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你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怎麼看

你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怎麼看

發布時間:2022-01-25 03:30:40

1. .我們應當如何全面、客觀地看待經濟增速放緩

當前,我國經濟出現了明顯減速的態勢,但是,穩增長預調微調政策的出台有助於防止經濟過快下滑,我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的情況,經濟增速仍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一是後金融危機時期刺激政策退出、經濟向自主增長動力回歸,但新增長點正在培育,尚不足以支撐拉動經濟增長進入新的擴張期,經濟運行正處於下行階段,因此經濟減速就具有周期性特徵。二是我國經濟增長面臨著結構調整的關鍵期,企業正處於升級轉型的陣痛期,勞動力、資源等低要素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特別是東部地區不僅外部需求不足,而且中低端產業要轉移到中西部地區,而新興產業尚不成熟,因此經濟減速具有結構性因素。三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的演進和經濟規模的擴大,我國潛在經濟增長水平呈逐步放緩趨勢。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逐步轉向了中速增長階段,這符合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四是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經濟仍屬較快增長。第一季度,美國、日本經濟環比折年率增長1.9%和4.1%,而歐元區是零增長,我國GDP增速是發達經濟體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再看主要金磚國家,第一季度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GDP分別增長5.3%、4.9%、0.8%和2.1%,均大大低於我國增長水平。五是經濟減速也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今年政府制定的GDP預期目標是7.5%,較往年有所降低,其政策意圖在於與「十二五」規劃目標逐步銜接,引導各方面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增強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盡管近期經濟減速明顯,第二季度GDP增長7.6%,全年實現7.5%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因此,要辯證理性地看待經濟減速,在就業形勢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不必為經濟適度放緩而過分擔憂。經濟適度放緩有助於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有助於轉變發展方式,應堅定地執行國家既定的調控目標,而不應期望經濟一減速,國家就出台刺激政策救市,信貸方面「開閘放水」保增長,那樣,企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就會前功盡棄。從短期來看,我國經濟有望在下半年企穩回升,但是我國已進入中速增長階段,經濟增速難以再回到兩位數以上。從中期來看,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綜合國力有望邁上新台階。
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把握「穩增長」政策力度的難度較大
當前,社會各界對如何適度把握「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存在較大意見分歧。部分地方政府、工業主管部門等認為,當前企業經營等實體經濟形勢異常嚴峻,應當進一步加大經濟刺激力度;而部分專家學者、金融主管部門等認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根本問題是結構性問題,應當把「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總體來看,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既有金融危機影響下經濟增長處於下行階段的周期性因素影響,也有處於產業轉型升級陣痛期的結構性因素影響;既有外部需求大幅減弱的因素影響,也有房地產調控使得相關產業發展低迷的因素影響;既有發展階段演進和經濟總規模擴大後增速逐步放緩的規律性因素影響,也有政府為了提高經濟質量有意調控增速的因素影響。因此,各種復雜因素交織在一起,給判斷經濟形勢和作出宏觀決策帶來了較大困難。
房地產調控面臨兩難境地
當前我國房地產調控取得了一定成效,房價過快上漲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但是,過去幾次越調控房價越高的經歷,使得我國房地產政策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講就是指當政府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降息傳遞出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的政策信號,使得房地產市場預期發生了較大改變。盡管有關部門一再強調房地產調控政策取向不變,但居民購房意願明顯增強,5月份以來住宅成交量和土地出讓成交量環比明顯上升。當前,房地產調控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為了防止經濟減速過於明顯,需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房地產成交量放大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房地產調控尚未取得根本性成效,一旦房地產成交量連續放大有可能帶動房價回升,房價反彈將使民眾再次失望,房地產調控有前功盡棄的風險。
企業經營異常困難
今年年初以來,我國工業企業面臨多重因素的影響,經濟效益出現大幅下滑。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4%,增幅同比減少了30.3個百分點。一是世界經濟復甦疲軟使得工業品出口需求不旺;同時,房地產調控、汽車限購以及家電刺激政策退出等使得工業品國內需求明顯不足。二是企業普遍面臨著勞動力、能源資源、環境保護等成本上升,以及融資成本過高等沉重包袱。三是目前大多數工業企業都面臨「去庫存化」和「去產能化」的雙重壓力,在企業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不僅缺乏可盈利的投資增長點,而且缺乏技術創新的資金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正處於陣痛期。
產業發展缺乏增長引擎
短期內,需求降溫導致相關行業工業品需求和價格下降,工業企業面臨去庫存壓力。中期看,企業為房地產、外需配套與服務的產業體系與生產能力擴張過快,鋼鐵、建材、家電、紡織等行業產能過剩,部分企業處於「去產能化」階段。同時,由於技術、體制等因素影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雖然部分企業為節能減排、降低土地、勞動力等成本,開始更新設備和用機器替代勞動力,部分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過程中也在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但全面的設備更新投資周期沒有出現,製造業發展缺乏新的增長引擎,仍將處於結構調整陣痛期。
下半年我國經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下半年,支持我國經濟逐步好轉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歐債危機救助思路出現了重大轉變,由「財政緊縮」轉為「財政緊縮與刺激增長」並重,歐盟首腦峰會決定,歐洲穩定機制(ESM)將可直接向銀行注資,可通過購買重債國國債來壓低其融資成本,推出1200億歐元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這將有望遏制歐債危機的惡化勢頭,加上2011年「前高後低」的基數,我國外貿出口增速有望好於上半年。二是下半年工業企業「去庫存化」將逐步趨於結束,工業生產有望穩步回升。三是商品房銷量回升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反彈。四是近期「穩增長」政策措施將會逐步見效。五是中國經濟先行指數已經連續5個月反彈,預示著經濟將可能築底企穩。當然,考慮到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有根本性變化,以及工業企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經濟反彈的幅度有限。
此外,下半年我國物價上漲壓力將明顯減輕。一是近期國際大宗初級產品價格全面大幅下挫,將明顯減輕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二是熱錢流入減少甚至凈流出,外匯占款投放流動性減少,以及有效貸款需求不足將抑制整體流動性水平。三是目前我國蔬菜和豬肉價格降幅明顯,夏糧有望再次增收,作為最重要的新漲價因素——食品價格上漲將得到一定控制。四是居民消費價格基數因素大大縮小,下半年翹尾因素由上半年的2個百分點縮小至0.4個百分點。因此,全年物價調控目標可順利實現。當然,大部分城市天然氣、水、電等能源資源價格改革進程加快將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價水平;勞動力成本上升對物價的推動作用依然存在;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歐美國家一直保持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全球貨幣流動性充裕,如果下半年世界經濟企穩回升,不排除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反彈的可能。
政策建議
把握好「穩增長」與「調結構」關系
一是認真落實以減稅為主的財政政策,無需再次出台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現有預算內支出重點投向農田水利、保障房、民生工程以及節能減排項目等領域;同時,應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力度。二是繼續保持貨幣政策預調微調力度,根據外匯占款增長變化,繼續適時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根據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繼續適度下調基準利率水平;大力推進利率、匯率等金融改革步伐;注重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積極應對全球主權債務危機。
進一步細化差別化房地產調控政策
一是堅持房地產調控取向不動搖。堅持限購、限貸政策不變,嚴厲打擊房地產投機行為,特別是審慎處理地方政府變相放鬆房地產調控的政策,防止房地產市場陷入「塔西佗陷阱」。同時,加快推進房產稅試點和推廣工作,逐步扭轉商品房作為財富分配工具的金融屬性。二是通過控制地價、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和調整普通商品房認定標准等支持居民剛性購房需求。三是從土地、資金等方面支持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宅的建設,達到短期穩定經濟增長,長期防止房價反彈的目的。
採取切實措施努力減輕企業負擔
一是完善和落實好現有結構性減稅政策,抓緊研究制定更大力度的結構性減稅方案。制定落實企業減負監督考核機制,對企業稅費等負擔不降反升的地方主管部門給予嚴厲懲處,而對企業減負成效顯著的地方主管部門給予相應的獎勵。同時,逐步改革各級稅務部門稅收徵收任務目標制,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經營越困難稅費攤派任務越繁重的問題。二是努力減輕企業資金成本負擔。需要通過進一步下調貸款基準利率,特別是著力清理和規范銀行貸款過程中的擔保、保險和顧問等各種收費,大力緩解企業過高的融資成本。
著力培育新的產業增長引擎
一是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同時輔以信貸、利息優惠政策,支持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等項目,盡快培育產業發展新引擎。二是當前企業為應對勞動力、能源、環境成本上升壓力,在採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先進節能減排設備等方面有巨大技術升級和更新改造需求,商業銀行要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重點予以信貸資金支持,各級政府應加大財政資金對技改投資的支持力度。三是全面落實「新非公36條」實施細則,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教育、醫療等領域,進一步培養經濟自主增長動力。

2. 如何看待當前我國經濟gdp增速放緩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藍皮書副主編李雪松說,之所以預測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為7%左右,主要基於幾點考慮:外需難以顯著提升、消費總體平穩、投資因製造業產能過剩及創新技術相對不足、房地產庫存較高、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制約等因素影響,且投資回報率在不斷降低。

李雪松分析說,盡管近年來化解產能過剩問題取得積極成效,但由於產能過剩問題長期積累,前期投入形成的新產能仍在陸續釋放,產能過剩問題仍將是影響2015年經濟運作的重要因素。

他說,目前,煤炭、鋼鐵等傳統行業產能相對國內市場需求超出較多,行業虧損面較大,化解產能過剩任重而道遠,必然會繼續影響2015年的經濟增長。

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另一個因素是房地產。摩根大通報告預計,2015年房地產投資增長率可能為5%~6%,較預計的2014年增速進一步放緩。這會對土地出讓收入和相關行業的需求造成進一步打壓。

盡管經濟增速下降已成共識,但業界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不會迅速跌至7%以下。「穩增長」仍是下一階段的經濟工作重點

3. 如何理解2015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增速放緩的現象

民生宏觀:何以解憂唯有基建
①2015年一季度GDP7 %,符合預期,但環比增幅1.3%卻是歷年最弱的。展望未來,因外需羸弱、房地產下行和製造業產能過剩拖累,經濟內生下行不減,預計穩增長力度會有所加大,二季度經濟能否企穩還看穩增長力度。
②1-3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13.5%,增速繼續放緩,未來還有下行壓力。房地產銷售反彈一方面因去年同期低基數,另一方面因貨幣寬松和利好政策支持,但考慮到人口和庫存壓力,反彈可持續性存疑,銷售不見真正拐點,不帶動庫存有效其化,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速還將不斷下行;製造業終端需求不足,過剩產能未出清,未來趨勢以去庫存、去產能和去杠桿為主,製造業投資繼續下行;商業銀行風險偏好回落,對私營部門信用惜貸抽貸,融資成本高企,私營部門難有資本開支動力。要想投資企穩,只能依賴基建投資加碼。
③一季度出口3.15萬億元,增長4.9%,出口穩而不強。對內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仍不斷攀升,再加上融資環境偏緊和勞動力成本制約,出口內生增長動力不強。未來出口的關鍵看「一帶一路」推動下新的貿易區域拓展。
④1-3月社會零售增速10.6%,繼續放緩。首先,房地產銷售下行,促使傢具、家電和建材裝潢等消費均放緩;其次,前期經濟下行、流動性收縮,居民收入增速乏力將後周期影響消費。最後,「三公」消費和反腐對消費負面沖擊還未結束。
⑤經濟下行中也有積極變化。人口紅利消褪,低端勞動力供給收縮,國民收入分配向勞動力傾斜,促使服務業、消費等第三產業繼續高增長,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增強;勞動力成本上升倒逼經濟轉向技術進步,工業增加值雖然慘淡,但高端裝備[4.50%]製造和計算機通信等行業表現相對較好。
⑥展望未來,二三季度經濟仍有內生下行壓力。首先,盡管貨幣寬松,但貨幣政策機制傳導不暢,實際利率依然高企,私營部門很難有內生的資本開支動力;其次,盡管支持下地產政策頻出,房地產銷售也似有回暖,但可持續性尚待觀察,高企的待售和在建面積意味著房企短期內還將繼續去庫存,投資反彈至少也得在今年三季度以後。再次,過去房地產和基建繁榮留存的過剩的重工業產能將長期面臨去化壓力,進而制約資本開支。最後,制約出口的實際有效匯率攀升、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貿易再平衡等內外部因素短期不會有改變。
⑦經濟內生下行壓力大,預計未來政府會加大穩增長的力度。一帶一路的大項目清單將陸續公布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和長江經濟帶規劃也有望在二季度公布,以交通、環保和「互聯網+」為核心的基建投資將馳援托底經濟。在財政和土地出讓收入雙放緩,PPP短期難堪大任的壓力下,貨幣會寬松積極配合公共部門需求的再擴張,降准、降息還會出現,再結合近期政策風向:政策性銀行改革+信貸抵押再貸款+總理強調定向調控,PSL和再貸款等定向寬松措施也漸行漸近。
申萬宏源:經濟增長前景堪憂保增長需要出重拳
申萬宏源指出,增長前景堪憂,首先,一季度GDP增速低於2014年全年的7.4%,增速創6年來新低;尤其值得關注的是3月份與前兩個月相比增長動能明顯減弱,內外需大幅度回落,經濟慣性下滑壓力加大。
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0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0292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72605億元,增長7.9%。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
對此,申萬宏源表示,經濟增長前景堪憂,保增長需要出重拳。
申萬宏源指出,增長前景堪憂,首先,一季度GDP增速低於2014年全年的7.4%,增速創6年來新低;尤其值得關注的是3月份與前兩個月相比增長動能明顯減弱,內外需大幅度回落,經濟慣性下滑壓力加大。
申萬宏源表示,PPI連續37個月負增長,持續呈現通貨緊縮狀態。按照政策滯後期以及歷史經驗,通貨緊縮會呈現自我加強的趨勢,至少六個月內難有實質性改變。隨著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下行,企業效益下滑,產品銷售困難,企業經營困難。
此外,申萬宏源強調,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前兩個月同比增速僅1.7%,主要稅種的稅收收入同比增速全線下滑,財政收入壓力加大。保增長需要出重拳:我們在春季報告中明確提出保增長將是二季度頭等大事,今天公布的經濟數據印證了我們的這一判斷,要實現保全年7%的目標,保增長需要出重拳。穩匯、降息、降准、增支、減稅五個方面尤其是降息降准和投資的力度都將明顯加大。經濟低迷,物價低位的形勢,4月份一次降息和降准仍值得關注。
「中央再提城鎮化,城鎮化仍然是目前經濟增長的動力,建議重點關注37年再次召開的城市工作會議以及關於地下管廊東北新疆福建雲南建設的部署。」申萬宏源指出。
匯豐屈宏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降息降准刻不容緩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認為,經濟增速和通脹率雙雙持續下行,表明總需求小於供給能力,出現產出負缺口。改革調結構能提高效率增加潛在生產能力,但不能解決需求不足和產出缺口問題。貨幣財政政策寬松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但卻是擴需求穩增長的有效工具。因此,改革和宏觀政策調節不能偏廢。
「眼下下行壓力加大,降息降准刻不容緩。」屈宏斌說。
華泰宏觀點評3月和一季度經濟數據:經濟急速下行 政策加碼發力
一、一季度經濟加速下滑,貨幣加碼財政基建發力:一季度GDP增長7%,基本符合預期。一季度GDP環比折年僅5.3%,經濟增長動能大幅下降。經濟下行符合我們此前預判,通縮稍有緩解但依然嚴峻,出口大幅低增,工業、投資、消費全面低於預期,14日公布的貨幣信貸社融數據同樣顯著低於預期,預計二季度政策環境將進一步友好,貨幣寬松政策將繼續加碼,財政和基建投資則將發力穩增長。正如我們2014年11月11日公布的中長期預測顯示,今年一季度經濟加速下行至7%,二季度經濟在政策扶持下企穩,三季度將走平或略有下滑取決於財政政策的持續性。
二、工業大幅回落,運輸設備是亮點:3月工業增加值僅5.6%,大幅低於6.9%的一致預期,一季度工業增加值6.4%,較14年全年8.3%出現大滑坡。3月發電量下降3.7%,鋼鐵增長3.6%,汽車增長3.5%。工業部門在經濟中的權重進一步下降,工業增速的下台階是趨勢性的。分行業看,3月上游的采礦業增長1.4%,中下游的新興製造增長分化,通用設備增長2.4%,專用設備下降0.2%,汽車6.3%,運輸設備15.5%。
三、投資低迷,基建發力:1-3月固定資產投資13.5%,低於市場平均預期的13.8%,製造業投資增長10.4%,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3.1%。地產新開工投資增長8.5%,新開工面積增長6.8%,銷售面積下降9.2%,銷售額下降9.3%,地產部門在一季度仍繼續回落,是否能像我們預期的能在二季度初企穩仍有待觀察。行業繼續分化,上游的采礦業下降4.1%,中下游的新興製造投資相對穩健,其中通用設備增長8.6%,專用設備增長9.4%,汽車增長7.6%,運輸設備增長8.3%,電氣增長13.4%,計算機增長18.3%。
四、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的下滑主要由4個原因導致:經濟低迷,居民收入增速下降,進而導致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的下滑;物價低水平運行,物價的低迷制約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反彈;反腐和八項規定製約消費,餐飲消費的增速仍然遠遠低於八項規定之前的增速;實際利率下行幅度不夠,制約了居民對耐用品的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有望走出前低後高的走勢,但是勢頭較弱,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下降是板上釘釘。

摩根士丹利華鑫章俊:穩增長力度或加碼
國家統計局公布1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其中GDP增長7%;工業增長6.4%,其中3月份增長5.6%;投資增長13.5%;消費增長10.6%,其中3月份增長10.2%。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級經濟學家章俊表示,GDP增長符合預期,穩增長力度或加碼。
章俊稱,一季度GDP增長7%的數據符合之前的預期。他表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這是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新低。
章俊指出,數據也反應了一季度經濟增長弱的事實,他認為這跟之前PMI等數據表現也很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基建投資增加,對此,章俊表示,這表明政府希望通過基建等方式來拉動固定資產特別是房地產投資的決心。
章俊強調,四月份開始,去年四季度的基建等項目的效應會慢慢體現出來,政府在穩增長方面的力度也會加碼。

盛來運:當前緊要任務為穩增長保就業提效益
國務院辦公室於2015年4月15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介紹201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盛來運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盡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就業形勢、居民消費價格和市場預期基本穩定,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新生動力加快孕育,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下一階段,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把穩增長、保就業、提效益作為緊要之務,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更加扎實地推進經濟發展,更加堅定地深化改革開放,更加充分地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盛來運:經濟處在新舊動力轉接關鍵階段回落正常
國務院辦公室於2015年4月15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介紹201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關於一季度增速回落問題,盛來運表示,今年一季度增速回落,還是在預料之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曾提到,今年經濟運行的困難比去年要多,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情況確實如此。下行壓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從國際層面來看,主要是世界經濟仍處在危機後的深度調整之中,經濟復甦比較緩慢。目前的世界經濟格局分化態勢比較明顯。不僅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走勢出現分化,發達國家內部,美國、歐洲、日本這些國家的走勢也出現了明顯分化,而且它們的匯率政策也不一樣,匯率變動也比較頻繁,再加上世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一些地緣政治沖突有增無減,這些不確定性加大了世界經濟復甦的難度,也增加了經濟的不穩定性。世界經濟的貿易量復甦動力不足。有一個指標「波羅的海貿易指數」,3月末只有600點,比年初減少了21.6%。這說明世界整體的貿易,外部需求明顯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出口。
第二方面,下行壓力來自於國內。當前正處在「三期」疊加的關鍵階段,增速換擋的壓力和結構調整的陣痛相互交織,新動力加快孕育,但新動力的體量還比較小,雖然增速比較快,但短期內難以彌補傳統動力的消退帶來的影響。所以,經濟目前處在新舊動力轉接的關鍵階段,存在下行壓力。
對於一季度經濟速度的回落應該是在預期之中的。這種回落也很正常,因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後,增速換擋、增速回落一定程度上講有利於調結構和轉方式。

4. 如何看待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

我國GDP總量不斷增長,基數的龐大,一定會抑制增長速度。再者,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主要靠廉價勞動力和外資在中國開辦製造工廠來獲取GDP的快速增長,二00八年金融危機後,極大的破壞了這一優勢,所以我國必須調整產業結構,放緩GDP增長速度,更穩妥的促進經濟增長,保持可持續發展。

5. 怎麼看待我國的經濟增速放緩

注意通貨膨脹

6.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1. 增速放緩,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在倒退。中國經濟仍然在進步,只是進步的速度沒有以前快。所有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應該明白邊際效用遞減的道理。隨著中國經濟的總量不斷的增加,中國經濟的表現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2. 中國經濟現在在進行結構調整。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經濟以前更強調數量,現在更加強調質量。這是經濟轉型的必然結果。而調整勢必會帶來所謂的陣痛,而為了未來的發展,犧牲些許的增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3. 中國經濟也在從以前的高污染生產模式,向綠色環保的模式轉變。這個過程勢必會帶來效率的降低,但為了可持續良性發展,這么做也是必然的。特別是最近持續的霧霾天氣,給中國人民敲響了警鍾。政府也意識到了,綠色經濟的重要性。

  4. 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和國外經濟不景氣也有直接的關系。我國經濟以出口貿易的外向經濟為主體。當歐美因為經融危機消費能力下降的時候,自然作為賣方的我國經濟會受到間接的打擊。這也是為什麼最近一點時間,國家一直在強調擴大內需的重要性。

7.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論文

中國經濟從1978年至2011年,長達32年的時間里保持了年均9.87%的高速增長。在如此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接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可以說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2012年至2013年增長7.7%,2014年前三季度增長7.4%。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經濟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換的新常態是客觀事實。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也就是說,新常態與過去的狀態不同,既是在一定時期內的相對穩態,又是一種不可逆轉新趨勢,表明中國經濟步入了一個新的中高速增長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重大變化,經濟增長步入中高速的「常態增長」。這種狀態不是短期狀態,也不是曾經的狀態,而是超越以往、具有新鮮氣息的狀態,還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的常態。我們要深刻認識這一客觀事實,積極適應新變化。(一)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符合經濟規律經濟運行具有周期性循環變化的規律,經歷由增長、放緩甚至下滑到再增長的過程。經濟增長如同一個人在跑馬拉松,經過一段時間的高速奔跑後,必須減速,否則身體難以承受,而後調整狀態,繼續前行。中國經濟經歷多年的高增長後,必然會進入新的調整時期。增長速度放緩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決定的。經濟學原理表明,GDP增速往往圍繞潛在增長率合理波動。未來一段時間,潛在增長率下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隨著勞動力供給下降、環境治理成本上升、消費向服務性商品的傾斜,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下降,相應地,GDP增速也會有所回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已經難以做到。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長方式,使得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下降,難以承受高的速度。中國經濟增速換擋,符合規律,逆規律而行,就會吃苦頭,甚至適得其反。(二)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的普遍走向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歷了高速增長階段後,都會出現增速換擋現象。根據世界銀行增長與發展委員會的統計,二戰後連續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長的國家只有13個。1950年至1972年,日本GDP年均增速為9.7%,1973年至1990年期間回落至4.26%,1991年至2012年期間更是降至0.86%;1961年至1996年期間,韓國GDP年均增速為8.02%,1997年至2012年期間僅為4.07%;1952年至1994年期間,我國台灣地區GDP年均增長8.62%,1995年至2013年期間下降至4.15%。環顧世界,不少國家都是從8%以上的高速,直接切換至4%左右的中速,而中國經濟尚能保持7%~8%的中高位運行一段時期。(三)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長7.4%。2013年GDP總量已經達到56.9萬億元,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此龐大的總量基數,意味著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2013年GDP增量超過5萬億元,約相當於1994年全年的經濟總量。即使是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無論是速度還是體量,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體中也處於領跑世界的地位。

8. 如何看待我國經濟gdp增速放緩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正運行在7%~7.5%的增長區間,這種增長盡管遠比2000~2008年平均10.2%的增長降低一個台階,但也正在經歷一個「提質增效,擠出水分」的新階段。

高增長之後需要「換擋」
最新公布的中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同比增長7.3%,增幅創下22個季度以來的新低,固定資產投資受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拖累繼續放緩,發電量也出現內年首次同比下跌,但這些數據的下滑並不代表中國經濟「衰退」,「硬著陸」,甚至是「崩潰」。
的確,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速連續下滑18個季度,為改革開放以來時間最長的下滑周期。但全球范圍看,高增長之後的「增速換擋」是一種必然趨勢。根據世界銀行增長與發展委員會統計,二戰後連續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長的經濟體只有不到10個國家,這些國家都是小國,而其餘經濟體在經歷過20年的發展後均開始減速,並且有些國家甚至出現了大幅減速。世界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走過的道路也都說明,一國經濟在經歷一段高速增長之後,需要有一個調整期。增長速度會回落一些,但這種回落不是直線式的,而是波動式的。
過去中國增長模式的鮮明特點是「高速增長」和「結構失衡」,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於「高投資」和「強出口」。從動力轉換的角度看,舊增長動力的退出是波動性的,新增長動力的發力也不是平穩的,因此,未來三五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都會出現波動,這並不奇怪。在這種新常態之下,中國一方面需要接受經濟數據的波動,一方面需要盡快完成結構的優化升級。那種經濟下行壓力一增大,就寄望政府出台刺激政策「燙平」周期的論點和做法是一種短視,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並無裨益。

世界需要以新視角看待中國經濟增速變化
世界需要以新的視角和思維來看待中國經濟增速的變化,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有兩大發展目標:一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中高收入發展階段;二是轉換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形成內生性增長機制。2013年我國人均GDP達到6700多美元,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偏上或者說中高收入發展階段。根據國際經驗,這個階段的戰略性任務就是防止經濟發展中出現增長動力「真空」、收入差距擴大、產業升級困難、技術創新緩慢、社會矛盾激化等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現象。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在於如何尋找新的增長動力和替代動力,而不是短期依賴於政策刺激。
事實上,增長速度再快一點,非不能也,而不為也。為什麼不為?中國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這意味著必須刺破過去GDP導向下盲目吹起的泡沫,擠出經濟增長的水分。中國寧可發展速度慢一些,也不再依賴過去的外延式增長。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去杠桿」,「擠水分」的過程從未停止過。
首先是擠投資水分。去產能的過程中,新政府通過收縮非標融資、信貸窗口指導等方式斷了產能過剩領域的水源,實際上相當於擠出投資中的水分,使稀缺的資源更多的投向有利於轉型升級和服務民生的領域。其次是擠消費水分。2013年以來,反腐浪潮大大壓制了政府消費和奢侈品消費。再有就是擠出口水分。從2013年5月的外管局20號文開始,主管當局嚴打隱藏在經常賬戶下的套利資本流入,虛假貿易的水分被大幅擠出,中國經濟增長也回歸理性和常態。

將從「規模紅利」 轉向 「效率紅利」
增長速度放緩的背後,人們很少關注到結構失衡的糾正。一是官方數據已經反映而學者也大都接受的變化,如經常項目盈餘縮小;二是官方數據有反映但一些學者不接受的變化,如收入分配的改善;三是官方數據沒有反映但部分學者根據分析猜測的變化。比如,在生產領域,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長明顯好於傳統製造業;在消費領域,網購、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增勢明顯。2013年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9萬億元,2017年有望超過20萬億規模;在投資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勢頭良好,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投資明顯高於工業平均投資增速。第三產業比重在2013年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今年上半年三產佔GDP的比重是46.6%,增速持續快於工業,佔GDP比重繼續提高。中國東部沿海許多地區基本完成工業化,需要向後工業化階段邁進,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這些新的結構性變化都在持續而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
當前,中國經濟的確有很多值得擔憂的問題,但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也許經濟增速放緩恰恰是中國經濟轉型也必須經歷的代價,以及邁向新增長模式的開始。「新常態」之下,中國經濟增長將從「高速」轉為「常規」,而增長的動力也將從「規模紅利」轉向為制度和生產力的 「效率紅利」,發揮生產率對提升總供給的根本作用,才能打破影響中國經濟的供給約束,真正釋放生產力。

9. 關於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1000字論文範文

(1)聯系工作實際
選題要結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特別是自身工作實際),提倡選擇應用性較強的課題,特別鼓勵結合當前社會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建議立足於本地甚至是本單位的工作進行選題。選題時可以考慮選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論題,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上升為理論,或者以自己通過大學學習所掌握到的理論去分析和解決一些引起實際工作問題。
(2)選題適當
所謂選題要適當,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論題的廣度與深度。選題要適當包括有兩層意思:
一是題目的大小要適當。題目的大小,也就是論題涉及內容的廣度。確定題目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如果題目過大,為了論證好選題,需要組織的內容多,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加上寫作時間有限,最後會因力不勝任,難以完成,導致中途流產或者失敗。相反,題目太小了,輕而易舉,不費功夫,這樣又往往反映不出學員通過幾年大學階段學習所掌握的知識水平,也失去從中鍛煉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同時由於題目較小,難以展開論述,在字數上很難達到規定字數要求。此外,論文題目過小也不利於論文寫作,結果為了湊字數,結尾部分東拼西湊,結構十分混亂。
二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題目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論題涉及的深度。確定題目的難易,也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量力而為。題目難度過大,學員除了知識結構、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外,資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這樣,就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致使論文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選題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不要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去選一些自己不可能寫好的論題;又不能貪圖輕便,降低要求,去寫一些隨手可得的論題。
(3)選題要新意
所謂要有新意,就是要從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出發,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善於發現新問題,敢於提出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或者雖已提出來,但尚未得到定論或者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只要自己的論文觀點正確鮮明,材料真實充分,論證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補我國理論界對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對以前有關學說的不足進行補充、深化和修正。這樣,也就使論文具有新意,具有獨創性。

閱讀全文

與你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怎麼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這個故事裡他指的是什麼英文 瀏覽:340
愛情數字1330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602
事業單位怎麼調整職位 瀏覽:364
幸福里採光房哪裡最好 瀏覽:15
屬於會計事業變更的事項有哪些 瀏覽:644
寓言故事二年級學過哪些 瀏覽:135
咸陽市文興路幸福家園房價是多少 瀏覽:226
這個故事選擇的很好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07
生物都有什麼故事 瀏覽:185
開封市直事業單位筆試成績多久出 瀏覽:806
史太太的史是哪個歷史故事 瀏覽:102
怎麼講故事才能讓小寶寶睡覺 瀏覽:191
有哪些好的婚姻家庭心理分析專家 瀏覽:593
事業單位考錄的招考簡章是什麼 瀏覽:748
亞洲第一美女克拉拉什麼臉型 瀏覽:324
美女和總裁吻戲叫什麼名字 瀏覽:423
如何經營婚姻讓他無止境的付出 瀏覽:224
上海事業單位工資能拿到多少 瀏覽:557
婚姻是場賭怎麼處理 瀏覽:879
屬相鼠和牛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