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轉載]經濟危機後,錢都去哪了
我學經濟多年,所以今後就寫一些經濟學的文章。很多人從小孩子時期就聽說過經濟危機這回事,就是知道經濟危機過後大家都沒錢了,個人虧損,公司倒閉,銀行關門,甚至有些國家的政府也會破產。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經濟危機後大家損失的錢都去哪裡了?思考這個問題不用聽那些經濟學家胡扯,他們那些理論和原理只能在大學課堂里拿分,所以有人就提出最好的經濟學理論就是沒有理論。而分析那些錢去哪了的問題,從四個方面就能解釋明了。 1.大多數人賠的錢被少數人賺去了 整個市場經濟就一個很龐大的生意體系,不過生意就是生意總是有賺與賠,不管是在任何的情況下,有人賠錢就一定要有人賺錢。雖然經濟泡沫有多米諾骨牌的蝴蝶效應,但是供應鏈的某個環節中一定是有贏利的,因為沒有利益供應鏈也就斷了,只要供應鏈還在繼續,就一定是有贏利的環節。即使當時的贏利之後可能因為經濟蕭條而再次損失,但是總是會有人(也許是極少數的人)在危機前而抽身而退的,那麼損失的錢很小的一部分是被賺錢的人獲得了。 2.損失的錢是為未來埋單 現在許多的人都明白什麼是超前消費,目前歐美許多國家的為了維持經濟持續發展也都是採取這種模式。所以當經濟形勢良好的時候,銀行的借貸就十分寬松,無數的個人和公司就從銀行獲取資金進行投資,並用自己的未來的收入來填補。可是一旦經濟危機來到,大多數人是要虧錢的,虧的錢其實無所謂,重要的是向銀行借錢的人就失去了用未來收入償還貸款和利息的能力。之後銀行就會去收你貸款前的相關抵押,可是經濟危機後抵押的財產很多時候也不可能再保持原有的價值了,這樣銀行的壞賬也就隨之出現了。可是提前支出未來的錢一定要還上,因為國家發行的貨幣量是總體來說固定的,銀行就拿你抵押資產來彌補超前消費的窟窿了。 3.很多錢因為虛擬價值而蒸發掉了 我們現在是市場經濟,而在市場經濟中並不完全是現金與等價物的交換。就像我們有股票和期貨這樣的虛擬交易,我們從市場中購買的股票和期貨的價值,很多時候是與他實際的價值不相符合的,可能某個公司實際價值100萬,但是由於各種因素使得購買到手裡的證券遠超過了這個公司的價值。其次諸多固定資產在供求關系的趨勢下也存在他的實際價值與市場價值不符的情況。總的來說舉個例子:好比一個股票或是一棟房產,因為經濟態勢良好就不斷的升值,可是他實際價值沒那麼多,那麼投資者在經濟好的時期買下的這些資產就有了很大的水份,一旦經濟危機出現,那些資產可能就會回歸其的原始價值,甚至更低。所以投資者的錢就損失在這里了。而這些因為虛擬價值蒸發的錢一分部被第一點那些少數人賺去了,另一部分又被拿去彌補第二點超前消費的損失了。 4.經濟危機出現通貨膨脹,使得錢不值錢了 當一個國家出現經濟危機,投資者就不會像經濟良好時期那樣大膽的進行投資了,人們就把手裡剩下的錢留在手上。當人們都不願投資了,生產力也就隨之下降,但是人們的需求是不會減少太多的,這樣就造成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後你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買到你要買的東西,這也是錢去哪了的一個重要解釋。 以上就是經濟危機中投資者損失的錢跑到哪裡了。其實不管什麼危機錢的總量是不會變的,問題是有人把錢賺去了,有的錢要去補窟窿,最後錢還不值之前的那些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