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帝都城市群怎樣了!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日前,受相關部門領導委託,「荊楚連線」協助對接並邀請「智谷趨勢」等,全國性財經媒體同行前來武漢考察。
本文是「智谷趨勢」合夥人,《中國樓市大洗牌》作者黃漢城老師在實地考察後基於個人觀察與體驗,對武漢正在發生的變化進行了相應思考。
應該說,黃老師的文章從產業與人口流動等方面對武漢與周邊互動狀況的把握是精準的,更為我們關注武漢與湖北提供了新的啟迪。
為更好的關注武漢和湖北,從今天始我們將陸續轉載本次來武漢考察老師的內容,以供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全省正在發生的變化!
以下為正文:
縱觀全國,只有兩座城市被冠以大的稱號——大上海和大武漢。
武漢被國父孫中山報以極高期望。在其所著的《建國方略》中設想了這樣的宏偉藍圖,「所以為武漢將來立計劃,必須定一規模,略如紐約、倫敦之大。」
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武漢都大大超過了這兩座城市。
但更「嚇人」的是,武漢還在繼續變大大大!
武漢究竟有多大?
以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為例,這個城市單論面積大小,就比49年之前的北平還大,時人調侃,「緊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漢口」。
不過,真正讓這座城市被高看一眼的,還是其經濟地位。
在二十世紀初,武漢作為九省通衢,扼住了千里黃金水道長江的咽喉,光是漢口的對外貿易總額,就高居全國第二位。
你可能很難想像,一座內陸城市的進出口貿易,竟然能佔全國貿易額的12.4%。
當時的武漢,擁有內地唯一一個可以跟沿海相匹敵的通商口岸。稱其為內陸的光榮之城,也不為過。
因此,漢口被盛譽「駕乎津門,直逼滬上」,名氣一度流傳海外,被稱為「東方芝加哥」。
過去繁盛,未來同樣被抱以重大期望。
美國未來學家麥金利•康韋曾經做過這樣大膽的預測:
武漢將在21世紀世界十大超級城市裡排第二位,高於另一入選城市——上海之前。
先別忙著驚訝,武漢大學歷史學教授馮天瑜這樣做出解讀:
「康韋的理由在於,以更長遠的星球戰略家眼光來看,一個城市賴以生存的基本元素就會超越任何政策人為因素凸顯出來:水資源,中心位置這樣的地理因素,高校人才這樣的地緣因素,工商業基礎。」
確實,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武漢各項優勢著實得天獨厚。
「十里洋場大上海,大江大河大武漢」。武漢被稱為「千湖之市」,坐擁長江和漢江,全市面積中四分之一是水面。
不只是水資源豐富,武漢地理位置更是極佳,是國家樞紐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鮮少被各種天災侵襲。
要論高校人才,武漢更是全國聞名的大學城。截至2020年,武漢有多達92所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多達130萬。
在帶領湖北乃至中部崛起,構建內循環為主的新經濟格局中,武漢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前陣子,我應邀參加武漢市網信辦和新浪微博、新浪湖北組織的大武漢C位見活動,有個新的發現——
武漢,又雙叕變大了。其膨脹速度之快,簡直令人驚奇。
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
從2000年-2010年,武漢都市圈九個城市當中,除了武漢和臨近的鄂州之外,其他7個城市均呈現人口凈流出的局面。
其中,十年間潛江人口萎縮了4.5萬人,黃石萎縮4.7萬人,咸寧少了23萬,黃岡最為誇張,流失了94萬人。
里頭,有不少人就是被武漢虹吸走的。
在中西部,「合一省之力肥一市」是常見的發展模式,四川、重慶、安徽、湖北等都不例外。
武漢作為中部六大省會中,唯一一個被賦予副省級地位的城市,虹吸效應當然不弱。
2006年,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長江流域經濟所所長秦尊文發現,湖北全省163家上市後備企業中,有95%計劃將總部遷至武漢。
有人就感慨,「窮全湖北之物力,成大武漢之威名」!
在大都市圈時代下,城市的「馬太效應」一定是會越來越強的。
然而,我驚奇的發現——
最近十年,咸寧、黃石從人口凈流出轉為人口流入城市。
黃石一掃往日頹勢,增加近4萬人,咸寧一口氣凈增20萬人口。加上鄂州保持住定力,武漢都市圈的九個城市,已經有四個正增長了。
整個城市群的人口流失情況正在顯著緩解。按理說,隨著高鐵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小城市人口會加速流向附近的特大城市。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奇跡?
原因就在於,武漢通過有意識的產業轉移和經濟輻射,帶領整個都市圈走向共同富裕。中心城市武漢,從集聚效應改為擴散效應,推動周邊城市人口凈增長。
武漢的未來,相當可期。這座英雄之城,正在奔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