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要從最基本開始了解經濟學,應該看什麼書
1、曼昆《經濟學原理》上下冊,88元。梁小民教授翻譯。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目前國內已經有某些教授依據此書編著《西方經濟學》教材,在書中出現「經濟學10大原理」一詞,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襲而來。
2、 薩繆爾森《經濟學》(Economics)
薩繆爾森,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為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研究范圍橫跨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多個領域,對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有獨到的見解。目前經濟學各種教科書,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採用由他1947年的《微觀經濟分析》發展糅合凱恩斯主義和傳統微觀經濟學而成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理論框架。他一直熱衷於把數學工具運用於靜態均衡和動態過程的分析,以物理學和數學論證推理方式研究經濟。目前經濟學理論數學化大行其道,此翁實始作俑者。
《經濟學》由美國麥格勞——希爾圖公司1948年初版。現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國內50年代由高鴻業教授根據英文第10版翻譯,商務印書館於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諾德豪斯合寫,由蕭深教授翻譯。
全書結構宏偉,篇幅巨大。可謂博大精深。滲透老薩數十年經濟學見解。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其中諸如「熱情的心,冷靜的頭腦」、「相關未必因果」等言語,可謂經濟學之《老子》。讀完該書,可了解經濟學所探討問題在經濟學體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之認識框架。知識龐雜,有一體系框架,則適宜以後更進一步學習。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盡管該框架在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此書國內有機工版發行之英文版。建議直接閱讀英文版。
3、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斯蒂格利茨在信息經濟學成就甚高,此書可作為前二者的補充,前二者所涉及經濟學內容主要是以價格理論及邊際分析為基礎,不包括不對稱信息經濟學、不確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茨之《經濟學》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盡管三位作者政策傾向不同,但教材體現凱恩斯主義的特徵稍多一點,總體上講,教材相當客觀和公允。很適宜做入門教材。
4、《經濟學、原理、問題與政策》及《經濟學原理與問題》、《經濟學案例》、《經濟學小品》、《經濟學悖論》、《社會問題經濟學》等。此類書之特點是先提問題,再論原理,主要是針對社會習見問題,逐步解釋原理,水平、內容大多較好,唯缺乏體系與框架,適宜略懂經濟學者補充學習。
5、國內老師自行編寫之《西方經濟學》教材:目前國內各大學自己編寫的直接冠以《西方經濟學》或《經濟學原理》均屬入門教材。如高鴻業、歷以寧、宋承先、梁小民、朱錫慶、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遠遜外國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經濟學》教材,竟用黑體加插一段馬克思論地租之說法,以說明所傳授學問之錯誤,實為極可笑者。
說明:
1、越基礎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淺出,將復雜抽象的道理聯繫到生活實際上,才講的透徹,又能調起初學者之興趣。國外教材,形成一競爭市場,多極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寫也充分考慮學生學習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帶數學式而著稱,又或更新換版本極快,以及時吸收新知識,如斯蒂格利姿《經濟學》之增加不對稱信息部分。低手所寫教材自然被市場淘汰。故市面之基礎教材,多為大高手所寫就。
2、國內教材,建國以來,除商務系列叢書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學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譯以作為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間國外經濟學研究學問之成就,國人皆不得見。80年代末期,鄒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經濟學,鄧大人首肯之後,國內始漸有《西方經濟學》之類教材出現。此類教材,多為新出道之老師,為進階升職,湊出版物之數而編抄西人著作而成,機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動」之知識,又無競爭機制,購買者多為其聽課學生。故質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購買。
3、按經濟學有入門低、中級、高級之分。高級乃指其運用之數學工具及闡述觀點之紛爭更多而言,並非此學問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數學未必高初等數學一等之意。越是高級,則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數理邏輯之嚴謹,反不如低級來的實用。初級的入門教材一般是針對初學者,所以大多舉案例和現象,加以文字解釋,偶爾插加二維圖案,高級教材注重數理邏輯,而二維圖案及文字已難以表達、解決所說明之問題,故多用數學證明或代數方程,夾雜現代數學工具。中級教材則介乎其中,界定甚為模糊。教材難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二、中級微觀教材
中級教材一般以微觀、宏觀兩科為主,兼修其他應用科目。傳統經濟學,本無宏觀、微觀之分,自凱恩斯針對名義變數進行宏觀經濟分析之後,始有宏觀一科。故歷來次序,先修微觀,再修宏觀,後及其他。
微觀經濟學為各科之基礎。其分析,乃基於馬歇爾的一般均衡分析及邊際效用學派之邊際分析,而後由薩繆爾森發展數學方法及框架而成,涵蓋范圍甚廣,大致包括:
基礎部分:傳統廠商理論(技術、利潤、成本)、傳統消費者理論(效用、偏好、選擇、需求)、局部均衡理論(完全競爭市場之穩定性)、一般均衡理論(福利經濟學二大定理、交換方框圖)
分支部分:寡頭市場理論(寡頭、定價、市場細分)、博奕論(純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廣延型結構、廠商博奕、顫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論(公共物品、稅收制度設計、投票、外部效應)、不確定性經濟學(風險、博採、保險、投資)、信息經濟學(不對稱信息、逆向選擇、信號)、激勵理論(委託-代理理論、契約理論)、法和經濟學(制度經濟學、企業性質分析、法律)、拍賣理論(拍賣機制設計)、匹配理論等。
學習者可根據上述內容,與教材所列提綱比較,則可知教材側重點之所在。
6、《管理經濟學》,有版本數種,特點各不相同。此類教材多為MBA系列教材。其目的針對生產過程決策而設,故與經濟學之中級微觀教材相較而言,減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論,增加回歸分析及計量統計部分。目前數種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經典譯從》難度最低。機工版哈耶所寫之《管理經濟學---戰略與決策》與標准中級教材難度大致相當,內容也接近。唯其中也已採用函數表達式。機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為陳章武所譯)《管理經濟學》難度最高,其側重內容與中級教材大不相同,除回歸分析已採用大量數據,要求建立模型,內容接近計量預測外,內容涉及對偶理論、不同代替效應之圖解,附錄採用微分法,難度較高。此類書籍,側重經濟學中與管理交叉管理。
7、平狄克《微觀經濟學》人大版,此書乃標准中級微觀經濟學教材。在美國多個大學供MBA採用,國內英文版有清華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書內容適中,主題廣泛,均是各部分理論之要點,不旁及其他分歧內容,其中定價部分較為詳細。圖形清晰,語言流暢。所採用數學工具甚淺,有函數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曲線只用標准嚴格凹性曲線,不及擬凹部分、線性仿射內容,成本函數也均為線性。建議此書應通讀,可作進階之用。
8、曼斯非爾特《微觀經濟學》人大版,內容、難度、書價與平狄克相仿,唯編排次序不同。體系稍顯龐雜,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為一國外通行教材。若修習平狄克有不明之處,則可先參照此教材或先修學其他國內出版之書籍。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觀經濟學〉,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觀經濟學》等。此書不屬必讀。
9、《國外經濟學教材庫》系列之《應用微觀經濟學》,32開,經濟科學出版社。此書有大量案例及微觀經濟原理之運用,所用數學甚少,讀此書,可補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加深對經濟學之了解。
10《微觀經濟學: 現代觀點》(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Varian, Hal R.)著,費方域翻譯。據美國W.W.諾頓圖書公司 1990年版譯出,三聯版。此書是極規范之經濟學專業的中級微觀教材。美國MIT,哈佛、伯克利經濟學本科指定教材。32開,800多頁。易懂而深刻。本書為第二版,內容除論述了市場、消費者偏好、需求、技術、利潤、生產等問題,還增加了兩章, 分別論述了要素供給和信息經濟等。內容上相當關注技術細節問題,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范里安微觀經濟學與數學造詣極深。然此書乃其為學生所寫之中級教材,刻意避免數學之應用,大部分數學推導放於附錄,微分運用相當少,適宜學完平狄克後重點閱讀。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論內容之拓展。
三、中級宏觀教材
若無意進一步學習高級微觀經濟學,則可同時學習宏觀經濟學。微觀的特點是精深,宏觀則是駁雜。因為宏觀流派很多,觀點各不相同。
11、《宏觀經濟學》曼昆,人大版。中文翻譯。此書秉承曼昆《經濟學原理》之優點,以簡單,淺顯為特點。雖只有很少量的數學,但對原理及內容均提煉得甚為簡潔。前半部分寫得相當清晰。可讀完薩繆爾森《經濟學》並略懂一點微觀後直接學習。適宜一個循環學習,即以書入手,修完《全球視角》後,再回頭重修此書,有提綱挈領之用。缺點是作者似乎限於門戶之見,對真實周期學派、奧地利學派等其他學派提得很少。建議閱讀。
12、《宏觀經濟學》多恩布希。人大版中文翻譯,東北財大有影印英文版。此書是標準的中級宏觀教材,屬正統教材。體系清楚,描述准確,通行於美國各大學多年。採用凱恩斯IS-LM體系為框架,對各個流派評價及描述相當公平。推薦必讀。
13、《宏觀經濟學》人大版,中文翻譯。羅伯特霍爾,整本書顯得有點凌亂,適宜讀過其他中級宏觀再做印證之用,內容比上述兩本教材略深。不屬必讀范圍。
14、《宏觀經濟學》巴羅。清華,影印英文版。巴羅宏觀經濟學造詣很深,主要研究領域在經濟增長理論。但寫的書卻銷路很差。學這本書可作為對上述教材所屬凱恩斯學派的一個補充。不屬必讀范圍。
15、《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三聯版 傑佛里薩克斯,32開,1000頁。薩克斯成功處理了南美高通貨膨脹的問題,但書一樣寫的相當好,整本書注意細節而有條理。很適宜讀完多恩布希《宏觀經濟學》後進一步閱讀。以拓展知識。上述5種教材所用符號各不相同,對學習者實在甚為不便。
16、《國際經濟學》 保羅克魯格曼,今日之宏觀經濟學,已很難討論封閉的宏觀經濟,此書可謂進一步拓展的宏觀經濟學,包括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兩個部分,滲透克魯格曼的經濟思想,所採用框架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補充。推薦閱讀。
17、《現代宏觀經濟學發展與反思》及《現代宏觀經濟學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與經濟學大師對話》此系列三冊,前兩冊為商務版。此書乃對各不同流派經濟學大師的采訪和評論,對各個流派的異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經濟學大師,可以看到各個大師之間彼此的觀點不同,甚至成見立場,互相抨擊之處,實在有趣。推薦閱讀。
四、其他教材:,
18、人大版《經濟科學譯叢》系列之其他大多數教材:《經濟思想史》、《財政學》、《公共部門經濟學》、《人事經濟學》、《金融學》(博迪)、《投資學》、《貨幣銀行學》(米十金)等等實務應用之科目。適當補充閱讀《公共選擇理論》、奧地利學派、哈耶克、劍橋之爭、非瓦爾拉斯均衡分析、等等內容。
19、三聯叢書黃皮書系列,其中顯要者如《公共經濟學》(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阿特金森(Atkinson, Anthony B.) [美] 斯蒂格里茨(Stiglitz, Joseph E.)著)、《政治與市場: 世界的政治—經濟制度》、《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 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貨幣、銀行與經濟》(Money, Banking, and the Economy)〔美國〕托馬斯.梅耶(Thomas Mayer)、《法和經濟學》等等。可對經濟學之應用領域獲得一個深刻視角。三聯叢書,推薦全部閱讀。
20、張五常《賣橘者言》、《佃農理論》、《經濟解釋》。張老先生近年是國內焦點所在,也寫了幾本〈隨筆〉,發表不少演講,大體而言,〈隨筆〉不堪一讀,其中論書法、攝影部分,不關主旨,且水平甚低,多屬偏頗之見,今不論之。唯上述專著中之《佃農理論》,見解獨到,尤有過人之處。建議修完中級微觀後仔細閱讀。《經濟解釋》則為論文集,然其中也有不少過激之言論及偏見,不可以教材視之。其中「合約理論」部分,可以一讀。論「共產主義」部分,則未必有理。
21、楊小凱《經濟學原理》《新興超邊際古典經濟學》,楊先生氣魄甚大,欲以一己之力重寫傳統經濟學體系,與汪丁丁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經濟學之異端,讀之可開闊視野。推薦閱讀。
22、《波斯納文集》蘇力翻譯。老先生以法學專才,寫《法之經濟學分析》,實一極高明之人士,於此不可不提。推薦閱讀。
23、商務叢書《漢譯世界名著》系列:此叢書系列,自二十世紀初商務王雲五先生主持,與是事者不計其數,除文革中斷十餘年外,每年陸續出版,涵蓋哲學(紅皮)、歷史(黃皮)、政治(綠皮)、經濟(藍皮)、語言學、人類學(未成),所翻譯者,非經典不收,皆大師之精華,所主持翻譯之人,多博學鴻儒或一代大師。單經濟一門,翻譯之著作,至今已近百種。百年間,傳播知識無數,可謂功德無量。讀完藍皮經濟類之全部,則可通曉經濟學之來龍去脈。
Ⅱ 經濟學必讀書目
經濟學必讀書目:
第1部 《經濟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國1694—1774)
第2部 《國富論》 亞當·斯密(英國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英國1766—1834)
第4部 《政治經濟學概論》 讓·巴蒂斯特·薩伊(法國1767—1832)
第5部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大衛·李嘉圖(英國1772—1823)
第6部 《政治經濟學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國1773—1842)
第7部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國1789—1846)
第8部 《政治經濟學原理》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英國1806—1873)
第9部 《資本論》 卡爾·馬克思(德國1818—1883)
第10部 《政治經濟學理論》 威廉·斯坦利·傑文斯(英國1835—1882)
第11部 《國民經濟學原理》 卡爾·門格爾(奧地利1840—1921)
第12部 《純粹政治經濟學綱要》 里昂·瓦爾拉斯(法國1834—1910)
第13部 《資本與利息》 歐根·馮·龐巴維克(奧地利185l一1914)
第14部 《經濟學原理》 阿弗里德·馬歇爾(英國1842—1924)
第15部 《利息與價格》 克努特·維克塞爾(瑞典1851—1926)
第16部 《財富的分配》 約翰·貝茨·克拉克(美國1847—1938)
第17部 《有閑階級論》 托爾斯坦·本德·凡勃倫(美國1857—1929)
第18部 《經濟發展理論》 約瑟夫·阿羅斯·熊彼特(奧地利1883—1950)
第19部 《福利經濟學》 阿瑟·賽西爾·庇古(英國1877—1959)
第20部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瓊·羅賓遜(英國1903—1983)
第21部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1883—1946)
第22部 《價值與資本》 約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國1904—1989)第23部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奧地利1899—1992)
第24部 《經濟學》 保羅·薩繆爾森(美國1915一)
第25部 《豐裕社會》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美國1908—)
第26部 《經濟成長的階段》 沃爾特·羅斯托(美國1916—)
第27部 《人力資本投資》 西奧多·威廉·舒爾茨(美國1902—1998)
第28部 《資本主義與自由》 米爾頓·弗里德曼(美國1912—)
第29部 《經濟學》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1943—)
第30部 《經濟學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國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