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方的市場經濟有何特點
(1)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經濟模式為:私人經濟占絕對主導,國有經濟比重小;私人資本集中程度高,壟斷性強;市場自發調節作用很大,國家干預少;勞動力市場的自由開放程度高,流動性大,就業競爭壓力大.
(2)以德國為代表的市場經濟模式為:混合經濟體制特徵明顯,注重市場機制與國家調節的結合,強調社會保障.
(3)以日本為代表的市場經濟模式為:在強調自由競爭的同時特別強化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鼓勵員工參與企業事務,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責任和忠誠
② 美國的經濟體制的特點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其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從50~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西方經濟學家所稱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 233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1%,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1)上述已經提到的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2)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3)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4)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5)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沒有傳統工業負擔的美國西部和南部,由於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的資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美洲銀行;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由於戰時石油開采和軍事工業的擴建也形成了得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在50年代就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財團,其實力僅次於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的實力雖然差一些,但是它經常和其他財團結盟與東北部的老財團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展開對抗。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期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1)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2)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浪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 19、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二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其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龐大的利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原先的主業是製造汽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除了製造汽車,還製造飛機發動機、洲際導彈、潛艇、宇宙飛船和家用電器等,並且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在60年代合並了120個不同的工商企業,並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個國家中建立150餘家子公司,經營范圍也擴大到麵包和食品、人造纖維和紡織、建築、旅遊、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險等行業和部門,當然電話和通訊業依然是該公司的主業。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戰後美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間工業生產下降了8.3%,失業率達5%。第二次經濟衰退從1953年8月延續至1954年8月,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 9.1%,失業率達6.2%。第三次經濟衰退從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時間雖比較短,但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上。從上述一系列數字可見,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減,以至於積重難返,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塑造美國現代經濟制度之路
——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
胡國成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
前言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是探討美國現代經濟制度如何形成的一部研究著作。由於它涉及到經濟政策、經濟制度、經濟立法和經濟發展史等諸多領域,在我國現今正在進行的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也許會引起眾多讀者——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方面的研究工作者,而且包括從事工商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工作人員,攻讀美國政治、經濟、法律和歷史專業的大專院校學生,及關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人們——的興趣。
本書試圖從對19世紀美國進入工業革命以來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制度變革的考察中,揭示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的動因及必然性,以進一步加深對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內涵的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認識。在進行上述考察時,本書對於在美國現代經濟制度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經濟立法和政策做了較詳細的分析和闡述,其中不少具體的經濟措施對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以使我們吸取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在制定有關的經濟政策時少走彎路、從而避免大的經濟動盪。
本書通過上述考察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與傳統觀點不盡相同的看法。首先,通過對羅斯福新政時期發生的1937-1938年經濟危機的原因及促使此次危機緩解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確認了美國政府的財政經濟政策及對經濟的干預在其中所起的直接和主要的作用,論證了美國政府與壟斷組織及整個經濟運行之間的密不可分的關系,進而證明美國國家政權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已經深入到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已實際形成。其次,本書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對1929年開始的30年代美國經濟大危機的原因、特別是它所帶來的持續10年的「特種蕭條」的原因進行了探討,指出此次經濟危機中市場調節的失靈是由於壟斷發展和成熟的結果,並進一步揭示了10年特種蕭條的原因在於壟斷的成熟要求有國家干預,而美國聯邦政府、國會和最高法院內部經過10年的認識和斗爭才最終建立起國家干預體制,致使蕭條延續了10年。再次,本書在對30年代經濟大危機期間胡佛政府的反危機措施及「干預」政策與後來的羅斯福新政的干預政策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指出了胡佛「干預」政策的有限性及其實質,即胡佛的干預,是自由放任中的干預;其實質,是干預中的自由放任。由此駁斥了認為美國經濟的干預時代始於胡佛的似是而非的觀點。此外,本書對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制度在經濟發展史上的地位作了評價,認為不應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看作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特殊類型和階段,而應把它看作是壟斷資本主義的常規形態。排斥國家干預和參與的一般壟斷資本主義不過是向壟斷資本主義的正常形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過渡形態,是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完善過程中的一個暫時的過渡階段。
在研究過程中,盡管作者努力想拿出客觀、公正、全面、正確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奉獻給讀者,但囿於自己的知識和水平,深有完成此任非個人所能之感。對於本書所提出的所有觀點和看法以及可能存在的謬誤,作者殷切地期待著讀者和方家的賜教和匡正。
本書的研究、撰寫和出版得到了諸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為本書的研究提供了項目經費資助,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黃紹湘教授和陳之驊研究員的推薦使本課題的研究得以立項,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陳寶森研究員閱讀了本書的初稿,並提出了極為寶貴的修改意見,上述兩所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為本書部分參考資料的獲得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中國經濟出版社李阿紅同志承擔了本書出版的責任編輯工作。沒有這些支持和幫助,本書的研究、撰寫和出版是不可想像的。對於所有這些支持和幫助,在本書付梓之時,謹在此表示作者深深的謝意。
胡國成
一九九五年四月
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目 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早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因素 一、聯邦政府對鐵路建築的財政援助
聯邦政府的技術援助
州與地方政府的財政援助
聯邦贈地
二、聯邦政府對鐵路運營的管理
鐵路建築中的舞弊及運營中的肆意操縱
格蘭其法律
《州際貿易法》的制定和實施
對鐵路管制的加強
三、反托拉斯法的頒布與實施
企業的聯合與兼並
企業聯合運動的影響
反壟斷的思想傳統
《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的制定
《謝爾曼法》的實施
《克萊頓法》與《聯邦貿易委員會法》
反托拉斯法評價
四、《聯邦儲備法》與聯邦儲備系統
早期的銀行管制
國民銀行制度
《聯邦儲備法》的制定
聯邦儲備系統的運行
五、早期國家干預經濟的特點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的經濟政策
一、戰時工業委員會的建立及對工業的管制
戰時工業委員會的建立
戰時工業委員會對工業的管制
對運輸和燃料的管制
戰時對勞工的管制
對外貿、金融等其它方面的管制
二、對糧食和食品的管制
《利弗法》與糧食管理局
糧食管理局的管制
三、戰後的「恢復常態」政策
戰時經濟管制的放棄
鐵路歸還私人
「恢復常態」
企業聯合與兼並的再起
工會地位的衰落
四、戰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分析
第四章 一九二九年經濟大危機期間的國家干預
一、三十年代美國的經濟大危機
經濟大危機的原因
危機緣何持續十年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機措施
三、放任主義的失敗
胡佛的哲學
胡佛的「干預」觀
第五章 新政時期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
一、對銀行與金融業的管制
銀行業的重整
控制貨幣:放棄金本位制
控制貨幣:美元貶值
管制證券業:1933年《證券法》
管制證券業:1935年《證券交易法》
復興金融公司的新職能
改革銀行制度:1933年《銀行法》
改革銀行制度:1935年《銀行法》
《農業調整法》的制定
農業調整局的管理
《農業調整法》的廢除與《土壤保護和國內農作物種植分配法》
第二個《農業調整法》
電力通向農村
不成功的扶貧措施
三、復興工業的努力:《國家工業復興法》
工業復興的不同方案
《國家工業復興法》的制定
「藍鷹運動」
行業法規的執行:價格政策問題
行業法規的執行:勞工問題
《國家工業復興法》的廢除
四、復興工業的努力:新政後期的管制
重新制定勞工法律
對公用事業的管制
對商業管制的加強
對交通和通訊業的管制
五、公共工程與救濟
聯邦緊急救濟
大規模工賑的開始
公共工程
田納西河流域改造工程
《社會保險法》的頒布
第六章 美國現代經濟制度的形成
一、美國現代經濟制度的財政保障
聯邦稅收政策的變化
財政開支政策的變革
二、美國現代經濟制度的形成
新政時期國家干預經濟的特點
1937年經濟危機的啟示
③ 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經濟體制模式有哪些特點
美國的經濟體制特點是重視民眾同時偏向分散,是廣規模的體制,從美國的職業體育聯盟來看能知道一部分,他們不期望製造豪門,如巴塞羅那皇馬,他們希望的是各個球隊都有機會爭奪冠軍,期望競爭環境的公平。所以美國的很多經營思維是連鎖店思維,怎樣在全國范圍發展事業,迎接挑戰。美國只有一個超級大都市,紐約,剩下的都市各有千秋。而日本的體制則是注重歷史,是縱向分散,與其開很多店,不如做百年老字型大小,在競爭上雖然有弱勢的地方,但是很多技術上有歷史厚重感,因此日本技師的手藝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可以技術立國。如果僅僅是讀書,一天可以讀好幾本,但一門手藝卻要花上好幾年的錘煉。日本小店很多,但進去之後會發現很有厚重感,但同時經濟偏向老字型大小,老企業,導致地方經濟弱化,日本東京圈集中了3000萬人口,相當於全日本4分之一的人口,政策制定方面很偏向大都市,而地方經濟卻缺乏活性。
④ 市場經濟的模式分類
美國模式,即「企業自主型」市場經濟模式,又稱「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它十分強調保障企業作為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的權利,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一般較少直接觸碰企業,而是指向市場。其體制與運行特徵主要有:
(1)企業享有比較充分的自主權。美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石,是自由企業制度。企業作為市場活動的獨立主體,擁有比較完整、充分的權利,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怎樣生產等微觀決策通常都是由企業自行決定。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的重點是企業的自由。當然,企業的這種「自主性」是建立在較完備的法律基礎上的。因此,企業經營中一般都很重視法律方面的工作,較小的公司聘有專職律師,較大的公司一般都設立法律部。
(2)市場是經濟運行的中心環節,政府宏觀調控活動集中在市場上。美國政府比較強調市場的合理性,注重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美國通過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立法,以法律手段盡力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最早的反托拉斯法是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法》,對托拉斯的行為作出了限制。其後100多年來,針對反托拉斯過程中的問題又通過了不少相關立法。另外,由於市場調節的有效與否取決於市場提供給企業的信號是否真實,美國政府把盡可能地使市場信號真實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職責,目標主要是反周期和反通貨膨脹。
(3)政府宏觀調控手段偏重於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美國政府對經濟運行的介入和干預也是依法進行的,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依據對市場總需求的分析,採用或松或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金融政策。其直接目的是為了擴大或壓縮市場上的有效需求,通過市場上供求總態勢的變動,引導企業對市場作出反應的形式進行決策調整。相對而言,美國政府宏觀調控手段不那麼強調具體功能以及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
(4)體制關系的透明度較高。美國模式中政府、市場和企業的相互關系以及各自地位,一般都有明確的法律作出規定。尤其是政府的行為,都要以立法為依據。政府的宏觀干預和調節,也必須落實到法律上,通過立法來貫徹執行,具有較高的公開性。 德國模式,即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德國實行的是宏觀控制的社會市場經濟,既反對經濟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對把經濟統緊管死,而是將個人自由創造和社會進步的原則結合起來,通過國家的有限干預實現「社會公正」。路德維希·艾哈德是社會市場經濟的主要奠基者,他把社會市場經濟概括為「自由加秩序」。其體制與經濟運行特徵主要有:
(1)政府的首要職責是保證自由競爭,限制壟斷。市場競爭是推進經濟發展的最強大動力,也是社會最主要的支柱。壟斷和「不道德競爭」是市場機制有效性的最大威脅。政府幹預的首要目標,就是建立和維護合理的市場競爭秩序,消除有礙市場機制發生作用的因素。只要市場機制健全,就能合理引導企業,因此政府不必對企業進行「多餘」的直接干預。在市場自由的基礎上,企業也是自由的;企業的自主性,又是市場機制有效作用的必要條件。
(2)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是實現穩定與均衡。市場機制的有效性取決於經濟環境的有序和經濟運行的穩定,其中主要是指價格穩定、貨幣穩定、增長穩定以及收入穩定。為此,宏觀調控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制度政策、穩定政策和社會政策。制度政策即保證充分、有效的市場競爭政策;穩定政策包括物價、貨幣、就業和經濟增長的穩定,具體手段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和結構政策等;社會政策包括收入再分配、社會保障等。
(3)有比較發達的社會保障制度。德國市場經濟力爭經濟高效率又兼顧社會公平。為維護社會公平,德國通過立法推行監督、影響之下的僱主與職工「共向決定」制度。有關工人就業和收入的一系列具體問題,工人都有參與決定的權力。另外,德國進一步擴展社會保障制度。通過政府(財政的轉移支付)、企業和職工(認保繳費)的「三方付費」制度,建立起了比較完備、具有較高水平的醫療、失業、退休和事故等各種各樣的保險,以及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制度。
(4)體制關系的透明度很高。在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中,法律保障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各種立法建立和維護有序的、合理的和公平的競爭秩序。體制關系中透明度很高。 日本模式,即所謂政府指導型,又稱「社團市場經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除近年有所停滯外,曾歷經幾十年的持續高速增長,在1950~1990年的40年問,年均增長率高達7.7%。日本非常強調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政府既調控市場,也直接引導企業,並且將重點放在後者之上。日本市場經濟體制與運行的特點有:
(1)比較突出地強調政企合作。日本「政府指導型」市場經濟,並不是指企業的自主發展必須充分考慮來自政府的各種信號,而主要是尋求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協調一致。在這種體制關系中,十分強調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參與決策,爾後分別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上具體實施。企業仍然是獨立的微觀經濟主體,但受到政府有關經濟計劃的明顯約束,從這個意義上講,其自主程度相對較低。
(2)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把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起來。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發揮市場調節的同時,重視政府宏觀調控對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日本的政企關系建立於市場與企業關系的基礎之上,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不是取代市場調節,而是設法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彌補市場調節之不足。
(3)有一套官民結合的嚴密而有效的經濟管理的組織體系。日本的「政府主導型」還表現在它的經濟組織制度上。從政府機構到半官方的經濟審議會,再到民間的行業團體和企業問內部的橫向聯系,是一個政府主導、民問經濟界充分參與的多層次官民一體型體系。官與民相互聯系,互通意見,有機結合。這樣既便於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切合實際,平衡各方利益,又有利於經濟政策得到企業和公眾的響應和自覺執行。
(4)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側重於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從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來看,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尤以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為佳。經濟計劃具有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等特點,主要任務是提出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和總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政策措施與手段。產業政策是由通產省主持制定的產業結構設想和產業組織政策,指明產業的發展目標,實行產業傾斜,並從稅收、金融等方面給這些產業以一定的優惠,以推動實現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出口結構的優化,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5)體制關系的透明度較低。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強調政企合作,既有政府對企業大量的隨機監督與指導,又存在著企業經常尋求政府指導和扶持的現象。由於這種密切的聯系,不可能時時處處訴諸法律程序,因此,日本市場經濟的公開性較差,透明度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