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經濟體系(貨幣體系)發生了什麼變化這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
最佳答案 二戰後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在二戰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時間里,世界經濟格局卻發生了三次重大演變,每一次演變都給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第一次: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戰後初期至70年代) 原因: 二戰使西歐各國遭到嚴重削弱, 美國遠離戰場,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在戰爭中通過貸款、出賣武器、後勤物資等,獲取了大量財富。 戰後,美國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學技術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促進了經濟的穩定發展。美國資產階級還向世界各地輸出資本,擴大海外市場,賺取高額利潤。 表現: 美國擁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國生產的。黃金儲備也最豐富。在戰後傳統的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難以維持的情況下,美國將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此外,美國還倡導和成立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影響: 美國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勢力,不斷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歐各國、日本等進行滲透,企圖控制這些國家。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控制國際金融和世界市場,使西歐、日本等國不得不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還憑借其經濟勢力,大肆推行強權主義政策,使整個世界動盪不安,難以穩定。 二.第二次: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演變(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後期) 原因: 經過短暫的恢復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加強國際經濟聯系的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先進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各國政府還紛紛加強對經濟的宏觀指導,積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利用國家的力量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憑借原有的經濟技術基礎,大力發展本國經濟。1973年,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戰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經濟危機使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危機結束以後,又進入「滯漲」階段。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日本在許多領域趕上和超過美國。 表現: 日本和歐洲共同體同美國在世界市場上展開激烈的競爭。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西歐國家和日本的崛起,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國由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變為最大的債務國。 影響: 西歐國家和日本的崛起,嚴重動搖了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使美國即使在美蘇爭霸中也一度處於守勢。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現,沖擊了美蘇兩極的世界格局,使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同時,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其利益沖突,甚至對抗不斷發生。 三、世界經濟呈現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90年代至今) 原因: 1、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得到極大發展。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國際協調機制不斷加強,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國際金融和跨國公司的發展,又加快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出現。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的情況下,為維護自身利益,增強國家在世界貿易中的競爭力,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出現。 表現: 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進一步加深,聯系日益緊密,跨國公司控制著世界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經濟領域的重要特徵。1997年,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使許多國家遭受巨大損失,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出現,都是世界經濟新變化的有力證據。 影響: 經濟全球化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范圍內開始了新一輪擴展。它一方面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但另一方面也使發展中國家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其經營風險也越來越大。同時,還給一些國家的社會穩定、地區和平帶來了威脅。 區域經濟集團化則促進了參加國經濟發展,將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化,也有利於世界政治、經濟多極化的形成。但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發展也使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同時也加劇了地區間的不平衡發展。 經濟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加快了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B.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三萬億美元,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四萬億美元。
戰後美國和蘇聯為了在全球稱霸,展開全面斗爭。在經濟上美國實行自由主義經濟,蘇聯實行計劃主義經濟。
客觀上推動了現代經濟的迅速發展
1.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空前發展的情況下,進入了高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黃金時期」。
2. 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
3. 日本、聯邦德國迅速崛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強國,資本主義世界形成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4. 這一階段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雖然有所恢復和發展,但是各國照搬了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弊端日益顯露,各國紛紛進行改革,未能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建設道路,嚴重製約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潛伏著各種危機。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C. 影響二戰後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二戰後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因素有科技革命。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二戰後棚談昌實行了科技革命政策,對世界經濟周侍戚期與危機變化的影響,科技革命對於經濟生活的全面調節和干預,影響了世界經濟周期波動,改變了經濟結構。科技革命是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世界鏈扒經濟的進步。
D.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的經濟有怎樣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的經濟影響:各國將資源從經濟建設轉移至戰場,經濟發展停滯,同時戰爭的破壞使一些地區經濟倒退;然而戰爭中發明的各項科技,戰後迅速民用!為戰後經濟回復、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基礎。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戰爭最後以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4)二戰後經濟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鼓舞下,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潮。首先,在亞洲的東部,中國、越南、朝鮮革命的勝利,推動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運動擴展到中東、北非。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以來,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外,非洲國家幾乎都取得獨立。拉丁美洲戰後民族運動也在深入發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勝利,影響尤為重要。
60年代以來,亞非拉總共有104個民族獨立國家,其中新獨立國家達69個。這一系列斗爭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結束了幾百年的殖民統治,深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民族獨立國家的普遍出現為發展中國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