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來我國經濟中心還會南移嗎哪些城市能崛起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經濟中心南移的概率並不大。一方面是因為北京作為北方大型城市,一直擁有著城市輻射能力,帶動周邊多個城市共同發展。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納慎薯北方多個城市經濟直線提升,例如大連、天津、青島。如果真的需要提出城市崛起名單,那應該是深圳、廣州。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為提升全國經濟逐步確立經濟區,比如最有名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大型城市起到了帶頭作用,周邊小型城市在大型城市的鼓勵和經濟帶動下,不斷地提升經濟生產總值。
其實,我國已經明確提出統一大市場。未來,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在統一大市場的影響下,從而帶領著多個行業共同發展,促進各大城市經濟提升。無論是北方大型城市,還是南方經濟城市,都會獲得穩定發展的機會。
② 中國經濟中心是
中國經濟中心為上海。
上海(Shanghai),簡稱「滬」,有「東方巴黎」的美稱,中國第一大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擁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以上海為龍頭的中國最大,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圈」,經濟實力相當雄厚,是我國第一個躋身進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長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2020年上海將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
《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昨天(29日)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就此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提出,到2020年,上海將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
經濟中心(economic centre)是指在一定經濟區域內自然形成的生產和交換比較集中,並對周圍地區產生較強經濟影響的地方。是一個特定區域范圍內,在國民經濟生活中居重要地位,並與其它城鎮和廣大農村經濟聯系密切、且能影響其經濟發展的城市或鎮。
③ 深圳的地理中心在哪深圳的經濟中心在哪深圳的未來中心在哪
1.深圳的地理中心在哪裡?
很多人都會說是龍華區,龍華區好像是比較中間的樣子,但只要你仔細看地圖,你就會發現, 深圳真正的地理中心其中在龍崗區 ,真正的距離最遠的兩邊的正中間。當然,很多人都不會仔細看地圖,都會覺得龍華區是真正的地理中心。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人都把坪山新區、鹽田新區、大鵬新區忽略了,這是不對的。圖如下。
2.深圳的經濟中心呢?很多人認為是在福田區,因為在那裡主導著深圳的各種發展思路,那裡也是非常繁華的地方,但經濟中心,應該從gdp上看,從gdp上看,無疑第一是南山區,南山區2020年GDP總量高達6502.22億元,遠超第二名的福田區,福田區2020年GDP為4754.16億元,因此, 南山區無愧為深圳的經濟中心。
南山區有著超多的高 科技 企業,有著超多的上市公司,光粵海街道就孵化了87家上市公司,有很多知名的大公司都是在這里的,這里就不舉例了。
3.深圳的未來中心在哪?未來中心即未來的經濟中心,如果具體一點, 當然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這是特區中的特區,更有政策上的優勢,這120.56平方公里是未來深圳最璀璨的地方,也是未來深圳最繁華的地方,是未來深圳的經濟中心,可以拉動深圳的經濟增長。現在跟西岸的深中通道在建設中,建成之後,兩地的經濟聯系得更緊密,未來這里會更加的有吸引力。
深圳的地理中心在龍華,它的經濟中心在福田,深圳的未來中心可能發展到龍華。龍華將成為新 科技 的孵化地。商業和 娛樂 業的中心。
地理中心在福田,經濟中心也在福田,未來中心也在福田。
90年代是羅湖,2000年是福田,2010年是南山,2020年是前海寶中,一路向西……
深圳有10個中心:羅湖,對外貿易和口岸中心;福田,行政,金融和電子中心;南山,五百強, 科技 研發製造和 科技 教育中心;寶安,製造工廠和灣區發展中心;龍崗,半導體產業和 體育 產業中心;坪山,新能源 汽車 研發和製造中心;光明,生物科學,醫療醫葯科學生產和研發中心;龍華,客家文化,紅色文化,打工文化產業中心;鹽田,海岸 旅遊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心;大鵬灣,海洋生物養殖業和海洋生態保護中心。
1.深圳的地理中心在龍華。
所謂的地理中心並不是簡單地用尺子在地圖上測量一下就行,而是要綜合考慮人口分布、交通等其它因素,就像中國的地理中心在西安,北京時間就是以西安為基準的,而不是單純用尺子量出來的甘肅。同樣的,綜合考慮人口分布和交通樞紐情況,深圳的地理中心應該是龍華,而不是龍崗。深圳市把高鐵北站建在這里也是這個考慮,從龍華到其它各個區都很方便,這里也是深圳的交通樞紐中心。
2.深圳的經濟中心在福田。雖然南山的GDP比福田高,但深圳的經濟中心在福田。因為經濟中心不僅僅是GDP的反映,也不僅僅是企業數量和企業體量的反映。還要考慮經濟政策的制定從哪裡來,金融機構總部在哪裡,就像雖然廣東是中國GDP最高的省級單位,上海的GDP高於北京,但中國的經濟中心仍然是北京。同樣的道理,福田區是深圳市政府駐地所在區,市級經濟決策機構都在福田,影響深圳的經濟政策從這里發出,同樣深圳的區域金融機構總部也都在福田,福田才是深圳的經濟中心。
3.深圳的未來中心在前海。這里說的前海是個泛前海概念,是以前海自貿區為中心輻射到南山半島到寶安中心區的區域。這里是深圳未來幾十年重點發展的區域,號稱深圳曼哈頓,自然也就是深圳的未來中心。
④ 世界三大經濟中心,歐盟日漸邊緣化,東亞強勢趕超北美
全世界有三大經濟中心,分別是中國所在的東亞,美國所在的北美,以及多國所在的歐盟。三大經濟中心,人口總數在25億左右,佔世界人口近3三分之一的比重, 但卻貢獻了超七成的GDP總量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舉足輕重。
在中國還沒有崛起之前,東亞的經濟老大是日本,日本上限有限,東亞的整體經濟實力根本無法與北美和歐盟抗衡。歐盟和北美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是世界經濟的兩大引擎,雙方實力在伯仲之間,互相交替領先。 不過自從2008年之後,歐盟經濟陷入泥潭,而中國又強勢崛起,帶領東亞超過歐盟,直追北美。
現在東亞、歐盟和北美,誰的經濟發展更強勁有力呢?
先來明確地理概念,歐盟目前有27個成員國,全部在歐洲。北美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世界15個大區之一,通常指的是美國、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等地區,本文只統計美國和加拿大,因為其他地區的GDP可以忽略不計。東亞一般包括中國(包括港澳台)、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五個國家,由於蒙古和朝鮮GDP太低,本文只統計中日韓三國的GDP。
第一個要說的是歐盟,歐盟的經濟發展可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日益衰落」。 歐盟經濟的巔峰在2008年,28國(英國那時還未脫歐)GDP總量為19.18萬億美元,其中英國為2.94萬億美元。此時北美的美國GDP為14.71萬億美元,加拿大為1.55萬億美元,合計16.26萬億美元。可見,在2008年的時候,歐盟實力比北美強多了,GDP高出將近3萬億美元。
2008年是歐盟的巔峰之年,此後13年一直未能再超越。也就是在這一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最終演變成為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國確實是握有軍事霸權和金融霸權的超級大國,通過無限放水,把自己的危機成功轉嫁到了世界各地,讓其他國家轉而為美國買單,歐盟自然也在其他國家之列。
此後歐盟經歷歐債危機以及英國脫歐,元氣大傷,至此失去了跟北美一較高下的實力,同時也被東亞甩在了身後。 2021年,僅中國一國的GDP總量超過了歐盟27國!
歐盟經濟何以似一盤散沙?
首先是結構性問題。歐盟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聯合體,每個國家自身的經濟結構不同,經濟發展速度不同,所處發展階段不同,所需貨幣政策也不同。但是由於歐盟的聯系,他們不得不被迫使用同一種貨幣,這樣的貨幣政策自然無法因地制宜地,滿足每個國家的需求。
其次,生育率低下,勞動力短缺,消費能力不足,環環相因,成為死扣。歐盟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人口增長率越來越低,人口撫養比(超過65歲的人口與15-64歲的勞動人口之間的比率)已經接近30%。歐盟國家基本都是發達國家,第三產業佔比很高,服務業是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人口老齡化,就意味著消費不足,沒有足夠的增量人口,就無法刺激消費,也就無法使經濟有力復甦。
最後就是高福利和高稅收削弱了歐盟各國的競爭力。歐盟是以稅收支撐高福利的傳統「福利 社會 」。高稅收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勞動者努力工作獲取高回報的意願,而高福利反而會鼓勵勞動者不去工作坐等政府補貼的行為。
總體來說,歐盟經濟要重新煥發生機異常困難,因為種種問題太難解決。未來歐盟與其他兩個經濟中心的差距恐怕會越拉越大,最終被逐漸邊緣化。
第二個要說的是北美,如果說歐盟在日益衰落,那麼北美就是強勢依舊。
用數據說話,2008年的時候北美GDP為16.26萬億美元,佔世界的比重為25.41%,正好四分之一。到2020年,北美GDP為22.6萬億美元,佔世界的比重為26.67%,超過四分之一,比12年前要高。
軍功章要頒給美國,2008年到2020年,美國的GDP佔世界的比重由22.98%提升到24.72%,而同期加拿大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其實是下降的,可以說北美的經濟就靠美國支撐著。
2008年之前的幾十年,美國GDP佔世界的比重是一個緩慢的下降趨勢,但08年之後,比重不降反升。
2008年波雲譎詭,世界經濟走向分層。08年以前,一個國家只要內部安定,經濟總體總還是增量的,無非快慢罷了。但是08年以後,世界經濟開始存量蛋糕的博弈,各國捲入激烈的「魷魚 游戲 」中。
2008年世界GDP總量是63.71萬億美元,2020年世界經濟總量是84.71萬億美元,增量21萬億美元,增幅33%。
這么看,全球經濟似乎增長挺快啊,平均年增速也有2.7%,增量有21萬億美元,相當於12年間世界經濟多了一個美國的體量。
但關鍵的問題是,抽絲剝繭,這些經濟增量到底來自哪些國家?
2008年中國GDP總量為4.59萬億美元,2020年為14.73萬億美元,增率220.92%,增量10.14萬億美元。
2008年美國GDP總量為14.71萬億美元,2020年為20.94萬億美元,增率42.35%,增量6.23萬億美元。
2008年其他國家GDP總和為44.41萬億美元,2020年為49.04萬億美元,增率10.43%,增量4.63萬億美元。
這12年間,中美兩國貢獻了全球GDP增量的八成,其他200多個經濟體只貢獻了4.63萬億美元,尚不及中國增量的一半。這就是世界經濟的真相。
說實話,美國經濟比大多數發達國家要強勢得多,要不是中國進步神速,美國簡直就是人生贏家。
當前美國經濟困難重重,國內物價指數漲到幾十年最高,疫情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看似虛弱,但事實上美國依然很強。未來很長時間,美國依然是全球頂級大國,經濟發展會比絕大多數國家好,以美國為主體的北美,依然是全球經濟的一大重心。
最後說東亞,目前東亞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方,也是未來的世界經濟中心。
過去幾十年,歐盟和北美相對波瀾不驚,東亞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0年,日本是東亞第一大經濟體,GDP高達5萬億美元,經濟規模在東亞的比重高達70%左右。
2021年,日本GDP依舊在5萬億美元徘徊,而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替代日本成為東亞扛把子,經濟規模在東亞的比重達到四分之三。
中日韓三國分別是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十大經濟體。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2025年大概率將超過北美。關鍵是中日韓三國人口總和多達16億,發展上限比北美高多了。
中日韓三國各有優勢產業,貿易存在很大的互補空間。中國的製造業、互聯網經濟、新能源 科技 發展迅速;日本半導體上游原材料、醫療以及 科技 領域具有優勢;韓國在半導體、電子、船舶等方面發展強勁。
三國經濟融合的發展潛力巨大。從全球范圍看,中日韓三國的貿易依存度不足20%,發展餘量很大。相比之下,歐盟市場的依存度超過60%,北美自貿區接近50%。也就是說,如果三方在經濟層面能夠進行緊密的合作和交流,大家都將收獲無可計量的經濟紅利。
特別是中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對韓國以及日本的部分產業確有沖擊。三國存在內耗,如果經濟能高度融合,必將優化產業配置,取得1+1+1遠大於3的效果。
全球經濟重心正加速向亞洲,特別向東亞轉移,東亞取代北美成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區域只是時間問題。
未來10年,中國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韓國有望超過義大利和加拿大,而日本還能維持世界老三的地位。東亞經濟規模在全球的佔比將進一步提高,當然中國是絕對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