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明確目標、制定規劃、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辦好關系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
相關內容解釋
(1)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3)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4)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推廣節水灌溉,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
(5)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6)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7)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貳』 2022這一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有力促進穩經濟大盤
2022年以來,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經濟再次展現如大海般的包容與韌性。2022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在上半年同比增長2.5%的基礎上,持續鞏固回升態勢。
一年來,稅收政策持續發力,根據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企業等的支持力度。截至11月10日,全國稅務系統合計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3.7萬億元,為中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向前提供助力。
「留」得青山 把「穩」航向今年初,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迅速出台。在前幾年減稅降費基礎上,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創新舉措,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時」與「勢」的深刻洞察,以及讓億萬市場主體過上「好日子」的魄力與決心。
翻開2022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政策指引,不難發現,這些政策之中,既有階段性措施,又有制度性安排;既有減免政策,又有緩繳、退稅措施;既有普遍適用的減負政策,又有特定領域專項幫扶措施;既有延續性安排,又有新增部署;既有中央統一實施的政策,又有地方依神判茄法自主實施的措施
3.7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背後,是一系列退、減、緩稅費政策的落地生根見效,支持企業「留」得青山,支撐中國經濟大船「穩」住底盤、把「穩」航向。
——「退」出一片新天地今年4月1日,大規模留抵退稅開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中,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重頭戲」。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留抵退稅合計已達23097億元,成為幫助市場主體爬坡過坎的重要力量。
好政策,需要快落實。為了讓市場主體盡早享受政策紅利,原定全年存量留抵退稅任務提前到第二季度集中完成,並於7月新擴圍7個行業退稅,退稅速度進一步提高。
好政策,還需要穩落實。在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過程中,稅務部門堅持「快退稅款、狠打騙退、嚴查內錯、歡迎外督、持續宣傳」五措並舉,堅持與財政、人行、公安等部門傾力合作,確保分厘資金穩穩落袋。
退到賬上的資金,企業都用來做了什麼?
稅務部門組織開展的企業抽樣調查顯示,企業留抵退稅資金主要用於擴大生產、技術研發、支付薪酬等方面。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樊勇表示,增值稅留抵退稅有力緩解企業資金流壓力,讓受到疫情沖擊的市場主體緩過勁、轉起來了。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有助於激勵企業在科技研發方面增加投入,這不但有助於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改善實現產業升級,從中長期發展而言,也是綜合國力提升、經濟產生增量的關鍵。
稅收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高技術行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退稅4056億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2%。
在國內疫情反彈、工業生產循環受到沖擊的背景下,高技術產業仍有較為亮眼的表現。前11個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9.9%,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
「擴」大內需 駛入新水域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首要一點便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消費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擴大內需向來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事實上,促進擴大內需,稅收一直在發力。在「買買買」的背後,就有更多來自稅收的推動。
買汽車,有了新的稅收優惠。
買部分乘用車,可以減征車購稅。今年實施的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政策,精準將受益范圍鎖定在小排量、經濟型、佔比大的乘用車。
買新能源汽車,則能享受車購稅免徵政策。今年9月,這項始於2014年的優惠政策第三次延續。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購稅政策又一次延期,穩定了社會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對推進我國交通能源戰略轉型、促進我國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10月底,全球最大的免稅商城海口國際免稅城開業。隨之,海南啟動離島免稅促消費活動。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始於2014年,去年海南離島免稅店年銷售額突破600億元。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份實施了離境退稅政策,其中北京離境退稅商店已超過800家。幾年來,離境退稅政策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即買即退」等便利措施逐步落實,有效促進了免稅業發展。
一年來,稅務與商務等部門陸續出台多項政策,支持相關消費產業發展。在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方面,稅務部門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在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方面,稅務部門全面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切實減輕家電流通企業資金壓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在新時期,擴大內需有著高質量發展、供給側改革等背景下的新使命。這當中,稅收又當如何發力?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不乏稅收的身影:促進免稅業健康有序發展,優化促進外貿發展的財稅政策,健全直接稅體系,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等內容,為稅收促進擴大內需指明方向。
擴大內需,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是基礎。近兩年來,個人所得稅制度不斷完善,為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奠定基礎。
今天的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體系、最大的消費市場,以及2.2億人的人才資源總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的戰略判斷,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明年經濟發展的目標是科學的、積極的、穩妥的,稅務部門將抓緊研究明年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政策,延期優化、完善改革、精準發力,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相信在包括稅收在內的多項政策作用下,中國經濟定能勇開「頂風船」,無懼「回頭浪」。(記者 何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