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場經濟產生的原因背景
市場作為一種交易活動或交換的場所,早已存在。但作為以市場為主來配置社會資源的市場經濟的形成則不過幾百年。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自由市場經濟與現代市場經濟。
自由市場經濟,也叫古典市場經濟,即完全由市場力量來自發調節的市場經濟。一般指20世紀以前存在的市場經濟。它建立在工業革命以及相應的生產技術基礎上,以機器生產為主體,生產能量得到充分的釋放。這一階段採取的是一種國家不幹預經濟生活的自由放任政策,整個經濟在「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支配下自由運作,社會經濟運行呈現出一種無組織、無計劃的自然運行狀態。然而,自由市場經濟在帶來異常可觀的經濟效果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種令人憂慮的狀況,這便是生產過剩或經濟蕭條,這種經濟危機以周期的形式經常發生。為了彌補這種自由市場競爭的失靈,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實行了政府幹預。這樣,市場經濟自由市場經濟就發展為現代市場經濟。
Ⅱ 對」泡沫經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宏觀措施解決
泡沫經濟的形成原因
泡沫經濟的形成,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宏觀環境寬松,有炒作的資金來源。泡沫經濟都是發生在國家對銀根放得比較松,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的階段,社會經濟表面上逞現一片繁榮,給泡沫經濟提供了炒作的資金來源。商品經濟具有周期性增長特點,每當經過一輪經濟蕭條之後,政府為啟動經濟增長,常降低利息,放鬆銀根,刺激投資和消費需求。一些手中獲有資金的企業和個人首先想到的是把這些資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潛力的資源上,這就是泡沫經濟成長的社會基礎。日本從1955-1985年,完成了經濟起飛,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手中有了錢的日本企業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話「,日本是一個島國,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為日本的稀缺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和城市佔地不斷增加,同時,由於基礎設施建設等對土地投資的增加,地價特別是城市房地產價格具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然而,日本人將這種趨勢絕對化了,認為地價只會上升,不會下降,以至把房地產投資作為一種資產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們開始製造土地泡沫,從80年代後半期開始,日本地價飛漲,投機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從銀行取得更多的貸款,然後再去尋求新的投機機會,於是有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產價格的進一步上升。日本的銀行業是「土地神話」的忠實信奉者。80年代後半期,由於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的發展,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加劇,銀行的籌資成本趨於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把房地產作為尋求高回報率的途徑,對房地產業的融資大幅度增加。若以1985年3月為基期,到1991年3月,銀行業的貸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對房地產貸款的增加量卻高達150.6%。銀行對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由1985年3月17.1萬億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萬億日元,同期的房地產貸款在銀行全部貸款余額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進入90年代,「土地神話」同泡沫經濟一起破滅,以土地為抵押的貸款項目便成了難以消化的不良債權。
形成泡沫經濟的第二個原因是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缺乏約束機制。從歷次泡沫經濟的發展過程看,到目前為止,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缺乏一個有效的約束機制。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進行約束,關鍵是對促進經濟泡沫成長的各種投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但到目前為止,社會還缺乏這種監控的手段。這種投機活動發生在投機當事人之間,是兩兩交易活動,沒有一個中介機構能去監控它。作為投機過程中的最關鍵的一步——貨款支付活動,更沒有一個監控機制。雖然貨款支付活動一般要通過銀行進行,但銀行只是收付中介,根據客戶指令付款,對付款的內容無力約束,加上銀行的分散性,起不了監控投機活動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於企業之間的交易活動之中。而且,政府還常常容易被投機交易所形成的經濟繁榮假象一時迷惑,覺察不到背後隱藏的投機活動,一直到問題積累到相當程度才得到發現。日本土地泡沫發生後,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日本全國范圍內都出現了城市土地再開發熱潮,土地價格隨之猛漲,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六大城市經濟圈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1985年比1980年上升了53.6%,1990年則更比1980年上升了525.9%。這期間,日本全國平均土地價格也上漲了1倍以上。日本約有一半的人擁有土地,約20%的人擁有土地繼承權。因而,隨著土地價格的上升,大多數日本人感到自己的財產在這幾年內增值了1-2倍。這一時期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不到6%,而金融資產價格、不動產價格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虛假上漲,使經濟逞現出虛假繁榮景象。1991年10月22日,日本經濟企劃廳的官員還在內閣例會上津津樂道日本經濟處於景氣狀態之中,幾天之後經濟形勢就急轉直下,企業破產事件大量增加。
在1926年出版的Palgrave英文大字典中給泡沫經濟下的定義是:「任何高度投機的不良商業行為」。
在1987年版的Palgrave經濟學大辭典中引用著名經濟學家,前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金德爾伯格(C.Kindleberger)的話重新定義泡沫經濟:「泡沫狀態這個名詞,隨便一點說,就是一種或一系列資產在一個連續過程中陡然漲價,開始的價格上升會使人們產生還要漲價的預期,於是又吸引了新的買主--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過買賣牟取利潤,而對這些資產本身的使用和產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興趣的。隨著漲價常常是預期的逆轉,接著就是價格暴跌,最後以金融危機告終。通常『繁榮』的時間要比泡沫狀態長些,價格、生產和利潤的上升也比較溫和一些。以後也許接著就是以暴跌(或恐慌)形式出現的危機,或者以繁榮的逐漸消退告終而不發生危機」
用泡沫來形容一個經濟實體在一段時間內迅速繁榮,然後又急劇下降的興衰變化,可以說是相當貼切。自然界的泡沫發生快,破滅更快。一滴肥皂水,一口氣就可以吹出一個炫
麗奪目的氣泡。可是好景不長,泡沫越大,迸裂得越快。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把泡沫經濟作為虛假繁榮的同義詞。就像一個肥皂泡一樣,看起來五顏六色,可是中間沒有什麼內含,一旦泡沫破裂,繁榮景象就像夢幻一樣頓時消逝得一干二凈 .
一、什麼是泡沫經濟
用泡沫來形容一個經濟實體在一段時間內迅速繁榮,然後又急劇下降的興衰變化,可以說是相當貼切。自然界的泡沫發生快,破滅更快。一滴肥皂水,一口氣就可以吹出一個炫麗奪目的氣泡。可是好景不長,泡沫越大,迸裂得越快。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把泡沫經濟作為虛假繁榮的同義詞。就像一個肥皂泡一樣,看起來五顏六色,可是中間沒有什麼內含,一旦泡沫破裂,繁榮景象就像夢幻一樣頓時消逝得一干二凈。
在1926年出版的Palgrave英文大字典中給泡沫經濟下的定義是:「任何高度投機的不良商業行為」。這個說法似乎還不夠清楚。於是,在1987年版的Palgrave經濟學大辭典中引用著名經濟學家,前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金德爾伯格(C.Kindleberger)的話重新定義泡沫經濟:「泡沫狀態這個名詞,隨便一點說,就是一種或一系列資產在一個連續過程中陡然漲價,開始的價格上升會使人們產生還要漲價的預期,於是又吸引了新的買主--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過買賣牟取利潤,而對這些資產本身的使用和產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興趣的。隨著漲價常常是預期的逆轉,接著就是價格暴跌,最後以金融危機告終。通常『繁榮』的時間要比泡沫狀態長些,價格、生產和利潤的上升也比較溫和一些。以後也許接著就是以暴跌(或恐慌)形式出現的危機,或者以繁榮的逐漸消退告終而不發生危機。」[1]
在現代經濟中,人們交換的具體商品遠遠少於交換一些符號,例如貨幣、股票、債券、外匯、期貨、期權合約、支票、匯票等等。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指出 :「資本移動、貨幣兌換、金融等符號經濟從產品、服務等實物經濟中完全獨立出來了。」「這是一個最為醒目而又最難理解的變化。」[2]由於實業投資的機會比較少,投資回報率比較低,而金融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比較高。在虛假的高回報率誘惑之下,大量資金在符號經濟中無效空轉,不構成實質增長。在與實質經濟沒有直接關聯的領域中資金泛濫,而實質生產部門因缺乏資金而逐漸衰退,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經濟泡沫化或產業空洞化。
二、經濟泡沫並不等於泡沫經濟。
高速發展的經濟必然會產生一些泡沫。就象是山間小溪,水流快了,難免激起一些泡沫,但這並不能因此而判斷小溪的水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溪水中的泡沫與肥皂水吹出的泡沫截然不同。溪水可以飲用而肥皂水則完全不行。水質不同,需要採用的處理方法也完全不同。
經濟泡沫指的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不均衡現象。這些不均衡綜合起來的具體表徵就是上下起伏的經濟周期。泡沫經濟則專指那些由於經濟投機活動而導致市場價格大起大落的現象。由於兩者產生的原因不同,所造成的危害不同,解決問題的對策也不同,所以區分泡沫經濟與經濟泡沫並不是簡單的文字游戲。如果不搞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很容易把真正的泡沫經濟和一般人們常說的經濟泡沫混淆起來,不利於識別泡沫經濟並採取相應的對策。
從供求關系來看,在正常的市場機制中,價格上升必然導致需求下降。可是,在泡沫經濟發作的時候,恰恰相反,價格越漲,需求越旺,買漲不買落。這是判斷是否出現泡沫經濟的一個重要的識別指標。
泡沫經濟一定會造成某些商品的價格大起大落,但逆命題卻不一定正確。不能根據某些商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就判斷是泡沫經濟。引起物價變化的原因很多,泡沫經濟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經濟泡沫與泡沫經濟之間主要的區別在於:市場機制會對經濟泡沫起到制衡作用,無論泡沫增長速度快慢,最終在市場機製作用下總會出現一個均衡點,但是市場機制對泡沫經濟則完全無能為力,因為在泡沫經濟中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均衡點。
三、經濟周期與泡沫經濟
無論在任何經濟體制都會出現經濟運行的上下波動。在某些時期,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出現繁榮景象,在另一些時期,經濟不景氣,出現停滯或衰退,周而復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周期。宏觀經濟的周期波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產生周期性波動的根源是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兩個對立面的矛盾和統一。由於市場擴張或者政府計劃擴張,使得社會需求增加,社會需求上升促使大工業生產擴張。因為在現代大工業的各個部門之間存在著緊密的投入---產出聯系,需求的增長以乘數形式被逐級放大。這種擴張常常表現為突然跳躍式的擴張,導致大規模投資高峰。大規模投資反過來引起大工業更為劇烈的擴張。經濟就好象起動了的火車頭一樣,越跑越快。[3]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平衡是暫時的,相對的;不平衡是經常的、絕對的。經濟發展就是從一個不均衡態向另一個不均衡態的運動過程。在自然辯證法中叫做「波浪式前進」規律。[4]周期波動反映出系統內部供求雙方對立統一的自我調節過程。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完全消除經濟的周期波動。如果波動的幅度過大或者頻率過高就會造成比較大的經濟損失。經濟大起大落,不利於制定長期的投資計劃,相當一部分生產資料不能被充分利用,不利於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資源分配效率,許多產品一時供不應求,一時積壓滯銷,造成嚴重的浪費。經濟上的劇烈振盪也會影響到政治安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世界各國政府都把穩定宏觀經濟作為其政策的重要目標。
過度投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結構扭曲,但是最終市場機制會發揮作用,矯正這些扭曲。於是,每過了一段時期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經濟調整,通常人們稱之為經濟周期。從經濟周期的圖像來看,經濟增長速度上下起伏,由經濟復甦達到繁榮,然後從繁榮轉入衰退,再由衰退進入蕭條。在衰退和蕭條時期,通過經濟體制內和體制外的調整逐漸趨向復甦。如此循環,過幾年就是一個周期。如果經濟泡沫比較嚴重則經濟周期的上下振幅比較大。採取適當的措施可以削弱經濟泡沫的影響,限制經濟周期的振幅。一般來說,經濟泡沫是不可避免的,經濟周期是宏觀經濟運動的必然規律。
泡沫經濟的運動軌跡與經濟周期不同。經濟周期運動是一個反復進行的連續過程,但是,泡沫經濟在達到高峰之後突然下跌,這種大起大落的現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不會重覆再現。
四、兩種不同的思維邏輯
從資訊理論的觀點來看,在考慮一項投資時必須要預測投資對象在未來各個時期的價格和市場需求。從投資到產品問世,在時間上存在著一個滯後。當產品上市的時候,市場上需求和價格可能都和預測有些出入。特別是在現代工業和金融市場上,市場運動趨勢的不確定性非常高。人們在投資決策時不可能掌握完全的信息。正是由於市場信息的不完全性造成了許多投資失誤。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尤其容易發生過度投資,從而導致經濟結構扭曲。在投資信息不完全這一點上,經濟泡沫與泡沫經濟並沒有根本區別。兩者之間的一個重大區別是人們在預期未來價格時的思維邏輯方式。
例如,在80年代初期,中國大陸市場上洗衣機的銷路很好,利潤也比較高,於是許多廠家一窩蜂而上,紛紛投資設廠,准備生產洗衣機。無論這些投資者如何預測市場需求狀況,他們對未來洗衣機價格的估計只有兩種可能:比較聰明的投資者會考慮到一旦自己的產品投入市場之後,當地供不應求的狀況得到緩解,洗衣機的價格會下降一個幅度。是否盈利取決於這個價格下降的幅度。而那些缺乏市場知識的人則會很簡單地根據當前洗衣機的市場價格來估計投產之後的利潤。假若洗衣機的功能和質量都沒有什麼重大改進的話,無論如何,沒有人會做出這樣的估計:本廠的洗衣機投入市場之後市場價格反而會上升。就在同一個時期,在上海和深圳的股票市場上出現一股狂熱,股民們幾乎都預期在自己投資之後股票的價格會再度上揚,可以從中獲利。盡管投資於洗衣機和投資於股票都存在著信息不完全的問題,投資者都具有相當的盲目性,但是他們對未來價格的估計具有完全不同的方式。在洗衣機投資中,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承認了市場機制,但是在股票投資中,人們明顯地背離了市場機制的根本原則。最後,市場機制會糾正在洗衣機投資上的失誤,但是卻對股票投資中出現的問題一籌莫展。這就形成了經濟泡沫和泡沫經濟之間的分水嶺。
五、張冠李戴、貽誤診斷
有的時候某種商品供過於求,產生了比較嚴重的積壓現象;有的地方投資決策錯誤,重覆建設,一下子開辦了許多商店、高級賓館,結果不得不關門倒閉。有的人把這些現象都批評為泡沫經濟。其實,這種批評的用詞並不確切。當市場出現不均衡現象的時候,供求雙方都會根據市場價格所傳遞的信息來相應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果價格上升,需求方就會適當減少需求,而生產者見有利可圖就會增加供給,市場機制會引導市場向一個新的均衡狀態運動。
有的人把由於大量借債用來投資而出現的虛假繁榮稱為泡沫經濟。這種提法也不十分確切。借債是融資的一種手段,是不是泡沫經濟,要看這些貸款被投入到哪些領域?如果這些貸款被投入生產領域,特別是用來發展那些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投資的結果使國家的綜合實力有所增加,這絕對不是什麼泡沫經濟。如果出現財務危機,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歸還貸款,即使投資的經濟效果不好,無論如何,還能找到相當數量的由投資所轉化的資產。顯然,這和那種泡沫迸裂之後一無所有的狀況大不相同。可是,如果把貸款用來炒房地產、證券和股票,表面上轟轟烈烈,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增加國家的綜合實力;一旦泡沫迸裂,除了一大堆爛賬之外什麼也沒有剩下,這當然是泡沫經濟。
有的人批評說,有些統計數據不確切,誇張成績,掩蓋缺點,這是泡沫經濟。還有的人批評說,有的官員貪污腐敗,有的商人賺了錢之後大吃大喝,花天酒地,這也是泡沫經濟。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錯誤的行為,但是,卻沒有理由把這些都歸納為泡沫經濟。
六、市場機制的作用
由於經濟泡沫和泡沫經濟的運行機制不同,應當採取的對策也不一樣。
過度投資導致經濟結構扭曲,由此而產生的經濟泡沫是不可避免的。出現經濟泡沫正說明了市場並不是萬能的,但是,這並不等於市場失靈。增進公平競爭,促進信息流通,減少在投資決策中的失誤都可以有效地抑制和削弱經濟泡沫。加強市場機制是減少經濟泡沫危害的根本途徑。在經濟轉型時期,有些政府官員不懂經濟規律,利用手中的權力瞎指揮,過多干預經濟活動是造成許多經濟泡沫的重要原因。因此,實現政企分開,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可以有效地減少經濟泡沫。
在泡沫經濟中,價格上升,需求也上升,這說明泡沫經濟並不遵照市場經濟的基本運行規則。泡沫經濟是市場失靈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典型。加強市場機制並不能夠解決泡沫經濟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因此,一旦確認某些問題是泡沫經濟所造成的後果,那麼就需要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如果在這個時候還認為市場機制能夠最終解決問題,那麼就未免書生氣十足,很可能會喪失時機,貽誤大局。
Ⅲ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 答: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是市場缺陷的存在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 一、市場缺陷的存在 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崇尚自由、平等。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國家的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價值規律的作用,國家並不怎麼介入經濟生活,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再加上產業革命的完成,自由資本主義制度使社會經濟發展發生了前所未有的、不可想像的變化,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爆發、社會矛盾的激化和其他社會問題的產生,人們發現,市場不是萬能的,國家應轉變職能,不能只是充當守護神,應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承擔起監督、管理的職責。具體市場的缺陷表現為三個方面: 1、市場障礙的存在 所謂市場障礙是指市場調節機製作用的障礙。主要指競爭秩序的問題。競爭是市場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市場機制發生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競爭市場就沒有動力,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便不能啟動。但競爭必然伴隨著限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這兩件副產品。因為競爭的過程加快了部分經營者擴大其資本與經營規模的進程,以致形成對市場的支配地位和壟斷,導致部分限制競爭行為的產生;追求利益的心理驅使某些競爭者採取各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這兩種行為的後果是使某些競爭者獲得超額利潤;正當競爭者的利益受到損害,市場調節機制不能充分有效的發揮作用。 2、市場的惟利性 市場的惟利性是指投資經營者所關注的是經濟利益,並往往表現為眼前可實現的利益;對於當前贏利率低或無利可圖甚至虧本或者投資期限長、風險大的行業或產品,人們往往不願投資。而在這些領域中,有些如公共和公益事業、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以及其他與國計民生關系密切或可能制約國民經濟長遠發展和總體效益的行業,即使不能盈利或虧損,也應當進行適度投資。而這顯然是不能指望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 3、市場調節機制的被動性及滯後性 這是因為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因為從投資、生產運營到市場價格形成和信息反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各個企業和個人掌握的信息不足和滯後,不能適時調整其投資經營決策,往往等到市場供求嚴重失調、產品大量滯銷過剩時才作出反映,這是市場的第三個缺陷。 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大型組織的產生及其影響 現代的商業組織起源於中世紀的庄園制度,以及17世紀初期的殖民公司,真正將企業發展起來,則是由現代的運輸業和通訊業,尤其是鐵路的發展決定的。現代企業的規模擴大、不斷的一體化,僅僅不到200年的歷史。 這個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直到19世紀中期,企業的規模受到技術、交易和制度的限制,不存在大的企業,主要的交易結構是生產商和代理商之間的聯系,合夥公司仍然是商業企業的標准合法形式。而到了十九世紀末期,隨著科學技術的應用和管理技術的改進,降低了企業內部交易的成本,促使以前不能涉足的大型項目成了人們的投資重點,融資的需要促進了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的發展,會計和信用制度也發展起來,這進一步加劇了資本集中。另一方面,為了應付由於社會整體生產缺乏計劃所帶來的危機對產業的沖擊,巨型企業開始出現,這種巨型企業採用各種形式組織起來,如托拉斯、辛迪加、康采恩等。 在大型企業形成壟斷的同時,小企業也不甘示弱,它們組成行業協會,尋求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工人、農民等也組織起來,如1886年美國勞工聯合會成立,1870年成立了農人協進會。 越來越多的大型組織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性力量,導致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原來的二元結構發展到私人—組織—國家的三元結構。 企業組織的擴大,首先是對私人權利造成了損害。表現之一是壟斷的形成,導致了消費者利益受損和經濟生活中的公平競爭弱化。另外大組織通過對市場份額的佔有,對生產的獨占,在向他人提供產品的時候,導致契約雙方的談判實力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契約自由」導致了卡特爾協議、濫用權利等行為的膨脹,這些行為的目的在於限制競爭,從而損害了小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而企業擴大之後,權力出現了。這不僅僅存在於企業的上下級關系、僱傭關系中,也存在於企業和個人、大企業和小企業之中。組織擴大之後,首先在生產領域獲得了權力,包括控制權,改變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在競爭機制中,消費者通過價格機制來控制經濟體系,而在組織擴大之後,公司日益進入非競爭性的定價活動之中,越來越多的格式合同使市場交易發生了變化,非壟斷方的自由和權利變成了Yes、No的選擇權。大型企業同樣對國家提出了挑戰,他們在政治上操縱選舉和國家政策,財團、財閥、富有的家族逐步控制了國家,自然包括立法、司法,首先是對內控制,然後是對外影響政治生活。 三、國家的能動反應 基於市場缺陷的存在和大型組織的挑戰,國家作出了相應的反應。如美國在羅斯福執政後,變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為國家干預政策。美國在制定《謝爾曼法》的過程中,一位參議員對經濟權力集中發表了猛烈的批評「如果這種結合導致的集中權力被賦予一個人,那麼這是一種君王般的特權;這是與我們的政府形式相矛盾的,應當遭到州和全國當局的強烈抵制。如果有什麼錯誤,這就是錯誤所在。如果我們不能忍受一個擁有政治權力的君主,我們同樣不能忍受一個對生產、運輸、生活必需品的銷售擁有權力的君王;如果我們不能服從任何帝王,同樣也不應當服從任何在貿易方面擁有阻礙競爭和固定任何商品價格的獨裁者。」經濟權力的集中和國家對不正當經濟權力的打擊,這兩個步驟幾乎是同時發生的,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來表示這個過程是最恰當不過了。在這個過程延續了100年以後,我們可以看出,國家是從以下幾方面來作出反應的: 1、消除市場競爭的障礙,阻止組織的擴大,限制組織的成長。這是國家的最早反映,由此出現了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新型法律。如美國的大型企業組織起源於鐵路和通訊業,國家的第一個反應也在於此。1870年伊利諾伊州在憲法中要求政府「通過各項法律去矯正鐵路的弊端,防止在客貨運費方面不公正的區別對待和敲詐行為」。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法》明確表示:「任何以契約、托拉斯或其他形式的聯合、共謀、壟斷而限制貿易的行為是違法或犯罪的行為」 2、針對市場普通主體不願介入的公共、公益事業等行業和產品,大規模發展出國家所有權,同時也是為了解決微觀上自由競爭和私人行為的無序性,國家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國有產業來替代私有組織。一來可以實現現代企業的生產和效率,二來可以填補空白,二來可避免私人挑戰國家和大企業侵犯私人權利。 3、調整總量平衡,保持社會均衡發展。成了國家的核心職責,這促使大批新型法律規范的產生。以往的私法僅僅調整微觀主體和微觀行為,競爭的宏觀無序性往往導致總量失衡,導致頻繁的經濟危機的產生。法律無能為力。而新的法律規范的制定,則是以政府的有形之手來引導市場這支無形之手。當然這方面政府的管理受制於市場的規律,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如美聯儲降息,表面看取決於格林斯潘,實際上格林斯潘決定是否降息,取決於商業銀行之間的貼現率,他是被動的。 4、企業內部的結構設置、權利安排、財務事宜等,成為法律規范的對象。在自由經濟時期,這些問題由企業自主安排,國家法律不予干涉。而今企業和公司法、會計法、稅法、審計法等的頒布,使這些社會關系紛紛被披上法律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