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1、對微觀個體的影響: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2、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短期利好債市,利空股市(醫葯、在線娛樂除外),但中期滑雹仍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和趨勢。
3、長期影響:政府治理將更透明,生產生活業態將朝著智談乎能化、線上化發展,風險中醞釀機遇,或將催生新的業態。
(1)疫情之後哪些企業經濟會大跌擴展閱讀:
疫情後回家時的注意事項:
當回到家中,第一時間含讓悉將口罩摘下,放到一個垃圾袋中;然後用75%的醫用酒精對垃圾袋內進行噴灑消毒;最後將垃圾袋密封好後,進行丟棄。
在回家後,一定不能忘記洗手!並且用抗菌洗手液/香皂在流動清水下進行,每兩個步驟最少實施五次,每次洗手時需要十至十五秒。為了方便記憶揉搓步驟簡單歸納為七字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
⑵ 疫情給普通人帶來了哪些經濟問題
在這場疫情到來時很多朋友以為會很快過去,所以面對對抗疫情很大意,誰也沒想到疫情持續一個多月還沒有徹底解除,在經濟上相信大家也沒有過多的准備,很多網友表示網貸、房貸、車貸因為工作沒有如期進行而還不上款,這場疫情後人們到個人存款會增加,所以,在疫情過後的幾個月時間中大家的消費水平會比以往降低。
外賣小哥、快遞、保潔、理發、餐飲等行業,以及月光族們,則會出現艱難的生存狀態。比如青島的外賣小哥,妻子發燒確診,自己也發燒咳嗽,就是確診前,自己還在送外賣,這樣很不對,遭到了很多人的罵聲。因疫情,很多人收入本來就驟減,那些很多在生存線上的困難家庭雪上加霜。這種情況下,讓我罵不出口,畢竟為了生存,誰也不想染上該病毒。
其次,線下實體店慘淡經營。這段時間大家出門,可以看到很多門面關門停業,現在只有超市、菜場、水果店、葯店等關繫到民生的店鋪在開業,但是營業時間比正常縮短。很多餐館、早餐店、娛樂等都還不能開門。例如餐飲行業,在年前接了很多年夜飯和年後宴席的訂單,購買了大量的食材,隨著疫情來襲,餐飲行業不能營業。
餐飲承受著巨大的損失。旅遊、酒店、電影院等人群聚集的行業收入都是斷崖式下跌。春節期間電影票房收入慘淡,電影《囧媽》只能放棄放映而放大家線上免費觀看。房租需要付、工資要發,線下實體店難以承受壓力。
再次,養殖行業。疫情是因為活禽交易傳播,現在屠宰場和活禽交易市場關閉。准備上市的雞鴨不能出售,各地封村封路阻斷了疫情,與阻斷了物資運輸。飼料不能運輸,例如豬、雞等養殖場面臨飢餓,甚至餓死,可能會導致禽流感疫情的發生。養殖戶也很無奈,會大量減少飼養規模。本來去年因豬疫情原因,豬肉價格站到了歷史高位。由於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接下來肉、禽、蛋的價格可能還會上漲,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⑶ 2020年疫情下的中國經濟面臨哪些挑戰
就業目標的實現仍面臨一定的壓力
第一,我最擔心的仍然是疫情和應對政策的不確定性。現在很多醫學界專家都認為,第二波疫情暴發的概率並不低。從中國經濟的角度,如果疫情再爆發,我們有沒有比過去更好應對政策,以平衡好疫情沖擊和經濟發展。
第二,就業目標的實現仍面臨一定的挑戰和壓力。(一)新增就業900萬人、調查失業率6%左右這一就業目標,本身並不高,但是完成起來仍然有一定的難度。上半年物價持續回落,1-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1%,工業品生產者價格下降1.7%。如果按照當前物價的走勢,今年的名義GDP不會比實際GDP高出太多,預計名義GDP增速在1%到2%之間——這么低的名義GDP創造出的就業機會是很有限的。如果要實行新增900萬的就業崗位的目標,需要名義GDP至少達到2%至3%。(二)即使實現了900萬的就業目標和6%的調查失業率,並不意味勞動力市場的問題就沒有了。過去我們合意的調查失業率均值應該在5%左右,此外,我們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並不能充分反映出真實的失業率,仍有隱形就業壓力的存在。目前城鎮調查失業率對農民工的覆蓋面不完整,這部分人群的就業狀況很難劃定,有的即使就業也可能是不充分的就業。比如,有些農民工在疫情前可能一天工作10個小時,疫情影響之下,現在可能一天只工作2個小時,工資也可能不到疫情前的一半。
劉元春:要警惕企業二次停工的風險
當然,當前的中國經濟仍然面臨很大的下行壓力,和很多的不確定性。首先,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依然是疫情。從世界疫情的蔓延過程來看,疫情帶來的一系列超預期的變化導致全球疫情的拐點一再後延,這也導致世界經濟的底部繼續下探——我們原本預測二季度末,世界經濟就會走到底部,但現在看世界經濟到三季度時仍會進一步下探,中國經濟外部環境會繼續發生更大的變化。目前疫情仍是阻撓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就很難恢復到常態。
第二,要警惕企業二次停工的風險。在行政性復工復產之後,能否快速實現有效需求的擴張是當前面臨的一大問題。因為只有有效需求的擴張,內需才能夠得以快速地提升,進而保證復工復產的產能供給不會被中斷,否則就會導致企業的二次停工停產。
第三,常態化的政策工具能否同時實現救助企業的兩個目標?對於微觀主體企業的救助有兩個目標:一個是疫情沖擊之下的救助,使得企業能夠運營下去;一個是幫助企業獲得充分的訂單,從而激發企業生產的活力。要想實現救助企業的這兩個目標,可能一種政策工具是不夠的,需要多種政策協調配合:一是要落實目前出台的一系列的直達的救助政策工具。二是要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要在恢復和提振國內需求為主體的經濟循環上下大功夫。三是要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有效提升民間主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