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共享經濟到今後需要什麼

共享經濟到今後需要什麼

發布時間:2024-06-15 16:19:27

㈠ 共享經濟今後該如何發展

共享經濟服務的對象存在的基礎是這個社會環境,所以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

㈡ 共享產品紛紛「漲價」,未來共享經濟將如何發展

共享衣櫥、共享雨傘、共享電動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以“便利人們的生活”“解決用戶電子設備沒電”“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等需求進入消費者的生活。

如今,中國的共享經濟發展迅速,滲透到眾多細分市場和市場,成為互聯網經濟的新藍海。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共享經濟自最初的共享自行車以來逐漸進入了公眾的視線。

雨傘每小時收費3元,自行車每小時收費4元,移動電源最高可達每小時8元。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系副教授蔡志兵說,一方面,政府應加強監督,引導這些公司合法使用其市場地位和定價。當共享經濟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大大高於正常市場價格時,政府應加強對公司的監督和采訪;另一方面,有必要引導這些公司回歸共享經濟的起源,並鼓勵它們利用共享經濟的產品來開發其他次級產品以謀取利潤,而不是通過共享產品直接獲得巨額收益。

結語:

總的來說,目前的共享產品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上升階段,希望度過這個困難的階段,這些公司能夠回歸共享經濟的起源。

㈢ 怎樣看待共享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共享經濟的發展——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過程。去中介化:共享經濟的出現,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的依附,他們可以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再中介化:個體服務者雖然脫離商業組織,但為了更廣泛的接觸需求方,他們接入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平台。
共享經濟平台的出現,在前端幫助個體勞動解決辦公場地(WeWork模式)、資金(P2P貸款)的問題,在後端幫助他們解決集客的問題。同時,平台的集客效應促使單個的商戶可以更好的專注於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
比起在歐洲市場Uber和Airbnb的如火如荼,中國市場的共享經濟熱潮卻又顯得不那麼真實。從O2O到共享經濟,在險象叢生的中國市場似乎一切新興模式都離不開燒錢二字。對「有形資產」的執念成為制約中國共享經濟的一道無形之鎖,在中國市場,共享經濟的熱潮從「無形商品」開始。
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並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風口」。僅以共享充電寶為例,短短40天時間就獲得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介入,融資金額約12億元人民幣。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㈣ 解密:共享經濟未來會怎樣發展


第二:並不是什麼行業都能形成共享。目前共享經濟市場十分混亂,創業公司非常多,隨著市場的選擇,很多創業公司都將面臨淘汰。小編並不看好將非禮服型的服裝形成共享,一方面因為服裝更新速度太快,共享服裝要想跟上潮流成本太大,並不劃算;另一方面,服裝難打理,清洗熨燙比較耗人工,相對於並不高昂的租借費而言,利潤低。在傳統上,大眾在心理上也並不接受貼身物品與他人共享。小編覺得,未來的共享經濟會發展成更加規范和合理化。

以互聯網為支撐的共享經濟還將持續很長時間,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新型產品將出現在大眾的眼前。關於共享經濟,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快快在評論下方留言吧!

讓規劃從理財開始!小豬理財讓生活更美好!

原文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㈤ 如何應對共享經濟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應對共享經濟帶來的挑戰和機遇要加強宏觀管理和打造共享經濟生態圈。

1、加強宏觀管理。

對共享經濟活動的規范和管控應加強,建立合理的政策監管框架,降低企業成本,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把知識產權保護融入共享經濟模式,保障企業和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推動技術發展。應推動技術發展,大力推動共享經濟信息技術的發展,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升服務質量。

2、打造共享經濟生態圈。

應加強共享經濟模式的建設,建立共享經濟生態圈,拓展更多市場機會,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應推動共享經濟模式的創新,豐富和完善商業模式,改善和優化商業環境,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推動合作共贏。應推動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合作共贏,提高服務質量,實現雙贏。

共享經濟代表

共享經濟將成為社會服務行業內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在住宿、交通,教育服務以及生活服務及旅遊領域,優秀的共享經濟公司不斷涌現:從寵物寄養共享、車位共享到專家共享、社區服務共享及導游共享,甚至移動互聯強需求的WiFi共享。新模式層出不窮,在供給端整合線下資源,在需求端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優質體驗。

共享WiFi的代表必虎WiFi,共享出行的代表UBER,滴滴打車;共享空間代表Airbnb,共享度假的代表VaShare,游戲有steam、AUV共享游戲,面向全球的在線工作平台AAwork,共享資金價值代表Prosper,共享飲食的Eatwith等。

2013年3月9日,《經濟學人》雜志在其封面文章第一次詳細描述了「共享經濟」的場景後,共享經濟的模式已在深深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

㈥ 共享經濟的潮流下,未來將會是什麼樣的

今早看到俞敏洪說,中國大部分的風口,都是在玩概念。我同意這個說法。

就如共享經濟這個詞彙,雖然說是所謂的『風口』,但是不過是租賃的升級版,服務更加優化,產品更加豐富了而已。

單獨說共享經濟的影響,我能夠想到一些。

1,未來我們能夠體驗的服務會更好,以共享單車舉例,本來市場上可以出現自行車租賃公司,但是因為自行車購買成本較低,所以少有出現。

最後我想說,共享經濟不會改變未來,因為即使沒有共享經濟,未來也依舊會改變,我們還是應該去適應那些過去從未出現的,人工智慧這樣的內容,而非過去已經出現,現在在轉型的內容,畢竟未來我們不知道。

完。

㈦ 共享經濟的未來怎樣


據互聯網創業專家的分析,「互聯網+」把各行各業生意都開上了互聯網,O2O(Online to Offline)把線上和線下整合起來。這兩件事打通了業務上網的渠道,而在這個渠道上要掙錢,就要靠共享經濟了。專家說,共享經濟能優化資源配置,把原本閑置的資源出租利用,從而創造出一塊新的市場。比如汽車,原來一輛家用轎車就上班下班通勤用,利用率不到20%;如果能藉助互聯網之力把白白放在停車場里的私家車共享利用起來,豈不是好事一件?

可偏偏就是共享經濟的楷模、專事共享租房業務的Airbnb曾在紐約和舊金山遭遇法律挑戰。於是我們不禁要好奇:這共享經濟到底是個什麼鬼?為何明明聽起來很美,卻會遭到如此多的反對?

其實藉助互聯網把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提供服務,這想法並不新鮮。近的有長尾理論(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ng_tail),說技術可以把大量分散的需求和供給匹配成可行的生意;再回想得遠一點,比爾蓋茨早在1995年的《未來之路》中就提到了「去中介化(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sintermediation)」的概念:互聯網可以把「中間人」(分銷渠道)去掉,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聯結,降低總體成本,從而使生產者的收益有可能增加、消費者的支出有可能減少。

Wikipedia的文字中,這兩個「有可能」(「may」)頗可玩味。互聯網的確能消解傳統「中間人」的市場控制力,然而這被消解的力量是否就會讓利給生產者和消費者,那又是另一回事。仍以租車為例,Uber模式一方面引入大量兼職司機壓低全職司機的收入,另一方面把自己變成了比以前的計程車公司更具壟斷力的平台——Uber(以及其他模仿者)要求司機只能使用自己的網路平台,這時他們倒是不把「共享」掛在嘴邊了。司機一方議價力削弱,而公司一方壟斷力日增,那麼司機又怎會得到那隻是「有可能」的收益增加呢?

事實也確是如此:據筆者在美國幾個大城市的觀察,Uber司機大部分是非洲裔,有少許亞裔和阿拉伯裔,從未見過像Uber廣告中的白人中產階級司機,司機的收入也只堪溫飽,比起傳統的計程車司機尚自不如。國內的情況也相去不遠,隨著各家叫車平台補貼逐月減少,滴滴快車的服務水平已經向從前的黑車看齊,神州專車的司機也開始抱怨收入不佳。資本逐利的本性決定了,互聯網公司「去中介化」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壟斷力更強的「賽博中介」(http://www.48hills.org/2014/07/10/ubers-tax-avoidance-strategy-costs-government-millions/)。想著互聯網公司消解了傳統行業的「中間人」就會讓利給消費者和勞動者?這也未免想得太樂觀了一點。

照資本的本性,一旦有了更強力的壟斷地位,何止不會讓利,還要尋求更多的利潤呢。我們回頭來看看Airbnb和Uber的訴案,究竟告的是什麼緣由。紐約市政府起訴Airbnb,因為他們的房源有相當部分來自於不按照規定繳納稅費的非法酒店;舊金山市政府也立法要求Airbnb繳納酒店稅。Uber最近在加州被起訴的主要爭論點則在於「司機是不是Uber的雇員」。Uber宣稱自己只是「平台」,司機則是平台上的「合作夥伴」;而司機一方則認為Uber無疑是司機的僱主,該公司將從事工作所必須的開銷都轉嫁給了司機——這個「從事工作所必須的開銷」,當然不僅是養車、加油和買新衣服,更重要的是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這些「共享經濟」互聯網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賣點:「輕資產」。確實,做著跟別人一樣的生意,卻不用像別人一樣承擔對員工、對社會的責任,這豈能不盈利、豈能不受全球資本青睞呢?至於誰應該來為市政建設、人民福利買單,不好意思,那可就不是注冊在避稅天堂的互聯網公司們要考慮的啦。

創造賽博壟斷-壓榨勞動者-逃避社會責任。這套賺錢邏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們看國外大鱷們玩過了以後,才發現是如此好用。於是轉眼之間,外賣O2O開始「全民開店」了,美容O2O開始「解放天下手藝人」了——至於這些據說不再依靠組織、不用阿諛上司、不必忍受壓榨,實現了財務、時間、心靈三大自由的手藝人,他們的五險一金該由誰來交,互聯網公司當然會說自己只是個平台而不是僱主啦。

所以,現在各位看官能搞明白「共享經濟」到底是個什麼鬼了吧?說簡單也簡單,無非就是資本藉助互聯網掀翻原來的中間渠道,建立互聯網上的強大壟斷,讓勞動者更加沒有選擇、沒有組織,從而施行更殘酷的剝削。如果政府要來監管盤問這家企業本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去了哪裡,共享經濟先鋒們便會一邊拿出「自由」的大旗抵擋,一邊趁監管法規尚未成型撈個時間差。看明白了這個關節,筆者不禁暗想:這不是80年代剛改革開放那會兒的「倒爺」們早就玩兒得熟透的把戲么,又何須這么多高科技的幌子呢?

閱讀全文

與共享經濟到今後需要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685
環衛處事業單位怎麼改 瀏覽:361
八零後如何應對婚姻 瀏覽:143
石首事業編制什麼時候面試 瀏覽:284
韓國慰安婦軍妓電影 瀏覽:726
最近影院播放的愛情電影 瀏覽:734
豬男和狗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624
7080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885
男人全漏電影 瀏覽:777
鄉村愛情13除了優酷哪裡能看 瀏覽:126
經典喜劇農村老電影大全 瀏覽:688
芭比公主電影國語大全 瀏覽:518
事業單位復查在哪裡 瀏覽:532
刀槍不入的神話故事是哪個 瀏覽:618
乳酸菌和熱水哪個更健康 瀏覽:520
求佛保平安健康用什麼敬佛 瀏覽:667
婚姻出現了裂痕怎麼辦 瀏覽:632
我和我的家鄉多少分鍾 瀏覽:165
健康綜述怎麼寫 瀏覽:917
現在想看一些HD k畫質的電影網站有嗎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