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就其內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 ( 1 )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 2 )科學技術進步 ( 3 )勞動力數量的增長和素質的提高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 1 )相對穩定的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 ( 2 )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 ( 3 )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人口政策等。
㈡ 世界經濟復甦的多重因素有哪些
世界經濟復甦的多重因素有:
1、新冠病毒疫情
短期內疫情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難以消除。今年以來,部分國家疫情反復,雖尚未明顯改變世界經濟復甦勢頭,但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揮之不去,變異病毒快速傳播對經濟修復前景正在構成越來越大的風險。
近日,因擔憂變異病毒全球肆虐可能引發新一輪大范圍防控封鎖、進而拖累或延緩經濟復甦進程,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劇烈動盪,進入避險模式。疫情持續反復導致封鎖措施加強,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的恢復,延後服務業的復甦,使消費者行為變得更加謹慎,從而抑制經濟復甦趨勢。
2、各國經濟復甦分化加劇,使全球經濟復甦更趨復雜
在世界經濟整體加快復甦中,不同經濟體復甦程度非同步、不均衡,分化顯著,脆弱經濟反彈尚困擾許多國家。由於疫苗接種不均衡、政策支持力度和經濟修復能力等差異,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恢復態勢不同,前者明顯領先後者。
3、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漸行漸近,或加劇金融市場動盪
美聯儲縮減購債規模或加息,都會提振美元的利率和匯率,對國際資本流動帶來影響。鑒於本輪美歐日貨幣寬松力度前所未有,並已造成全球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離,資產泡沫化加劇,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將對其他國家帶來較大外溢效應。
一旦美聯儲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意味著全球流動性態勢會發生變化,金融市場動盪難以避免,引起市場避險情緒波動、資產價格劇烈調整。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可能出現跨境資本外流,匯率貶值不可避免。
㈢ 2022年GDP增速目標為5.5%,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因素有很多,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內部因素包括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還包括我國國內環境和國外環境,還有一些宏觀的經濟政策,都是能夠影響經濟增長的。
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是需要進行完善和增加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去發揮自己的正能量,才能夠使經濟穩定的發展。人力資源也是能夠促進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人力資源的質量和數量也能夠直接影響經濟的增長,而且人力的資源也取決於技能和創新能力。同時借書的人力資源短缺,那麼就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因為如果國家的人力資源充足,才能夠使技能和能力有所提升,這會促使經濟增長。
㈣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哈比森在《作為國民財富的人力資源》一書中指出:「人力資源是國民財富的最終基礎,一個國家如果不能發展人民的知識和技能,就不能發展別的任何東西。」
人才和資金,一直是困擾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瓶頸因素。作為欠發達地區發展經濟,是資金更重要,還是人才更重要?資本固然重要,但比起人才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沒有人才,資本再多,也只是一推廢料,沒有人才的運作,再多的資本也將付之東流。
首先,就人才的本質與作用來說,人才是有知識、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它是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大到一個國家的振興進步,一個地區的快速發展,小到一個企業的興旺發達,一個家庭的發家致富,人才都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古往今來,選賢任能,培育英才,一直是歷代政治家、思想家極為重視的問題。從先秦到近代,諸子百家,有識之士,都深刻論述了「國之興亡,務在得人」的理念。管子指出:「得人者,厚功大業,顯於天下;失人者,失國家、危社稷,滅於天下。」墨子曰:「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荀子》、《呂氏春秋》也都反復強調了「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的道理。說明人才問題直接關乎江山社稷,關繫到國之興亡。漢高祖劉邦深知人才的重要,更是善於選人用人的典範。他就是因為會用人,才使張良、蕭何、韓信等超級人才匯集麾下,靠發揮他們智慧才能取得了天下。而項羽因為妒賢嫉能,目無他人,不信任別人的能力,最終導致慘敗,自刎烏江。
當今社會的競爭,實質上是人的知識能力的競爭。當今國際間的競爭,主要是科技實力的競爭,而其中的核心,還是人才的競爭。在當代,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主要源於第三次技術革命,不管是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空間技術,還是管理技術,都是靠人的智慧和才能來實現的。
其次,就人才與資本的地位與關系來說,人才是本源,是第一位的,起決定作用的;而資本是派生的,從屬性的,是服從於純理性規律的。就本源講,先有人才,是人才創造了資本。人力資源學者研究認為:物力資源在經濟活動中是被動的,物理性的,硬性的,通俗地說,就是「死」的東西;而人力資源則是能動的,感性的,軟性的,就是「活」的。人與資本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能動性,主導性,活躍性。毛澤東說過:「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過人的因素,才能加以開發利用。」
最早研究人力資源的經濟學家奎奈認為:人是創造財富的第一因素,並說:「構成國家強大因素的是人。」古典經濟學的鼻祖威廉。配弟首先提出了「勞動創造價值」的觀點。重商主義經濟學派代表李嘉圖認為:「人的勞動是創造價值以及使價值增值的源泉。」馬歇爾是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他指出:「知識與組織是最有力的生產力。」馬克思在研究了生產過程中人的主導地位與作用後指出:「人的勞動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源泉。」
這一切事實與理論都雄辯地證明: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源泉,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尤其是其中的精華——人才,更是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最關鍵因素。
第三,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說,人才問題更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我們之所以發展緩慢,與東部地區差距拉大,關鍵還在於人的因素,在於人們的思維觀念的解放創新,在於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我們嚴重缺失高知識高技能人才——資料顯示:我國西部占國土資源面積的71%,但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僅為全國總量的15。5%;東部占總面積的11%,卻集中著43。2%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另一方面,現有的人才,或者說人力資源整體素質不高,發展經濟的能力不足。相較於東部地區,我們西部,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無論幹部,還是群眾,無論行政管理者,還是企業經營者,大多數顯得思想僵化、因循守舊、行動遲緩,不善於抓機遇,不敢闖,不敢幹,等靠要思想嚴重,面對激烈競爭的社會和市場,等待觀望,徘徊不前。
大家知道,大邱庄當初也是一片鹽鹼灘,不毛之地。改革開放之初,他們甚至比我們還要貧窮,還要落後,是有名的「光棍村」。正是因為他們有了禹作敏這一能人,帶領大家艱苦創業,勇闖市場,敢為天下先,才創造了讓世界稱奇的「大邱庄神話」。同樣,華西村如果不是吳仁寶,也許不可能成為中國「首富村」。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曾豪邁地講過:即使你把我的廠房、設備、市場、資金全部拿走,四年後我仍是鋼鐵大王。這說明,環境、資本只是一種外在的因素,而作為世界主宰的人才,才是促使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會發揮作用。
第四,就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人才的爭奪遠勝過對於資本的需求。當今世界已經由資本化進入知本化社會,也就是知識經濟時代。這一新經濟時代,掌握高端知識的人才是真正的掌權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舒爾茨說:「當代財富的構成,主要是人的能力。」西方發達國家新經濟增長的事實證明,在知識被轉化為主要生產力的新經濟里,推動經濟增長最為重要的因素是人才。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靠能源資本成為千萬富翁用了50年,而比爾。蓋茨靠人才成為百億富翁只用了十幾年時間。
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那裡人才薈萃,那裡就快速發展。東南沿海為什麼發展比我們快,就是人家搶佔了先機,網羅了全國各地的大批人才,就連我們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也紛紛「孔雀東南飛」。
在知本化時代,我們如果再不重視人才的培養、選拔、開發、引進,即使有再多的資金,就算有再多的資源,我們也將難以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而被時代遠遠的摔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