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政策
第一,財政政策在穩健的前提下可採取有針對性的結構性松動措施。如大幅度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社會保障及社區醫療等薄弱環節及弱勢群體的支出,尤其要加大對災後重建以及中西部縣域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對自主創新、產業結構升級、生態環保以及就業的支出。要加大稅收政策調控力度,在虛羨東北成功實行的增值稅轉型政策應該盡快向全國推廣;要通過財政貼息和稅收減免加大對東部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支持力度;對創新型企業和一些小企業採取稅收減免政策;為了擴大中低收入群體消費和保持財政稅收穩定增長,建議繼續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同時提高稅率水平,這樣也有利於緩解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第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在控制信貸風險的基礎上適度擴大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保持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適度穩定增長。今年信祥譽汪貸規模預謹仔計增長14.5%,明年信貸增長應保持在16%以上,並應取消按季控制信貸規模,根據經濟增長變化需要適時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必要時可繼續下調存款准備金率,以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同時,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兩高一資"行業則要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第三,針對內需增長面臨的壓力,明年要重點保持消費需求的穩定增長
⑵ 國家經濟政策有哪些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從會議傳遞出的信息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成為明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向。
動向一、經濟穩中向好趨勢沒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仍是明年助力經濟發展的「兩翼合力」。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政治局會議首先定調了明年的經濟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同時,會議提出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發展變化,增強必勝信心,善於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這意味著不管明年的經濟形勢如何變化,都要繼續做好兩件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這兩件事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翼合力」。
一方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鞏固去產能成果,推進優化存量,加快「僵屍企業」出清,統籌推進資產債務處置、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等工作;加快培育發展新產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並推動傳統產業在優化升級中形成新動能;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另一方面,著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動力。近年來,中國顯著加大了對外開放力度,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推動開放措施。明年,高水平對外開放仍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託。
動向二、宏觀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但「精準滴灌」力度將加大。
在當前國內外形勢相對復雜的情況下,如何保持明年經濟基本面的平穩也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政治局會議明確,要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運用好逆周期調節工具。
此次針對宏觀調控用的幾個並列詞:「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意味著宏觀調控在保持定力的同時,將更加註重對關鍵問題的精準施策,「精準滴灌」的節奏與力度有望加大。
動向三、高質量發展走向縱深,區域經濟發展將提速。
2018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2019年七大重點工作任務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位列首位。
在此次政治局會上則提出,要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從此前單提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到此次提及覆蓋三大產業的「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的發展體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范圍更廣,要求更全面。未來國內政策也將更加聚焦提升行業高質量發展,使這些行業的供給質量與需求結構升級更好地匹配。
此外,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會議也提出要「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筆者認為,明年區域經濟的發展將會迎來大提速。
從今年政策的發布來看,區域經濟發展已取得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2月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今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成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
⑶ 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問題一: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啊? 你好 財政政策將由「穩健」轉為「積極」,重點要以擴大消費需求為核心,以加快改革為重點,綜合運用各種財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來改善經濟結構和拉動經濟增長。
首先,加大對民生的投資力度。導致目前中國居民低消費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醫療。根本原因就是長期以來財政支出中對經濟建設投資占的比重較高,對關系民生的社會公共支出較少。
其次,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經濟結構。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服務業發展以及產業技術進步。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增加節能減排投入力度,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投資找青牛貴金屬。
第三,積極減稅,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通過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這樣可以么?
問題二:我國現階段經濟手段有哪些 貨幣政策:可分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琺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和選擇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
財政政策:主要包括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轉移支付制度等。
匯率: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收入政策:包括收入總量目標和收入結構目標。
問題三: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只有一種: 印錢!
截至2017年4月,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達到人民幣159.96萬億元,與1990年的1.53萬億相比,增長104倍余。當月舐試6.18,換算成美元是25.9萬億,同期美國M2是11.6萬億美元,中國M2遠超美國M2。要知道中國含有水份的GDP不及美國一半,人均GDP相距更大,中美相比已可見中國貨幣超發之巨。
*** 印錢,製造通貨膨脹,讓百姓口袋裡的錢變毛,這不就是偷嗎?你偷要蹲班房, *** 偷叫做「宏觀調控」。這道理咱古人早就明白,莊子曾說過,「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借錢怎麼還?不愁,國債還本是幾十年後的事,與現在當權者無關。赤字政策說到底,就是挖子孫後代的肉,補我們自己今天的瘡。如此代際偷竊,講出去令人尷尬,凱恩斯主義就成了完美的 *** 牌坊。有了它, *** 理直氣壯;有了它,公眾心安理得。子孫或在襁褓,或尚未出世,欺負你沒有發言權,搶你的錢沒商量。
問題四: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 一、財政政策:
由「穩健」轉為「積極」
2009年財政政策將由「穩健」轉為「積極」,重點要以擴大消費需求為核心,以加快改革為重點,綜合運用各種財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來改善經濟結構和拉動經濟增長。
首先,加大對民生的投資力度。導致目前中國居民低消費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醫療。根本原因就是長期以來財政支出中對經濟建設投資占的比重較高,對關系民生的社會公共支出較少。此外,由於住房、教育、醫療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國居民消費預期差,被迫儲蓄,消費難以啟動。因此,明年的財政政策將重點解決居民的低消費問題,通過建設保障性住房、加快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發展等投資,減少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在教育、醫療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既在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又能夠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實現長期增長。
其次,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經濟結構。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服務業發展以及產業技術進步。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增加節能減排投入力度,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實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優惠政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發展,鼓勵企業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發展可再生能源。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完善擔保體系建設,幫助中小企業融資。
第三,積極減稅,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通過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大紡織服裝、高科技、農產品(12.15,0.17,1.42%,吧)加工等行業退稅力度,對個別產品開征或提高出口關稅,大力支持出口增長;適時推出對居民的減稅政策,比如徹底停徵儲蓄存款利息稅。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財政補貼力度,從財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購買力。
二、貨幣政策:
從緊縮向適度寬松轉變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最重要的兩大政策工具,在宏觀經濟面臨不利的外部環境和較大滑坡風險情況下,國家決定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就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內涵而言,實際上是適度放鬆銀根,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提供較為寬松的融資環境,以此來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具體的實施手段上,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擴大銀行信貸規模。保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取消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確保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加大對重點工程、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自主創新、三農、中小企業、基礎設施及服務業等的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其次,進一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擴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平台。促進股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
再次,繼續下調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為防止經濟出現倒退,央行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而下調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是央行最為有力的貨幣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後者可以為銀行提供更多的信貸資金,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加大對促進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有效滿足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合理需求。
最後,實施差別化貨幣政策,促進經濟轉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對所有行業和企業一視同仁,而是會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以......>>
問題五:中國經濟政策 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要保持連續性,左右搖擺的經濟政策必然會給經濟運行帶來損失;
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還要有一定的「彈性」,一旦情況發生變化,必須對經濟政策作相應的調整。經濟政策正確與否,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正確的經濟政策可以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錯誤的經濟政策則會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破壞。國家或政黨制定的經濟政策主要有:
1、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方針,制定產業政策,以控制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規劃和調整產業布局;
2、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財政與信貸綜合平衡政策,調節積累與消費之間的比例關系,實現社會財力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控制貨幣發行,制止通貨膨脹;
3、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引導消費需求的方向,改善消費的結構,從而使積累基金與消費基金保持適當的比例關系,防止通貨膨脹的產生。
問題六:2015有什麼國家宏觀經濟政策 2015宏觀政策內涵將有重大調整
大公報:2015年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政策基調會否延續,會有哪些創新變化以適應「新常態」?您如何評價2014年「定向寬松」和貨幣政策工具創新的收效,貨幣政策「戲份」在2015年是否會加大?
陳雨露:2015年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基調雖然將延續2014年的基本基調,但內涵將發生重大的調整。
對於貨幣政策而言,將延續穩健貨幣政策的表述,但內涵將發生以下調整:一是貨幣政策將在「微 *** 」常態化的作用下採取相對寬松的取向,以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二是與「穩健定位、積極操作」的貨幣政策相匹配的是「強監管」「金融改革」;三是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利率的預期管理,加大利率調控的政策效果;四是進一步採取「定向寬松」政策,強化貨幣向實體經濟的滲透。
對於財政政策而言,將繼續延續積極財政政策,但積極的方式將作出調整:一是總體財政赤字率將進一步提高,預計赤字率可能提高到2.5%左右;二是通過全面推行「營改增」,使結構性減稅得到全面實施;三是在財稅體制改革的全面實施進程中加大對於地方資金的扶持。
金融改革將是2015核心改革之一
大公報:金融改革會否成為2015年重點改革之一,推出整體改革方案,若推出,優先順序怎樣?金融改革怎樣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
陳雨露:金融改革將是2015年改革的核心之一。從目前所拉開的序幕來看,其順序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以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和建設為基礎,進一步推進利率的市場化;2)以資本市場的「股票發行注冊制」實施為起點,逐步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並進一步推進資產證券化等「去杠桿」措施;3)以「滬港通」的實施和「自貿區」政策的落實為基礎,逐步拉開資本賬戶開放的改革。4)以城投債的治理為起點,全面建設統一開放的債券市場;5)以地方債的全面發行,進一步豐富中國的國債市場及其無風險的基準利率形成機制。
只要金融改革能夠形成良好的金融市場,能夠有效的發現風險、分散風險,並對風險定價,那麼各種資源就能夠有效地流向其投資價值最高的地方。金融也就自然而然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當然,健康的金融市場必須要有有效的監管體系,能夠防止投機化和泡沫化的發展。因為過度投機和經濟泡沫化必定帶來使金融脫離實體經濟。
所以,金融改革的核心依然是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市場化的改革;二是監管體系和安全網體系的構建。
人民幣國際化處加速期
大公報:2014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在投資產品和走向儲備貨幣的道路上都有所突破,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在全球金融中心取得了重大進展。有專家認為全球經濟正向「人民幣化」方向發展。您是否同意這個觀點?未來的人民幣國際化道路會怎樣?
陳雨露:這種判斷有一定的道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經濟無論是GDP佔比還是全球經濟聯系度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必定會引起全球化趨勢和格局的變化。目前中國正從「貿易全球化時代」向「資本全球化」和「生產全球化時代」邁進,這必定要求中國金融必須全球化,貨幣全球化也是這一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
但是,從過去的歷史來看,一個國家貨幣國際化的道路是曲折的,往往會隨著一個國家政治、軍事、經濟實力的變化而發生不同的變化,往往會因為一些格局性的變化而發生波動。例如19世紀末期的美元、80-90年代的日元以及目前的歐元。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從總體來看處於其起步期和加速期,未來前景很好,但未來也必定會面臨眾多的起伏和曲折。
目前中國對外貿易中,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交易增長迅速。人民幣國際化未來會利用互聯網交易加速展開,互聯網就是加速機制,人民幣國......>>
問題七: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 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 李穎伯
{摘要}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矢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實例對經濟矢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中的指導意義。(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一個5噸的混恁土構件;一個缸的發動機、一個底盤、一個車身構成一輛轎車;一個顯像管、一個復雜的線路和一個殼體構成一個精美的電視機;一個美容師半個小時的勞務加上對各種美容美發器械及化妝品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時髦的發型;一位外科大夫4個小時的手術以及四個同事的合作、醫療器械和各種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個心臟手術....這些都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噸和1噸盤鋼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變數,像這樣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經濟變數,我們定義為經濟矢量。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了一個5噸的混凝土構件,可以看成兩種經濟矢量的合成。它們之間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構件的用途決定的,而且這種比例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如果現在有5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也只能構成5噸的混凝土構件,多生產的1噸混凝土在這一組合中是無用的。這就是經濟矢量的合成法則。這個法則對於不同的經濟矢量之間是不同的。這種經經濟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個經濟矢量中進行。例如一個發動機、二個車身、二個底盤也只能構成一輛轎車,其中的一個車身、一個底盤是多餘的。以上例子已說明了經濟矢量概念是客觀的,也說明經濟矢量是按一定法則合成而產生社會的綜合效益。這種法則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取決於合成商品和勞務的質量要求,也取決於屆時的生產水平。
通常,我們在經濟學教科書中見到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實際上也可看成是一種經濟矢量合成的實例,有效的含義就在於不進行多餘的生產。當然一種商品和勞務是否是有效的,還取決於價格和周圍的環境。例如:一輛賓士轎車,就它的發動機、底盤、車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設施都是可以說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萬美元的價格,相對一般市民來說,就不能說是完全有效的。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卻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環境而言,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西歐它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當然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量)。而在那些經濟正處在發展中乃至落後的地區,它就不能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它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不同程度的無效開發和無效配置,將造成有效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乃至經濟危機。
近20年來,社會主義國家都面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就實質而言,就是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開發,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國進行的下崗再就業工程實質上就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活動。所謂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某些地區、某企業、某產品基本上達到了某些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認為,當這種有效配置的覆蓋面達到50%的時候,由於經濟活動的慣性,全國經濟將出現全面好轉,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就一個地區而言,整個經濟活動達到80%的有效將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發達國家美國也至少有20%的無效生產,它需要通過調整,甚至破產來達到有效。
參考文獻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查下資料
問題八:影響我國經濟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經濟政策是國家或 *** 為了達到充分就業、價格水平穩定、經濟快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等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為增進經濟福利而制定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和措施。
問題九:什麼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我國現在的政策是什麼? 財政政策是指 *** 通過改變財政收入和支出來影響社會總需求,從而最終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增加 *** 支出來擴大社會總需求. 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局限是擠出效應,即增加 *** 支出會使私人投資和個人消費減少.財政政策一般通過收入和支出來體現(積極的財政政策)收入: 降低稅率,如高新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的降低;出口退稅;提高稅收起征點等 發行國債 支出: 轉移支付:如農業補貼 *** 投資:如西部大開發,建設新疆等。 財政預算:通過合理赤字,調整財政支出的力度和結構,達到調整經濟結構的目的。我國現行財政政策:1.寬松的財政政策:減少稅收(已實施了證券交易稅的下降和利息稅的取消),擴大 *** 支出(40000億拉動內需正在實施中); 2.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3.減少企業負擔:勞動法的調整等; 4.加強公共財政的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
採納哦
⑷ 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分類
法律分析: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喊鄭政調控、稅收調控、金融調控和計劃調控四大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鄭攜頌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第一條 為了確立中國人民銀行的地位,隱游明確其職責,保證國家貨幣政策的正確制定和執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系,維護金融穩定,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加強對預算的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⑸ 鎴戝浗鐨勭粡嫻庢斂絳栨湁鍝浜
璐㈡斂鏀跨瓥闇瑕佹洿鍔犵Н鏋佹湁鏁堬紝璐у竵鏀跨瓥闇瑕佷繚鎸佺ǔ鍋ヤ腑鎬э紝浠婂勾璧ゅ瓧鐜囦繚鎸佷笉鍙樹富瑕佹槸涓轟簡榪涗竴姝ュ噺紼庨檷璐廣備竴鍏卞寘鍚濡備笅5涓鏂歸潰鐨勮佺偣錛
涓銆佸畯瑙傛斂絳栵細
鈶 灝嗙戶緇瀹炴柦紼沖仴鐨勮揣甯佹斂絳栵紝淇濇寔紼沖仴涓鎬;
鈶 灝嗙戶緇瀹炴柦縐鏋佺殑璐㈡斂鏀跨瓥錛岃佹洿鍔犵Н鏋佹湁鏁;
鈶 灝嗗己鍖栦紒涓氱壒鍒鏄鍥芥湁浼佷笟璐㈠姟鏉犳潌綰︽潫錛岄檷浣庝紒涓氭潬鏉嗙巼;
鈶 鍩庨晣鏂板炲氨涓氶勬湡鐩鏍囦負1100涓囦漢浠ヤ笂, 鍩庨晣澶變笟鐜囪″垝鎺у埗鍦4.5%浠ュ唴銆
浜屻佷漢姘戝竵奼囩巼錛
銆婃斂搴滃伐浣滄姤鍛娿嬪逛漢姘戝竵奼囩巼鐨勮〃榪拌緝鍘誨勾鍑虹幇鍙樺寲錛屾柊鐨勮〃榪頒負鈥滃潥鎸佹眹鐜囧競鍦哄寲鏀歸潻鏂瑰悜錛屼繚鎸佷漢姘戝竵鍦ㄥ叏鐞冭揣甯佷綋緋諱腑鐨勭ǔ瀹氬湴浣嶁濄2016騫寸殑琛ㄨ堪涓衡滅戶緇瀹屽杽浜烘皯甯佹眹鐜囧競鍦哄寲褰㈡垚鏈哄埗錛屼繚鎸佷漢姘戝竵奼囩巼鍦ㄥ悎鐞嗗潎琛℃按騫充笂鍩烘湰紼沖畾鈥濄
涓夈佹埧鍦頒駭錛
2017騫存埧鍦頒駭鍘誨簱瀛樻斂絳栧皢鍥犲煄鏂界瓥銆傛嫙鍦ㄦ埧浠蜂笂娑ㄥ帇鍔涜緝澶у煄甯傚炲姞鍦熷湴渚涘簲;鎷熷湪涓夊洓綰垮煄甯傛敮鎸佽嚜浣忔埧闇奼傘傛ゅ墠浜哄ぇ鏂伴椈鍙戣█浜哄倕鑾圭О錛屼粖騫粹滀袱浼氣濇病鏈夋妸鎴垮湴浜х◣鑽夋堟彁璧峰¤瀹夋帓銆
鍥涖佸浗浼佹敼闈╀笌甯傚満鍑嗗叆錛
鈶 鍔犲揩鍥芥湁浼佷笟涓庡浗鏈夎祫浜ф敼闈╋紝鍦ㄦ販鍚堟墍鏈夊埗鏀歸潻涓婇噰鍙栧垏瀹炰婦鎺;
鈶 2017騫村熀鏈瀹屾垚鍥芥湁浼佷笟鍏鍙稿埗鏀歸潻;
鈶 榧撳姳澶т腑鍨嬮摱琛岃劇珛鏅鎯犻噾鋙嶉儴闂;
鈶 鍑″悜澶栬祫寮鏀劇殑琛屼笟鍜岄嗗煙閮借佸悜姘戦棿璧勬湰寮鏀俱
浜斻佸湴鏂規斂搴滃哄姟錛
鈶 璁″垝鍙戣8300浜垮厓鍦版柟鏀垮簻涓鑸鍊哄埜;
鈶 灝嗘妸闃叉帶鍦版柟鏀垮簻鍊哄姟椋庨櫓鏀懼湪鏇翠負閲嶈佺殑浣嶇疆;
鈶 鐮旂┒灝嗚瀺璧勫鉤鍙板叕鍙稿哄姟銆佷腑闀挎湡鏀垮簻鏀鍑轟簨欏圭撼鍏ョ郴緇熸嫻嬨
鏃跺煎叏鍥戒袱浼氳繖涓涓栫晫瑙傚療涓鍥界殑紿楀彛鏈燂紝鍙浠ョ湅鍒幫紝涓鍥界粡嫻庝互宸ㄥぇ鐨勫為噺銆佸己鍔茬殑鍔ㄥ姏銆佺獊鍑虹殑杞鍨嬪疄鏁堝拰鑹濂界殑鏈鏉ラ勬湡錛屽嚮婧冧簡姝ゅ墠鐨勭湅琛頒箣鍔誇笌鎮茶傝鴻皟銆傚規わ紝涓撳舵寚鍑猴紝鎴戜滑搴旇ョ弽鎯滀腑鍥界粡嫻庢潵涔嬩笉鏄撶殑紼沖仴寮灞錛屼互娣卞寲鏀歸潻榪涗竴姝ユ彁璐ㄥ炴晥錛屼互鈥滆繘鈥濅績鈥滅ǔ鈥濄
鏍規嵁涓鍥藉浗瀹剁粺璁″矓鏃ュ墠鍙戝竷鐨勬暟鎹錛岃繎騫存潵錛屼腑鍥界粡嫻庡彂灞曡繘鍏ユ柊甯告侊紝澧為熻櫧鏈夋墍鏀劇紦錛屼絾浠嶄繚鎸佷簡涓楂橀熷為暱錛岄熷害緇х畫浣嶅眳涓栫晫涓昏佺粡嫻庝綋鏈鍓嶅垪銆傛寜2010騫寸編鍏冧笉鍙樹環璁$畻錛2016騫翠腑鍥界粡嫻庡為暱瀵逛笘鐣岀粡嫻庡為暱鐨勮礎鐚鐜囪揪鍒33.2%錛屼粛灞呴栦綅錛屼腑鍥戒粛鏄涓栫晫緇忔祹澧為暱鐨勯噸瑕佸紩鎿庛2016騫寸殑4涓瀛e害錛屼腑鍥界粡嫻庣敤6.7%銆6.7%銆6.7%銆6.8%錛岀敾鍑轟簡涓鏉″鉤紼沖為暱銆佺暐寰涓婃壃鐨勫為暱鏇茬嚎錛岀粯灝變簡2016騫翠腑鍥界粡嫻庣紦涓瓚嬬ǔ銆佺ǔ涓鍚戝ソ鐨勫浘鏅銆傚湪鍏ㄧ悆鍙戝睍鍜屾不鐞嗗薄灞″嚭鐜扳滈粦澶╅箙鈥濅簨浠剁殑鎯呭喌涓嬶紝涓鍥界ǔ涓奼傝繘鐨勬佸娍鏃犵枒璁╀漢蹇冨畨銆
⑹ 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經濟政策可分為微觀經濟政策(抑或部門、行業的經濟政策)、宏觀經濟政策。
【摘要】從總體上看,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但經濟運行的新問題、新情況較多,未來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在增加。目前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目標數量遠遠多於可以使用的政策數量,政策工具相對單一,而且很多目標是短期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無法達到的。應從中國宏觀經濟困境分析中引出政策實施難點,並給出解決之道。
【關鍵詞】經濟困境 宏觀經濟政策 政策取向
中國經濟面臨錯綜復雜的困境
從總體上看,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但經濟運行的新問題、新情況較多,未來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特別是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遭遇了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物價水平上漲、就業壓力大、對外貿易下滑等問題,可謂是「內憂外患」。先從「內憂」上講:第一,以投資增長保經濟增長的模式亟待改變。長期以來為了維持經濟增長率,不斷增加投資成為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改革開放以來,資本形成同GDP的比率一直處在穩步上升的階段,甚至在近幾年來不斷創造新高。
在這之前的2010年,這個比率一度超過了40%,已高於東南亞國家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在經濟快速增長的進程中,中央、各級地方政府以及國企投資所佔的比重過大,這也是民營資本和居民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擠出效應產生的催化劑。過分依賴投資推動經濟增長,投資邊際效益遞減的規律就會發生作用,新增投資的效益越來越低,反映在宏觀上是單位投資產生的GDP不斷下降,在微觀層面上是資產經營效果的降低,甚至出現了資產收益低於資金成本的情況。
第二,經濟增長對對外貿易的過度依賴會制約經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擴大。1978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為9.8%,1991年上升至33.4%,2006年更為67%,即使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也達58.2%。這種對世界市場的高度依賴會使中國經濟受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依賴程度越深受影響程度越大。
第三,歷史原因形成的「高投資、高消耗、低效率」的產業結構模式亟待調整。截至2011年上半年,「典型產能過剩」的粗鋼產量和水泥產量分別達到了3.5億噸和9.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9.6%和19.6%。該淘汰的淘汰不了,該限制的限制不住,「兩高一低」的發展模式「僵而不死」,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大局是一個嚴峻考驗。
第四,通貨膨脹亟待治理。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央政府為了防止經濟大幅度下滑,保障社會就業,實施了刺激經濟發展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並要求地方政府提供相應的配套資金,隨之也相應弱化了對地方政府投資行為的約束。因此,地方政府利用各種融資平台聚集銀行貸款,發行債券,造成過度投資,以及今天的通貨膨脹後果。
第五,「擴內需」壓力極大。2011年第二季度通貨膨脹率高過6%、近年來多達2億人的失業人口都使得以擴內需來彌補外貿下滑對經濟增長造成的影響倍感壓力。
再看「外患」:第一,全球經濟進入調整周期。發達國家受制於失業率高企、資產價格萎靡不振以及銀行體系危機和財政重整壓力,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加大。截至2011年9月的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相繼陷入主權債務危機。2011年第二季度歐元區17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僅0.2%,為復甦以來的最差表現;美國2011年8月份新增就業崗位為零,失業率仍高居9.1%的水平……。基於目前歐元區與美國的財政狀況,欲達到較為理想的平衡是不易的,因此真實增速可能還將再打折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再次下調了全球增長預期。
第二,為了治理本國的經濟問題,歐美國家不斷推出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或可持續。這必將造成中國對外貿易進一步下滑、中國外商投資和外資利用繼續下降和人民幣繼續升值的結果。
「外患」作用於「內憂」,各種問題互為因果,使中國經濟面臨錯綜復雜的困境:第一,中國本來就要在保持一定經濟增速的前提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也就是要改變經濟增長依賴政府投資項目和對外貿易的格局,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營資本投資環境。同時還要改變「兩高一低」的產業發展模式,盡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資源消耗型產業並推動產業向循環經濟的轉型升級。但國際經濟的疲軟會加快對外貿易的下滑、減少國際資本的流入,從而迫使中國經濟穩定的同時加速調整。
第二,一方面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迅速。另一方面,如今人們在對歐美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和避險情緒上升的驅動下,購買美元以趨避險,美元匯率大幅飆升,絕大部分非美貨幣加速貶值。人民幣匯率不僅繼續對美元堅挺,對其他貨幣也是大幅升值。人民幣的升值使中國的對外貿易進一步雪上加霜,同時美元貶值造成輸入性通貨膨脹,國際熱錢流入推高國內資產泡沫,它們更加劇了中國已存在的通貨膨脹。這也迫使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進退兩難:人民幣升值可緩解通貨膨脹,但會加大外貿成本、加速熱錢流入,推高國內資產泡沫;人民幣貶值又會加大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
宏觀經濟政策調控面臨的難點
要走出中國經濟目前的困境,就要解決如前所述的「內憂外患」,同時實現「保增長」——完成2011年的宏觀經濟目標;「調結構」——高耗能低效率產業如何轉型升級;「防下滑」——防止受相關因素影響而出現經濟下滑;「擴內需」——保增長的手段;「控通脹」——實現物價水平的穩定;「去泡沫」——使資產價格回歸應有的水平;「促民生」——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等多重宏觀經濟目標。但是,這種多重目標的設定和解決違反了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基本原理,即「匹配性原則」。也就是說:一是政策的目標不要多於政策工具的目標;二是政策實施時必須要將工具與其最有效率的目標相匹配。
實際情況是:一方面,目前政策調控的目標數量遠遠多於我們可以使用的政策數量且政策工具相對單一。宏觀經濟調控政策主要只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包括稅收政策、轉移支付政策以及政府采購政策等。貨幣政策主要是由存款准備金率政策、再貼現率政策、公開市場業務等組成。貨幣政策通過貨幣量的調整調節利率,間接達到對有效需求調整的效果。雖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有擴張和緊縮之分,而且一般在解決經濟問題時,這兩種政策也不是單獨使用,通常都是配合使用。但是其政策數量與政策工具相對單一還是顯而易見的。
另一方面,很多目標是短期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無法達到的。比如:短期宏觀政策將在「控通脹、去泡沫」與「穩增長、防下滑」兩難中進行抉擇;而匯率政策將在「控通脹」「調結構」「穩出口」「控熱錢」等相互沖突的目標中進行權衡;第三、即使是長期目標,如:「保增長」、「調結構」、 「擴內需」、 「促民生」之間也存在很大的沖突,很難達成一致的契合,一個工具與多個目標之間的不匹配問題加劇。
宏觀經濟政策建議
要解決政策實施難點,使經濟走出困境,短期間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針對政策目標多於政策工具,要重新審視,必須找出主要目標,同時其他目標盡量弱化和舍棄。具體來講:「保增長」和「控通脹」目標應成為2012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核心。其他目標可以使之成為中間性、從屬性的目標而得到弱化。
第二,注重政策工具與政策目標的「針對」和「匹配」。在財政政策方面,要著眼於在「保增長」上。具體來講,要通過中央和地方的稅收與支出安排,繼續穩妥推進城鎮化進程、推進西部大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積極扶持中小民營企業、鼓勵民間投資擴大。同時,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要著眼於「控通脹」上。具體來講,貨幣政策要從2008年以來的適度寬松轉為穩健,貨幣信貸要常態化。信貸方向要圍繞「保增長」目標,有目的地投向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小民營企業和產業升級企業,堅持信貸政策對房地產的調控方向。通過實業發展達到財富的增加從而抑制通脹。在貨幣政策控制通脹的同時,還要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機制,避免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的波動,從而避免熱錢流入推高的資產泡沫和輸入性通脹。
第三,在短期目標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其與中期目標、長期目標調控的結合。比如,將「調結構」放在戰略層面,使之成為中國中長期規劃的核心內容,避免長期問題、戰略問題短期化解決。首先,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調結構」,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就是「調結構」的出路。我們從經濟增長的理論和實踐中深刻的體會到,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不是光靠增加勞動力和資本的數量就可以實現的,關鍵在於提高勞動力和資本的效率。那麼,進行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改進效率的根本,也是實現中國產業結構調整,進而推進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惟一出路。其次,通過改革進行制度創新,同時推動技術創新、銀行改革、證券市場改革及促進民營經濟都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發展民營經濟,就要消除市場准入方面對於民營企業的限制,保護私有財產寫入憲法是有利的措施,准確而有力的落實到位才是重點。最後,政府應更多地退出競爭性行業,在提供公共品方面也應盡可能地發揮市場和民營企業的作用。政府應集中精力於制度改革,盡可能地降低對經濟的直接干預。
總之,越是單一的目標,越是簡單的手段,操作越便捷,目標越容易達成。抓主要矛盾,加上政策有效組合,解決中國經濟困境是樂觀的。
⑺ 建國以來中國推行的經濟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改革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緩解困難地區財政運轉壓力,決不讓基本民生保障出問題。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既保障城鎮勞動力就業,也為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留出空間。只要就業穩、收入增,我們就更有底氣。
要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7)考察材料中經濟政策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濟政策的影響
商品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著基礎性的作用。與計劃體制相比較,市場機制無疑更有效率。但是,市場機制並非萬能的,它還存在著許多缺陷,而這些缺陷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市場對資源的配置在宏觀上表現為一個盲目、自發的過程,一方面,單個市場主體對於信息的獲取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在價值規律作用下,市場主體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
當價格信號顯示出某種產品的生產有利可圖時,生產者會蜂擁而至,趨之若鶩;一旦該產品生產過剩、相對價格水平自動降低時,商品生產者明白過來已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