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校懶人經濟」是好還是壞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宅在宿舍,享受上門服務。」 北京交通大學一位溫姓輔導員表示,「有些人長期宅在宿舍,整日與手機、電腦為伴,生活不規律,精神面貌不佳。」
在該輔導員看來,「懶人經濟」、「宅經濟」在高校日漸流行,背後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大學生對新事物接受度高,新興的購物方式在大學能很快流行;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沒能適應「放養」的生活方式,沉迷於網路,缺乏自律。
同濟大學一名張姓學生談起自己的一位同學,十分惋惜,「大一時成天宅在宿舍打游戲,也不跟人交流,餓了就叫外賣,最後被學校勸退,如今被家裡人送去當兵了。」
有專家分析,大學生的許多跑腿需求實際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的延伸,長此以往,容易造成與現實社會脫節,影響精神狀態和社交能力,值得警惕。
㈡ 申論題目今天的『懶人』說法怎麼分析說法
2017年5月,有學校號召在校生舉報訂餐、送餐情況,對外賣一禁了之。這樣的做法,引起坊間熱議。放眼校園,各種「跑腿」服務隨處可見,甚至同學之間也出現了僱傭現象。「懶人經濟」的興起,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引來萎靡精神狀態等擔憂。
【標准表述】更多資訊歡迎點擊
[辯證分析]
先看積極的一面:從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角度看,懶人經濟作用確實積極。尤其是在高校中,它的出現解決了一些學子因忙於手頭學業而廢寢忘食等問題。須知,現在的很多大學校園都是一片偌大天地,校門口、教室、宿舍、餐廳相互之間都有較長一段距離,設若有學子正絞盡腦汁忙於論文答辯等事宜,為防止思路中斷,請人「代勞」一些體力勞動未嘗不可。而且,懶人經濟的出現,還讓一些人勤快起來。特別是,高校中一些多有閑暇的學子,如果能參與到懶人經濟的運行當中,跑跑腿、動動手、動動嘴,既可有一定勞動報酬,又可鍛煉提升勞動能力,何樂而不為?
再看消極方面:懶人經濟最大弊端就是助長了一些人庸散懶的習慣。具體到現在的高校,不少學子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安逸生活。按理說,他們本該抓住大學時光,好好鍛煉自己的勞動能力,提升自己生活本領,豈料懶人經濟卻讓他們對以往的慵懶生活樂此不疲。看看那些周末一覺醒來便網上叫餐的同學,我們既替他們感到焦急,又對懶人經濟頗有微詞。
[對策措施]
一是對蓬勃興起的懶人經濟,我們當客觀全面審視,並積極規范,助其興利除弊。具體到高校校園內的懶人經濟,我們不妨從學子的思想認識層面著手,加以正確引導和利用。特別是,要讓學子們看清懶人經濟的利和弊,讓他們知曉什麼時候該依靠懶人經濟,什麼時候不能惟懶人經濟是從,從而讓懶人經濟成為學子們的好幫手,校園生活的有益補充。
二是善待新生事物,更應主動擔當。應對「懶人經濟」,學校應主動補短板、強管理、優服務,以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比如在人性化後勤服務上下功夫,在食品安全、供應企業資質上強監管,在提高個人安全防範、動手能力上多引導,讓校園服務與「懶人經濟」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