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是如何增長的
顯然,你陷入一個重要的誤區。貨幣的增長並不等同於財富的增長,貨幣的增長也不等同於經濟的增長。印錢只是為了商品流通的方便,錢只是一個用於商品交換的工具,只是一般等價物的反應。
我們所說的經濟增長,是在扣除中間投入(包括勞動力、原材料等)耗費後的實際產出,這也可以從GDP核算中生產法的公式可以看出,生產法GDP = 總產出 – 中間投入,而這里的總產出與中間投入都是用貨幣來衡量的,而為什麼GDP的單位是貨幣呢,也就是多少多少億元呢,這是為了衡量的方便。總不能說我們今年經濟比去年經濟增長了5萬億噸蘋果...
試想一下,在原始社會,貨幣還沒有出現,難道就沒有經濟了嗎?貨幣生產之前的物物交換也是經濟活動.
所以說,無限印鈔只會帶來通貨膨脹,經濟的發展需要從政府到企業乃至每一個勞動者和社會的每一個生產環節,精心組織、通力配合,搞好生產與服務,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的增長。
❷ 經濟增長的因素有那些
經濟增長的因素有:
一、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二、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三、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產率也對經濟增長直接作出貢獻。
三個因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大小,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階段,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階段,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或階段,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經濟增長的度量:
度量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度量經濟增長除了測算增長總量和總量增長率之外,還應計算人均佔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有三大要素,分別是投資、出口和消費。
經濟增長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統計數據。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總量對比往年的GDP總量,而得出經濟增長的百分比。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負數,即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比往年減少,就叫做經濟衰退。
❸ 什麼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
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分為7類:
1、就業人數及其年齡——性別構成;
2、包括非全日工作的人在內的工時數;
3、就業人員的教育年限;
4、資本(包括土地)存量的大小;
5、資源配置的改善,即低效率使用的勞動力比重的減少;
6、規模經濟實現的程度;
7、知識(包括技術與管理的知識)的進步及其在生產上的應用。
其中,前三項為勞動投入量,第四項為資本投入量,後三項是單位投入量的產出率,即生產率。
(3)訂閱經濟如何增長擴展閱讀
分類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經濟增長方式可歸結為擴大再生產的兩種類型,即內涵擴大再生產和外延擴大再生產。
外延擴大再生產就是主要通過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來實現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的增長。
而內涵擴大再生產,主要通過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來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使用效益來實現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水平的提高。
現代經濟學從不同的角度將經濟增長的方式分成兩類,即粗放型經濟和集約型經濟。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資金、資源的投入來增加產品的數量,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則是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來增加產品的數量和提高產品的質量,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
❹ 如何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要繼續解放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要完成這項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首先必然打破一切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把思想切實轉移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和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上來,並以此為指導,明確基本思路,改革體制機制、制定政策措施。
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加快科技進步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發展戰略的核心。要堅持走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再創新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心環節,貫穿到轉變發展方式的各個方面。為此,要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完善科技創新機制,並切實抓好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工作。
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著力增強消費需求的作用。要調整投資、消費、出口三者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為此,必然要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准和最低工資標准;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歸根結底,要切實改善民生,保證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同享有。
要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要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落實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政策。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和資金投入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加快健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原則,培育以各區域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為依託的城市群,作為區域新的經濟增長極。
要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平等保護物權;要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形成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加快形成規范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優化資本市場結構。
要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重點是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