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結構如何變動

經濟結構如何變動

發布時間:2024-06-19 10:08:43

Ⅰ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

1.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
(1)從農業基礎薄弱,輕工業和重工業比例失衡,通過優先發展輕工業,擴大高檔消費品進口,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中國的經濟結構趨於協調,並向優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
(2)中國各產業之間及其內部的比例關系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其中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從主要由第一、第二產業帶動,轉為主要由第二、第三產業帶動,第二產業的增長構成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
(3)在整體產業結構變化的同時,各產業內部的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純農業產值比重下降,林牧漁業比重上升;在工業內部,輕重工業結構正逐步由偏重「消費補償」的輕型結構,向「投資導向」的重型結構升級;在第三產業內部,交通運輸業、商業等傳統產業比重下降,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電信業等迅速發展。
2.中國經濟結構,指中國國民經濟的組成和構造。
3.影響經濟結構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會對最終產品的需求,而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結構的變化也有重要影響。
4.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合理的經濟可能性之上。結構合理就能充分發揮經濟優勢,有利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協調發展。經濟結構狀況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不同經濟體制,不同經濟發展趨向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結構狀況差異甚大。

Ⅱ 當今中國因如何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1、堅持以市春搏場為導向。努力使社會生產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滿足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調整經濟結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自覺遵循價值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2、要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把市場調節與國家的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起來。調節的主要手段是經濟、法律手段,輔之以行政手段。優化產業結構、地區結構都需要國家的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需要國家政策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國家法律的監督和保證,需要政府的協調和指導。

3、經濟結構調整必須以科簡森此技進步為支撐,要把經濟結構調整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結合起來。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需要堅持科技創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4、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由於第一產業基礎薄攔迅弱,第二產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後,所以必須對三大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加強第一產業,調整提高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Ⅲ 中國近代經濟結構變動的原因有哪些表現影響是什麼

中國近代經濟結構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導致中國自然經濟的逐步瓦解;洋務運動的誘導;外商企業的的入侵。具體的表現是:
1、外資企業在中國興辦。那時候,外國商人為了貿易和航運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創辦了一批船舶維修廠、磚茶廠和機器繅絲廠等。外國資本主義企業在中國發展起來。
2、資本主義萌芽夭折。在東南沿海地區,棉紡等中國傳統的手工業部門也同時受到打擊和排擠,這些部門的資本主義萌芽枯萎了。這樣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截斷了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3、自然經濟走向瓦解,商品經濟發展起來。五口通商以後,西方商品輸入與日俱增,尤其是洋紗洋布的輸入,摧毀了東南沿海地區中國傳統的家庭手工棉紡織業,造成紡與織、織與耕的分離。這些地區的農民開始買洋紗織布,或者直接買洋布,從而為機器棉紗織業的產生准備了一定的原料市場和產品市場。但是,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瓦解只是發生在東南沿海局部地區,內地廣闊的農村封建生產關系基本沒變。
4、隨著農民和手工業的破產,生計日益艱難的農民和手工業者陷入破產與失業的境地,這就為近代機器工業提供了勞動力市場。同時也促進了中國近代無產階級的誕生。
5、外國企業在中國的開辦,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機器與技術,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從而為中國洋務運動的興起和資本主義機器工業的產生起了誘導作用。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緇忔祹緇撴瀯濡備綍璋冩暣

緇忔祹緇撴瀯璋冩暣鍧氭寔瀹炴柦鎵╁ぇ鍐呴渶鎴樼暐錛屽姫鍔涙敼鍠勯渶奼傜粨鏋勩

緇忔祹緇撴瀯鎸囧浗姘戠粡嫻庣殑緇勬垚鍜屾瀯閫狅紝鍖呮嫭浜т笟緇撴瀯錛堝備竴銆佷簩銆佷笁嬈′駭涓氱殑鏋勬垚錛屽啘涓氥佽交宸ヤ笟銆侀噸宸ヤ笟銆佹湇鍔′笟鐨勬瀯鎴愮瓑錛夈佸垎閰嶇粨鏋勶紙濡傜Н緔涓庢秷璐圭殑姣斾緥鍙婂叾鍐呴儴鐨勭粨鏋勭瓑錛夈佷氦鎹㈢粨鏋勶紙濡備環鏍肩粨鏋勩佽繘鍑哄彛緇撴瀯絳夛級銆佹秷璐圭粨鏋勩佹妧鏈緇撴瀯銆佸姵鍔ㄥ姏緇撴瀯絳夌瓑絳夈

緇忔祹緇撴瀯鏈夊氶噸鍚涔夛細浠庝竴瀹氱ぞ浼氱敓浜у叧緋葷殑鎬誨拰鏉ヨ冨療錛屽垯涓昏侀氳繃涓嶅悓鐨勭敓浜ц祫鏂欐墍鏈夊埗緇忔祹鎴愬垎鐨勬瘮閲嶅拰鏋勬垚鏉ヨ〃鐜幫紱浠庡浗姘戠粡嫻庡悇閮ㄩ棬鍜岀ぞ浼氬啀鐢熶駭鐨勫悇涓鏂歸潰鐨勭粍鎴愬拰鏋勯犺冨療錛屽垯鍖呮嫭浜т笟緇撴瀯銆佸垎閰嶇粨鏋勩佷氦鎹㈢粨鏋勩佹秷璐圭粨鏋勩佹妧鏈緇撴瀯銆佸姵鍔ㄥ姏緇撴瀯絳夈

鏄庢樉闂棰

絎涓銆佷駭涓氱粨鏋勭殑澶辮

浜т笟緇撴瀯鐨勯噸宸ヤ笟鍖栵紝瀵艱嚧浜嗚祫婧愩佽兘婧愮殑楂樻秷鑰楋紝娓╁ゆ皵浣撶殑楂樻帓鏀撅紝瀵圭幆澧冮犳垚浜嗛珮奼℃煋銆

絎浜屻佸唴闇鍜屽栭渶鐨勬瘮渚嬪け璋

鍦ㄤ腑鍥界幇鍦ㄧ殑緇忔祹緇撴瀯涓嬶紝澶栭渶楂橀熷為暱銆佸唴闇钀庣緝錛涜屽湪鍐呴渶涓錛屽張涓昏佹槸渚濋潬鎶曡祫錛岄犳垚浜嗘秷璐硅悗緙╋紝灝變竴涓澶х殑緇忔祹浣撳埗鏉ヨ詫紝濡傛灉緇忔祹鍙戝睍妯″紡涓嶅叿鏈夊彲鎸佺畫鎬э紝鍦ㄤ竴瀹氭潯浠朵笅錛屽氨浼氳卞彂寰堝氶棶棰橈紝姣斿傝村栭儴鏉′歡鍙樺寲錛屼竴鏃﹀栭儴娑堣垂娌℃硶鎻愪緵錛岀粡嫻庡氨鍙戝睍灝變細寰堝洶闅俱

Ⅳ 三大改造完成後,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幾千年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剝削制度基本上被消滅,社會主義經濟成了國民經濟中的主導成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
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過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其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經濟結構由單一的國有經濟變成了多種經濟方式並存,如:中外合資,私營經濟。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這是我們黨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特別是近20年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驗作出的重要論述,是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認識的深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還從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對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
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三中全會的決策部署,對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著力改善國有企業股本結構,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支持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等非公有制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或並購等多種形式依法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推動民營企業引進國有資本或其他社會資本,優化產權結構;政府新投資項目要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推行企業員工持股。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斷壯大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基的重要任務。
(一)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
著力改善國有企業股本結構,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支持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等非公有制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或並購等多種形式依法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
推動民營企業引進國有資本或其他社會資本,優化產權結構。政府新投資項目要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推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
(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這是推動國有經濟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體制基礎。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以推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
(三)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可以減少國有企業直接持有股份,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是國家以所有者身份對國有資本實行收益分配的重要體現。中央企業從2007年開始上繳紅利,如資源性行業10%,一般競爭性企業5%。
2012年,中央企業實現凈利潤11093.5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利潤收入950.64億元,國有資本收益平均上繳公共財政比例為8.57%。
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的中央企業稅後利潤(凈利潤扣除年初未彌補虧損和法定公積金)的收取比例分為5類執行:第一類為煙草企業,收取比例20%;第二類為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煤炭等具有資源壟斷型特徵的行業企業,收取比例15%;
第三類為鋼鐵、運輸、電子、貿易、施工等一般競爭性行業企業,收取比例10%;第四類為軍工企業、轉制科研院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2011年和2012年新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的企業,收取比例5%;
第五類為政策性公司,包括中國儲備糧總公司、中國儲備棉總公司,免交國有資本收益。符合小型微型企業規定標準的國有獨資企業,應交利潤不足10萬元的,比照第五類政策性企業,免交當年應交利潤。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50億元。
三中全會明確要求,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公開透明度,向行業監管部門和社會公眾公布企業運營的相關信息;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強化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探索推進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等重大信息公開。
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一)准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
不同類型或者不同領域的國有企業所擔負的功能不同,有的擔負社會公共職能,有的負有保障國家經濟安全職能,有的直接以盈利為目的。國有資本要加大對公益性企業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
對自然壟斷業務,要按照獨立性原則設立監管機構,對其實行特許協議性契約化管理。對自然壟斷行業中的競爭性業務,要引入競爭機制。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
(二)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要在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的基礎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對自然壟斷行業國有企業,要增加外部董事占董事會的比重,以防止內部人控制。要進一步提高公開透明度,向行業監管部門和社會公眾公布企業運營的相關信息,加強外部公眾監督。
對競爭性行業國有企業,要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要深化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制度改革。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強化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探索推進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等重大信息公開。
國有企業要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合理確定並嚴格規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薪酬水平、職務待遇、職務消費、業務消費。除少數自然壟斷、涉及國家安全的企業負責人實行行政任命外,
其他國有控股企業原則上要建立市場化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管理制度,對企業經營管理者實行全面的契約化管理,通過簽訂合同明確對經營管理者的聘任、考核和獎懲,落實資產經營責任。
三、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抓緊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鼓勵和支持優質民營企業以參股、合作等方式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和壟斷行業,以及金融、電信、鐵路等服務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非公有制經濟在支撐增長、促進創新、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一)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
在行業准入方面,要對各行業的具體管理規章和辦法進行清理,消除以資本實力、企業規模和從業資歷等抬高行業准入門檻的做法。在獲得資源、平等競爭等方面,包括獲得銀行貸款、土地和礦山等資源,要取消所有制限制,
特別是國債資金和預算內資金要按照公平原則,合理配置給各類所有制企業。在城市戶籍准入、社會保險標准、職稱評定等方面,要給予與國有企業同等的政策待遇,以利於民營企業吸引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二)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
在這里,特許經營,是指由政府機構授權,准許特定企業使用公共財產,或在一定地區享有經營某種特許業務的權利。比如,市政公用事業實行特許經營范圍包括:城市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城市軌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戶外廣告載體使用權、公共設施冠名權等。
為運用市場機制配置公共資源,保障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特許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要抓緊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推出民營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范圍、經營形式和期限、申請程序、權利和義務以及監管制度等。
(三)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推動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相互融合,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有效途徑,也是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
民營企業可以通過參股、控股或並購等多種形式依法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實現股權多元化或股權社會化,把原來的國有獨資企業變為多家持股甚至混合所有制的企業。鼓勵和支持優質民營企業以參股、合作等方式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和壟斷行業,以及金融、電信、鐵路等服務業。
(四)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建立適合於家族企業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和機制,是現階段我國私營企業實現更大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進一步促進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要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利用產權市場,引進國有資本或其他社會資本,改善企業股權結構。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吸引更多的民營企業改制上市,使企業走上管理規范化軌道。

Ⅵ 如何調整經濟結構

簡單說的話就是要加快服務業發展和促進出口以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復雜點說就是:應對策略:
1.澄清認識,把外貿發展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要務來抓。

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出口依存度太高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或造成出口貧困化增長」。其實,合理的出口依存度的界限要看出口是否有效益,如果出口企業不虧損,國家也不補貼,在這一前提下,只要國際市場上有需求,出口產品賣價又合理,我們就應當鼓勵多出口,這樣做就不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也不會造成出口貧困化增長。另一種觀點是只強調擴大內需而忽視外需的作用,這是不科學的。誠然,我國是發展中的大國,擴大內需是我們長期應堅持的正確方針。但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任何時候都不應忽視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應始終如一地堅持投資、消費、出口需求的三輪推動作用。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加工貿易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價值低,走私猖獗,不宜大力發展。這種認識也是片面的,應當強調,發展加工貿易是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的客觀需要,有利於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擴大社會就業,彌補國內短缺資源。只要搞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鼓勵國內廠商技術創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術含量,由外商委託製造向委託設計製造和自主品牌加工方向發展,加工貿易也會延伸鏈條,增加附加價值,加工貿易也會向高層次發展。

2.制定新時期的外貿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的不同時期,我國曾經制定了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大經貿、科技興貿等外貿發展戰略。21世紀初期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主要著力點和戰略重點應該是對國際貿易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具體來說,(1)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高技術產業貿易是跨國公司企業間貿易的主要形式,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2)擴展貿易空間,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開拓。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是我們應首先關注和重視的市場。發展中國家裡那些經濟發展較快、貿易環境相對穩定、市場潛力巨大或具有戰略前景的市場是我們今後應特別關注和加大開拓力度的市場,也是國家政策應重點支持的市場。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對這些市場已展開強大攻勢,甚至結成了區域經濟集團,如果我們不積極參與其中,將可能失去重大市場機遇。(3)創造競爭優勢,重視企業制度創新。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實力。無論是政策的制定還是實施都應該圍繞是否能夠調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積極性,是否能夠幫助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來進行。在未來幾年裡,對外貿易戰略應把側重點從主要依*政府財政支持和政策優惠轉向大力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上來,從根本上解決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問題。現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壟斷條件下的集團競爭,而我國外貿企業結構迄今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存在著缺乏主導產業、無長遠規劃、缺乏開拓新市場的能力等缺點。因此,要大力發展我國的外貿事業就必須向大型化、實業化方向發展。(4)增強環保意識,努力佔領國際綠色市場。政府應通過一系列法規、制度,使企業改變傳統的局限於企業內部利潤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的經營決策,將環境成本納入企業效益評價體系之中,採用社會經營決策,統籌協調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應認真研究各種重要的國際標准並加以宣傳、推廣,保證我國出口商品在技術、安全、衛生、環保各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標準的要求,減少貿易摩擦;應努力提高環保技術,不斷開發綠色產品,避免綠色貿易壁壘的不利影響。

3.積極應對入世的不利條款。

由於各國的政府層面沒有專門針對WTO規則的法,各自用國內法處理與中國貿易關系。我們要踏踏實實研究其是否符合WTO規則,做到知己知彼。針對不公平的歧視性待遇,我國出口生產企業或行業面對反傾銷起訴,首先是要用法律和事實來證明某一遭投訴的產品或行業的生產、供應和銷售均具市場經濟條件。如能證明而且能夠獲得進口方反傾銷主管當局的承認,中國的生產者和出口商就能直接被承認為具有市場經濟地位。如果不能獲得認定,則一旦遭遇反傾銷訴訟,要實事求是,積極應訴。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進口方成員的相關法律武器。例如,根據美國等反傾銷程序中關於「可獲得的最佳信息(BIA,Best information available)」的規定,積極選取對我出口產品有利的「替代國」價格,以爭取獲得較好的反傾銷應訴結果。我們既要積極應對入世的不利條款,最大限度消除對我國出口產生的負面影響,又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特保條款」、「非市場經濟」等不利條款,根據我國現有的經濟實力和在國際經貿關系所處的地位,從最大限度地爭取我國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以務實的態度,制定應對戰略措施和具體工作方案,注意防止某些貿易夥伴將不利條款政治化,以及濫用不利條款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應積極參與貿易政策的制定和審議,加強南南合作,繼續為爭取國際經濟新秩序而斗爭,使世界經濟早日納入平等的軌道。

總之,世貿組織有一整套完備、明確和細致的規則,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它們的熟悉程度是決定我們能否抓住機遇的關鍵。我們要想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就必須抓緊學習這些規則。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必須要有危機感、緊迫感,熟悉WTO的規則,規范自己的行為;要有效地利用WTO的原則解決在國際競爭中遇到的糾紛,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密切跟蹤WTO的活動,以便應對未來的談判;要進一步利用自由化措施,將關稅減弱和自由化的承諾轉化為貿易的機遇;要最大程度地利用 WTO規則,減少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4.穩妥解決國內出口欠退稅問題。

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欠退稅規模和欠退稅現象不斷擴大,出口退稅機制已不利於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出口退稅結構已不能適應優化產業結構的要求,出口退稅的負擔機制不盡合理,出口退稅也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從表面看,出口欠退稅問題是由於中央財政沒有能力滿足出口迅速增長的需要而造成的,但從深層次分析,是出口退稅機制不合理與外貿經營體制改革要求不適應而至。目前,增值稅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享,而出口退稅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導致中央和地方之間權利與義務不對稱。隨著出口退稅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央財政的壓力會隨著出口退稅資金需求的擴大而不斷加大。解決出口欠退稅問題,既要有利於保持出口和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又不能影響財政預算的完成;既要堅持依法行政做到應退盡退,又要加強管理。

5.努力營造我國外貿穩定增長的外部環境。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一些國家和地區散布所謂的「中國經濟威脅論」、「中國經濟崩潰論」、「中國輸出通縮論」等荒謬論調。我們應以加入 WTO為契機,大力宣揚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的新貢獻,適時提出中國經濟機遇論,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將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引擎,將為一些國家經濟渡過難關作出應有的貢獻。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必將對我們促進外貿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積極影響。

Ⅶ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是什麼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是從農業基礎薄弱,輕工業和重工業比例失衡,通過優先發展輕工業,擴大高檔消費品進口,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中國的經濟結構趨於協調,並向優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

PMI預估值是自上周官方發布GDP以來的又一個真實經濟活動指標。第三季度的GDP增長率低於官方目標,盡管9月份經濟出現了強勁信號,但仍成為了自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值。這份PMI預估值調查數據主要來自小型的出口導向型的中國私營製造商。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資訊

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得到恢復,經濟學家預計,如果當前的環境不變,不需要其他的刺激,中國經濟就將穩步復甦。

外部的挑戰和一項針對采購經理的調查顯示,隨著新增訂單和產出達到數月來的最高值,中國經濟正在從三年來最低迷的時期緩慢而平穩的復甦。

10月份匯豐製造業采購經理人預估指數達到了三個月來的高位,為49.1,但仍然低於50,這是劃分工業活動增長和萎縮的分界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經濟結構

閱讀全文

與經濟結構如何變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迪熊3資源百度雲 瀏覽:445
3d電影免費下載方法 瀏覽:850
電影票最新排行榜 瀏覽:363
關於金三角的電影有幾部 瀏覽:113
男孩讀書時喜歡聽什麼故事 瀏覽:72
錄用事業編需要哪些程序 瀏覽:168
健康險哪個平安最好 瀏覽:66
歌曲你怎麼說背後的故事 瀏覽:692
背叛婚姻能得到什麼 瀏覽:154
悅跑圈運動健康計步哪個好 瀏覽:161
社保愛情網 瀏覽:422
屬鼠的為什麼30歲婚姻都有動盪 瀏覽:410
當搶劫犯遇上殺手犯是什麼電影 瀏覽:37
最美胸部電影 瀏覽:13
隔壁的女孩韓劇演員表 瀏覽:59
上司受傷讓妻子去照顧的電影名字 瀏覽:44
會展經濟如何彎道超車 瀏覽:948
有多少女人沒嫁給愛情 瀏覽:199
愛情179是什麼意思 瀏覽:204
30未婚如何看待自己婚姻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