最終導致房地產市場供給大大超過需求,構成了巨大的泡沫。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前的1996年,泰國的房地產業已處於全面危險的境地,房屋空置率持續升高,其中辦公樓空置率竟達50%。隨著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徹底破滅,並直接導致各國經濟嚴重衰退。
東南亞金融危機還直接導致了香港房地產泡沫的破滅。香港的房地產熱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李嘉誠、包玉剛等商界巨子紛紛投資房地產領域,香港十大房地產公司也先後公開上市,而來自日本、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地的資金也蜂擁而入。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香港的房價和地價急劇上升。到1981年,香港已成為僅次於日本的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地區。
1984年—1997年,香港房價年平均增長超過20%。中環、尖沙咀等中心區域每平方米房價高達十幾萬港元,一些黃金地段的寫字樓甚至到了每平方米近20萬港元的天價。受房價飛漲的刺激,香港的房地產投機迅速盛行起來,出現了一大批近乎瘋狂的「炒樓族」。當時的香港,人們盲目地投資房地產。為了抓住機遇,許多人往往僅憑地產經紀人電話中的描述,就草草決定購買豪宅。一些經紀人甚至會對顧客說出這樣的話:「什麼?你要考慮一兩天?當然不行!有很多人在等,你不買的話,過3分鍾就沒了!」1996年,香港竟出現買房前必須先花150萬港元買一個號的怪事。
就在香港的房地產泡沫達到頂峰時,東南亞金融危機降臨了。1998年—2004年,香港樓價大幅下跌,如著名的中產階級居住社區「太古城」,樓價就從最高時的1.3萬港元每平方英尺下跌到四五千元。據專家計算,從1997年到2002年的5年時間里,香港房地產和股市總市值共損失約8萬億港元,比同期香港的生產總值還多。而對於普通香港市民而言,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更是不堪回首。在這場泡沫中,香港平均每位業主損失267萬港元,有十多萬人由百萬「富翁」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負翁」。 投機者的類型
按照參與投機者的心理狀態,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投機狂熱的參與者是清醒的,他們其實並不狂熱,只是認為別人都在頭腦發熱而已。這樣的投機狂熱並沒有什麼理論基礎,所以不可能吸引一群死忠的信徒,大家都知道自己只是在逢場作戲,只是寄希望於自己能在金字塔倒塌前夕退出來而已。俄羅斯的MMM公司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大部分人都知道MMM公司除了倒賣自己的股票,沒有任何別的利潤來源,但他們仍然瘋狂地搶購這些股票,因為他們覺得肯定會有一些更笨的人成為他們的「下家」。
第二類投機狂熱擁有忠實的支持者和鮮明的反對者。支持者炮製出了一套能夠自圓其說的故事或理論,爭辯說他們不是在投機,而是在「進行長線投資」。他們認為,某些資產雖然現價值很低,卻具有很高的成長性,人們應該為這種成長性付出任何代價。反對者則認為,那些精心編造的故事全是騙人的,理論也存在漏洞;退一萬步講,即使故事是真的,也不該拿這么高的價格去購買那些資產。英國南海公司丑聞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當時真的有許多人相信南海公司能賺很多錢,但也有許多人一開始就指出,南海公司的股票被過於高估了。
第三類投機狂熱則是最可怕的,它有忠實的支持者,卻缺乏鮮明的反對者。支持者炮製的故事或理論得到了廣泛的承認,但反對者卻拿不出有力的反駁。有些人不參與投機,不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故事的漏洞,而是因為他們感覺自己不熟悉這些故事,「心中沒有底」;更有甚者,有些反對者心中其實相信了這些故事,只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便於承認這些故事。所以,支持者越戰越勇,把市場從一個頂峰推向另一個頂峰;反對者則節節敗退,甚至組織不起像樣的抵抗。極少數反對者可能洞悉了故事的弱點,但他們數量太少,無法構成一支生力軍。
1995-2000年的網路股泡沫投機狂熱
1995-2000年的網路股泡沫是典型的第三類投機狂熱。它擁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新經濟」理論),一堆感人至深的故事(Netscape, Amazon, eBay, 等等),以及一群非常強大的支持者(華爾街的那群賣方分析師,以及風險投資家)。在它的對立面,反對者並沒有組織起真正像樣的反擊,他們甚至都同意「網路經濟將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世界」,只是同意的程度比較弱而已。更多的人選擇了保持沉默,他們不碰網路股,僅僅是因為他們不懂,或者不想去懂(例如沃倫·巴菲特)。所以,這樣一場投機狂熱會持續五年之久,把某些值得懷疑的公司的股票價格推到不可思議的高度,並最終釀成一場重大災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現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杠桿
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杠桿(Leverage)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CDO合同
由於杠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杠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100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CDS市場 (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違約互換)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O單子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 這樣一來,CDO被劃分成一塊塊的CDS,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復的炒,現CDS的市場總值已經炒到了62萬億美元。
次貸與次貸危機
上面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
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投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此時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這樣這份CDS保險就落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減去G收到這500億保險金,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8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瀕臨倒閉。
金融危機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杠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准備倒閉。因此G,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美元危機
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2萬億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7倍(四捨五入之後)。如果說美國government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government就要賠出20.7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1,A22,A23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
說明:CDS合同和次貸都屬於金融衍生產品,而CDS市場就是現在金融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金融交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