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近代史的經濟發展
工業化的准備階段(16~18世紀):
⑴世界近代史始於16世紀,以16世紀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根據的是生產力標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資本主義時期的歷史。雖然早在14和15世紀,在
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但是資本主義到16世紀才形成為世界性的潮流。諸如新航路的開辟及早期殖民擴張、文藝復興運動的擴展、宗教改革的興起尼德蘭革命等,都是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體表現。再者,正是從16世紀開始,世界才改變各個國家和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開始聯為一個整體。
⑵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是手工工場時代經濟發展中的主流。首先從農業看,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封建制度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開始動搖。英、法的農奴制在14、15世紀已經瓦解,貨幣地租盛行,農業商品化進程加快,都是其具體表現。在這種情況下,農業中的資本主義關系發展起來。英國出現圈地運動,租地資本家辦起的牧場和農場,成為典型的農業資本主義經濟。法國的富農經濟則是一種小農式的資本主義經濟。普魯士的容克農庄也成為有著濃重色彩的資本主義農場。
16~18世紀,手工工場在西歐有了迅速的發展。英國的呢絨業最為典型。海外貿易長足進步,海外貿易壟斷公司(如東印度公司)陸續建立。18世紀,法國成為歐洲大陸手工工場最發達的國家。這一時期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尚未完全分開。商業資本控制著工業和金融資本佔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發展中的兩大特點。 工業資本主義時期,工業化的開始(19世紀初至六七十年代):
⑴英國工業革命及其擴展
工業革命是工業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向工廠大機器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使人類開始脫離長久以來的傳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化、技術化、城市化的工業社會。英國是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始於18世紀60年代。19世紀初擴展到法國、美國,隨後是德國、俄國、日本。而各國工業革命主要是*從英國引進機器進行的。英國在工業革命中的特殊地位,使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成為「世界工廠」。
⑵工業革命的後果和影響
工業革命促成了生產力的大發展,對社會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①以農業和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農業文明)向以工業和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工業文明)轉變;②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③出現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工業資產階級將成為新的執政者;④出現工人運動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潮流;⑤殖民擴張加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至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資本主義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 工業化的完成,資本主義高速發展(1870年至20世紀初):
⑴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自然科學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現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它將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推進到電氣時代。內燃機的發明與應用,化學工業的大發展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另兩大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改變了先進工業國的產業結構,使它們開始由以輕工業為主導演進到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大國,實現了工業化。
⑵壟斷組織的形成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成了生成力的驚人發展,汽車、電力、石油化工等新興工業中企業規模迅速擴大。生產力的發展必然要求生產關系的調整和適應,於是壟斷組織(超大規模企業或大型企業群)應運而生,適應並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壟斷經濟最發達的美國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業大國就是有力證明。
⑶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與不平衡性
1870年以後的三四十年是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但各國發展不平衡,美、德最快、英、法相對緩慢,俄、日自身比發展迅速、橫向比相對落後。20世紀初,以科技為先導、以提高生產率為主要競爭手段、以壟斷為組織形式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形成。
Ⅱ 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是什麼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的依據:
1、在政治上,英國革命宣布了資產階級的社會和國家原則,推翻了流行於歐洲2000多年的「神聖王權」,建立起了一套以共和政體、議會政治和兩黨政治為特徵的新的政治制度,而英國革命所表現的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規律,也在後來歷次資產階級革命中得到了證實。
2、在經濟方面,英國革命的勝利,不僅使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使英國最早開始了工業革命,而且使歐洲其他國家也受其影響,在工業和農業方面,都朝著資本主義方向發展。
3、在意識形態方面,英國革命中和革命後所產生的先進的資產階級思想,對世界的影響尤其重大。英國革命促進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發展,在資產階級文化史上,准備了「啟蒙」時代。
4、英國自革命後至近代末期,始終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世界近代史從英國革命開始,許多問題的根源便容易明白。
(2)世界近代史的經濟是什麼擴展閱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議會反對派發動宮廷政變(又稱光榮革命)結束,其意義是:
1、英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民主制度對專制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2、英國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3、英國革命後,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社會經濟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英國開展工業革命和成為工業強國創造了前提。
4、英國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起來。
5、從世界史的觀點看,英國革命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
6、英國革命沒有根本解決政治經濟制度落後性,反而與舊貴族聯合鎮壓英國人民起義。
Ⅲ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政治經濟形勢
首先,從經濟上講,世界現代史的經濟形勢是以壟斷為主的,而壟斷經濟的出現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亦即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這比起世界近代史以自由競爭為主的經濟形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其次,近代歐洲是世界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世界其他地區完全作為歐洲的附屬而存在,但是從10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日本的經濟開始趕上甚至超過歐洲,世界經濟不再以歐洲居首,到了一戰以後,美國更是掌握了世界上最多的黃金儲備,成為最大的債權國,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這一切,標志著美國開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貿易、金融大國,而這正是世界現代史的一個顯著特徵。同時,在歐洲內部,近代史上英國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也發生了轉變,德國作為一個新興的大國逐漸取得了凌駕於英國之上的經濟實力,這種情況也貫穿於整個世界現代史。所以,從經濟上講,一戰前後的世界經濟已經具備了現代史的各種特徵。</P>
basita 2004-9-6 12:21
<P> 在政治上,在近代歐洲一直是世界的政治中心,世界其他地區的事物基本上是在歐洲決定的。美國還不具備干涉世界事務的實力,所以其一直奉行孤立主義,日本作為剛剛興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力量也僅僅限於朝鮮和中國的一部分。</P>
<P> 但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狀況發生了改變,首先,美國的實力得到了增強,並且開始走出美洲,通過美西戰爭、門戶開放等手段搶奪歐洲列強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日本在甲午戰爭後,經濟政治實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通過日俄戰爭更是在得到了大量在華利益後爭取到了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的地位,英日同盟也證明了日本的力量開始在世界格局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美、亞大國逐漸走強的趨勢在一戰後得到了強化,而亞太地區也越來越成為世界政治中與歐洲作用相當的焦點。這種趨勢也貫穿了整個世界代史。</P>
<P> 近現代史在政治上一個更重要的區別就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對立。一戰中誕生了蘇聯,從而改變了近代共產黨以罷工、小規模起義、集會、遊行等為主的斗爭方式,變成以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斗爭為主的方式。而蘇聯實力的增強也最終導致了美蘇爭霸局面的出現。</P>
<P> 而對現代史國際政治影響最大的則是國際性組織的出現。在近代,各個國家內部是高度組織的,但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則缺乏相應的約束,各國之間起安全採取弱肉強食的原則,完全依照實力說話,所以出現了大規模的軍備競賽和兼並戰爭。在凡爾賽會議上誕生了國際聯盟,這是一個超越國家之上的用來處理、協調各國關系,對各國的行為進行約束的組織,從而開啟了現代以國際組織處理國際問題的時代,這也明確的區分了世界近代史和現代史。</P>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4-9-8 17:53:29編輯過][/color][/align]
basita 2004-9-6 12:26
<P> 在世界體系方面,近代歐洲瓜分了世界大多數地區,亞洲、非洲、南美洲大都成為了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西方國家對殖民地採取殘酷的統治和壓榨,採取了極其野蠻的剝削方式 ——如奴隸貿易。</P>
<P> 但是從20世紀初開始,帝國對殖民地採取了相對寬松的政策,鼓勵殖民地的經濟發展,給與殖民地一定的自治權利,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將大英帝國改組為英聯邦。而殖民地獨立的運動也在一戰以後展開,最終到了20世紀後半期,幾乎所有的殖民地都擺脫了西方國家的統治。</P>
basita 2004-9-6 12:30
在社會立法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工人的剝削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在近代社會,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最直接方式是延長勞動時間、壓低工資、加大勞動強度等,但是,從19世紀末開始,各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頒布了一系列社會福利法案,給與工人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生活條件,更多的受教育的機會,通過提高工人的素質獲取更高的效率。即從近代的絕對剩餘價值的剝削專向現代的相對剩餘價值的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