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安的經濟
2012年,福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0.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1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163.43億元,增長17.1%;第三產業增加值73.19億元,增長7.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652元。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繼續走強,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2.5:59.4:28.1調整為12.7:60.3:27.0。 縣域GDP排名也是閩東唯一一個進前十的縣市。 宋至明代,福安糧食作物以稻、麥為主。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甘薯傳入以後,種植極為普遍。甘薯絲很快成為農家主糧。經濟作物除種茶外,種甘蔗、大豆、花生也很普遍。明末清初,山區鄉村一度盛行種薴麻和黃麻,家庭副業則以飼養禽畜為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農業生產。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結束封建土地私有制歷史,實現土地還家,極大地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由於「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失誤以及後來「文化大革命」的沖擊,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力的更快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產業結構調整後,農、牧、副業並舉,良種推廣、化肥農葯使用所帶來的豐收效益更顯突出,農業生產取得空前成就。
1990年,全市耕地面積326609畝,勞動力人均佔有耕地2.31畝,糧食總產量14.99萬噸(不含馬鈴薯產量),比1949年3.9萬噸,增加2.81倍;實現農業總產值14591.65萬元,比1949年856.96萬元,增加16倍,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2012年,福安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56.76億元,比2011年增長5.5%。 明清時期,福安境內制茶、造船、製糖、榨油等手工業生產已有一定規模。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溪潭沙岩村和甘棠外塘村的造船寮已能營造10~50噸位的木帆船,民國時期已能建造100噸位的木帆船。
民國期間,福安城關、賽岐、穆陽等3個集鎮有陶瓷、紙傘、油紙扇、服鞋、五金鍛打、竹器、木器、食品、印刷等手工作坊數百家,但生產多系一家一戶,資金微薄,設施簡陋,生產水平低下。抗日戰爭前,全縣有制茶廠60餘家,制茶工人2000餘人,年生產紅、綠茶500~3000噸,產量居全省首位。抗日戰爭爆發後,茶葉出口受阻,茶園荒廢,制茶業不振,轉而製糖、榨油業興起。民國34年(1945年),縣內有製糖寮(棚)50餘家,年產糖150噸;油坊30餘家,年生產桐油200噸、茶油150噸。釀造業、糧食加工業、衡器製造業等亦有一定規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城關、賽岐、穆陽3地就有手工業行業78個,從業667戶1481人。1952年,全縣自發組織手工業合作小組7個,總人數100多人,年產值不足5萬元。先後創辦縣酒廠、印刷廠、磚瓦廠等國營企業。1955年,縣工業科、手工業科相繼成立,加強對工業生產的領導。同年,對私改造後,一部分私營企業合並成為公私合營企業和國營企業。1958年,閩東電機工業開始,從1949年的10個增加到585個。為一些工廠的創立奠定基礎,但盲目辦廠造成原材料缺乏,技術力量跟不上,1961年大批工業企業停辦。1962年,貫徹中央「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方針,進行工業結構調整、精簡下放職工,對原料不足、產品質量差、成本高、虧損大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把一部分集體改國營企業,恢復為集體企業。至1965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110個,完成工業總產值1722.38萬元(按1970年不變價計算)。「文化大革命」初期,工廠管理制度混亂,生產停滯不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內部結構漸趨合理,鄉鎮企業開始起步。1984年後,全縣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1990年,全市共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263個,全民45個,集體209個,「三資」企業9個。全年完成工業產值39462.8萬元,比1981年的10068.39萬元增長292.95%,為1949年工業總產值289.97萬元的69.45倍。工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發生顯著變化,1949年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0.25%,1990年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3.01%,工業產值高過農業產值。同年,全市鄉鎮工業產值5461.4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3.84%。
2012年,福安市工業增加值149.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638.14億元,現價增長31.7%,可比價增長19.3。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 6.2億元,現價下降39.8%;集體企業0.2億元,現價下降33.3%;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32.2億元,現價增長32.0%;股份及其他經濟類型工業599.5億元,現價增長32.4%。 唐代,福安境內的黃崎鎮商貿活動已經頗具規模。宋代,境內交溪沿岸出現韓陽坂、富溪津、官塘等集鎮。明清時期,境內商貿活動進一步發展。清同治七年(1868年),福安即有茶葉出口外銷業務。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口茶葉多達500噸。但限於交通條件,外貿事業發展緩慢。此間,縣內有24個集市。其中坦洋茶市、富溪津漁市、穆陽山貨市均已遠近聞名。
民國時期,輪船運輸興起後,賽岐成為縣內商貿重鎮,形成與縣城韓陽和穆陽三大商貿集鎮鼎立的局面。進出口商貿物資種類和數量均有所增加。進口的煤油、棉布等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出口商品除茶葉外,增加糖、桐油、李干、雨傘等,但商業信息不靈,不能適應外貿市場的激烈競爭。民國26年(1937年)日本侵華,港口被日軍封鎖,海上交通中斷,商貿停滯不前。這一時期,境內有消費合作社組織,入社多為富戶人家,貧苦農民享受不到合作社的好處,隨著人民革命的勝利,民國合作社自行消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形成國營、集體和個體私營商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商品流通速度加快。福安的合作事業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1952年4月,福安專區供銷合作總社在蘇洋試辦第一個供銷合作社,隨後在12個區普遍建立供銷合作社。1953年由福安專區合作社分出建立福安縣合作總社,下轄12個區級基層供銷社和3個直屬經理部。供銷社成為城鄉物資交流的一條重要渠道。1956年,對私改造後,過分強調國營和集體化商業,私商處於被取締地位,影響商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商業體制放開,個體私營商業發展迅速,上市商品品種激增,物價平穩,滿足城鄉各階層的消費需求。政府貫徹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方針,加強對外貿的領導,扶持出口商品生產,抓出口貨源,外貿迅速發展。出口商品品種由20多種增加到80多種。同時,供銷事業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立足點轉到發展商辦工業,擴大經營范圍,開拓新的服務領域上來。
1951~1990年,供銷社推銷農產品總額達24633.47萬元,銷售總額達8.844億元,其中供應生產資料總額2.294億元,實物有化肥51.57萬噸、農葯2.33萬噸、農用塑料薄膜2502噸,中小農具1339萬件。擁有自有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1186萬元、國家流動資金3800多萬元。1990年,全市商業總產值3438萬元,占社會總產值63642萬元的5.49%。全市商業網點6276個,其中國營304個,集體976個,個體4996個;從業人員共15656人,其中國營4133人,集體2738人,個體8785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099億元,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584.7元,是1950年人均22元的26.5倍。
2012年,福安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2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4.6億元,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6億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分別增長8.5%和5.9%。
2. 閩東地區十大經濟強鎮是哪個
1、福安市賽岐(福建著名港口,閩東主要港口,重工業強鎮,閩東電機製造中心,是閩東城市面積最大的商貿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福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2、福鼎市秦嶼鎮(旅遊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福鼎溫州工業園(文渡、水井頭項目區))
3、福鼎市龍安開發區(以港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萬畝開發區,規劃百億皮革城,中國皮革之都)
4、福鼎市白琳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金山開發區)
5、福安市甘棠鎮(以港興鎮,船舶立鎮,海峽大茶都所在地,該鎮規劃建成50億閩東船舶修造產業集群基地)
6、霞浦縣三沙鎮(以港興鎮,工業立鎮,是閩東對台貿易的港口,霞浦第一鎮,該鎮規劃建成20億閩東三車配件產業集群基地)
7、古田縣鶴唐鎮(工業興鎮,該鎮規劃建成20億中國古田紅石材產業集群基地)
8、壽寧縣武曲鎮(邊界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閩浙邊界壽寧工業區)
9、周寧縣龍潭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區-----周寧工業園)
10、蕉城區漳灣鎮(以港興鎮,該鎮規劃建成10億鋼鐵城-----漳灣臨海工業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