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好品質管理工作
這個問題問得太系統了,我個人感覺要做好品質管理工作要根據目前公司品質狀況而定的。總的來說品質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產品質量檢查階段:生產特點:以手工及半機械生產為主;管理范圍:只限於生產現場質量管理;管理特點:以事後把關為主的管理特點;管理方法:主要用技術檢驗方法;管理標准化:標准化程度差;管理依據:產品符合質量規格;管理經濟性:忽視經濟性
第二階段:統計質量管理階段:生產特點:大批量生產;管理范圍:限於生產質量管理;管理特點:把關與部分預防相結合;管理依據:按既定的標准控制質量;管理方法:應用數理統計方法;標准化:由技術標准發展到質量控制標准;管理經濟性:注重經濟性
第三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生產特點:現代化大生產:管理范圍:產品形成全過程質量管理;管理特點:防檢結合全面管理;管理依據:以用戶為主,重在產品適用性;管理方法:運用多種管理方法;管理標准化:嚴格標准化、技術、管理標准化;管理經濟性:講究經濟性。
以上所述其實就是品質管理的發展史,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我希望你能更好的去理解品質的概念,其實如何去管理品質不能一概而論的,它和公司各種因素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另外還包括產品的性質,公司發展的目標,以及還有老闆對品質的態度,更甚者還有公司提供你資源的多少,如品質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的多少等。
❷ 經濟質量控制出現在哪個年代
1 質量檢驗階段
20世紀初,人們對質量管理的理解還只限於質量的檢驗。質量檢驗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種的檢測設備和儀表,方式是嚴格把關,進行百分之百的檢驗。其間,美國出現了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運動」。「科學管理」提出了在人員中進行科學分工的要求,並將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中間在加一個檢驗環節,以便監督、檢查對計劃、設計、產品標准等項目的貫徹執行。這就是說,計劃設計、生產操作、檢查監督各有專人負責,從而產生了一支專職檢查隊伍,構成了一個專職的檢查部門,這樣,質量檢驗機構就被獨立出來了。起初,人們非常強調工長在保證質量方面的作用,將質量管理的責任由操作者轉移到工長,故被人稱為「工長的質量管理」。
後來,這一職能又由工長轉移到專職檢驗人員,由專職檢驗部門實施質量檢驗。稱為「檢驗員的質量管理」。
質量檢驗是在成品中挑出廢品,以保證出廠產品質量。但這種事後檢驗把關,無法在生產過程中起到預防、控制的作用。廢品已成事實,很難補救。且百分之百的檢驗,增加檢驗費用。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在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下,其弊端就突顯出來。一些著名統計學家和質量管理專家就注意到質量檢驗的問題,嘗試運用數理統計學的原理來解決,使質量檢驗既經濟又准確,1924年,美國的工程師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預防缺陷的概念,並成功地創造了「控制圖」,把數理統計方法引入到質量管理中,使質量管理推進到新階段。1929年道奇(H.F.Dodge)和羅米克(H.G.Romig)發表了《挑選型抽樣檢查法》論文。
2 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這一階段的特徵是數理統計方法與質量管理的結合。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為了在短時期內解決美國300萬參戰士兵的軍裝規格是服從正態分布的。因此休哈特建議將軍裝按十種規格的不同尺寸加工不同的數量。美國國防部採納了他的建議,結果,製成的軍裝基本符合士兵體裁的要求。
❸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知識中3個階段指的是什麼
(1)傳統質量管理階段,單純靠檢驗或檢查保證產品,產品生產後經過檢驗,區分合格產品與不合格產品。合格產品投放市場交付顧客使用,不合格產品需通過返工、返修、降等級使用或報廢等方式進行處理。
(2)統計質量管理階段,採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抽樣檢驗,以質量控制圖去控制生產過程和預防產品缺陷。
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3)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對產品質量的生產(產品的設計階段)、形成(產品的生產製造階段)和實現(產品的使用和售後服務階段)的全過程實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