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成渝城市群有望發展成世界級城市群,最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級
從全世界發展格局看,人口及資源向以中心城市為主的城市群集中是大趨勢。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也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這些城市群有各自的經濟特色,也有各自的發展階段。目前,中國正在形成三大國際級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具備第六大世界級城市群的實力。
隨著西成高鐵的開通,坐動車往來成都、西安兩地全程僅需4小時,西安到重慶只需5小時。渝貴高鐵經開通運行,從重慶到貴陽僅需2小時,到昆明也僅3.5小時。隨著這些高鐵的陸續開通,未來有望形成以西安、重慶、成都、貴陽以及昆明為中心的大西部城市群,也將是中國內陸可以與其他三大城市群比肩的國內第四大城市群。
2. 為什麼成都天府新區不修在城北發達的成德綿經濟圈,而修在南邊
以前經常去成都,不得不說,天府新區往南走是必然!
金堂、青白江、德陽一線,是成都平原的核心!是國家18億畝農耕地紅線以內的地方。國土部估計審批就不會通過。而成都南邊兒不同,龍泉山脈過去,全是丘陵。
並且,成都背面和德陽距離太近,對比看看現在的天府新區,成都背面無法容納這么大的面積。要知道德陽本身就夠小了……
成德綿是不需要設立專門的新區,成綿高速、成綿高速復線、成綿樂城際鐵路、高鐵等交通非常的發達。再去看看成綿高速堵車盛況,就知道成德綿經濟交流根本不用在設立新區來帶動。
而成南片區不同 ,成南一向是成都經濟薄弱環節。畢竟一直以來成都的經濟活躍區域都是在城北區域。
成南接壤的幾個城市經濟活力也遠低於城北接壤的德陽甚至隔著德陽的綿陽,所以就經濟發展帶動而言,成南設立新區更有利!
很多人收,設立天府新區,是為了讓成都第二國際機場「天府機場」沿線不太荒蕪。
天府機場在簡陽附近,距離成都市區50公里。
雖然天府新區是2014年審批通過,而天府國際機場在2015年審批通過,但是成都人都知道,天府機場其實申請時間很早,一直在成南尋找合適的地方而已。
成都各區域經濟分區挺明顯的,例如城北方向重工,西北向化工,城西製造業。天府新區定位是高 科技 、高新技術行業。
並且天府新區還擔當者帶動川南區域,聯動重慶的重任。
城北發展了多年,銜接德陽,並且人口稠密,屬於「拆不起」范圍。連舊城改造都害怕的區域,去設立新區……
成南大都是農村,丘陵地帶,拆遷成本、征地成本比城北低了很多。
別的不說,最近兩年天府新區的樓盤讓 成都主城的樓盤價格都不容易亂漲。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第一南邊離機場近,交通是第一大優勢。天府新區主要承接技術和服務類,要知道以後發展這兩樣是重要引擎;這些產業佔地要求並沒有那麼高,而南邊地形基本是一馬平川,開發建設起來,效率會更高!而周邊配套像酒店、超市、醫院、銀行、學校又比較完善,免除了很多後顧之憂!再來說北邊,很多設施很陳舊了、急需改造,改造可是個大工程,耗時、耗錢;其次北邊工廠多,環境不太好,這與新興產業不符。所以天府新區選址南邊而不選擇北邊!
最主要是基於用地的考慮,天府新區規劃面積600平方公里,如果是向北發展,必然在新都、青白江、金堂和廣漢之間佔領大量的基本農田,這么大的土地指標,在全省甚至全國不容易通過,而南邊則多是丘陵荒地,不屬於基本農田,便於徵收拆遷,大幅降低開發成本。
另外就產業基礎上講,當時的雙流的航空、龍泉的 汽車 製造,高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條件比新都和青白江更好,更容易快速的發展和提升。
事實上,看這兩年成都北部的交通現狀、北改的落幕和德陽互通的滯後,也證明了當初的選擇的正確。
天府新區是以國家的戰略,首先,天府新區為副省級單位,與大體量的四川省省會城市-成都市,是平起平坐的級別,全稱現在應該叫四川天府新區,大部分土地都是成都的轄區,所以有的時候叫成都天府新區。
成都的主戰場是在向東向南發展的,改變了成都千百年來固有的圈層城市模式,圈層城市模式在城市還為中小城市的時候,發展城市是最為經濟的,但到了城市需要向更高級別的奮斗的時候,圈層城市模式的交通受到嚴重的制約,所以在十多年前,成都就提出了成都向東向南發展的口號,為什麼要向東向南發展呢?因為成都的東南面為成都的丘陵地帶,是不適宜土地耕種的,向東向南發展的好處還在於,把西邊和北面沃野千里的,富庶的成都平原,留與子孫耕等等好處。
現在簡陽市也回歸了成都,成都更可以大展拳腳,穿越昔日的東郊龍泉山脈,成都城市的發展主戰場,延伸到了龍泉山脈以東,廣闊的丘陵地帶,成都高新東區。
昔日的東郊龍泉山,將打造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從傳統的圈層城市模式向一山兩翼的城市模式邁進,龍泉山以西為傳統的中心城區,也就是五環路以內,龍泉山以東為成都新城區,將著力打造淮州新城,簡州新城,天府空港新城。
如此,更契合了成渝經濟群,特別是成都和重慶相向發展,為打造中國強有力的成渝經濟區圈,而埋下伏筆。成都已經在向世界城市邁進。
成都北邊是成都發展比較早的區域,且位於四川經濟最活躍的成德綿經濟帶。成都天府新區優先考慮的確實應該是城北,而最後卻落戶城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成渝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成渝城市群規劃提出以後,成渝城市群的定位是全國第四大城市群,要建設未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群。在這種大背景下,四川原來的一號工程----成德綿一體化,開始為成渝城市群讓位。而成都、重慶相隔甚遠,且重慶在成都東南方向,因此,成都大力開發東南方,開始與重慶進行對接。這種情況下,天府新區落戶城南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成都北上期望低於預期。
成都當然還是想往北發展的,北邊基礎更好,地形更好,同時北邊的綿陽、德陽基礎也不差,且更方便成都北出秦嶺、前往中原。但是,成都以北腹地太短,德陽對成都也存在競爭關系,協調難度較大,成都往北只能到達廣漢邊界。這里的限制條件主要存在德陽一方,大概當時德陽也想憑自己條件成長為大城市吧。不過現在......
三,成南高新區取得巨大成功。
高新區在城南取得的成功,不僅給城南奠定了巨大的產業基礎,還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並吸引了大量人口,成功把城南推向了成都的熱門區域。同時,高新區的成功,也是天府新區落戶城南的強心劑。
四,天府新區在南,可以有效帶動川南、川中大多數城市的發展。
天府新區如果在北方,對綿陽、德陽等少數城市是有益的。但是天府新區在南方,則川南、川中等城市密集地帶都會隨之受益。
五,城南開發成本更低。
城北因開發時間早,城市化水平較高,再開發難度較大。而城南開發晚,大部分區域是未開發的處女地,開發成本較低。
也是這些原因,天府新區最終落戶城南。後來加上成都與資陽的合作出奇順利,簡陽也為成都所代管。天府新區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了。
原因大概有二
第一,成都以北的廣漢德陽一直到綿陽一馬平川,土地肥沃,這里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產地,到處都是大面積的農田示範保護區。糧食安全關系國家安全,是不容被突破的底線紅線。而向南以丘陵為主,土地相對貧瘠,沒有農田保護區等限制,正好開發工商業 旅遊 業。
第二,成都是中國西部具有國際戰略地位的城市,南向發展最有利於經廣西到南海,或經雲南緬甸等找到印度洋出海口,當成都找到並打通南邊出海口,就意味著我國大部分海運貨物可以徹底繞過馬六甲直接運往中東和歐洲,航海里程大幅縮短,這對於成都乃至四川吸納全國物流,人流,信息流都是戰略性的大手筆,如果出海通道打通,將會開啟一段西南地區的大繁榮時代。
其他的方面還有很多,但是這兩個原因是比較重要的。
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打造成德綿經濟圈喊了很多年,綿陽在做強自己,德陽在積極向南融入成都,為啥成都市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向北發展?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原有的城市格局問題。成都城市格局奠定多年了,北邊主要發展物流商貿產業和工業,包括自貿區也在北邊的青白江,而南邊主要發展高端服務業。由於北門有太多的商貿物流中心,而天府新區的定位是再造一個新成都,實際上是以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 科技 產業為主,兩者並不匹配。如果強行在城北打造天府新區,那將要付出巨大的拆遷改造成本。
一、基本農田保護
這就要聊聊關於基本農田的事了,作為全國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18億的耕地紅線絕對不讓碰,「能源、糧食、國防」是國家三大安全支柱,其中糧食安全又極為關鍵,而成都平原是糧倉,是土地最肥沃的區域之一,不管怎麼發展,作為命根子和基本國策的基本農田一定要保護好。
而相反,南邊多丘陵,除了眉山、新津部分沖積平原外,絕大多數的丘陵地區並不適合糧食耕種,充分利用這些國土資源進行城市建設就是最好的資源配置。
到這里,就非常清楚了。不是因為北部不好,反而是因為太好,所以作為糧倉進行重點保護罷了。再加上和北邊相比,當時南邊的城市發展都不算特別好,以建設帶動區域發展,這無論對成都還是對四川整體經濟的發展都是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的。將區域城市進行聯動,既是內在需要,也是發展必由。
二、政策原因主導
天府新區最早是有北部和南部兩個方案的。南部方案將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以及資陽、眉山部分地方納入。而北部方案,則是將高新西區、新都區、青白江區以及彭州、廣漢等地納入,從資源利用上南部佔有明顯的優勢,並且當時的德陽並不願意把廣漢這一沃土劃出去,在這一塊爭論了很久,最終也就導致了南部方案從各個角度而言,都完美勝出。
除此之外,當時整個方向的調整還跟政策有關,這里就不展開說了,方向的調整、規劃的調整很多都是宏觀層面的。
三、地震帶原因
08年發生地震以後,原本認為不會有高風險的龍門山斷裂帶讓整個成都市政府驚醒,為了避免再次遭遇災害,往東南方向發展成了必然的選擇。西北方向成了主控方向,用來發展農業是再適合不過的區域了
四、城市化進程較早
提問者就說過:成都北邊經濟發展比較好。是的,成都早期就是從北邊開始發展的, 這也是「北改」進展緩慢的原因,城市化發展早,隨著時間推移,老舊房源就多,動遷壓力也大,從成本角度考慮,寧願另闢蹊徑在無人區域進行新建,也比拆了重建成本要小好多。
最後,其實大方向很早就定了。
按照國務院1999年批復的《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1995年至2020年)》,成都城市規劃的路徑清晰可辨:結合周邊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發展基礎和發展潛力,充分利用南面、東面發展空間大的優勢,重點朝南向、東向拓展,進一步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優化生產力布局,實現促進國土空間高效利用。
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科技 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高度國際化的大都市!
成都正北,是彭州,什邡等城市,多丘陵,配套主要是物流、商貿!而南邊原本就有高新區!一馬平川,配套完善,定位匹配!
天府新區,提出的目標是」再造一個新成都」,和成都成為中國第六大中心成都目標一致!
恕我直說重點是拆遷大隊長被雙規了,北改資金全部被新當家拿去南邊去了,為了劃清界限,然後城南一發不可收拾。不然其實城北也還是可以的。比如當年說的2019新火車北站竣工,再看看現在沒變樣,是因為換人換班子。不是當年大隊長站錯邊成都比現在發展更合理吧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