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兩英經濟怎麼樣

兩英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4-03-19 17:05:12

『壹』 兩英鎮的農業經濟

兩英鎮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日照2000-2500小時,平均氣溫21-22度,常年雨量1300-180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
兩英鎮的耕地資源不多,但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
兩英鎮各村都有特色農業和支柱行業。農業水果主要品種有荔枝(2890畝)、龍眼(200畝)、橄欖(800畝)、青棗(80畝)、芒果(80畝)、甜橙(50畝)。

『貳』 潮陽區的經濟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方針,注重經濟效益,國民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79~1980年是「五五」計劃後期,生產持續發展,1979年工農業總產值4.15億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同比增長7.51%,1980年工農業總產值4.83億元,同比增長16.29%。
1981~1985年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潮陽縣全面貫徹「對外實行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在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完善和落實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國民經濟在改革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各項經濟建設取得較好成績。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7.08億元,比1980年增長46.73%,人均創值397.89元,增長32.91%。1985年財政收入4814.6萬元,比1980年增長44.7%,年均遞增7.7%。
2013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2.44億元,增長13.0%。
2013年,全區有工業企業近2000家,其中規模上企業434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有注冊商標6164件,其中省著名商標32件,省名牌產品10個。民營工業已初步形成紡織服裝、音像製品、紙品文具、機電製造和建築安裝等支柱產業。擁有谷饒紡織服裝、和平音像製品、貴嶼廢舊機電產品拆解利用等產業集群,谷饒鎮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針織內衣名鎮」,和平鎮是中國CD-R光碟主要生產基地,貴嶼鎮是中國最大的廢棄機電產品拆解利用基地和中國循環經濟試驗基地唯一鎮級試點單位,擁有谷饒鎮、和平鎮、貴嶼鎮3個省級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農漁產品主要有水稻、花生、大豆、柑桔、香蕉、橄欖、楊梅、油甘、珍珠鮑魚、膏蟹等,其中三棱橄欖、烏酥楊梅、灶香牌香蕉、玻璃油甘等特色水果遠近聞名,「金玉三捻橄欖」成為市首個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1979年全縣糧食畝產849.5公斤,實現雙跨《農業發展綱要》(《綱要》指標為畝產200公斤,雙跨《綱要》為畝產400公斤)。1982年涌現司馬浦、灶浦、關埠、貴嶼、陳店5個年畝產超噸糧人民公社。1984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20.71萬畝,單產409公斤,總產49.33萬噸,當年糧食種植面積佔用耕地52.15萬畝,年畝產達到946公斤,單產和總產雙創歷史記錄。1988年後糧食生產實現穩步發展,1989~2000年糧食、水稻年畝產「雙千斤」,連續12年保持「噸谷市(縣)」稱號。2001~2002年,受到台風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而減產。
潮陽縣從1990年2月至1991年11月實施中國農牧漁業豐收計劃項目《潮陽平原創年畝產噸糧綜合技術》,兩年全縣有25個鎮參與「豐收計劃」項目實施,1990年和1991年糧食麵積分別為43.16萬畝和43.36萬畝,年畝產分別為1077公斤和1094公斤,總產分別為46.48萬噸和47.44萬噸,兩年與前三年畝產同比分別增加95公斤和112公斤,增產10.59%和11.41%。合計新增糧食總量9.86萬噸,新增總產值5517.39萬元,1991年潮陽縣獲「中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1992~1997年潮陽市(縣)實施中國農牧漁業豐收計劃《汕頭市噸谷高效技術創六連冠》項目,實施范圍包括沙隴、司馬浦、金浦、井都、兩英、貴嶼、谷饒、關埠、灶浦等9個鎮(街道),以鎮(街道)為單位集中連片,承擔面積27萬畝,預期經濟指標:每年比前三年平均畝產稻穀增加15公斤;總產增加4050噸;每畝耕地年產值2500元;新增總產值4519萬元(簡稱「四項經濟指標」)。預期技術指標:推廣優質良種面積覆蓋率達80%以上;推廣適用農業技術覆蓋率50%以上;稻—稻—薯耕作制覆蓋率達70%以上(簡稱「三項技術指標」)。
「豐收計劃」項目經6年組織實施,全部達到預期「四項經濟指標」和「三項技術指標」。1997年11月潮陽市再次獲「中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國有企業
1979年,全縣國有工業企業15家,職工3544人,工業產值3732.1萬元,有5家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勵。1980年興建縣糖廠,國有工業增加到16家,職工3925人,工業產值3783.3萬元,固定資產原值2267.96萬元,利潤-130.22萬元。此後,引進、技改、開拓新興產業,加快國有企業的發展,涌現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工業產品。1985年,全系統國有工廠22家,職工7228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30人),固定資產原值4901.6萬元,工業產值8029萬元,利潤226.9萬元。1983~1986年,國有企業全面實行經濟核算責任制。1987年後,為扭虧增盈,在調整結構、優化產品和開發新產品的同時,著手外引內聯和對企業內部進行配套改革,使一批骨幹產品和骨幹企業脫穎而出,彩電、塑料玩具、仿毛裝飾布、煤礦液壓支柱等48種產品,形成具有特色的「潮貨」打入國內外市場。
1994年後,分不同工業企業的類別,實施不同的改革。實行「勞動、人事、分配」3項內部制度改革的有4家企業;實行責任、效益、工資等分配製度改革的有3家企業;對潮陽市絨布廠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提高其生產經營效益。潮陽市絨布廠組建成為集團公司,被省列入國家綜合改革試點企業之一;對停產工業企業進行合、兼、並改革的4家,合兼並後,把開發地產獲得的利益,作為卸掉經濟包袱,解決職工生活遺留問題;產權轉讓,活化虧損企業和抵押承包、租賃困難企業各1家;對市印刷廠採取易地更新、改造低產、擴大印刷生產措施。1996年,市印刷廠定向印刷初中《中國歷史》教科書,成為省級書刊印刷定點企業,年產值由95萬元提高到3510萬元,2002年產值保持1870萬元。1999年2月,對鍛壓機床廠實行部分產權制度改革,職工161人領取一次性生活補貼,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
截至2002年,在國有企業處於滑坡的形勢下,國有工業企業保持18家,其中轉產經營5家,停產13家。為積極穩妥的推進公有制工業改革,經潮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對農機一廠、汽車配件廠、通用機械廠、動力機械廠實行資產重組、減員增效的改革。是年,國有企業產值8878萬元。
集體企業
二輕企業1979年,潮陽手工業聯社轄下35家二輕工業企業,其中棉城25家、海門9家、司馬浦1家,全系統有職工5838人,從事塑料皮革、五金機電、工藝服裝、傢具、鐵木紙製品、文具印刷、竹器、搭篷、腰果、食品飲料等行業的生產。
1982年起,縣手工業聯社著手抓系統工業企業的改革工作。是年將縣量具廠並入縣機械廠。1983年全面實行經濟核算責任制。1986年後,外引內聯並舉,引進絲綢和時裝加工業。1988年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改革,二輕系統工業企業37家,職工7179人,產值5674.96萬元。1991年、1994年分別對第一、二輪承包經營責任制進行承包基數審計,兌現獎懲。1992年,潮陽縣電機廠兼並機械廠後,實行科學管理,不斷創新,使企業生產從單一的電機品種,發展成為家用電器、健身器材等電機系列產品,年產電機40萬台,成為中山威力洗衣機有限公司系列電機定點廠,發展到1996年,工業產值2250萬元,擁有固定資產1062.6萬元,創匯133.8萬元,職工488人。是年,潮陽市經濟委員會對電機廠兼並機械廠的改革,進行總結推廣;1993~1995年,手工業聯社轄下工業企業轉產8家。2002年,二輕工業企業在產7家,年產值1390萬元,餘下26家企業以租賃形式進行經營。
鄉鎮企業1979年,全縣社隊企業發展到1898家,從業人員11.6萬人,總收入1.24億元,固定資產原值2548.1萬元,總產值2263萬元。1984年,鄉鎮企業(前稱社隊企業)擴大為區辦、鄉辦、村辦、合作辦和個體辦5個層次,稱「五個輪子」一齊轉。是年,企業增至2996家,從業人員19.14萬人,總收入2.91億元,固定資產原值5340.1萬元。
「三來一補」企業
1979年10月,旅港同胞柳炎城到峽山洋內創辦一家「三來一補」工藝廠,該廠為潮陽縣「三來一補」企業之首例。1982年全縣「三來一補」工業企業發展到298家,客商投資(引進設備)745.86萬美元,出口商品總額552.44萬美元,償還客商投資175.12萬美元。1985年「三來一補」工業企業1463家,客商投資6162.3萬美元,出口商品總額2227.25萬美元,償還客商投資343.94萬美元。此後有下滑趨勢,逐年減少的「三來一補」工業企業,主要是轉為獨資生產經營。1990年「三來一補」工業企業358家,從業人員2.75萬人,引進設備850.6萬美元,工繳費1292萬美元。1996年,「三來一補」工業企業178家,從業人員1.46萬人,引進設備2570萬美元,工繳費6703萬美元。2002年全市新建和續建的「三來一補」工業建設項目44個,投資總額為6.19億元。
「三資」企業
潮陽縣「三資」企業始於1984年。時縣塑料廠(1985年稱塑料片材廠)與泰國日新實業兩合公司合作,生產塑料玩具,總投資88萬美元,其中外商佔40%,中方佔60%,企業定名為「潮新塑料玩具有限公司」。翌年與美國布朗公司簽訂進口三層雙色塑料片材生產設備協議,生產單層板材和雙層、三層共擠板材,是年產值30.5萬元。1992年,「三資」企業增至97家,從業人員6743人,累計投資2046萬美元,出口商品總額2094.6萬美元。2002年,全市「三資」企業337家,從業人員2.13萬人,累計投資3.54億美元,出口商品2.85億美元。1994~2002年,「三資」企業營業收入在億元以上的有9家,佔全市營業收入在億元以上的58家工業企業的15.52%。
股份合作制企業
1984年11月,縣柴油機廠引進電植絨毛布生產線項目。產品主要用於服裝、傢具罩布、手套、鞋面、提袋、皮箱、地氈、窗簾、玩具和工藝美術等,生產任意設計的花色品種。1986年2月試產成功,年終產值779.59萬元。1986年4月,縣絨布廠從縣柴油機廠分設出來後,從縣機械工業公司劃歸紡織工業公司管理,就地向柴油機廠租賃廠房、倉庫等。1993年,絨布廠被列入全省百家綜合改革試點企業之一。翌年,潮陽市把該廠作為國有工業企業制度改革的試點單位。
1996年12月,潮陽市絨布廠以產權制度為主進行改革,正式組建成為混合型的潮陽市絨布有限責任公司。將原絨布廠通過資產評估的國有資產存量1084萬元,劃出650.5萬元,作為國家股股本金,為國家持有產權;另外劃出433.44萬元,作為企業職工基本補償費(146.16萬元)、職工就業補償費(178.64萬元)、職工醫療補助費(81.19萬元),提取離退休職工醫療補助基金及管理費(27.45萬元),以上4項補償,按工齡年限逐年累計計算到企業職工,並由市國資辦從企業資產中,等值劃出計到職工各項補償。基本補償費和就業補償費,作為職工提股股本金、醫療補助費和離退休職工醫療補助基金及管理費,提留於企業,設立專戶。次年,市絨布有限責任公司總產值為2250萬元,銷售收入1710.66萬元,在職職工213人,固定資產凈值451.3萬元。1998年,總產值1268萬元,銷售收入721萬元。
1998年後,國有工業企業有潮陽市新華印刷廠、潮陽市微電機廠等3家企業被批准進行公司制改造,還有一批市直集體企業、民營企業逐步組建有限責任公司。

閱讀全文

與兩英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誠信的故事有哪些短篇100字 瀏覽:837
做事業總管幹什麼活 瀏覽:615
什麼決定幸福程度 瀏覽:701
教師在班群分享故事要怎麼說 瀏覽:786
4代表愛情什麼 瀏覽:667
遠嫁有了孩子過得不幸福怎麼辦 瀏覽:386
事業單位有多少 瀏覽:724
越南國家美女有多少 瀏覽:343
生日屬於什麼婚姻 瀏覽:815
浙江歐美女裝加盟費是多少 瀏覽:744
小橋斷了該怎麼修補童話故事 瀏覽:476
沒有什麼東西能代表愛情 瀏覽:956
童話故事裡哪個公主穿水晶鞋 瀏覽:367
螞蟻還會遇到誰發生什麼故事 瀏覽:245
怎麼進到事業單位工作 瀏覽:964
菲律賓哪個省經濟最好 瀏覽:897
青島平度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街道 瀏覽:233
愛情如何經營才能收獲幸福 瀏覽:238
文天祥先生有哪些故事 瀏覽:265
有什麼敬老故事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