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學(或者股市)說中,PS,PE,PB各指什麼含義,如何衡量好壞
PB:市凈率 PB (市凈率=股價/每股凈資產)
1.PS:價銷比 PS (價銷比=股價/每股消貨額)
市銷率=股價/每股銷售額=股票總市值/總銷售額在貿易公司,此指標不太有價值;最好是一個自產自銷的工廠。市銷率讓大家看到的是一個企業為老百姓服務的能力,市銷率高的企業也是真正為百姓做實事的企業,值得投資。對食品、飲料行業評估比較合理一般來講不突破2.0
PE:市盈率 PE (本益比=股價/每股稅後純益)
市盈率簡單說就是本利比,比如說,股價為10元,每股凈利潤1元,用10年時間可收回本金(不考慮復利的情況)。市盈率越高,收回本金的時間越長。市盈率越高,越受投資追捧;當高的離奇的時候,投資者的預期價格不能兌現時,投資者就會蒙受損失。周期性行業特點:市盈率低時賣出點,市盈率高時買入點銀行加息時,對證券市場會產生很大影響:銀行的利息越高,股票的市盈率下降,由於每股凈利潤不變,股價下降。在不同的企業,不同階段,不同的大市背景下,是市盈率都有著不同的含義,不能單單看市盈率的高低,而確定某隻股票可買或者可賣。市盈率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特別是看待一個周期性行業時,不能單獨看他在效率好或壞時與非周期性行業的比較。對於周期性行業在市盈率高時買進,風險較小。而在非周期性行業正好相反,市盈率最高時反而最危險。
3.PB:市凈率 PB (市凈率=股價/每股凈資產)
市凈率=股價/每股凈資產(銀行的 pb 在1.5-2.5之間)市凈率越高,企業盈利能力越強,倍受人們的追捧,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其業績很好。而市凈率很低時,企的資產質量可能存在問題,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值得懷疑。不過市凈率高低是好是壞,不能片面而談,比如我國的股票價值遠遠高於凈資產,這是一個普遍情況,所以在我國的市場這個指標就可能不很使用,但在美國,銀行股就很喜歡用這個指標。另一種情況,市凈率低也可能是企業自身行業問題,例如長源電力(000966)市凈率大概在0.7左右,第三季度虧損,這是由於本身行業受季度的影響所致。價現比 (價現比=股價/每股現金流量◇眾所周知,公司的償債能力是與公司的現金流情況密切相關的。現金流= (現金流進-現金流出)/股本總數。現金流持有越多,公司能保證短期不會存在債務危機,從一個側面也反應公司在實現真正盈利。
㈡ 微觀經濟學中cs.ps分別指什麼
Consumer Surplus消費者剩餘
Procer Surplus生產者剩餘
㈢ 在經濟學中,字母P代表什麼
經濟學里有很多字母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列舉如下:
P:價格 Q:數量 D:需求 S:供給 E:均衡(或期望) e:彈性
es:供給的價格彈性 exy: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U:效用 TU:總效用
MRTS:邊際技術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總成本 TFC:總不變成本
AC:平均總成本 MC:邊際成本 LTC:長期總成本
LMC:長期邊際成本 SMC:短期邊際成本 TR:總收益 AR:平均收益
PS:生產者剩餘 MP:邊際產品 VMP:邊際產品價值
MRP:邊際收益產品 MFC:邊際要素成本 r:利率
㈣ 市場經濟中各個字母的含義是什麼
最近在復習經濟學,簡單從網上截取的:
P:價格 Q:數量 D:需求 S:供給 E:均衡(或期望)e:彈性 ed:需求的價格彈性 es:供給的價格彈性 exy: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U:效用並睜 TU:總效用 MU:邊際效用 CS:消費者剩餘
MRS: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L:勞動力 K:資本 TP:總產量 AP:平均產量 MP:邊際產量 MRTS:邊際技術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總成本
TFC:總不變成本 TVC:總可變成本 TC:總成本 AFC:平均不變成本悔蔽稿 AVC:平均可變成本
AC:平均總成本 MC:邊際成本 LTC:長期總成本 LAC:長期平均成本 SAC:短期平均成本
LMC:長期邊際成本 SMC:短期邊際碧孝成本 TR:總收益 AR:平均收益 MR:邊際收益 PS:生產者剩餘 MP:邊際產品 VMP:邊際產品價值 W:勞動價格 MRP:邊際收益產品 MFC:邊際要素成本 r:利率 PEP:價格擴展線
微觀所有的公式只有兩個,那就是效用論的d(U)/d(X)=0
和生產論的dπ/dl=0(求k的時候就是dk),所有一切的共識全都是從這兩個式子加上不同的條件推導出來的
這下不用再問這幾個字母啥意思了吧
u效用,x產品(x1,x2.。。。。。xn),π利潤,l勞動,k資本
D--需求,S--供給,Q--產量,P--價格,E--均衡,U--效用,M--邊際,R--替代,A--平均,T--總的
TFC:固定總成本
TVC:可變總成本TC:總成本
AC:平均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AVC:平均可變成本
MC:邊際成本TP:總產量
AP:平均產量
MP:邊際產量
MR:邊際收益
AR:平均收益TR:總收益
AC:平均成本TC:總成本
㈤ 經濟學中,P,Q,D,S,E,I,A代表什麼
P:價格 Q:數量 D:需求 S:供給 E:均衡(或期望)e:彈性 ed:需求的價格彈性 es:供給的價格彈性 exy: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U:效用 TU:總效用 MU:邊際效用 CS:消費者剩餘
MRS: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L:勞動力 K:資本 TP:總產量 AP:平均產量 MP:邊際產量 MRTS:邊際技術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總成本
TFC:總不變成本 TVC:總可變成本 TC:總成本 AFC:平均不變成本 AVC:平均可變成本
AC:平均總成本 MC:邊際成本 LTC:長期總成本 LAC:長期平均成本 SAC:短期平均成本
LMC:長期邊際成本 SMC:短期邊際成本 TR:總收益 AR:平均收益 MR:邊際收益 PS:生產者剩餘 MP:邊際產品 VMP:邊際產品價值 W:勞動價格 MRP:邊際收益產品 MFC:邊際要素成本 r:利率 PEP:價格擴展線
微觀所有的公式只有兩個,那就是效用論的d(U)/d(X)=0
和生產論的dπ/dl=0(求k的時候就是dk),所有一切的共識全都是從這兩個式子加上不同的條件推導出來的
這下不用再問這幾個字母啥意思了吧
u效用,x產品(x1,x2.。。。。。xn),π利潤,l勞動,k資本
D--需求,S--供給,Q--產量,P--價格,E--均衡,U--效用,M--邊際,R--替代,A--平均,T--總的
TFC:固定總成本
TVC:可變總成本TC:總成本
AC:平均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AVC:平均可變成本
MC:邊際成本TP:總產量
AP:平均產量
MP:邊際產量
MR:邊際收益
AR:平均收益TR:總收益
AC:平均成本TC:總成本
㈥ 經濟學中的G、W、P、G'、W'都是什麼意思啊
這個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代號G表示貨幣,即goldW表示的是商品,德語中的Waren(馬克思是德國人,當然用德語的首字母來代替)而G『表示的是循環之後擴大的貨幣W』同理G-W-G' 表達的是資本循環周轉的方式P多表示利潤
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
G貨幣: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指貨幣表現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價值和衡量其價值量大小的職能。這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把一切商品的價值表現為同名的量,使它們在質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較。貨幣之所以能執行這種職能,是因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價值。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亦稱「購買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藉以實現商品價值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證明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大價值; 作為流通手段,貨幣實現這種價值,即W—G或G—W。
3、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的職能。這一職能是為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由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在時空上的差異,就產生了商品使用價值的讓渡與商品價值的實現在時間上分離開來的客觀必然性。
4、貯藏手段
貨幣的一種職能,即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貨幣就退出流通;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增加時,部分被貯存的貨幣就進入流通。
充當貯藏手段的貨幣,必須是實在的足值的金銀貨幣。只有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才能發揮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紙幣不具備貯藏手段的職能。只有當紙幣幣值長期保持穩定的條件下,人們才會儲藏紙幣。紙幣有儲存手段(在銀行)的職能,不具備貯藏手段的職能。
5、世界貨幣
世界貨幣是在國際商品流通中發揮一般等價物作用的貨幣。世界貨幣是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世界貨幣除作為價值尺度之外,還是國際支付手段、國際購買手段和財富的國際轉移手段
W商品資本的職能,是使商品轉化為貨幣,完成從商品(W′)—貨幣(G′)的運動。生產資本在執行其職能時,既消耗掉自己本身的價值,又創造出包括資本價值和剩餘價值在內的商品。通過商品的出賣,資本家不僅收回了預付資本的價值,而且實現了剩餘價值。在這里,一般商品流通的W-G過程與商品資本流通的W′-G′過程的區別是一目瞭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