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地理,我國糧食作物和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
這種結構的主要缺點是:
①農業生產結構的單一性與自然資源的多樣性很不適應,自然資源尚未充分合理利用。
②經濟效益低,農業費用高,純收入比例小。
③以大田作物為主的農業經濟,經不起天災(尤其水旱災害)的考驗,具有較大的脆弱性。
農業生產布局
可分為下列5方面:
①糧食生產布局。糧食生產是農業生產的主要成分(見中國糧食作物地理,全國各縣市糧食作物各有其組合特徵:第一,在淮河秦嶺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稻穀占糧食總產量70%乃至90%以上,平原地區有較多的雙季稻,旱地以玉米、甘薯為主,但佔比重不大。在丘陵山地區域,尤其是西南地區,玉米、甘薯比重也較大。第二,淮河秦嶺以北,六盤山以東、長城以南,以冬小麥、玉米為主,次為高粱、甘薯、大豆、穀子等。第三,東北地區以玉米、大豆、春小麥、高粱、穀子為主,20世紀60年代以後,玉米擴大很快,而大豆、高粱、穀子等則縮減很多。第四,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地帶,糧食作物種類多而雜,以春小麥、玉米、穀子、莜麥、馬鈴薯、糜子、高粱、大豆等為主。第五,西北灌溉沃洲農業地區以春小麥為主,次為穀子、糜子等。南疆等地以冬小麥和玉米為主。第六,青藏高原地區以青稞、春小麥為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糧食生產發展迅速,1990年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長3.9倍。其中,1953~1990年平均增長2.7%,而1981~1990年則平均增長3.4%,但年際很不穩定,豐歉年起伏很大,1990年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平均每公頃為3.93噸,各地產量水平相差很大,提高單產和平衡增產還有很大潛力。
②經濟作物布局。經濟作物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長,1990年達14.4%,主要為棉花(占經濟作物面積26%)和油料作物(占經濟作物面積50.90%,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5大油料),其次為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煙葉(烤煙為主)、麻類(黃紅麻為主)、葯材等。此外還包括未計入農作物播種面積的茶、桑、水果、橡膠等木本經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雖遠小於糧食,但產值和商品率均高,在滿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增加農民收入、提供輕工業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均佔有重要地位。大多數經濟作物各有一定較集中的分布區。20世紀50年代初期,多數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較大,產量穩定增長。50年代後期起,經濟作物面積縮減,種植分散,管理粗放,產量降低,商品率下降,棉、油、糖均不能自給。自70年代末期以來,由於糾正了忽視經濟作物的現象,經濟作物面積又有所擴大,
大多數經濟作物如棉花、
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甘蔗、甜菜、烤煙、茶葉、蠶繭、水果等的產量均已創歷史最高水平(見中國經濟作物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