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形勢主要受哪些方面的影響
首先受政治體制影響,其次經濟本身運行情況影響,還有外圍經常情況影響!
❷ 中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各種影響有哪些舉例
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影響有很多:首先自然環境方面,一是以自然資源的消耗為代價帶來的經濟增長;另一個是在發展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如國內的多個資源型城市環境的破壞跟當地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如山西的煤礦、大慶油田、鄂爾多斯的破產,暴富經濟等如神木縣危機都屬非健康不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受諸多因素導向,以致國民價值觀以GDP增長論成敗,是經濟發展對人文環境最大的破壞,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一味追求財富、忽視道德危機、冷漠社會。如在中國無健康安全食品等很多都是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可以說利大於弊;很多發展思路都是不可持續發展的短視行為。
❸ 中國經濟的發展對中國的影響
一方面,這對中國有利:
1、國民經濟的整體實力經歷了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歷史性轉變。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
2、人民的生活已經實現了從貧困到總體福祉的歷史性跨越,並且正在朝著總體福祉的目標前進。
3、經濟結構從低水平向高水平、從不平衡向相對平衡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顯著增強。
4、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由弱到強,跨越式發展,支撐經濟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另一方面,對國家不利:
1、能源消耗嚴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實行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傳統的煤炭資源開發模式不僅浪費資源,而且造成環境污染,降低企業經濟效益,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巨大損失)。
2、對國民經濟宏觀調控能力和法律法規的挑戰。(二)城市化進程中亂佔耕地現象嚴重,造成城市土地佔用過度擴張而造成的農田破壞和佔用;城市化、重建和拆遷過程中政府控制不力,導致許多城市發生違法建設,獲得國家補償極為普遍。
3、各種收入差距仍在擴大(社會矛盾正在加劇)。
4、中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突出(表現為農業基礎薄弱、製造業規模大而薄弱、服務業發展滯後)。主要由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驅動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沒有根本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
一、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中國的經濟奇跡是建立在中國耀眼的經濟發展成就基礎上的。從數量規模上看,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中國的經濟規模僅有3679億元人民幣;而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已經高達82.71萬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整體提高
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看,中國近40年的經濟增長確實稱得上是一大奇跡。
從人均GDP水平的角度看,1978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1元人民幣,僅為同期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是當時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國家;而2017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高達59660元人民幣(近8800美元),已經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
從社會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中國在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科教文衛等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取得諸多輝煌成就。
三、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以碳排放減少為例,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最近十年間,中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了將近41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顯然,中國的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轉型升級已經初顯成效。
❹ 中國政府採取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對國際社會有哪些影響
在我國經濟社會體系需要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改革需要進一步推進的情況下,改革卻存在不少重大缺陷。第一,從經濟領域說,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如大型國有企業的股份化改革,壟斷行業的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基本經濟資源的市場化配置等由於障礙重重而進展緩慢。第二,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轉所必須的法治環境遲遲未能建立。第三,政府必須提供的教育基本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不但沒有加強相反有削弱的趨勢。最後,與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社會體制相適應的粗放增長方式也難於向集約增長方式轉變。由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行政腐敗擴散等造成的社會矛盾日益加劇,並引起了部分群眾對現實生活中消極現象的強烈不滿。
制度與宏觀經濟的關系—不和諧現象之根源在於制度,經濟落後的根源也在於制度。
勞動力生產資料、勞動對象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特定製度背景下的存在,並且只有通過一定製度組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其最大放用。畢竟生產力中的主導因素:人。也是一定製度背景下的存在。生產要素與制度的密切捆綁使得制度的地位舉足輕重,不可忽視.
大量事實證明:先進的科學技術只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和必要條件,制度才能保證行進技術充分發揮放用。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不幸地處在一個落後消沉的封建制度中,最終化做那個王朝幾聲催命的號炮,而西方國家卻學會用它開礦山、造槍炮、修隧道,發展國力。這就是制度滯後導致先進生產力無用武之地。
另外,即使在同一生產力水平下,制度通過其自身的優化組合能力同樣能夠催生出巨大的潛能。福特的T型車由於流水線型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使得生產效率提高,成本迅速降低;現代工業中的供應鏈管理、ERP信息處理系統都是絕佳的佐證。另外,在公共福利項目上,如我校的OA行政管理系統、數字化迎新系統等,以其獨特的整合能力,使得學校的服務質量有了相當大的改觀。
從制度經濟學角度而言,所有不和諧現象產生的原因可 結為兩個:
1、「效率的制度供給」;
2、「制度自身缺位」。打水買飯插隊現象是制度文化建高的缺位導致系統穩定值降低,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公社效率低下是因為當時制度缺乏自身的活力和對經濟體的有效支撐,難以為經濟體提供應有的效率。
希望以上對您有幫助
❺ 國常會宣布部署6方面33項措施穩經濟,這對經濟發展有哪些積極影響
這不僅能夠進一步釋放經濟的活力和潛力,而且也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更重要的是,此舉能夠拉動GDP的增長,並且減輕經濟發展的壓力。這些措施不僅是堅持穩中求進方針的必要舉措,而且也是符合經濟發展需求的必然結果。
由於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的確陷入過發展困境,而且發展速度有所減緩。在這一特殊時期,我們不僅需要堅持正確的經濟方針,而且也應當出台與之相對應的經濟政策和措施,進而尋求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之間的平衡。
最後,這能促進經濟的平穩運行。我國一直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發展方針,而穩定經濟發展秩序亦是主要方面。通過促進消費者消費和帶動投資的方式,市場主體不僅能夠迅速獲得融資,而且也能獲得更多發展動力和機會。而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他們的發展能夠直接作用於我國的經濟。所以這些舉措恰逢其時,而且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