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的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
明清經濟發展主要表現在:
1.農業:
明代從國外引進的新物種──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
2.手工業:
(1)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
(2)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南京後來居上。
(3)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青花瓷器),暢銷海內外。
3.商業: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貿易城市。
4.資本主義萌芽:
明朝中期以後,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
他們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他們之間這種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拓展資料:
清朝經濟
清朝經濟較弱,人口大減,乾隆時期恢復到2億,相對使糧食作物的產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採取開墾荒地、移民邊區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量。由於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經濟農業也相對發達。手工業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為代稅役制。產業以紡織和瓷器業為重,棉織業超越絲織業,瓷器以琺琅畫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鎮為瓷器中心。
清朝商業發達,分成十大商幫。其中晉商、徽商支配中國的金融業,閩商、潮商掌握海外貿易。清朝攔段漏曾實施海禁政策,直到收復台灣後,沿海貿易才稍為活絡,貨幣方面采銀銅雙本位制。康熙晚期為防止民變,推行禁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工商業的發展。
貨幣制度
清朝貨幣大體上采銀兩與銅錢並用的銀銅雙本位制,大數用銀,小數用錢,但銀的地位更見重要。因海外貿易發達,白銀大量從國外輸入,康雍乾盛世流通的外國銀元除西班牙銀元外,還有葡萄牙銀元、威尼燃卜斯銀元、荷蘭銀元、法國銀元等。
鴉片戰爭前後,需要固定形式的銀幣出現,正式使用機器鑄造銀幣則是鴉片戰爭以後的事。鴉片戰爭前,由於英國將大量鴉片銷入中國,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需要更多的銅錢才能換取白銀。
由於白銀是簡爛百姓納稅的固定貨幣,這帶動了通貨膨脹,嚴重惡化經濟。使得曾經於1651年順治帝發行紙幣,到1843年咸豐帝又發行大清寶鈔與戶部官票等紙幣,以穩定清朝經濟。
Ⅱ 明朝時期江南經濟怎樣的新的發展情況
明朝時期,江南經濟的繁榮發展表現得以下幾個方面:1、在農業方面,南方相對於北方而言更適合種植農作物,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是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蘇湖熟,天下足」諺語。江南棉花、茶樹的栽培也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開辟了許多茶園。明代從南美洲引進玉米、甘薯等高產糧食作物,此外從國外引進的馬鈴薯、花生、向日葵等也在許多地方種植。2、在手工業方面,南方絲織業有了很大發展,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源於江浙。明代蘇州成為絲織業中心;江南地區的制瓷業也異常發達;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給人以別致的美感;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所產的青花瓷造型多樣,花紋優美,暢銷海內外;明朝時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有著在世界上位居首位的造船業。3、在商業方面,江南小鎮店鋪林立,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6],還有人數眾多的小販、貨郎走街串巷叫賣,市場上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國外的商品琳琅滿目,國外的客商往來不絕,呈現一派繁榮景象。許多富人攜帶重金,積極從事商貿活動,推動了商業發展。4、資本主義萌芽。明代中葉的蘇州,農業、手工業、商業十分發達,導致了商品經濟的十分繁榮。明人張翰於《松窗夢語》中雲:「東南之利莫大於羅綺絹素,而三吳為最。」姜良棟《吳鎮錄》亦記載:「東半城平民專靠織機為業,日往富家傭工,抵暮方回。」馮夢龍《醒世恆言》中稱蘇州盛澤鎮的施復,「不上十年,開起三四十張綢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社會分工的不斷擴大。《明神宗萬曆實錄》記曰:「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染房罷而染工散者數千人,機房罷而散者數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雇傭工人,他們之間的這種僱傭與被僱傭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實質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標志著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與發展,因而市民階級出現了。而市民階級的出現,又直接導致了市民文化與市民審美意識的滋長。在蘇州不僅是繪畫中的木版年畫、戲曲中的南戲、文學中的小說大受人們的歡迎,乃至說書人、園林建築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也得以迅速發展。因商賈大量出現,消費率的增長,而出現了書畫藝術的商品化。就連裱畫業,刻帖業,筆墨紙硯的製作也應運而生。經濟的發達,還使蘇州出現許多書畫收藏家、鑒定家和被書畫家稱之為收藏家和書畫家中介的「好事家」.在這種氛圍中,文人書畫家的藝術品有了廣泛的市場,從而使一些以書畫寄託情懷的業余書畫家幾乎成為了職業書畫家,大大促進了文人書畫的蓬勃發展。知名書畫家的作品很快可以成為商品並轉變為金錢,因此專門以營利為目的的偽造的書畫作品也泛濫起來。吳寬曾詩雲:「偽作紛紛入京國,欲以亂真翻費力。」以此贊譽沈周的畫如何受到歡迎,然卻從另一方面證明了當時書畫市場需求量是何等之大。試想,「從富豪的家庭布置到商賈的倒賣牟利,從收藏家的巨金收購到蘇州園林的亭台裝點,何處不需要書畫呢?」蘇州的經濟繁榮、商業發達,既決定了書畫家的急劇增多,也促使新的市民階級審美意識融入了文人書畫,導致了一批書法個性而富有獨特風格的書畫家的產生。就書法而言,吳門書派的崛起,改變了明代初年以來的書法傳承的局面,在明代中葉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