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應對經濟危機方略

如何應對經濟危機方略

發布時間:2024-09-16 17:19:19

❶ 在應對經濟危機中體現了怎樣的中國外交智慧

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於2009年4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第八屆外交官之春」,活動主題為「信心、創新、合作、共贏」。隨之舉行的有「第四屆傑出華商大會財富領袖論壇中國魅力中小城市獎頒獎儀式」。
應邀出席該活動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原國務委員唐家璇、原政協副主席胡啟立、全國人大外委會主任委員李肇星、外交部副部長李金章、中共中央委員康日新等領導和中紀委委員魏家福等嘉賓;我會名譽會長田曾佩、蔡方柏,顧問和特邀顧問、理事和特邀理事、會員代表;地方省市外辦、我會合作單位和贊助單位的負責人;傑出華商協會邀請的會員和企業家;100多位駐華使節和高級外交官;共計1000多人出席。

吉佩定會長首先致開幕詞。他指出,「外交官之春」已連續舉辦八屆,作為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的年度品牌活動,已成為國內外企業界和外交界人士相互交流、相互對接,推動中外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通過本次「外交官之春」活動及隨後的論壇研討,與會者能針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共同探討應對方略,化嚴峻挑戰為發展機遇,為促進中國和全球經濟在未來實現新的增長獻計獻策。吉會長向大會介紹了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這些年來所做的工作,強調聯誼會今年將圍繞確保國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即「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這一重點開展工作,繼續利用會員的外交資源優勢,為國家服務,為經濟服務,為公司企業服務,努力為中國發展改革和世界經濟增長做點貢獻。

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做演講 外交部副部長李金章做演講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做演講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做演講

香港河東舜銘國際文化基金創會副主席陳復生女士講話
外交使團代表、新加坡駐華大使陳燮榮講話

外交部副部長李金章、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和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先後發表演講,給大會以啟迪,受到與會者的熱烈歡迎。
李金章副外長代表楊潔篪外長,在演講中全面闡述了當前國際形勢的動向和趨勢、中國的外交政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和追求的目標。他指出,本次「外交官之春」把「信心、創新、合作、共贏」作為主題,在國際社會全力抵禦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對於增強各方信心、深化互利合作、戰勝當前危機具有特殊的意義。述及國際形勢時,他表示在此次危機對世界各地穩定和民生,對全球政治、經濟和安全環境都已產生嚴重沖擊的大背景下,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動向和趨勢:(一)新興力量影響不斷上升,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約20個新興大國GDP總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不到9%上升至2008年的18%。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世界多極化和力量均衡化;(二)大國加速調整對外政策,合作與竟爭同步上升;(三)熱點問題復雜多變,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更加突出。朝核問題一波三折、伊朗核問題僵持不下、中東和蘇丹達爾富爾問題日益升溫。同時,恐怖主義、能源安全、環境問題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有增無減,氣候變化備受關注;(四)金融體系改革拉開序幕,國際秩序面臨深刻調整。在國際形勢深刻復雜演變下,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和諧合作、互利共贏,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面對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我們致力於同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克時艱;努力加強與美、俄、歐、日等各大國的友好合作關系;不斷拓展同周邊國家的戰略合作;大力鞏固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友誼與合作;積極推動重大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李副部長強調,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2008年中國出境人次達到4600萬;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80家在華投資;中國「走出去」企業已遍布16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製造」惠及全球。中國已成為亞太和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已成為國際體系中的重要成員;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國與外部世界的相互認知不斷深化,利益交融空前緊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今後,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始終不渝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最後,李金章副部長感謝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多年來所做的工作,高度贊賞各位高級外交官卸任後繼續發揮專長,承擔起民間大使的光榮角色,為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再接再厲,為不斷提高中國與世界的合作與交流水平,繼續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魏家福在演講中介紹了中遠集團應對經濟危機的舉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未雨綢繆,在2007年下半年就針對美國次貸危機成立專題研究小組,結合中遠集團的實際,及時作出防控風險的決策,為應對危機贏得了主動;二是樹立信心,具備應對市場波動和競爭的經營能力,確立在國際航運、物流碼頭和修造船領域的領先地位,從跨國經營向跨國公司轉變;三是堅持創新,利用市場急劇變化帶來的各種最新信息,重新梳理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研判對市場走勢和企業定位的認識,強化應對風險的能力;四是加強合作,主辦「國際海運中國年會」,倡導合作競爭、抱團取暖、互利共贏。他強調要重視發揮外交資源在應對和戰勝危機中的重要作用,倡議外交官和企業家一起為促進國家間的交流合作做出獨特的貢獻。
柳傳志在題為《企業如何應對危機》的演講中,把人的身體比作企業的機體。認為身體比較弱的人,冬春一換季就要生病,換季就是這個人的危機;有的人流感一來就生病,流感就是這個人的危機;而有的人在大的瘟疫來了之後還能扛得過去,因為他的身體很強壯。對一個企業來說也是一樣,企業要有一個健康的機體,首先要對自己所處行業的特點有清楚的了解,並且形成核心競爭力。外國品牌電腦大舉進入國內,中國電腦企業潰不成軍,我們趕緊檢查自身的毛病,堅決發展自有品牌電腦。電腦就像新鮮水果,不能擺放。由於技術發展特別快,CPU、DRAM等元器件庫存時間過長的話,新品一上市,庫存元器件大幅降價,損失將極為慘重。認識到高效的供應鏈體系是電腦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用「小步快跑」的辦法縮短元器件庫存周期,做到連續降價,使聯想一舉成為中國電腦市場份額第一。此外,企業還要懂得怎樣制定戰略、怎樣建立企業文化、怎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等等。總結一句話:健康的身體是應對危機的最好辦法。
楊凱生在演講中分析了中國銀行業在這次全球經濟危機中經受考驗、表現合格的四大原因:一是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2008年度中國銀行業的利潤總額、利潤增長和資本回報率指標均為全球第一;二是保持了良好的風險管控水平。2009年3月末我國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02%,比年初下降0.43個百分比。主要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全部達標,撥備覆蓋率超過130%,盈利基礎扎實;三是保持了良好的可成長性。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加快了業務創新、經營轉型和綜合化、國際化發展步伐。就工商銀行而言,受金融危機影響有限,許多業務還實現了新的發展。目前資產總額已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約為14600億美元,成為全球客戶存款最大的銀行;四是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及時擴大信貸投放規模,加快投放進度,優化投向結構,有力支持了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他強調指出,中國銀行業比較順利地經受了這場考驗,關鍵是總結了上世紀末亞洲金融風波的經驗教訓,對主要銀行實施財務重組和股改上市,對銀行法人治理機制進行改進和完善,推動銀行業務的創新發展,加強風險防範和監控。他最後表示,歷史發展到今天,全球的金融市場是互相聯通的。中國工商銀行願與各國金融業、銀行界的同仁繼續加強合作,擴大業務往來,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共克時艱。
外交使團代表、新加坡駐華大使陳燮榮在講話中,高度贊賞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為增進駐華使節和中國企業界之間的了解所作出的努力。認為「第八屆外交官之春」把「信心、創新、合作、共贏」確定為活動主題是非常合適的。高度贊賞中國政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做出的正確決策和有效措施。相信中國有資源、有條件,最為重要的是有政治意願來克服危機,將會成為率先復甦的國家之一。
香港河東舜銘國際文化基金創會副主席陳復生女士在講話中高度評價「外交官之春」活動,表示將同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一起,繼續為促進中外交流和服務經濟建設多做貢獻。安陽市市長張笑東也講了話,介紹安陽發展近況,歡迎中外人士到安陽投資、觀光。講話結束後,韓啟德副委員長和主席台嘉賓向獲得「2009城市魅力獎」的城市市長頒獎。
本屆「外交官之春」受到與會者的一致好評,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華網、中國網、人民網、搜狐網、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安陽電子網站、九三學社等媒體和單位對此次活動做了報道,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❷ 作為一名團員如何積極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具體事件成就青春

學生團員要在群眾學生中起到模範作用,時刻牢記黨、國家和時代的要求。作為一名中學生,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好知識,而且要比別的同學更加刻苦努力,要能有所鑽研,有所突破,這樣才能在廣大同學當中樹立起威信,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那麼,怎樣才能體現一名合格的學生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呢?具體講來,我想應該包括一下幾點:
第一,要努力提高思想覺悟,要學會用自己的頭腦來思考問題。今天的社會是一個變化的社會,我們身邊的人、事、物都會不時地發生變化,學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和考驗。學生團員要學會以不變應萬變。作為學生團員,最基本的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志向。學生團員應該為人正直,在市場經濟時代,面對各種誘惑,要堅決抵禦腐朽思想的侵蝕和錯誤行為的影響,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第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學習上起帶頭作用。古人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明理「。淺顯的比喻卻很好地揭示了學習的重要性。當今世界,科學發展日新月異,逐步向知識經濟、信息化社會邁進,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不學習,人就會落後,就不能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這就要求學生團員要端正學習態度,勤奮刻苦,在學習中起表率作用。要善於合理利用學習時間,與其它同學經常交流學習經驗,不保留,樂於幫助後進的同學,促進學習成績的共同提高。

第三,學生團員要用自己的行動和工作影響、帶動同學們共同前進。現在有的學生團員只是獨善其身,認為只要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別人怎樣不用去管,或根本不想管,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也是不符合團員要求的。作為一個學生團員,要在自己不斷進取的同時,堅持與同學共勉,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在學校這個環境里,就是為同學們服務。這就要從點滴做起,從不顯眼的小事做起。例如,發現同學學習、生活上有困難時,應熱情給予幫助;同學思想上有疙瘩,應主動給予開導;遇到個人與同學利益發生沖突時,應先人後己;諸如此類看似微不足道,但團員的作用往往是自己通過這些行動在同學們之中發揮出來的。

第四、學生團員應嚴格遵守校規校紀,做遵規守紀的模範。我們學校有著嚴格的紀律和規章制度,這是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前提,也是為同學們在校學習、生活提供良好環境的需要。

每個學生都要嚴格遵守學校紀律,尤其是學生團員。每個學生團員在自身尊規守紀的同時,還要帶領和引導普通學生遵守學校紀律,對於學生的違紀行為要敢於批評,敢於制止。

共青團組織是黨的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作為一名合格的學生共青團員,一定要以正確的思想理論為指導,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做到有理想,有抱負,遵紀守法,刻苦學習。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力量。

工作中: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廣大團員青年具有朝氣蓬勃的性格特點,是企業發展壯大的生力軍,是社會的繁榮、穩定和興旺發達的基石。大紅山銅礦作為雲銅原料基地,發展到今天,一個年輕的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迅速發展,靠的就是廣大員工的「激情、責任、創新、務實」。為實現「綠色循環持續 國內一流礦業」這個宏偉願景,我們青年就必須把 「激情、責任、創新、務實」融入我們工作中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小而化之,「企業興亡,職工有責」,這就是「責任意識」。今年,受全球金融經濟危機和國內外實體經濟增速減緩的影響,銅價將在低價位震盪運行,企業的生產建設,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處在不定因素多,運動變化的復雜環境中。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要積極響應號召,大力弘揚「四種精神」,迅速行動,主動出擊,通過開展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形勢任務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以昂揚的鬥志,扎實的作風,務實的態度,應對經濟「嚴冬」的新挑戰。要樹立把企業的發展、興旺和繁榮作為自己一項義不容辭的職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和業務技術知識,立足崗位、愛崗敬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辛勤工作,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為紅山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都是紅山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職業是我們的使命所在,是我們實現自我理想的舞台,忠於職守、認真履行本職工作是我們需要擁有的一種崇高精神。「責任」的核心是一個「責」字,體現為忠於職守、盡職盡責、一絲不苟、善始善終的職業道德,其中包含了使命感和道德責任感。具備責任心是一種最起碼的為人之道,也是任何人成就事業的必要條件。

對於責任的主體——員工來說,若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體現出責任心,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從不坐著等指示,主動找活干;明確工作要求,全身心投入工作;精力充沛,鬥志高昂;相互支持;積極創新,注重效率;挑戰工作目標;始終保持優秀業績等等。

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和基石。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沒有拘泥於前人的想法,而是不斷實踐,不斷思考,終於因為創新,將名字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同樣,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創新。作為青年職工,更要發揮自身思維活躍的特點,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在「創造」和「發展」上大做文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善於發現閃光點,善於捕捉閃光點,善於總結閃光點。改變一些舊的習俗和傳統做法,創造和發展一套適應企業發展和生產、生活需要的好做法、好經驗或好技術,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經濟效益,改善生產和工作環境的目的,推動公司的不斷發展和壯大。

「和為貴」,人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和諧相處,和諧生存。要想達到和諧,就必須從責任和創新做起,不可一蹴而就、急於求成。將某公司創建成為和諧的企業,是全體員工的共同理想,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構建和諧社會、堅持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的需要。創建和諧企業,就是要拓寬思路,探索做好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向各個具體領域延伸;加強對外宣傳工作,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職工的自豪感和對企業的認同感;開展適合職工群眾特點、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職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而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不斷的發展,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和社會氛圍「和諧意識」,就是要求青年職工,要牢固樹立和諧意識,在生產和生活中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生產生活關系和生態關系,平等待人,和諧相處,與同事、與朋友、與親友等和諧相處。

❸ 1929年經濟危機

編輯詞條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
時間: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出現極不平衡的繁榮。美國靠對德國貸款和國內信貸消費繁榮,法國靠巨額賠款和貿易保護取得經濟增長,英國經濟則在國際競爭中衰落,經濟停滯,脆弱而缺乏競爭力的日本在接二連三的危機中震盪,相反,德國雖然要對外支付巨額戰爭賠款並失去阿爾薩斯和洛林,國內社會動盪,卻依靠巨額外債更新了工業設備,重新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這種極不平衡的繁榮終於以一場大蕭條告終。
從技術上看,一戰以後的繁榮似乎有著很堅實的基礎。汽車、化學、電氣是這一輪技術革命的主導力量。美國的汽車產量從1919年的150多萬輛增加三倍,達到平均每六人一輛汽車的水平,其產值佔到全國總產值的8%。發電量增長一倍以上,各種電機及電器日益普及,電冰箱、洗衣機已成為日常用品。家電產值從1921年的1060萬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億美元。化學工業變得非常龐大。煉油業發展迅速,汽車產量從1919年的0.86億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億桶。汽車輪胎的需要推動了橡膠工業的發展。人造絲、化肥等新興產業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業仍然缺乏國際競爭力,船舶市場主要為英國和德國所佔領。製鞋及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失去國際競爭優勢,產量停滯不前,甚至有所減少。農業也長期蕭條。一方面歐洲各國保護本國農業,建立保護關稅,另一方面靠廉價勞動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糧食大量投入國際市場,使美國農產品出口不斷下降,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1929年美國出口小麥價值僅為1919年的1/3,肉類僅為1/9(1919年小麥出口值為10億美元,肉類出口值為7億美元)。然而,農業蕭條卻有力地推動了美國農場的現代化,依靠手工勞動的中小農場大量被兼並,農場主人數減少了50萬,農場規模迅速擴大。1930年,全國600萬個農場中300萬小農場僅生產了11%的農作物。此外,煤炭工業受到石油工業的替代,鐵路運輸受到汽車運輸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鐵路運輸業的就業人數從1920年的200萬減少到170萬。
但是,美國的繁榮不僅建立在新興工業的蓬勃發展上,也建立競爭對手的犧牲和信貸增長上。從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銷售額從20億美元增為35億美元。1926年,70%的汽車是通過賒銷實現的。更重要的是,美國工業品價廉物美,國際競爭力強勁,工業品出口越來越多,進出口相抵年年順差,數值由三、四億美元至十億美元不等,積累起強大的資本贏余。與此相應,則是英國經濟的停滯和日本經濟危機頻仍,德國巨額外債。從1924年到1929年間,英國工業生產僅增長12%,與美國相差甚遠。煤炭、鋼鐵、紡織等傳統工業均深陷困境。雖然汽車、電氣和化學工業發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國。英國貿易額仍一直佔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間每年的貿易額都在90億美元以上,但英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則從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業品出口佔世界份額從26%下降到22%,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達4億英鎊。貿易逆差越來越高,也使英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力量越來越強。1915年,英國已經以籌措戰爭經費為由,對進口汽車、鍾表、樂器和電影等徵收33.3%的從價稅。這種關稅直到1924年(戰爭結束後第7年)才被工黨政府終止,但1925年保守黨政府又重新開征,而且范圍有所擴大。英國工業缺乏競爭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在恢復金本位制時英鎊的定價過高。雖然如此,由於有國際投資利潤迴流,英國的國際收支還勉強保持平衡。
法國的情況特別好。法國得到了德國81。51億金馬克的戰爭賠款,又收復了煤鋼產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取得了對薩爾產煤區15年的代管權,並奪取了德國在多哥、喀麥隆、敘利亞、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統治權,加上實行比較嚴格的貿易保護,使法國工業和農業在20年代迅速發展。與美、英兩國相比,法國重工業的進展尤其令人矚目。生鐵產量從1919年的133萬噸增長到1929年的1036萬噸,鋼產量從1919年的129萬噸增長到1929年的972萬噸。汽車、電力、化學等新興工業發展更快,汽車產量從1920年的4萬輛增長到1929年的25萬輛。更有意義的是,由於法國一方面保護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卻用低定價的法朗打開國外市場,法國出口猛增,至1923年時,已超過進口5倍之多,進出口總額則從1918年的270億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億法郎。巨額貿易順差加上投資利潤迴流,黃金大量流入法國。1928年以後,法國擁有的黃金僅次於美國。法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從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時的8%。
義大利也不錯。1925年的工業生產是1922年的157%。棉紡織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都進展迅速。但義大利的經濟發展水平還遠遠落後於法國,甚至落後於日本。1929年時,義大利的汽車年產量才達到5.4萬輛。
德國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直到1924年,由於付出巨額賠款,失去大量工業和運輸設施,德國物價失去控制,財政經濟一片混亂。1924年,英國出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需要,美國出於利用德國工業能力獲利需要,兩國又都不希望德國步俄國後塵發生革命,故出台了一個「道威斯計劃」,給予德國8億金馬克的貸款。在此計劃的鼓勵下,國際資本源源不斷流入德國,從1924年到1929年,外國投資總數高達320億金馬克,美國資本為主,英國資本其次。這一時期,由於得到的資本多,而付出的賠款少,德國工業設備得以普遍更新,生產技術水平躍居世界前列。不僅如此,得到外國資本的多為實力雄厚的德國各大壟斷工業集團,這進一步增強了德國工業的壟斷程度。蒂森、克虜伯、西門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實力較前更為強大。但是,作為一個國家,德國債台高築,且需支付大量賠款。雖然工業生產能力得以迅速恢復,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艱難。只要德國出於穩定政局需要,推遲償還債務,推遲支付賠款,或者在德國的投資利潤不能實現,則國際經濟循環將立刻中斷。
日本的情形與德國頗為相似。雖然日本是戰勝國,但是日本工業能力很弱,完全經不住美歐各國工業的打擊。一戰剛結束時,英、法、德等國的經濟尚未恢復,日本得到了美國工業的大量訂單,絲織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國,經濟一度繁榮。但隨後,歐美各國商品大量湧向日本及亞洲市場,日本貨節節敗退,導致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業總產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業88.2%,采礦業55.9%,機器製造業55.9%,生鐵16.7%。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下降達55%-82%。出口下降40.3%,國際收支逆差達3.5億日元,外匯儲備從13億日元減少到6億日元。事實上,由於日本缺乏國際競爭力,從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貿易逆差達33億日元。農業也未能倖免。3500個繅絲廠停工,200萬蠶農陷入絕境。同時,國際廉價糧食大量輸入日本,加上國內市場蕭條,糧食價格一跌再跌。此後,米麥產量長期停滯。1923年9月1日,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東京和橫濱的建築絕大部分被毀,財產損失達100億日元之巨,使已經處於深度蕭條中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震後,從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國舉借巨額外債,數量高達9.1億美元。靠借錢和戰爭中撈取的儲備,日本政府向國內各大財團發放高達13億日元的救濟貸款,這樣,日本經濟才逐漸擺脫蕭條,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時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發金融危機。一些銀行由於擁有大量未經整理的震災票據而周轉不靈,形成擠兌風潮。經濟危機和蕭條繼之而來。政府共撥款12億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銀行。還未等日本喘過氣來,從美國爆發的更大危機又來到了。這一過程產生了兩個意義深遠的後果,其一是欠下巨額國際債務,成為引發大蕭條的國際債務鏈的重要環節。其二是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倒閉,日本工業高度壟斷化。壟斷財團控制的日本經濟一方面強加技術更新,另一方面則是實行貿易保護。更加意味深長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債務、實行軍國主義的政治力量的進一步壯大。從這個角度看,關東大地震對於日本的意義正如一戰失敗對於德國的意義,而德國和日本的巨額債務則又是美國繁榮所系。
極不平衡的繁榮孕育著極不平常的危機。在短短三年投資熱潮後,從1927年起,德國工業危機已經開始形成。由於沉重的債務和賠款償付,德國國內市場狹小,巨大的新增生產能力必須在高速出口增長中實現。然而,美、英、法等國既要德國的賠款,又拒絕進口德國的工業品,使德國的巨額投資利潤無法實現。1929年3月,英國裴熹爵士在全國貿易會議發發出警告說:「我們正遭到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威脅。由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政府採取貿易限制政策,以致債務國無法還債,我們正面臨著這種危機。我們現已無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潰。那些貸款國家的錢收不回來。」
這場危機果然爆發了。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暴跌。從那時起至1932年,紐約股票價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證券貶值總計840億美元。紐約股市跌暴後,美國經濟陷入危機。美國大量抽回對德國的投資,德國經濟跟著全面崩潰。英國在德國也有大量投資,英國證券市場應聲倒地,英國經濟陷入危機。法國經濟的獨立性相對高一些,但也擺脫不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而且此前法國經濟本身的也早已出現投資過熱,到1930年,法國終於陷入危機。這樣,一場席捲全球的大蕭條拉開了序幕。
美國是債務繁榮的受益者,也是債務鏈斷裂的最大受害者。從1929年到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從2036億美元降為1415億美元(按1958年價格計算),降幅高達30%。工商企業倒閉86500多家,工業生產下降55.6%,進出口貿易銳減77.6%,企業利潤從100億美元下降至10億美元。危機最嚴重時,美國主要工業企業基本停止運行。汽車工業開工率僅為5%,鋼鐵工業15%。農業也慘遭劫難,穀物價格下降三分之二,農業貨幣總收入由1929年的113億美元減少為47.4億美元。銀行系統首當其沖,破產數高達10500家,佔全部銀行的49%。黃金外流,存款被擠兌,到1933年3月時整個銀行系統陷入癱瘓。失業率(不含半失業者)高達25%。1933年以後,美國經濟進入長時間的所謂「特種蕭條」時期。盡管有「新政」等緩和危機的措施,美國經濟仍然復甦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戰爆發以後的1941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才超過危機前的1929年。
德國是危機的主要發源地,也是危機的主要受害者。從1929年到1932年,德國工業設備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業生產下降了40%,對外貿易額下降60%,物價下跌30%。其中,主要工業產量下降幅度更大,鐵產量減少70%,造船業產值下跌80%。工業危機反過來又導致了金融危機。1931年7月,德國達姆斯達特銀行倒閉,引發銀行擠兌風潮,國家黃金儲備由23.9億馬克減少到13.6億馬克,柏林九大銀行減為四個。失業率急劇上升,1932年高達43.8%,加上半失業者22.6%,則1932年德國全失業和半失業人數高達工人總數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業率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土壤。應該承認,希特勒政權對外取消債務,對內實施國民經濟軍事化,的確使德國的工業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經濟迅速發展,失業率迅速下降,1938年時失業率低至1.3%。從1932年到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而鋁、鎂和車床的產量竟高於美國。從1933年到1939年,德國重工業和軍火工業增長2.1倍,消費資料生產也增長了43%。與德國相比,美國羅斯福的新政則只是暫時緩解了蕭條。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國參戰後,美國國民經濟也轉入戰時計劃經濟軌道,美國才徹底擺脫了大蕭條。雖然德、美兩國的政權性質和所信奉的意識形態大不相同,但就擺脫市場激烈競爭產生的蕭條而言,卻有著內在的共同性:停止經濟戰爭,統一調配資源,社會各階層所得比例相對穩定。
危機對日本的打擊也十分沉重。從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進口下降71.7%。大批銀行和工商企業破產倒閉,主要工業部門開工率只有50%,工業總產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鐵30.5%,鋼47.2%,船舶88.2%,棉紡織品下降30.7%。農業總產值也下降了40%,生絲價格猛跌,占農戶總數40%的養蠶農戶遭到致命打擊。日本的對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從1931年開始,政府通過以「重要產業統製法》為首的一系列經濟統製法令,把工、農、金、貿各領域控制起來;又在各個部門中強行組織卡特爾和托拉斯,把中小企業置於財閥的控制之下。然後對各壟斷企業發出大批軍事訂貨,從1931年到1936年,軍事訂貨共達50億日元之巨。在此期間,政府還投資10多億元興建、擴建和改組國營軍事工業。國民經濟軍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財閥。到1937年,八大老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倉、淺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財閥(日產、日氮、日曹、森、理研)擁有的資本達41.7億日元,佔全國公司總資本的27.2%。在接受軍事訂貨的110家企業中,擁有實力的工廠幾乎全是屬於三井、三菱、住友、大倉、久原等少數財閥的。在經濟壟斷化的前提下,日本企業在國內市場保持壟斷性高價,對外則實施低價傾銷,以獲得必要的外匯,購買戰略資源和工業設備。從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額由11.5億日元增至21.8億日元。其中棉紡織品的輸出,在1933年超過英國而居世界第一,震動了歐美各國。
英國的危機相對緩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國經濟長期處於停滯或緩慢發展狀態,剩餘資本主要投放到國外;二是英國在危機後加強了貿易保護,使英國工業的相對市場份額有所擴大。從1929年的最高點到1932年的最低點,英國工業生產僅下降了32%,遠低於美國。但主要工業部門也受嚴重沖擊,鋼產量下降46%,生鐵產量下降53%,紡織品生產下降三分之二,煤產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國對農業實行貿易保護政策以前,英國農業受危機影響嚴重。對外貿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從1929年到1931年第3季度降低了30%,對外貿易的逆差從1930年的3.9億英鎊增加到1931年的4.1億英鎊,與此同時,投資利潤迴流卻從4.1億英鎊減至3億英鎊,英國第一次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危機促使英國最終放棄自由貿易政策,建立帝國關稅特惠制,也促使英國放棄金本位制,英鎊大幅度貶值。前者保護了英國的國內市場,後者增強了英製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兩者的合力使英國成為大蕭條的相對受益者。
法國經濟相對獨立。它既沒有對德國的大量債權,也沒有與此相應的工業設備輸出。二十年代的法國繁榮主要依靠德國賠款提供資本擴大生產,依靠低價法郎擴大出口。因此,當美國經濟危機爆發時,法國還處在繁榮的頂峰。1930年中,在本國投資過熱和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沖擊下,法國「貝殼銀行」破產,經濟危機才波及法國。即使如此,法國的危機深度也低於美國。以1929年危機前的最高點與1932年危機時的最低點相比,工業生產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業下降47.4%,機器製造業下降42.6%,建築工業下降55.6%。輕工業的危機似乎更嚴重。1932年法國輕工業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於法國應對危機的措施不力,法國的危機持續時間最長。在英鎊、美元相繼貶值,貿易壁壘高築,日本、德國工業軍事化,並對外實施傾銷的前提下,法國卻繼續維持金本位制,法國工業繼續相對分散,法國工業的出口競爭力大大下降。1937年法國出口幾乎比1929年減少了四分之三,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法國所佔的比重由1929年的6.4%下降到1937年的5.1%。與此同時,法國對外投資的收入卻由於外國債務人的破產而減少,降幅達50%以上。由此,法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日益擴大,1932年時即達50億法郎。在財政上,法國不但沒有採取擴張政策,反而強調財政平衡,堅持通貨緊縮。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國才被迫將法郎貶值29%。此後到1937年4月,法國出口增加了12%,工業生產增加了13%。但是,這一措施來得太晚,1937年—1938年美國再次陷入經濟危機,相當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貶值。
總的來看,危機進一步加強貿易保護,調整了各國經濟的相對地位。英、德、日等國應對危機的措施及時正確,其國際市場份額提高;美、法兩國的應對措施則顯得遲緩、乏力,國際市場份額大幅下降。美國的損失特別值得注意。美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從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年的32.2%,低於1913年時的36%。美國所擁有的巨額戰債化為烏有,外國投資大量抽回,1938年,美國國外投資存量減少為115億美元,比1929年減少三分之一。美國的國際貿易地位也急劇下降。1929年至1938年,美國的進口份額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國則依靠其廣大的殖民地奪回了世界貿易總額的首席位置。英聯邦地區(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國關稅特惠制。德國也在其統治區及殖民地(歐洲大陸及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實施貿易封鎖。在亞洲市場上,美國的貿易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日本和德國。美國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戰才重新奪回失去的國際市場份額,並再度稱雄世界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應對經濟危機方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上事業編醫保卡多久下來 瀏覽:423
有故事的漢字一本有多少頁 瀏覽:961
上海經濟適用房一人有多少平米 瀏覽:491
有哪些和諧相處的故事名 瀏覽:72
男人為什麼會出軌婚姻中 瀏覽:765
念你是幸福什麼意思 瀏覽:111
經濟中的l代表什麼 瀏覽:635
30多歲的女人如何面對婚姻 瀏覽:974
留盆鎮有哪些故事 瀏覽:331
什麼是愛情古人怎麼說的 瀏覽:139
噓的故事怎麼讀 瀏覽:77
故事花兒幾時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瀏覽:919
美女光胩到底長什麼樣 瀏覽:169
包辦婚姻自己怎麼保護自己 瀏覽:91
幸福柳廣場站在哪裡 瀏覽:860
美景美女哪裡都是舞台 瀏覽:539
杭州包辦婚姻怎麼樣 瀏覽:361
鄉村愛情大個怎麼當上經理的 瀏覽:107
權健健康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914
婚姻金錢指的是什麼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