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包括哪些方面
經濟學范疇很廣,比較早的分類是分為古典主義經濟學和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後來又衍生出了制度經濟學以及新制度經濟學,宏觀以及微觀是屬於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范疇。
古典主義經濟學和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分割點就是邊際理論,帶有邊際理論的就已經進入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范圍了,這也是目前比較主流的經濟學。
微觀顧名思義主要研究個體的經濟,初級微觀主要內容是研究市場的供需關系,找出市場的均衡狀態。分析市場中生產者和購買者的關系以及狀態。中級微觀更進一步探討消費者理論,研究每個消費者的效益與支出。高級我還沒涉及就不做討論了。。
宏觀與微觀相對應研究整體的經濟,其目標在於使國民整體強盛,主要內容有GDP與CPI等數據,C,I,G,Y等國民經濟的要素,貨幣與通脹,失業就業,開放與封閉經濟環境下的匯率投資等問題,IS-LM模型是重中之重。
新制度經濟學是正在日益壯大的經濟學分支,主要研究不同制度對於經濟的影響,大的如社會制度,小的如團體中的制度,也就是規則。制度經濟學其貢獻在於解釋了很多古典主義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問題,並且運用古典主義的方法論對已有解釋的問題通過不同角度給出了制度經濟學的解釋,這門經濟學在西方已成為很主流的一門學科,近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裡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事的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只是國內接觸的比較晚。
除了以上所說的經濟學,還有很多專項性較強的經濟學科,比如資源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等,這些就先不做介紹了,一是這些屬於比較高階的經濟學,在沒有宏觀微觀等基礎理論經濟學的基礎下很難學習,二是這些經濟學都是專項性的,並非宏觀微觀這種經濟學必修課。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
2. 經濟學包括哪些內容
什麼是經濟學?
關於經濟學的定義,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比較流行的,能讓大多數學者接受的定義是:經濟學是研究各種稀缺資源在相互競爭的用途中進行配置的一門科學。
二、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根據經濟學的定義,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兩個主要概念:「稀缺資源」和「資源配置」。
(一)資源的稀缺性
資源是指一國或一定地區內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要素的總稱。也可以理解為可以被人類利用創造物質財富的各種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按照資源的稀缺性,經濟學所討論的資源可分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經濟物品(economic goods)。
經濟學系列課程:經濟學都研究哪些內容?
資源的稀缺性
自由物品是指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夠得到的有用物品。比如:陽光、空氣、水等;
經濟物品是指人類必須付出代價才能得到的產品或服務,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購買的大部分產品都屬於經濟物品。
自由物品的特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經濟物品是通過人類加工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是有限的。
3. 經濟的范疇有哪些
以下是經濟的范疇和具體分類,希望對你有用
經濟
關於「經濟」一詞的由來
唯物主義代表色諾芬在他的《經濟法》中將「家庭」及「管理」兩詞的結合理解為經濟。嚴復曾將經濟一詞翻為生計。日本人將其正式翻為經濟,後由孫中山先生從日將這一說法引入中國。
(一)辭典中對「經濟」一詞的解釋。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二)傳統的政治經濟學著作中對「經濟」一詞的解釋。
6.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三)俄羅斯經濟學家對經濟的定義。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四)西方經濟學對經濟的解釋。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經濟是指財富;
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1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
1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1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1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增長的政策;
1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
16.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1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
1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1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動作經濟原則
動作經濟原則,即在於人在操作作業時,能以最少的勞力在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經濟法則,對這個法則能好好的學習與使用,在工廠內,我們可在許多地方發現許多不合乎此法則的動作,當然工作效率會低,人員易於疲勞。
4. 經濟領域包括什麼
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 中國經濟思想史 外國經濟思想史 中國經濟史 外國經濟史 西方經濟學 世界經濟 國民經濟學 財政學 金融學 工業經濟 農業經濟 商業經濟 國際貿易 運輸經濟 投資經濟 勞動經濟學 人口經濟學 會計學 統計學 企業管理 國防經濟學 技術經濟學 數量經濟學 經濟地理 旅遊經濟 消費經濟 信息經濟 商品學 城市經濟
5. 經濟基礎知識包括哪些內容這個科目有什麼特點
《經濟基礎知識》包括: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與法律6個方面的內容。該科目具有知識點多、考核全面、題目不深等特點。
4.統計
統計部分無論是學習還是出題,都是比較有難度的。
備考方法:統計部分與經濟學基礎部分類似,會涉及一些數字、計算,還是要重在理解,理解之後記憶就不難了。
5.會計
這部分知識比較專業,但出題較簡單,原題出現較多,新增考點考核較少,復習會計部分時,主要看歷年真題,如果真題都掌握了,可以拿到大部分分數。
備考方法:會計部分的考核基本都是教材上的內容,不會太深入。有些會計部分的專業術語也不用大家過多的深究,因為考試很少考察專業術語的含義,會計部分的考察都是基於教材的內容,很少會延伸到教材之外。
6.法律
該部分重復的考點較少,新的考點較多。近年法律部分經常結合實例出題,需靈活掌握法律條文,能夠根據法律條文來判斷實際的例子。
備考方法:律部分知識點零散、法律條文多,備考時要有主次性,可以結合身邊的例子,套入法律知識記憶相關考點。
更多中級經濟師考試相關問題請訪問來源頁面:https://www.gaon.com/jjs/1342996.html
6. 國民經濟包括哪些領域
我國國家統計局明確將國民經濟劃分三大產業:
第一產業:農業;
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
第三產業:其他 。
我國推出國民經濟行業的分類標准GB/T4754-2002,行業門類20個,行業大類95個,行業中類396個,行業小類913個。
按照該分類,運輸業和商業雖然不直接創造物質產品,但擔負著把產品由生產地點轉移到消費地點,和把商品分配給消費者的生產活動。
是生產過程的繼續,物質產品經過流通和分配過程,追加了運輸業和商業的價值,增加了原有產品的價值。因而也包括在五大物質生產部門之內。
其他如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科學研究、公用事業、生活服務、旅遊等行業則劃為非物質生產部門。
(6)經濟都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的規定,國民經濟評價的指標主要有經濟內部收益和經濟凈現值或經濟凈現值率。項目初選時,也可採用投資凈效益率等靜態指標。
1、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經濟內部收益率是反映對國民經濟貢獻的相對指標。它是項目在其計算期內的經濟凈現值累計等於零時的折現率。
2、經濟凈現值(ENPV)和經濟凈現值率(ENPVR)。經濟凈現值是反映項目對國民經濟所作貢獻的絕對指標。它是用社會折現率將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凈效益折算到建設起點(建設初期)的現值之和。
當經濟凈現值大於零時,表示國家為擬建項目付出代價後,除可得到符合社會折現率的補償外,還可以得到以現值計算的超額社會盈餘。經濟凈現值率是反映項目單位投資為國民經濟所作凈貢獻的相對指標,它是經濟凈現值與投資現值之比。
經濟凈現值大於或等於零的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應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在選擇方案時,應選擇經濟凈現值大的方案;當各方案投資額不同時,需用經濟凈現值率來衡量。
3、投資凈效益率。投資凈效益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內,其年凈效益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是反映項目投產後單位投資對國民經濟所作的凈貢獻的指標。對在生產期內各年的凈效益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應計算生產期年平均凈效益與總投資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