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商南市經濟怎麼樣

商南市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4-03-29 03:14:55

① 商南縣的經濟狀況

2013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53.92億元,增長12.8%;固定資產投資57.93億元,增長27.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3億元,增長13.8%;財政總收入4.0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91億元,分別增長7.2%、1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00元,分別增長11.2%和15.8%。 商南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合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的生長,也適合油料、蔬菜及其它經濟作物的生長、加之勞動力充足,有利於農作物實行精耕細作,集約經營,提高產量。1949年至1985年,商南縣糧食生產有較大提高,糧食總產由1949年的1794.5萬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5514.5萬公斤,增長207%。
1954年至1964年期間,糧食總產徘徊在2850萬公斤左右達11年之久。1965年糧食第一次突破4000萬公斤。但沒有穩定下來,至1969年降到3500餘萬公斤,是一個明顯的下降期,年遞減3.3%。
1970年恢復到近4000萬公斤。1971年至1975年穩定通過4000萬公斤。1976年後均穩定在5000萬公斤以上,其中1979年,總產達5923.5萬公斤,是一個較長時期持續穩定上升階段。1988年糧食總產量5919.5萬公斤,仍略低於1979年的水平。
1990年糧食總產量達6638萬公斤,創歷史最高紀錄。1991年受乾旱的影響,糧食產量仍達到7235.4萬公斤,1992年上升到7534.5萬公斤。耕地畝產由1949年的67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254公斤,增長了279%。但是糧食產量起伏波動較大。其中1949年至1953年.為逐步上升階段,總產由1794.5萬公斤,直線上升到3024.5萬公斤,年遞增13.9%。 商南縣工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以手工業為主體,生產工具簡陋,產品品種少,主要是一些自產自銷的火紙、皮紙、草繩、鐵制農具、銅制用具、金銀飾品、竹木傢具、木船等。有釀酒、染布(土法染色)作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商南縣逐步建立起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地方工業。其大體發展過程經歷了1949年至1951年的恢復階段(整備階段);1952年至1957年的起步階段;1984年至1992年的發展階段。其間經歷了三次大的調整。一次是1959年至1961年三年暫時困難時期的調整;二次是1979年至1981年的調整;三次是1989年至1992年的治理整頓。

1957年,縣辦工業企業13家,其中國營1家(報社印刷廠),其餘12家均是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後組建起來的以手工業生產為主的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1958年至1965年,先後建起了麵粉加工廠、農業機械廠、副食品加工廠、雲母礦等工礦企業。1966年至1976年10年「文革」時期,商南經濟雖然遭受重大損失,但在工業方面,號召「一機帶三機」。其間新建工業企業9家。縣酒廠、石棉製品廠、機電設備廠、油漆化工廠、水泥廠、工藝編織廠等骨幹企業均創建於此時。1978年至1992年,新建罐頭廠、造型材料廠、大理石廠、水晶廠、化工廠、金紅石選礦廠等骨幹工業企業。
1981年工業總產值6673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為7535.72萬元,比重35.06%。)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總產值2270.1萬元,集體所有制工業總產值2220萬元,聯戶和個體工業總產值2182.9萬元。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7.29%,人均29.39元。
1991年,輕工業產值4250.1萬元,重工業產值2422.9萬元。1991年商南縣國營、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73家。其中:國營18家、集體55家。輕工業42家、重工業31家。固定資產原值3361.3萬元。職工人均實現利潤和稅金1061元,上交利潤和稅金736736元。全民所有制工業為24999元,集體所有制工業為11930元,1992年,工業總產值884.8萬元。按所有制分:全民所有制3210萬元,集體所有制2896萬元,聯戶和個體2742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31%。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為5426萬元,重工業3422萬元。
2013年,全面落實《工業經濟三年趕超規劃》和促銷保產措施,幫助企業爭取貸款、融資10.95億元,柏倫彩印、華瑞微晶玻璃等8個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天和泥漿、宇隆大理石等6個工業項目建成試產。全縣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戶,累計達到24戶,新認定陝西省著名商標3個、名牌產品4個。縣工業園區新增入園企業12戶,累計達到44戶,幸福路一期和沐河寺路建成,秀水路、創業路完成路基工程。總投資95.9億元的硅科技產業園啟動建設,富氫高端水開發項目進展順利。信用聯社改制農商行工作有序推進,縣工業園區新設立融資性擔保公司1家。全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41億元、增加值14.5億元,分別增長35.7%和28%。完成出口創匯610萬美元,居全市第一。
2013年,縣財政設立農業產業化資金3000萬元,全縣啟動7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其中試馬農業產業園、富水農業產業園分別被認定為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茶葉、油茶、生豬三大主導產業穩步發展,新發展無性系茶園2000畝、油茶2萬畝、養殖大場大戶810戶,新命名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戶。農村轉移就業8.06萬人次、創收9.83億元。毛河等7個新農村及油坊嶺等9個扶貧整村推進項目進展順利。全縣新修基本農田9512畝,治理水土流失129平方公里,新修加固河堤15.5公里,8300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綠色商南建設穩步推進,完成造林綠化和特色經濟林建設5.6萬畝,落實森林管護任務301.6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3.5%。實現農業總產值21.71億元,同比增長5.3%。 2014年,金絲峽國家地質公園、水利風景區正式授牌,金絲峽、任家溝省級旅遊服務標准化通過省級驗收,金絲峽5A級景區創建通過省級初驗,以及闖王寨景區五一正式開放,並成功創建為3A級旅遊景區,青山文碧峰景區啟動建設。全縣年接待遊客321.7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5.76億元,同比增長13%和15.4%,其中金絲峽景區接待遊客36.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280萬元,極大地帶動了商南縣第三產業的發展。
2014年11月27日,在全國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會上,陝西省金絲峽景區被賦值92分,順利通過了資源等級評審關,進入了5A級旅遊景區創建預備名單。
2015年春節前後,商南縣旅遊業出奇火爆,實現了假日旅遊安全、質量、秩序、效益四統一目標。共接待遊客30.62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 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42%和36.87%。其中金絲峽景區接待遊客0.21萬人,門票收入9.14萬元。農家樂接待遊客0.68萬人次,收入突破65萬元。

② 商南經濟情況怎麼樣

商南縣是國定貧困縣,工業經濟基礎薄弱,前幾年條件比較差。近年來有較大的變化,GDP每年增速兩位數以上,以旅遊產業為帶動,在全市實現了率先突破發展。

③ 商洛一座寶藏縣城,坐擁陝南唯一5A級景點,為什麼被譽為「秦嶺封面」呢

商洛是陝西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陝西省的東南部,地處陝西、河南省與湖北省三省的交界地帶,其西北部方向是省會西安市,西南部方向則為安康市,地理位置優越。商洛盛產小麥和玉米等農作物,境內有大熊貓、蘇門羚以及水獺等珍稀動植物。其礦石資源也非常豐富,鉀長石儲量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

說到這里,你對商南縣的經濟發展有什麼樣的看法和見解呢?你在商南縣有過什麼難忘的經歷嗎?

④ 商南縣的社會事業

商南縣在明、清及民國初年,醫療衛生條件很差,沒有醫院、診所。僅有40餘所中葯鋪店,且布點不勻。多集中於丹江以北川道和主要集鎮。商南過去很落後,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還沒有西醫,生災得病僅靠土單方,中草葯治療。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後,第二年,徐州、開封相繼淪陷,中原正面戰場展開抗日激戰。國民黨中央軍政部軍醫署決定將抗日第七後方醫院遷往商南。當年8月華縣抗日醫院遷到商南,「抗日第七後方醫院」正式成立。1938年9月,商南縣政府接到命令,迅速責成層峰聯保處抽調郅聲宏、李興發負責,選址籌建醫院。最終選中縣河左側地勢較高的東崗(縣高級中學所在的位置),發動群眾,全力以赴,用兩個多月時間蓋起了45間土木結構房屋。從此,醫院和商南人民迅速展開救死扶傷工作,匯入血流成河的抗日洪流。
1945年8月日軍宣布投降,抗日第七後方醫院撤走,商南高中遷入。醫院在商南歷時七年,救治傷病員不計其數,帶動商南人民英勇抗戰,配合前線部隊,合力阻擊日寇西進,止步河南磨牛灣,未能入陝。抗日第七後方醫院功不可沒,商南人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很大犧牲和不朽的貢獻。
抗日第七後方醫院在商南培養了一大批醫務人才,喚起了民眾的覺醒,推動了社會文明。抗七醫院遷來,讓當地人開了眼界。商南人從此知道了西醫西葯,知道了治傷看病的機關叫醫院,診治病人的人叫醫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商南縣委、商南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商南縣人民的醫療衛生事業。1950年在原城鎮衛生所的基礎上建起商南縣人民衛生院。1958年充實為人民醫院。1956年,在農業合作化高潮中,派員到偏遠山區21個鄉建起了衛生保健站。1958年,33個鄉(鎮)都辦起了衛生所。
1978年商南縣所有鄉(鎮)都辦起了衛生院,同時辦起了6所地段醫院(區級)。各村還辦起合作醫療站。
1990年1月,商南縣醫院成立,位於陝西省商南縣城長新路322號,屬公立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1991年,共有縣、區、鄉醫療衛生單位50個,其中縣級7個,區地段醫院6個,鄉(鎮)衛生院37個,在職醫葯衛生人員524人。村衛生所246個,共有鄉醫和衛生員654人,接生員617人,個體開業醫生9戶。共有病床380張,其中縣醫院175張,地段醫院108張,鄉(鎮)衛生院有簡易病床97張,平均579人有1張病床,501人有1名醫葯衛生人員。縣、區、鄉(鎮)、村四級醫療衛生保健網基本形成。
1992年共有衛生機構55個,醫院病床359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83人。平均每473人有1名醫生。
2011年,商南縣擁有縣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等衛生機構19個(不含診所),衛生技術人員897人,其中醫師294人,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599張。縣、鎮、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進一步得到完善和加強,村衛生室240個,鄉村醫生290人。 小學教育
1949年10月至1957年,完成對國民小學、鄉間私塾的接收、改造、調整、提高工作,形成了一個以民辦小學為基礎,公辦小學為主導的科學的小學教育體系。
1958年至1959年小學教育遭受第一次挫折。首先是「一大二公」,取消了民辦小學。其次是長期放假,影響文化知識教育。再次片面強調普及速度,將青壯年文盲半文盲編入小學教學班,使教師無法教,學生無法學。
1960年至1965年,這是建國後的一個調整時期,鑒於國民經濟困難,1961年至1962年,精減下放(含自動離職)小學教師562人,其中公辦教師241人,民辦教師321人,減少學校165所。在校學生銳減。1963年小學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偏遠山區辦起6所半耕半讀學校。1964年商南縣半耕半讀學校發展到33所。同年一批停辦學校復課,學齡兒童入學率由1962年的33%上升到74.62%。
「文化大革命」十年,小學教育經受第二次挫折。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動亂開始,學校停課;1968年冬,將所有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辦,挫傷了教師積極性。1969年冬得到糾正。1970年春季以後,在小學教育尚未普及的條件下,盲目發展中等教育,給小學戴帽,一批小學骨幹教師教中學,使小學教師合格率下降到25%左右。
1977年以後,這是小學教育健康發展,全面普及的階段。商南縣成立普教領導小組,區、鄉(鎮)成立了教育委員會,並規定每年9月為普及初等教育活動月。1985年12月普及了初等教育。
2011年,「奶蛋工程」有序實施,義務教育穩步推進,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小學入學率99.1%;小學在校學生數16006人。
中學教育
1941年8月至1949年8月,初創時期,由於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動盪不安,學校的培養目標、學制、課程、教法均處於不穩定時期。其間曾三遷校址,走讀走教。
1949年10月至1957年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學教育穩定發展的重要時期。其間,教育目標明確,教育方法科學,辦學成績良好,兩次受到陝西省教育廳和商洛地區行政公署的表彰。教育規模也不斷擴大。1956年在趙川鎮建起商南縣第二中學。1957年商南縣中學在校學生數552人,任課教師39人,分別是1949年的3.5倍和4倍。
1958年至1959年,在教學內容上,首次把生產勞動列為中學的正式課程,放長假參加農

業生產和秋收秋播,以自編的鄉土教材取代全國統編教材,破壞了中學教材的系統性、知識性和科學性,但辦學規模上了一個台階。1958年縣一中首屆招收3班、116名高中生,商南縣有了第一所完全中學。同時,還成立了青山、清油河、湘河、畢家灣4所初級中學。
1960年至1965年,是「大躍進」後的一段重要的恢復和發展時期。1961年至1965年升入大學本科生6名,專科生3名,實現商南縣中學教育史上零的突破。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後,以考大學本科人數計,1977年至1983年每年在10至20名之間;1984年上升到31名;1988年上升到47名,其中文科數學和體育科成績名列商洛地區第一,受到行署嘉獎。1989年大學本科錄取68人,專科44人,躍居商洛重點中學第三位。
1990年大學本科、專科共錄取106人,在名次上越過洛南,低於商州區,居商洛第二位。1991年大學本科、專科、高中中專共錄取97人,居全地區第三位,但以人口平均為全地區第一。1992年升入高校123人,其中大學本科54人,大學專科69人。升入中專128人,其中高中專23人,初中專105人。
2011年,「奶蛋工程」有序實施,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良好。初中升學率為85.0%,高中升學率為84.1%。職業中學在校學生2896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15152人。
2011年,商南縣高級中學成為陝西省示範高中 ,為了充分發揮區域示範引領作用,學校進一步加大了「六化」建設步伐,即「辦學理念、治學思想特色化,學校管理精緻化,部室建設現代化,教學教研規范化,校園文化品位化,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持續化」。「六化」目標的實現,使商南縣高級中學區域示範引領作用得以凸顯,成為名副其實的「三秦名校」。
2014年,商南鹿城中學文史、理工、體育、美術、音樂、傳媒各類都有新突破,實現了辦學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本科上線人數比2013年的94人凈增長了160人,本科上線率達61.1%。 商南交通以312國道、滬陝高速、寧西鐵路為主,在建寧西鐵路二線,火車站為商南站,汽車站有商南客運站,商南汽車站,交通十分便利。
民國二十年(1931)陝西省公路局籌建長(安)(西)坪公路,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全線通車,境內40.3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商南縣委、商南縣人民政府將公路建設作為建設山區,造福人民的基礎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築公路,1985年實行義工代賑之後,公路建設發展迅速。
1990年底境內公路502.9公里,其中有國道公路40公里,省屬3級公路102公里,縣屬3級公路57公里;區鄉4級公路239.4公里,永久性橋梁74座,1903.93米,其中過風樓丹江大橋是商洛地區最大的越江橋梁。
1991年建成湘河丹江大橋,紅魚口大橋;開通富新(新廟至河南木家埡段省際斷頭線),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改造商鄖路105.48公里;開通水(溝)耀(嶺河)開(河)白魯礎兩條區際斷頭線,形成迂迴網路。實現鄉(鎮)通公路,69.5%的村通公路。
2003年以來,滬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相繼完成了湘水路、開趙路、清腰路、金絲峽專線、金絲峽旅遊環線、郭山路、趙白路、試上路、商盧路的油路和水泥路改造273.9公里,完成寺白路、水耀路廟八段、清腰路、白西路、泊文路、富松路、松耀路和過水路水泥混凝土路面148.6公里,完成太水路40公里路基及水毀修復工程。 完成縣鄉油路改造338.2公里,通達工程131.5公里,鋪築通村水泥路1030公里,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設目標。完成湘河丹江大橋、畢家灣丹江大橋、沙溝口橋水毀修復,完成毛河橋加固工程,完成葉家灣橋、滔河橋、中棚橋、沐河橋改造項目,建成任家溝養老中心橋和富水永利畜牧園區橋,援建完成了青山鎮花園村新農村橋梁工程。建成白浪、清油河、富水、青山、十里坪5座鎮級客運站,金絲峽一級旅遊客運站於2012年國慶節期間建成投入運營,縣城二級客運站遷建工程正在積極籌備中。在航運方面,投資12萬元,對陳家莊、河西、寺溝口、紫林溝和司法溝渡口進行了改造;爭取資金30萬元,為灘溝、黃洲奎、炭溝和陳家莊4個渡口更新了鋼質渡船,確保當地群眾過河安全。還進一步規范交通運輸市場秩序,及時更新車輛,開發班線,不斷提高行政村客運通車率,便利的交通環境推動了物流服務業、旅遊業繁榮發展,促進了縣域經濟增長和群眾增收致富。
商南縣以通鄉柏油路、通村水泥路、通達工程、客運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實行建養並重,全面覆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5.37億元,使國省干線及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983公里,形成了「四橫二縱,三大迂迴」民生公路交通網主骨架。
2011年,商南縣公路貨運量259.5萬噸,增長13.6%,貨物周轉量18045.1萬噸公里,增長12.2%,客運量230.6萬人,旅客周轉量8962.1萬人公里,分別增長15.4%和13.9%。
2012年,在商南縣青山鎮新廟村,鄉村道路建設正熱火朝天,一條長11公里、連接兩個鎮的泥濘土路即將拓寬改造完工,至此,商南縣所有村子都通了水泥路。

⑤ 陝西省商南縣有哪幾個鎮

截至2019年7月,陝西省商南縣有9個鎮。

9個鎮分別為:富水鎮、湘河鎮、趙川鎮、過風樓鎮、試馬鎮、清油河鎮、十里坪鎮、金絲峽鎮、青山鎮。

商南,依秦嶺而居,源丹江而興,銜豫接楚、地聯八縣。氣候溫和,風光旖旎,物阜民淳。全縣轄10個鎮(辦),108個行政村18個社區,總面積2307平方千米,總人口24.6萬。

商南,歷史悠久。建縣於北魏景明元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漢劉邦、明闖王曾在此揮戈躍馬,奠定霸業;李白、白居易、韓愈、元稹曾在此抒情詠懷,留下不朽詩篇。

現代革命史上,李先念、徐海東、汪鋒、程子華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創建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建立卓越功勛。

(5)商南市經濟怎麼樣擴展閱讀:

商南縣的區劃沿革:

民國二年(1913)廢州府,存縣道,商南隸屬漢中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於商縣設第四專員公署督察區(系十九綏靖區),商南縣為直轄六縣之一。

解放戰爭時期,商南縣曾是豫鄂陝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民國三十五年(1946)8月中旬在太子坪成立商山縣民主政府,隸屬中共豫鄂陝邊區第三地委,第三軍分區管轄。8月底,鄖商縣人民民主政府在趙川馬家坪成立。隸屬第三分區管轄。

1948年5月,商南縣人民民主政府在今河南省西峽縣丁河鎮成立,隸屬中共豫陝鄂邊區第二地委、第二軍分區管轄,西峽縣西坪鎮劃歸商南。1949年8月,機關遷駐趙川店坊河,建立鞏固的革命政權。

1914年,屬關中道。1928年直屬省。

1949年,國民黨政權被徹底摧毀,縣人民民主政府由趙川遷駐縣城,屬陝南行政公署第二分區轄。

1950年5月,屬商洛地區專員公署轄。

1969年,屬商洛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69年,屬商洛地區。

1996年,商南縣面積2307平方千米,人口23.3萬人。轄4鎮33鄉:城關鎮、富水鎮、趙川鎮、試馬鎮、黨馬鄉、曹營鄉、張家崗鄉、五里鋪鄉、徐家店鄉、龍窩鄉、青山鄉、新廟鄉、湘河鄉、雙廟嶺鄉、魏家台鄉、水溝鄉、文化坪鄉、汪家店鄉、店坊河鄉、三官廟鄉、

石柱河鄉、余家棚鄉、十里坪鄉、梁家墳鄉、白魯礎鄉、太吉河鄉、柳樹灣鄉、江西溝鄉、畢家灣鄉、太子坪鄉、耀嶺河鄉、開河鄉、梁家灣鄉、清油河鄉、清泉鄉、兩岔河鄉、沙坪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1997年,撤銷趙川區、湘河區、富水區、東崗區、永青區、白玉區6個區公所的建制,撤銷五里鋪鄉、曹營鄉、張家崗鄉並入城關鎮,撤銷店坊河鄉、三官廟鄉並入趙川鎮,撤銷龍窩鄉並入富水鎮,撤銷雙廟嶺鄉、湘河鄉合並設立湘河鎮,

撤銷柳樹灣鄉、徐家店鄉合並設立過風樓鎮,撤銷梁家灣鄉、開河鄉合並設立梁家灣鎮,撤銷太吉河鄉、太子坪鄉合並設立太吉河鎮,撤銷汪家店鄉設立白浪鎮,撤銷梁家墳鄉並入石柱河鄉,撤銷余家棚鄉並入十里坪鄉,撤銷文化坪鄉並入魏家台鄉,

撤銷耀嶺河鄉並入水溝鄉,撤銷新廟鄉並入青山鄉,撤銷沙坪鄉並入兩岔河鄉,撤銷江西溝鄉並入畢家坪鄉。調整後,商南縣轄9個鎮、11個鄉。

2001年,屬商洛市管轄。

2001年,撤銷十里坪鄉、石柱河鄉設立十里坪鎮,撤銷畢家坪鄉並入太吉河鎮,撤銷清油河鄉、兩岔河鄉設立清油河鎮,撤銷清泉鄉並入試馬鎮。

調整後,商南縣轄11個鎮、5個鄉:城關鎮、富水鎮、湘河鎮、白浪鎮、趙川鎮、梁家灣鎮、太吉河鎮、過風樓鎮、試馬鎮、清油河鎮、十里坪鎮、青山鄉、魏家台鄉、白魯礎鄉、水溝鄉、黨馬鄉。

2011年,撤銷黨馬鄉並入城關鎮,撤銷白魯礎鄉並入十里坪鎮,撤銷梁家灣鎮、太吉河鎮合並設立金絲峽鎮,撤銷青山鄉設立青山鎮,撤銷水溝鄉設立水溝鎮,撤銷魏家台鄉設立魏家台鎮。

調整後,商南縣轄13個鎮:城關鎮、富水鎮、湘河鎮、白浪鎮、趙川鎮、金絲峽鎮、過風樓鎮、試馬鎮、清油河鎮、十里坪鎮、青山鎮、魏家台鎮、水溝鎮。

2015年,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長新路社區。撤銷白浪鎮,並入湘河鎮,鎮名湘河鎮,鎮政府駐湘河村。撤銷魏家台鎮,並入趙川鎮,鎮名趙川鎮,鎮政府駐前川村。

撤銷水溝鎮,並入過風樓鎮,鎮名過風樓鎮,鎮政府駐徐家店村。在原白浪鎮、魏家台鎮、水溝鎮政府所在地分別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商南縣並鎮後轄9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撤並44個村,村改居委會19個,保留101個村。

⑥ 陝西商南的區位優勢是什麼

商南作為陝西的東南門戶和邊貿重鎮,承接東西、跨連南北,依秦嶺而居,緣丹江而興,是西部大開發的承接地和橋頭堡。近年來,歷屆縣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省委、省政府「加快陝南突破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機遇,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強縣富民的第一要務,緊扣「突破發展、和諧建設」兩大主題,加快開發礦產、生物、水能三大資源,著力培育礦產、水電、茶葉、旅遊四大特色產業,深入實施產業、項目、城鎮、旅遊、開放「五大帶動」戰略,縣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面對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發展機遇,新一屆縣委政府將按照中省市對商南率先突破發展的要求和期望,發揮區域優勢,推進突破發展。

實施全民招商,強化項目帶動。按照實施「全民招商、借力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實施「全民招商」戰略,加強與省發展很行、西安有色金屬集團、陝西省投資公司合作,加強與西安、十堰、南陽等周邊地區經濟技術協作,加大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關中、陝北、山西等地區為重點招商區域

閱讀全文

與商南市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童話故事新編有哪些 瀏覽:715
婚姻里如何站高位 瀏覽:310
健康檢查記錄如何寫 瀏覽:828
美女與木頭人結婚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945
美女這是在哪裡吃葡萄 瀏覽:83
雲南省事業單位行測多少題 瀏覽:702
事業單位怎麼轉單位 瀏覽:660
身邊的幸福認親兒子是多少集 瀏覽:495
意外和幸福哪個 瀏覽:849
王運龍白雪事業單位面試哪個好 瀏覽:922
qq怎麼設置美女認證 瀏覽:913
明天有什麼重要的經濟數據么 瀏覽:950
健康的前提是什麼樣的 瀏覽:562
廣州幾個區哪個區經濟第一 瀏覽:824
愛情無法繼續是什麼歌 瀏覽:477
古代的愛情都有哪些 瀏覽:985
榮昌區婚姻律師怎麼處理 瀏覽:554
賽車手怎麼獲得美女點贊 瀏覽:595
2113在愛情上代表什麼 瀏覽:824
美女說開玩笑怎麼回復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