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觀經濟學論文
微觀經濟學論文2000字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微觀經濟學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 :為了幫助學生積累企業管理的經驗和促成微觀經濟學教學方式的改進,文章根據馬克思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的基本原理,對企業沙盤模擬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微觀經濟學;生產者行為理論;企業
沙盤模擬微觀經濟學教學中主要介紹產品市場的局部均衡理論。局部均衡理論由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和生產者行為理論三個理論構成。在局部均衡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中,均衡價格理論和消費者行為理論所描述的情況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而生產者行為理論描述的是廠商的行為,學生幾乎接觸不到,造成學習困難。所以,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需要著重於學生對於廠商行為的感性認識。而企業沙盤模擬課程便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一、企業沙盤模擬介紹
用友ERP沙盤將實訓學生分為4~6組,每組運營一個企業,這些企業在起始的時候具有同樣的配置,並且面對同樣的選擇。包括:廣告費投入的選擇,生產線的選擇,原材料采購的選擇等。各個企業需要充分考慮本企業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其他企業的發展策略對本企業的影響,制定本企業的發展戰略,爭取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二、企業沙盤模擬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通過理論加實驗的方式合理安排微觀經濟學課程
高校微觀經濟學的教學課時基本為48學時,且全為理論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將企業沙盤模擬引入微觀經濟學教學。所以,根據企業沙盤模擬運營等環節,理想的教學時間是16學時,故需要將微觀經濟學48課時劃分為:理論課時32學時,實驗學時16學時。
(二)調整企業沙盤模擬規則以適應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
在生產者行為理論當中,廠商的行為原則是實現利潤最大化。教師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應用企業沙盤模擬時,必須要對企業沙盤模擬的規則進行調整以適應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例如,在完全競爭市場當中,假設有很多廠商,單個廠商的產量只佔總供給的一小部分,對於價格沒有影響。而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手段是:根據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原則,對產量進行控制。生產者理論的前提假設是要求廠商的產量要小於需求量,而在企業模擬實訓當中,有四種生產線:手工線、半自動線、全自動線和柔性線。而每個生產線的全年產品數各不相同,為保證總供給小於需求,需要對企業進行限產,調整生產線。在教學中運用企業沙盤模擬微觀經濟時,為使企業沙盤模擬符合微觀經濟的實際現狀,應適當調整模擬規則,進而更好地實現教學內容。
(三)提煉企業沙盤模擬中包涵的微觀經濟學理論
1.經濟人假說。用友ERP沙盤將學生分為六組,每組運行一個企業,運行六年後,以利潤多少作為判斷勝負的標准,這體現了廠商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而利潤最大化目標是微觀經濟學基本假設———經濟人假說的表現。2.可變成本和不變成本。用友ERP沙盤中將企業中的成本具體化,主要包括:原材料費用,生產費用,管理費用,廣告費,設備維護費。教師可以將這些具體的成本進行歸類,形成微觀經濟學中的成本,使學生產生直觀的認識。在實驗當中,原材料費用和生產費用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屬於可變成本。在第一年內,由於只能使用手工線生產P1產品,所以,原材料費用和生產費用都等於1Mq,其中q代表產量。可變成本的公式是:TVC=2q。而設備維護費,設備折舊等,都不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屬於不變成本。3.顯成本和隱成本。企業生產的顯成本是指廠商在市場上購買或租用他人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企業生產的隱成本是指廠商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自己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4.停止營業點。如下表所示,第一年在廣告費用為零的條件下,除數量為7的訂單外,其餘都是虧損的,是不是應該繼續生產?這涉及停止營業點的概念。判斷是否停業的標準是收益和可變成本,收益大於可變成本,就應該繼續生產。如表所示,每個訂單的總收益都大於可變成本,所以,應該繼續生產。總之,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引入企業沙盤模擬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的同時了解企業運行中的相關問題,有助於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了幫助。
參考文獻:
[1]趙富榮,吳紅英.提高高校ERP沙盤模擬實訓課程教學效果的措施[J].中國市場,2015(33):132-133.
[2]張玲玲.基於公選課的ERP沙盤模擬實踐教學探索[J].高教學刊,2016(22):140.
通常微觀經濟學上的創始人被認為是亞當·斯密。自其以後,微觀經濟學有了十足的進展,至19世紀30年代,已經建立起微觀眾經濟學體系,但這並不意味著微觀經濟學如馬歇爾預言般達到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微觀經濟學有了更大突破,其中顯著代表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諸多成就。從微觀眾經濟學理論出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理論在管理經濟學上挑戰完全理性假設,公共經濟學上進行理論突破,管制經濟學上開辟實證研究,勞動經濟學上進行理論修正與補充,福利經濟學上深化不斷。諾貝爾經濟學獎從1969年開始,已有47年歷史。通過分析微觀經濟學研究領域,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理論成果上看有微觀經濟學理論的進步、研究領域的變化和研究方法的應用,發展趨勢更加綜合、多元、交叉。
一、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看微觀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應用
微觀經濟學在諾貝爾經濟學獎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應用創新。一是一般均衡理論應用。作為數理經濟學的一種重要創新,其從公理化角度研究經濟系統整體均衡的穩定性、有效性、存在性,被當作西方主流經濟學,其基本方法在微觀與宏觀經濟學中都應用廣泛。一般均衡體系由薩繆爾森提出,使其成為統一處理各種經濟問題的一般方法,希克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動態一般均衡理論建立,並將規模報酬因素引入,結合起資本與投資理論。二是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應用。約翰·福布斯·納什通過不動點定理,使均衡點的存在得到證明,奠定了博弈論一般化的基礎,海薩尼對不完全信息博弈領域進行了新的開辟,讓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得到發展,維克里與莫里斯開創了不對性信息條件經濟激勵理論研究,並成為西方現代經濟學的基石。三是資源最優分配理論應用。通常資源配置的完成依靠價格體系的調整,康托羅維奇首次提出解乘數法,在資源最優配置問題中引入線性規劃方法,將定性研究發展到現實計量階段,赫克曼與麥克法登則建立了微觀計量經濟學理論,使統計方法與經濟學理論相結合,在個人、家庭、企業統計分析應用中廣泛,使經濟信息在反映社會本質上更深刻。四是行為經濟學與實驗經濟學應用。該經濟學研究領域新的開創依賴於卡納曼與史密斯的研究,提供了克服西方主流經濟分析方法關於基本方法論困難的解決出路,提出期望價值理論遵循條件,使實證經濟學方法的缺陷得到彌補,推動了經濟理論現代發展。
二、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看現代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趨勢
(一)經濟學的解釋力因經濟學的放鬆與拓展持續增強
經濟學理論大多建立的基礎為一系列假設和假說,假設又是基於現實世界的一種非現實主義抽象理解。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歷年理論來看,研究微觀經濟學主要通過理論程度、信息確定性兩條主線,再結合放鬆假設,向現實世界不斷走近,以擁有更強的解釋力。在20世紀50年代後,人們逐步認識到依託「經濟人」假說的完全理性決策理論為理想模式,難以在實際中有效指導決策,而多數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重要理論貢獻,正是建立在逐步放鬆的理性假設上,讓更加復雜的人性假定來替代「經濟人」假設。此外,從諾貝爾經濟學獎也可以分析出,對於完全信息假設經濟學家已經開始逐步拋棄,轉而研究不完全性信息與其下的人類選擇行為問題,讓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的研究發展空間更大,並使其作為經濟學分支有更強的現實世界解決力。信息經濟學著重分析研究人性假設與外部環境的決策約束因素,數量化不確定性,在激勵理論、產權理論、契約理論的模型構建上給予方法論基礎。不確定信息對新古典主義理論前提進行改變,開創了新的經濟學理論空間。在放棄交易成本為零假定後,交易成本理論得到了更廣泛應用,在真實世界更准確審視上擁有了更有力工具。從該角度來看,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道路為對非現實主義舊的假設不斷放棄,讓假說向真實世界更加靠近的成長過程。
(二)經濟學研究方法與領域綜合性、多元性、交叉性特徵更加明顯
綜合諾貝爾經濟學獎近年來趨勢,微觀經濟學里獲獎理論在研究上更趨向於數理化,且分析方法顯現出綜合性、多元性的特徵。在經濟學中數學的應用主要表現在:數學結合經濟理論,開創數理經濟學;數學、統計學結合經濟數據,通過計算機定量分析。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研究范圍上,學科研究越來越廣泛,並推進經濟學研究方法與研究范圍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的傾向表現使得經濟科學能逐步獨立並樹立一元化地位,逐步向人口經濟學、管理經濟學、法律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實驗經濟學等實現多元化發展,使得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多元性、綜合性、交叉性與前沿性特徵更加明顯。
結束語:
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看現代微觀經濟學的發展可以通過前人成熟的理論體系知識,更大程度地理解與掌握單個社會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對多樣化假定條件、非經濟化研究領域等發展趨勢更加透徹、了解,使學科知識能更好轉換成社會生產力與社會財富創造驅動價值力。
;② 經濟學初學者應該看什麼樣的論文
經濟學(economics),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其中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
經濟學家給出定義:
經濟學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他們在不同的個體之間進行分配。
——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
一般學者會把研究范圍歸納入「微觀」或「宏觀」層面。「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或個體與其他個體間的決策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了經濟物品的消費、生產過程中稀缺資源的投入、資源的分配、分配機制上的選擇等等。「宏觀經濟學」則以地區、國家層面作為研究對象,常見的分析包括收入與生產、貨幣、物價、就業、國際貿易等問題。基於宏觀分析只是微觀層面的整合,部分經濟學者認為這種分類並不存在學術價值,但大多數學校仍然沿用這種分類法。
一般情況下,經濟學理論建基在理性的「極大化」這假設之上,每個人都會在局限下選取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在經濟學理論中的假設真假並不重要,只要假設推論出來的可被驗證含意,能夠解釋及推測現實世界,我們就接受這個理論。但是奧地利經濟學的理論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動的行動公理基礎之上。其學派旗幟鮮明的反對把理性狀態和極大化作為經濟學的邏輯前提。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