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懂日本陷入蕭條的根本原因,就知道我們為啥一定要搞新基建了
近階段人民幣對美元的持續升值讓不少人聯想到日本的《廣場協議》,很多人認為,正是該協議中的日元對美元升值才導致了「日本經濟失去的30年」,因為日本是工業生產國,主要依靠對西方出口維持經濟高速增長,日元的升值直接導致日本外貿出口銳減,直接導致了日本國內經濟的崩盤。
其實說是美國靠著《廣場協議》直接干趴了日本,著實有些誇張了,當時在簽訂這份協議的時候,日本並不是被美國強摁著簽的,相反的,當時的日本全國上下有不少人非常支持。
這份協議充其量是在日本經濟走向沒落的過程中引發了蝴蝶效應,並不是什麼致命一擊,真正讓日本玩崩的,其實是日本自己。
大家只要弄清楚日本到底是咋樣作死才把自己經濟搞崩的,就能明白我國為啥要搞新基建,財政轉移支付、低端產能轉移等一系列舉措了。
我們暫且從美國為什麼要和日本簽署《廣場協議》講起。
二戰之後,日本經濟發展迅猛,對外貿易一直是順差,擠佔了其他國家的出口份額。這和我國目前的情況很像,我們對美國也一直是貿易順差,所以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就看不下去了,主動對我們發起了貿易戰。
當時的情況差不多,美日兩國也是一直在打貿易戰,在鋼鐵,彩電, 汽車 ,電信,半導體等日本優勢產業領域內,一直嚴重沖突著。到了80年代,美國國內經濟差得要死,他們想要刺激美元對日元貶值刺激出口,所以,找了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商量著,想要一起簽訂個協議,人為地拉低美元價值。
所以說,《廣場協議》簽訂的目的是為了拯救美國當時低迷的經濟,並不是專門針對日本。
日德等國當然也知道這會對自己國家的出口造成傷害,但是適當給美國讓步,能夠遏制住美國國會內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激昂情緒,因為當時有相當多的議員強烈主張要持續加大建立貿易壁壘,從而緩解美國貿易逆差的不利局面。
當時全球經濟一體化初見成效,所有人都認為貿易開放是重要趨勢,這個時候美國作為龍頭老大,要是帶頭奉行貿易保護主義,勢必會影響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而且當時還有蘇聯的存在,這幾個資本主義國家也有團結的需要,各國也覺得有必要在這點上支持一下美國,有他在,能領頭抗住蘇聯。
對於日本而言,當然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是當時美國在二戰後確實扶持了日本不少,對它開放西方市場,還做了一些產業,技術的扶持和轉移,日本正是有了這市場需求和技術生產,才一步步盤活了日本經濟,他們不想美國在這點上對他們提出指責。
這里不是說日英德等國就和美國有多蜜月期,只是當時的美日就和現在的中美一樣,國家博弈不斷,有對抗也有合作,主要看符不符合自己國家發展的利益。
日本政府想要的,符合日本國家的利益就是日元的國際化,他們想要借著日元升值進一步推進日元國際化進程。
除了日本政府同意協議內容,一些大的日本財團也是十分樂見其成的。打個比方,假設你的家族是日本的一個超級財團,擁有資產1千億日元,對應的是10億美元,而《廣場協議》一旦簽訂,你家族的一千億日元立馬就變成二十億美元了,你樂意不?
就算是工薪階層,收入是100萬日元,原本能兌換1萬美元,告訴你《廣場協議》一簽,你就能兌換2萬美元了,你開不開心?
所以,《廣場協議》簽訂的時候,日本的金融界,企業界,工薪階層,還有房主都是無比開心的。
不開心的只有那些出口實體製造業。
金融界可以去海外投資套利,企業界進口原材料加工生產更加劃算,還可以海外收購擴張,工薪階層則是可以出國買買買。
有個紀錄片里采訪當時日本的一個普通小學教師,說是每年冬天都要去夏威夷度假,這下暑假也可以去歐洲購物了。
還有索尼公司,買下了哥倫比亞公司,時代廣場和帝國大廈也被日本財團收購,日本民眾滿世界的 旅遊 購物,除了日本本土,對這些群體而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東西都變便宜了。
造成的結果就是日本製造業幾十年用工業商品換成的外匯儲備很快被消耗,因為這些企業也好,個人也罷,出國投資或消費用的還都是美元,對於日元的國際化推進效果並不大。
而國內的製造業呢,因為日元的升值,生產出來的產品相對海外其他商品而言價格上漲銷量大減,到最後躺倒了一地。1986年,日本的出口增速從2.9%迅速下滑到1986年的-16.8%,以往能賣到海外的東西現在都賣不出去了。
日本是工業生產大國,日元升值使得日本國民都成了他國產品的消費者,而國內產品生產出來之後銷售不出去就形成了產能過剩,經濟危機的苗頭出現。
這樣一來,日本開始著急了。
面對著剛簽的《廣場協議》,美國強權之下,日本沒可能再把匯率壓下去。
經濟要發展,需要出口,投資和消費三駕馬車的拉動,這眼看著出口是指望不上了,就想著從投資和消費著手。
這與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下的中國形勢很像。
當年,中國經濟結構還是嚴重的外貿依賴型經濟,對外出口佔到GDP的70%左右,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海外消費力大幅下滑,中國製造的商品無法在銷售出去,國內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為了穩住經濟,只好轉向了投資和消費。
中國在投資板塊主要發力老基建和房地產領域,而在消費這一塊,主要靠「家電下鄉」刺激龐大的農村人口帶動消費!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中國順利度過了那次難關。
但是日本不比中國,它沒有中國那樣龐大的消費人口,在基建投資等領域也因為國土面積的限制無法實現。
最終,日本押寶到提振國內消費上,採取的措施是全面降息,刺激國內消費,讓本國的老百姓貸款去消化過剩產能。
這一招,可算是捅了簍子了。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全面降息放出的資金為了避險,並不會往製造業領域跑,因為這里沒有利潤,壞賬風險還大。
也不會往人數眾多的窮人階層那裡跑,因為他們還款能力差。
最終,降息釋放出來的天量資金趨向於有抵押物的富人階層,這類人群人口基數小,也不能指望他們貸款幾百萬之後拿去買家電,或者吃喝玩消費,他們不像窮人,拿到錢第一時間是保障生存,多數用於購買基礎物資或是改善吃穿用度,而且窮人人口基數大,他們才是消費增量的主力軍。
而富人階層更多的是貸款之後拿來投資,當然也不會投利潤低的實體經濟,而是選擇更加安全,收益更高的板塊,比如說優質房產,股市等等。
最終,全面降息的結構是導致金融脫實就虛嚴重,不僅大幅推高了房價,吹大了房市、股市泡沫,還導致了國內通脹,加劇了貧富分化。
隨著房價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為了抵抗通脹,選擇把現有房子抵押出去,貸款投資房產,就這樣房價攀升越來越快,泡沫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日本政府真正開始慌了,因為他們知道,降息是為了刺激消費消化過剩產能,而不是讓企業和個人都拿去炒股炒房,這樣下去,國內的實體經濟會受到更大沖擊,而巨大的房產泡沫則遲早會有破裂的一天。
這樣的經濟背景下,日本開啟了加息之路,想要給房產去金融化。
到了1989年,被譽為「經濟天才」的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長,這個人以做事雷厲風行聞名,十分厭惡投機。
三重野康上台之後5次提高利息,最終在1990年,銀行利息由2.5%拉升至6%,不僅加息,銀行也不再放水,股市和樓市水源都斷了,然後就是類似於恆大暴雷的事件開始遍地開花,伴隨著的還有日本國內的斷供潮,房價腰折之後持續下跌,股災泛濫,上百萬億日元的資產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直到今天,日本房價還在降,當然說的不是東京核心板塊的優質房產,關於優質資產,全世界都一個樣,核心區域優質房產就和黃金一樣,亂世之中也有其價值所在。
這里的降價說的是日本的樓市基本面,全國平均價仍在下跌,主要原因是日本老齡化導致,很多老人去世後房子都空著,他們的子女房子都住不完,哪裡還用買房?
這個時候可能有人會問,德國當時的情況和日本差不多,他們也簽了廣場協議,為什麼就沒像日本一樣崩盤呢?
德國也是出口發生暴跌,和日本一樣也在思考解決方式,但是它運氣比較好,東德西德正好統一了。
二戰後德國被分裂成了兩塊,分別是東德和西德,到了1990年又統一了,正好多出來的消費力成了化解德國這次難關的關鍵。
而且德國以前吃過惡性通脹的虧,所以沒有像日本一樣印鈔放水,而是把一些產能轉到更加貧困的東德那邊去。
這樣既能為這些產能提供更多的廉價勞動力拉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又能利用當地的人口進行產能去化。我國現在也是這樣,把一些不太掙錢的低端產能轉移到東南亞一些人力成本低的國家去,集中國內力量發展高附加值產業鏈。
我國目前也面臨著日本當初的問題:經濟下行壓力大,外貿出口動力逐漸趨緩,人民幣升值,房價高企,金融化嚴重,內需不振,與美國一直在打貿易戰。
為了保障國內經濟穩定有序發展,我們一直在盡力避免日本走過的坑。
第一個就是要保障房地產行業軟著陸。
當初的日本就是樓市沒能軟著陸,硬摔在地上,泡沫破裂,炸碎了數百萬民眾的資產,才讓日本經濟一下子萎靡了30年之久。
所以,穩樓市,杜絕系統性金融風險,保障房地產行業軟著陸是2022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目前主要是根據不同城市樓市的需求 , 按需寬松,比如說鄭州,因為是農業大省的省會,人口雖多,但是產業結構不太合理,加上前幾年鄭州土地供量有點大,導致樓市庫存高企,偏又遇上720水災和疫情多次侵襲,市內經濟下滑嚴重,樓市風險偏高。國家在各類政策上給予的幫扶力度就偏大些,甚至出台了前幾年去庫存的終極武器——貨幣化棚改。
貨幣化棚改就是直接給拆遷戶錢,而不是給安置房,相當於是人為的給樓市創造需求。
對於一些風險較小,經濟基本面扎實的一二線城市,重點發力在樓市供給端改革,比如說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調整土拍規則,適當降低金融貸款利息,甚至有可能成為房地產稅試點等等。
金融寬松,財政補貼等各種的舉措均指向一個目標,那就是在房產去金融化的過程中全力穩住樓市。
因此,2022年樓市金融轉型寬松是必然的,總體思路是在給樓市擠泡沫的同時哪裡坍塌穩哪裡。這就註定了今年的樓市調控政策將會持續差異化,也會更加密集,精準和高效。
第二個就是加大對新基建的投資。
從 歷史 上看,當房地產投資和出口這兩大經濟增長動能放緩時,短期內消費能頂上的很少,主要還是基建投資起著托底作用。
老基建,如機場,鐵路,公路等,對應的是人流物流的實體空間,為促進區域間緊密交流,加快城鎮化進程,加速人,物,資源的快速聚集而建造的載體。
新基建,如5G,數據中心,北斗,東數西算,特高壓,人工智慧等,對應的是信息流,資金流,目的是促進資金,信息,電力,數據等跨地區流動的虛擬空間載體。
以往用老基建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是,地方發債——老基建的鐵公基,地鐵,園林等提升土地價值,方便人們交易互動,——開發商高價借貸拿地——居民借貸購房——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交易相關稅費償還地方債務。
這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閉環鏈條中,有地方發債搞老基建,開發商借貸拿地,居民借貸購房三個債務環節,環環推進。因此,是債務的累積推升了經濟的發展!
現在,地方債務高企,開發商瘋狂追求規模,高杠桿經營,居民部門也是房貸壓身。所以,此模式不可持續,必須得調整。
目前接棒的第一環就是新基建!
那為啥說新基建能擺脫老基建的債務驅動模式呢?
首先一點,新基建資源來源更廣:涉及到一些地方發債,但是數額較小,更多的是新基建相關企業直接從資本市場上融資,這就是股市搞注冊制的意義所在,盡快把資本市場整規范了,公開透明,企業直接低成本融資拿錢搞建設。還有就是央行的碳減排工具支持,這個更是精準輸出優質資金。
錢的來源解決了,接下來是企業運營盈利,這就是我們的「特高壓」,「東數西算」相關的了。
比如特高壓,投資規模大,上下游產業鏈長是特高壓行業的主要特點。這和房地產行業關聯上下游產業眾多的特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中國中東部用電量大,東部沿海5.2%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GDP的40%,但這里可開發能源只佔全國的0.4%。
中國絕大部分風能在內蒙,絕大部分水電資源在西南,絕大部分太陽能在西北。像四川省,水力發電量非常大;而典型的製造業大省廣東,能源又特別緊缺,這種地域上的不均衡錯配,推動了「西電東送」工程的建設,有助於提高綜合利用效率,還能保護生態環境。
所實現的結果就是電力資源供需錯配問題得到解決,國內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經濟增長得到保障。
這樣一來,地方上稅收有了基礎,加上房地產稅的逐步落地,便慢慢可以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而資本市場也會越來越能吸引到長效優質的增量資金,高新精專企業也有錢做研發,最終實現 科技 突破,經濟新動力誕生,新一輪的發展紅利就到來了。
人們的就業,收入,消費等等將一步步形成正向循環。
這就是新基建的長遠意義,所以,這里也是國家在2022年的主要投資埠和放水口。
不僅國內,國外一帶一路建設也是一樣的原理,是我國出口強勁之下掙得的天量外匯的放水口。通過投資發展,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人,物,資源,信息流,資金流等的深度交互。
第三個是財政持續發力刺激經濟,效果將大於信貸放水。
財政發力和信貸貨幣發力具體的差別是一個直接給你減稅,讓你少出錢,幫助你增加存款余額。
另一個則是通過貸款給你投資發展,雖然都是手裡的錢多了,貸款這種是負債跟著一起增加,也就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大幅擴張,負債壓力繼續增大,這明顯與我們去杠桿發展的基調不符。
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原材料,能源等價格猛漲,而這些資源又主要是歐美或日本等海外資本控制著。我國出口貿易雖然很強勁,但是利潤大頭都被這些上游資本拿走了,國內企業利潤卻非常薄,加上人民幣升值,有的企業還要賠錢。
所以,國家在去年幾次採取措施,極力壓低人民幣匯率,為的就是保住這些出口企業的微薄利潤。
本來利潤就薄,再加上疫情等原因,中小企業也不願意舉債擴產。舉個例子,假設貸款利息是4%,企業貸款投入經營的利潤才3%,還銀行貸款時還要賠上1%的利息。
這兩天,有央行上繳1萬億利潤給中央財政的新聞一直刷屏,這一萬億主要由財政出面用於留抵退稅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
這個轉移支付可以直接降低地方政府債務,相當於中央直接把錢劃撥給地方上了,地方政府可以拿去還債或者投資基建項目,不用繼續發債搞經濟。留抵退稅則是直接變成企業和個人賬目上的存款,這兩項相當於整個市場的資產負債表都縮小了,債務都有所減輕。
有些人覺得這個有點像美國財政向美聯儲借債直接發錢給個人,擔憂會引起通脹,其實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根本不用有這樣的擔憂。因為美國那邊是國家提高債務上限,加債擴表,印錢發給民眾。而我們國家體制下的央行是靠著運營獲得利潤,是我們國家實實在在的資產收益,本來就是市場上掙的錢,不是什麼無底線印鈔。
最後說一句,隨著我們經濟發展要求持續去杠桿化,後續財政發力可能會繼續加大,因為通過財政稅收實現 社會 財富的二次分配,是我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實現了共同富裕,中等收入人群佔大部分人口,國內消費力才會提升,內循環也就搞起來了,國家經濟下滑,產能過剩的局面就能得到解決。
分享完,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觀眾席上的阿景
Ⅱ 日本經濟經歷了平成蕭條三十年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990年代,資產價格(股票價格、地價)急劇下跌,受泡沫經濟崩潰引發的後遺症影響,日本經濟長期低迷。
1、產業空洞化:由於日元升值引發人力成本提高,許多工廠遷移到海外,導致產業空洞化現象。近幾年,一些企業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據點,以防止技術外流和保持競爭力。不少人提倡將企業遷回日本。
2、金融效率低下:泡沫經濟期間由於融資過剩而後續實際抵押品(房產和土地)價值遽減。銀行因此負擔巨大不良債權至今。
3、公共債務龐大:日本公債自2006年達八百三十二兆日圓(約七兆美元),約為GDP170%,北海道夕張市亦成為日本首個地方都市因過度擴張支出而宣布破產的政府機關。
(2)日本怎麼經濟蕭條的擴展閱讀: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一旦投機者喪失了投機慾望,土地和股票價格將下降,因此反而導致賬面資本虧損,由於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將上升的賬面資本考慮在內而進行了過大的投資,從而帶來大量負債。隨著中央政府金融緩和政策的結束,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維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布《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這一人為的急剎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後,日本銀行業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
Ⅲ 日本經濟經歷了平成蕭條三十年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 泡沫經濟的崩潰導致了資產價格的急劇下跌,這一現象在1990年代尤為顯著。由於日元升值,製造業成本上升,許多企業將工廠遷至海外,引發了產業空洞化問題。近年來,一些公司開始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以防技術外流並保持競爭力,同時也有人呼籲將企業遷回日本。
2. 金融體系在泡沫經濟期間因融資過度而受到重創,隨後實際抵押品價值大幅下降,銀行因此背負了大量不良債權。這導致了金融效率的低下,至今仍未完全恢復。
3. 日本公共債務規模巨大,自2006年以來,公債總額達到832兆日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大約170%。北海道的夕張市甚至成為日本首個宣布破產的地方政府,這是由於過度擴張的支出所致。
(3)日本怎麼經濟蕭條的擴展閱讀指出,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達到頂峰,但由於資產價格上漲缺乏實體經濟支持,泡沫開始破裂。隨著投機者失去興趣,土地和股票價格開始下跌,導致賬面資本出現虧損。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基於上升的賬面資本進行了過度投資,從而積累了大量的債務。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布的土地金融控制規定,試圖通過人為手段緊急剎車,結果加速了泡沫經濟的衰退,並導致長期信用體系崩潰。隨後的金融緊縮政策進一步加劇了泡沫破裂的影響。
Ⅳ 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為什麼會出現"十年蕭條
1、企業生產能力過剩。
大規模的設備投資,曾是支撐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但當時,這個因素的作用大大減弱,日本許多產業的生產能力已經嚴重過剩,迫使企業不得不削減設備投資。日本企業的過剩設備和過剩投資造成國內供大於求的局面,阻礙企業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2、科技創新的後勁不足。
作為一個追趕型的國家,日本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靠引進歐美國家的科技成果加以消化和創新而取得的,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基礎科學和高新技術的研究。因此,在需要技術創新的情況下,日本就沒有了這方面的後盾。
3、產業結構調整滯後。
日本在戰後形成的追趕歐美型的產業結構,日益暴露其局限性。主要問題在於相對優勢產業、相對劣勢產業和非貿易部門之間存在生產能力和效率之間的巨大差距,形成日本產業結構上的「三重構造型」。劣勢產業方面的輸入低於優勢產業的輸出,產生了大量的貿易赤字。
4、經濟體制調整失誤。
日本是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國家,戰後為了彌補市場缺陷,政府實施了廣泛的國家規制。但是,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科技的進步以及信息化和全球化在全世界的迅速發展,當初政府建立規制的基礎已開始弱化,規制體系的消極作用日益顯露。
5、財政危機嚴重,削弱了政府幹預經濟的能力。
日本一直奉行凱思斯主義的赤字財政政策,政府的財政支出規模不斷擴大,財政收支日益失去平衡,日本已經成為發達國家中財政危機最為嚴重的國家。自「泡沫經濟」崩潰以後,大型景氣對策的不斷出台使日本財政狀況日趨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