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昆明經濟和泉州哪個好

昆明經濟和泉州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3-11-29 12:50:53

Ⅰ 不談工資收入高低,昆明和泉州 哪個更宜居

宜居···看個人 喜好了,喜歡靜的或者 喧嘩的城市······江蘇 風景挺好的········
廈門 也還行 昆明 我沒去過 也不是很了解···泉州 稱為古城只是有歷史罷了····
泉州是座經濟城市·······建議你 選擇昆明···

Ⅱ 在中國三十一個省中哪個城市的經濟綜合方面最好

在中國大陸三十一個省中,上海市的經濟綜合方面最好。 2009上半年中國城市經濟排名前130位

1、上海市 6612 (滬)
2、北京市 5308.4 (京)
3、廣州市 3917.3 (廣東1)
4、深圳市 3631.7 (廣東2)
5、蘇州市 3311.05 (江蘇1)
6、天津市 3154.85 (津)
7、無錫市 2350 (江蘇2)
8、重慶市 2322.26 (渝)
9、佛山市 2293.2 (廣東3)
10、青島市 2282.4 (山東1)
11、杭州市 2210.8 (浙江1)
12、沈陽市 2054.2 (遼寧1)
13、武漢市 1983.2 (湖北1)
14、大連市1968.8 (遼寧2)
15、成都市 1951.3 (四川1)
16、南京市 1911.1 (江蘇3)
17、寧波市 1819.8 (浙江2)
18、煙台市 1817.8 (山東2)
19、唐山市 1718.3 (河北1)
20、東莞市 1690.2 (廣東4)
21、濟南市 1531.7 (山東3)
22、鄭州市 1524.3 (河南1)
23、長沙市 1484.1 (湖南1)
24、濰坊市 1402.6 (山東4)
25、哈爾濱市1373.4(黑龍江1)
26、石家莊市1365.4 (河北2)
27、南通市 1350.02 (江蘇4)
28、泉州市 1289.42 (福建1)
29、長春市 1194.3 (吉林1)
30、常州市 1167 (江蘇5)
31、淄博市 1150.5 (山東5)
32、濟寧市 1127.9 (山東6)
33、徐州市 1091.46 (江蘇6)
34、溫州市 1087.49 (浙江3)
35、西安市 1076.3 (陝西1)
36、紹興市 1058.18 (浙江4)
37、臨沂市 1039 (山東7)
38、福州市 1003.2 (福建2)
39、威海市 981.1 (山東8)
40、東營市 936.6 (山東9)
41、大慶市 930 (黑龍江2)
42、邯鄲市 910.4 (河北3)
43、包頭市 900.1 (內蒙古1)
44、台州市 897.88(浙江5)
45、洛陽市 895.8 (河南2)
46、鞍山市 884 (遼寧3)
47、鄂爾多斯 870 (內蒙古2)
48、鹽城市 870 (江蘇7)
49、泰州市 845.45 (江蘇8)
50、嘉興市 841.27 (浙江6)
51、合肥市 835.2 (安徽1)
52、保定市 820.6 (河北4)
53、揚州市 820 (江蘇8)
54、鎮江市 814 (江蘇9)
55、德州市806.2 (山東10)
56、南昌市787.3 (江西1)
57、泰安市784.7 (山東11)
58、金華市772.5 (浙江7)
59、南陽市 770.4 (河南3)
60、昆明市770.2 (雲南1)
61、吉林市 731.3 (吉林2)
62、中山市 708.69 (廣東5)
63、廈門市 696.4 (福建3)
64、太原市 683.9 (山西1)
65、南寧市 671 (廣西1)
66、呼和浩特658.1(內蒙古3)
67、聊城市 646.7 (山東11)
68、濱州市 627.4 (山東12)
69、江門市 612 (廣東6)
70、惠州市 603.2 (廣東7)
71、棗庄市 583.4 (山東13)
72、滄州市 582.48 (河北5)
73、茂名市 560 (廣東8)
74、宜昌市 558 (湖北2)
75、平頂山 550.8 (河南4)
76、岳陽市 539.6 (湖南2)
77、廊坊市 535 (河北6)
78、焦作市 515.8 (河南5)
79、湛江市 511 (廣東9)
80、許昌市 509 (河南6)
81、湖州市 505.63 (浙江8)
82、汕頭市 501 (廣東10)
83、安陽市 496.7 (河南7)
84、襄樊市 488 (湖北3)
85、常德市 484.1 (湖南3)
86、淮安市 483.62(江蘇10)
87、新鄉市 472.47 (河南8)
88、周口市 471.2 (河南9)
89、柳州市 465.13 (廣西2)
90、漳州市 455.6 (福建4)
91、商丘市 453.31(河南10)
92、邢台市 448 (河北7)
93、珠海市 447.8 (廣東11)
94、衡陽市 446.5 (湖南4)
95、株州市 440 (湖南5)
96、烏魯木齊437.5 (新疆1)
97、信陽市 437.1 (河南11)
98、菏澤市 428 (山東14)
99、榆林市 424.11 (陝西2)
100、連雲港 418 (江蘇11)
101、駐馬店 413.4 (河南12)
102、蘭州市 411 (甘肅1)
103、贛州市 410 (江西2)
104、通遼市 392 (內蒙古4)
105、綿陽市 388.59 (四川2)
106、貴陽市 385.1 (貴州1)
107、蕪湖市 380.8 (安徽2)
108、營口市 380 (遼寧4)
109、日照市 378.1(山東15)
110、赤峰市 373.5 (內蒙古5)
111、桂林市 371.61 (廣西3)
112、秦皇島 370.57 (河北8)
113、安慶市 353.3 (安徽3)
114、開封市 353 (河南13)
115、揭陽市 350 (廣東12)
116、咸陽市 347.5 (陝西3)
117、錦州市 347.4 (遼寧5)
118、德陽市347.3 (四川3)
119、郴州市 342.3(湖南6)
120、撫順市 342 (遼寧6)
121、寶雞市 342 (陝西4)
122、龍岩市 336.8(福建5)
123、臨汾市 330.3(山西2)
124、清遠市 329 (廣東13)
125、曲靖市 326.6(廣西4)
126、馬鞍山326.1 (安徽4)
127、肇慶市 318.4(廣東14)
128、九江市 314.9(江西2)
129、本溪市 310 (遼寧7)
130、張家口 304 (河北9)

Ⅲ 2021年人均GDP50強城市

2021年人均GDP50強城市

2021年人均GDP50強城市,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各城市交出了2021年的成績單,意味著城市經濟再上新台階。2021年人均GDP50強城市。

2021年人均GDP50強城市1

GDP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而人均GDP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2019年中國大陸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2021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突破1.25萬美元,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2021年中國大陸城市人均GDP50強已經出爐了,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城市入榜。

根據世界人均GDP發達標准,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是發達國家水平,2021年中國已經有很多城市超過了該水平,2021年,中國有30座城市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比2020年增加20座,這意味著中國一年就增加了20座發達國家水平的城市,充分說明了中國城市近年來經濟發展獲得了巨大成就。

人均GDP前三甲城市

狀元:鄂爾多斯

2021年是鄂爾多斯市經濟騰飛的一年,GDP名義增速達到33.5%,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帶動全市GDP總量和人均GDP迅速抬升,2021年鄂爾多斯市實現GDP4715.7億元,排名全國第57名,人均GDP達到20.9萬人民幣(3.43萬美元),排名從2020年的第四名提升至榜首。

榜眼:克拉瑪依

2021年克拉瑪依市預計實現GDP1050億元,2020年末常住人口達到49.03萬人,人均GDP達到21.42萬人民幣(3.4萬美元),2020年克拉瑪依市人均GDP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2021年人均GDP被同省的鄂爾多斯趕超,退居全國第二名。

探花:無錫

在中國城市GDP前15強中,無錫市是常住人口最少的城市,常住人口僅746萬,但是創造的經濟總量卻不低,2021年無錫市實現GDP14003.24億元,排名全國第14名,所以,無錫市的人均GDP也非常高,人均GDP達到18.77萬人民幣(2.9萬美元),排名全國第三名。

人均GDP排名前十的城市還有:北京市、蘇州市、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常州市、珠海市。

GDP和人均GDP均排名全國前十的城市有5個,分別是北京市、蘇州市、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些城市才是真正全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

50強城市區域分布

2021年,中國人均GDP50強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發達的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福建和內蒙古等省份。

其中,江蘇省入榜城市最多,達到8個,其次是浙江省,有6個城市入榜,而廣東、山東、福建、內蒙古各有5個城市入榜。

地處我國北部邊疆的內蒙古去年竟然有5個城市入榜人均GDP50強,富裕程度不可小覷,特別是排名第一的鄂爾多斯市和排名第二的克拉瑪依市均來自內蒙古。

另外,安徽省有3個城市入榜,湖北有2個城市入榜,陝西、雲南、遼寧、新疆、河北、甘肅、湖南、江西各有1個城市入榜。

四大直轄市中,北京和上海人均GDP排名均進入前十,天津排名第40名,而重慶市是唯一沒有進入人均GDP50強的直轄市。

雖然全國人均GDP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國城市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也越發嚴重,中國一些城市的人均GDP已經超過3萬美元,而有些地區的人均GDP卻低於3000美元,兩者相差十倍,人均GDP的巨大差距充分反映地區發展不均衡,說明中國城市的「貧富差距」也在迅速擴大。

2021年人均GDP50強城市2

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各城市交出了2021年的成績單,意味著城市經濟再上新台階。全國300多個地級市以上的城市中,前50強可謂是「佼佼者」。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4座一線城市,依然穩坐「四大天王」的位置。這一次,榆林、太原取代南寧、漳州成為「尖子生」踏入Top50。

其中,在GDP20強城市中,前17位排名與2020年一致。然而,時隔22年福州超越泉州,重返福建省第一名,拿走了全國20強最後一個名額。

(長春為預估數據,以官方為准)

大局未變 誰更出色

按GDP排名分析,全國前十的城市去年GDP總量均已超過1.6萬億元,前六城超過了2萬億元。其中,上海、北京GDP總量突破4萬億元,深圳、廣州突破3萬億元,成都、杭州逼近2萬億元。

再從GDP實際增速研究,武 漢、合肥、南通、無錫、蘇州、成都、東莞等14城增速跑贏全國8.1%的數據。其中,武 漢(12.2%)、合肥(9.2%)、南通(8.9%)增速數據排名位列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GDP「萬億俱樂部」擴容至24城。論橫向區位,東部城市有17座,中部城市4座,西部城市3座。論縱向區位,南方有18座,北方僅有6座,南北差距未見縮小。

從城市群來看,其中長三角城市群以8座領銜,粵港澳大灣區以4座緊隨其後。在頭部十大城市中,武 漢因疫情影響,2020年已與杭州位置互換。南京取代天津,成為新的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由此看到,今年格局也未曾改變。

新兵過萬 誰最上進

所謂「萬億俱樂部」,指的是中國大陸全年GDP達到或超過1萬億元的城市。2020年「萬億俱樂部」 迎來擴容,成員從17個增至23個,包括濟南、合肥、南通、福州、泉州以及西安。近些年,從這幾個城市的成績單來看,各有喜憂。

提到合肥,腦海中不禁閃現出京東方、長鑫、蔚來等龍頭企業。這些年用「搶跑」二字概括合肥,一點也不為過。正如足球場上的黑馬,馳騁到球門前,才顯露胸有成竹的自信,臨門一腳直打球門。

這座城市的GDP增量和名義增速,均是6城最高的,連續六年實現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台階。按照這個速度,合肥今年超越濟南指日可待。

當然,作為省會的濟南並不示弱,以11432.22億元在6城市中拔得頭籌,拿下第18名的席位。近些年,發展速度日新月異,勢必會站在省內「一覽眾山小」。

根據濟南統計局數據,2021年濟南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智造濟南」,全市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5.9%,兩年平均增長9.0%,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兩年平均2.9、1.7個百分點。

而泉州相比這幾個城市,2019年經濟距離萬億僅差54億元。雖然GDP連續22年位居全省第一,但是福州一直在「窮追不舍」。最終,福州還是搶回了「老大哥」的位置。不過,誰能一直坐穩「大哥」的位置,還真不好說。

福州實力不俗,2021年GDP再破一個千億門檻。其中,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4.0%、32.5%、63.5%,分別拉動增長0.3、2.7、5.3個百分點。

再看名義GDP增速上,福州同樣表現出色,去年前三個季度福州GDP增速均高於泉州。全年13.0%的增速成績,在6個「新兵」中僅次於合肥。

說實話,南通闖入萬億俱樂部,令人意料之外。2019年距離萬億目標,差著616.5億的缺口,六個城市中僅高於西安。雖然一口吃不了大胖子,但是持續性小口投喂也相差無幾。

令人仰望的是,南通地理位置的優勢,進入了上海一小時經濟圈,面臨著沿海與內陸兩大經濟的輻射。論「包工頭」,南通是專業的,每4個南通人,就有1人從事建築業。作為南通的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建築業的產值很高。截至去年,建築業總產值破萬億,在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西安是西北首個GDP破萬億城市,而且GDP突破萬億元大關也意味著,九大國家中心城市GDP全部超萬億元。前幾年,西安在縣域經濟上存在短板,主要集中鄠邑、藍田、周至三個傳統「末位」區縣。

經過不斷地調整,三區經濟總量之和佔全市一半左右。但是,三者去年年底突然失速,一方面是突發的疫情,使得按下了「暫停鍵」,另一方面是發展潛力上的日漸疲軟。

無論如何,受去年末疫情影響,整個城市有40餘天被迫按下「暫停鍵」,但西安算是打出了「萬億城市」的.擦邊球。

而在當時,東莞GDP達10855.35億元,成為萬億GDP第24城,超越了西安。據2022年東莞政府報告,2021年東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超1.1萬家,實現翻一番;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左右,重大項目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

拒絕一城獨大雙子星不是夢

「雙子星」現象,相信大家都熟悉不過了。這些城市經濟總量佔到全省經濟的四分之一,核心綜合實力旗鼓相當,則說明該城市對所在省份經濟十分重要。

比如,廣東坐擁廣州、深圳,浙江穩拿杭州、寧波,福建的福州、廈門各有所長,山東的濟南、青島你追我趕……

為什麼沿海省份雙子星「成群結隊」,而內陸省份往往「一枝獨秀」?

不難發現,隨著武 漢、成都、長沙、鄭州、合肥等城市在各大榜單中嶄露頭角,逐漸成為排行榜中的「新秀」。但是,這些地方幾乎都帶著省份的身份,而其餘地方在榜單中算是個「過客」,真是時有時無、若隱若現。甚至,讓人很難脫口而出該城市是省內第二大強市。

然而,沿海省份並不一樣,往往都是多個「雙子星」城市,現在「三子星」城市出現了,福州、泉州、廈門就是三足鼎立。尤其,在南方能輕而易舉的說出第二大城市、第三大主力軍。有些城市的實力與省會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深圳就是最為典型的「橋頭堡」。

「雙子星」城市的存在,究竟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哪些好處?

一方面,可以促進城市間競爭,在吸引人才、產業、資金等方面進行對標,打造更好的市場環境,從而使得雙方共贏。另一方面,久而久之在省內形成「城市群」,帶動資源要素快速流通,打破行政束縛,對整個區域將會產生積極作用。

所以,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可以說,雙子星城市越多,發展才越平衡。

24座「萬億俱樂部」分布並不均衡,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產業、技術、人才等各種資源流向了特定的區域。因此,未來需要進一步協調區域發展,優化計劃單列市、重要節點城市等中心城市,發揮更大的「溢出」效應。

2021年人均GDP50強城市3

城市的活力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主要動力。近年來,中心城市、經濟總量大的城市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當前,各大城市2021年經濟數據陸續揭曉。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梳理了2021年各大城市GDP數據,在全國337個地級及地級以上城市中,共有54個城市GDP超過5000億元,比上一年多了9個,共有24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比上一年增加1個。此外,2021包括榆林、濰坊等一些地級市表現十分亮眼。

24城超過萬億,福州首次躋身20強

在全國337個地級及地級以上城市中,這50城可謂是佼佼者。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21年TOP50城GDP之和為613484億元,約佔全國的53.6%。從入圍的門檻來看,今年第50名的是太原,其GDP達5121.6億元,比去年的門檻提高了519.6億元,這也是50強城市GDP門檻首次突破5000億元。

從頭部城市來看,今年GDP十強城市依然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 漢、南京,前十名的名次都沒有變化。

上海和北京均首次超過了4萬億。其中,上海實現GDP43214.85億元。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年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16055.82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兩年平均增長11.7%。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生物產值同比增速分別為1.9倍、16.1%和12.1%,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8倍、12.2%和7.4%。

北京市實現GDP40269.6億元。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1.0%,兩年平均增長15.8%。重點行業中,醫葯製造業在疫苗生產帶動下比上年增長2.5倍。

京滬之後,深圳也實現了新突破,GDP首次超過3萬億元,廣州、重慶和蘇州處於2萬億元梯隊。其中,廣州仍領先重慶338億元,繼續守住第四位置。

從第11名到第20名的城市來看,位居第12的寧波GDP達到了14594.9億元,將領先青島的優勢擴大到了459億元。

杭州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湯海孺對第一財經分析,寧波近年來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結合很不錯,寧波本身的製造業十分發達,有很多隱形冠軍,在互聯網的賦能後,能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

東南沿海的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去年經濟發展也十分亮眼。2021年,福州20多年來GDP首次超越民營經濟大市泉州,成為福建省第一經濟大市。同時,福州在全國城市的排名中,連升三位,首次躋身到全國20強行列。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開明分析,福州是福建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創新中心,福州的數字經濟、高科技產業發展比較好,現代服務業也比較強。比如,福州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較為突出,擁有新大陸(000997.SZ)、網龍(00777.HK)、星網銳捷(002396.SZ)等代表性企業。

50強中,GDP超萬億元的城市共有24個,比上一年增加1個,新晉城市是東莞。改革開放後,隨著加工出口貿易的發展,東莞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之一,有「世界工廠」之稱。近年來,在一線城市深圳的帶動和產業外溢下,東莞的高新產業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高新技術企業達7400多家。在此次東莞進入萬億元俱樂部後,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GDP萬億城市達到4個,與江蘇省並列第一。

東莞之後,目前9000億元梯隊暫時空缺,有4個城市處於8000億梯隊,分別是常州、煙台、唐山和徐州。其中,蘇南地區的常州GDP達到8807.6億元,是最靠近萬億元大關的後備城市。

7000億梯隊的陣容更大,有7個城市目前處於這一梯隊,分別是大連、溫州、沈陽、昆明、長春、廈門和濰坊。既有省會城市,也有計劃單列市,還有溫州和濰坊這兩個普通地級市。

表:2021年城市GDP前50(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各地公布數據整理)

江蘇9個浙江7個入圍,濰坊、榆林亮眼

從50強城市的區域分布來看,東部沿海地區共有33個城市,佔比約三分之二。中西部地區共有13個,佔26%。東北地區共有4個,即東北的4個副省級城市。

按省份分布來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最多,在江蘇13個設區市中,共有9個城市入圍中國城市50強,且這9個城市的GDP全部超過了6000億元,其中有4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和南通。

江蘇之後,同處長三角的第四經濟大省浙江共有7個城市入圍50強,數量位居第二。其中,杭州繼續排名第八,寧波位居第十二,溫州位列第三十。

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共有5個城市入圍50強。相比之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僅有4個城市入圍,分別是兩個一線城市深圳、廣州和兩個製造業大市佛山、東莞。廣東入圍城市少,與廣東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有關。由於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存在巨大的差距,廣東的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其中僅廣州、深圳和佛山、東莞四個城市就佔了全省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這四個城市之後,第五名的城市惠州與第四名的東莞有很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50強城市包括了四大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和18個省會城市以及23個普通地級市。值得注意的是,在23個普通地級市中,有20個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江蘇有8個、浙江5個、山東3個、廣東2個。

一些普通地級市的表現十分亮眼。其中來自山東的濰坊,排名由上一年的第39名上升到第35名,GDP總量由2020年5872.2億元直接跨過6000億階梯,進入到7000億梯隊,達到了7010.6億元,與副省級城市廈門的差距僅有23億元。

濰坊這座擁有濰柴、晨鳴、歌爾等眾多知名上市公司的區域強市,近年來正呈現厚積薄發態勢。濰坊注重發展實體經濟,已有國家級單項冠軍1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7家。在2017年至2020年山東遴選出的371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中,濰坊擁有57家,位列16個地市的第一名。

沿海之外,中西部地區也有3個普通地級市進入50強,比上一年增加一個,新入圍者是榆林。數據顯示,2021年榆林市GDP突破5000億元,創歷史新高,達5435.18億元,穩居陝西省第二。在全國的排名由第57名上升到第46名,上升了11位。

排名的大幅上升,與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緊密相關。作為煤炭生產基地,2021年榆林工業總產值首超7000億元。比上年增長55.9%,兩年平均增長22.7%。其中,能源工業產值增長61.4%;化工行業產值增長54.3%。

實際上,不只普通地級市,一些省會城市也因為能源價格的上漲,名次發生顯著變化。其中煤炭大省山西的省會太原由上一年的第56名,上升到第50名。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太快,擁有能源、原材料多的地區,工業利潤、經濟總量增加較多。當然這些地方未來的產業結構也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升級。

Ⅳ 中國發達城市排行榜

一線城市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城市
二線強
杭州 南京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
青島 大連 寧波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
武漢 沈陽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 成都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蘇州 佛山 東莞 無錫(經濟強市)
長沙 福州 鄭州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二線弱
太原 合肥 南昌 南寧 蘭州 貴陽(剩下的地級市省會)
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
溫州(重要的經濟城市)
烏魯木齊 昆明 呼和浩特(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城市)
淄博(重要工業城市)
准二線
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常州 南通 濰坊(新興的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邯鄲(鋼鐵及棉紡 工業城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
海口 紹興 台州 大慶 鞍山 九江 中山 珠海 威海 汕頭 泰安 吉林 柳州 東營 鎮江 濟寧 徐州 三線中
拉薩 臨沂 銀川 西寧 保定 秦皇島 滄州 鄂爾多斯 揚州 德州 洛陽 濱州 湖州 嘉興 金華 泰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門 茂名 株洲 岳陽 衡陽 宜昌 襄陽 開封 許昌 平頂山 萍鄉 宜春 上饒 新余 景德鎮 商丘 綿陽 齊齊哈爾 牡丹江 撫順 荊州 日照 鹽城
三線弱
本溪 丹東 蕪湖 遼陽 錦州 營口 寶雞 咸陽 葫蘆島 承德 邢台 張家口 連雲港 大同 榆林 延安 克拉瑪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陽 濮陽 安陽 焦作 新鄉 棗庄 聊城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麗水 衢州 安慶 撫州 天水 吉安 鷹潭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淮安 清遠 揭陽 梅州 肇慶 玉林 北海 菏澤 德陽 宜賓 遵義 大理
四線城市
剩餘的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Ⅳ 中國排名前十大經濟城市

1、上海市 13698億元 增9.7% (滬)
2、北京市 10488億元 增長9% (京)
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12.3% (廣東1)
4、深圳市 7806億元 增12.1% (廣東2)
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
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16.5% (津)
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14.3% (渝)
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
9、青島市 4409億元 (山東1)
10、無錫市 4400億元 (江蘇2)
11、佛山市 4300億元 15.4% (廣東3)
12、寧波市 3964億元 10.1% (浙江2)
13、武漢市 3960億元 15.1% (湖北1)
14、成都市 3901億元 12.1% (四川1)
15、大連市 3858.2億元 增16.5%(遼寧1)
16、沈陽市 3855億元 (遼寧2)
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12.1% (江蘇3)
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
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
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21、濟南市 3017億元 同比增13%(山東3)
22、鄭州市 3002億 同比增12.5% (河南1)
23、長沙市 3000億元 同比增15%(湖南1)
24、哈爾濱市 2800億元 增長13.2%(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2770億元 同比增11%(河北2)
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
27、長春市 2588億元 (吉林1)
28、南通市 2550億元 (江蘇4)
29、濰坊市 2500億元 (山東4)
30、溫州市 2430億元 8% (浙江3)
31、淄博市 2300億元 (山東5)
32、福州市 2296億元 同比增13.1% (福建2)
33、紹興市 2223億元 (浙江4)
34、大慶市 2220億元 (黑龍江2)
35、常州市 2200億元 (江蘇5)
36、西安市 2190億元 同比增15.6% (陝西1)
37、東營市 2065億元 (山東6)
38、徐州市 2000億元 (江蘇6)
39、濟寧市 2000億元 (山東7)
40、邯鄲市 2000億元 11.5% (河北3)
41、台州市 1965.2億元 10% (浙江5)
42、臨沂市 1958億元 (山東8)
43、洛陽市 1919億元 14.4% (河南2)
44、嘉興市 1815.3億元 10.7% (浙江6)
45、威海市 1795億元 (山東9)
46、包頭市 1700億元 (內蒙古1)
47、金華市 1681.8億元 10% (浙江7)
48、滄州市 1678億元 13% (河北4)
49、南昌市1650億元14.5% (江西1)
50、合肥市 1664.84億元 增17.2% (安徽1)
51、南陽市 1620億元 12.5% (河南3)
52、鞍山市 1608億元 (遼寧3)
53、鹽城市 1600億元 (江蘇7)
54、昆明市 1600億元 12% (雲南1)
55、揚州市 1580億元 (江蘇8
56、廈門市 1560億元 (福建3)
57、鄂爾多斯 1560億元 22.5% (內蒙古2)
58、保定市 1534億元 11.7% (河北5)
59、太原市 1468億元 增8.1% (山西1)
60、鎮江市 1421億元 (江蘇9)
61、中山市 1409億元 (廣東5)
62、德州市 1400億元 (山東10)
63、泰安市 1398億元 (山東11)
64、泰州市 1394億元 (江蘇10)
65、南寧市 1345億元 同比增14.5% (廣西1)
66、吉林市 1300億元 (吉林2)
67、呼和浩特1294億元 17.5% (內蒙古3)
68、惠州市 1280億元 11.5% (廣東6)
69、江門市 1277億元 11% (廣東7)
70、濱州市 1230億元 (山東12)
71、茂名市1200億元10.1% (廣東8)
72、聊城市1200億元 (山東13)
73、岳陽市 1105.7億元 (湖南2)
74、棗庄市 1100億元 (山東14)
75、湛江市1050億元 (廣東9)
76、許昌市 1050億元 (河南4)
77、常德市 1050億元 13% (湖南3)
78、廊坊市 1050 12% (河北6)
79、平頂山 1050億元 (河南5)
80、安陽市 1036億元 13.1% (河南6)
81、湖州市 1034.9億元 (浙江8)
82、焦作市 1031億元 15% (河南7)
83、宜昌市 1026.56億元 (湖北2)
84、烏魯木齊 1020億元 增長15% (新疆1)
85、襄樊市 1020億元 (湖北3)
86、漳州市 1010.01億元 (福建4)
87、榆林市 1010億元 24% (陝西2)
88、衡陽市 1000.08億元 (湖南4)
89、珠海市 992.1億元 (廣東10)
90、邢台市 989億元 10% (河北7)
91、汕頭市 977億元 (廣東11)
92、柳州市 931億元 12% (廣西2)
93、周口市 916億元 (河南8)
94、淮安市911億元 13.5% (江蘇11)
95、株洲市910億元 12.6% (湖南5)
96、桂林市883.83億元 12% (廣西3)
97、商丘市900億元 12% (河南9)
98、新鄉市 886億元 13.9% (河南10)
99、信陽市 860億元 (河南11)
100、贛州市 831億元 13% (江西2)
101、蘭州市 830億元 12% (甘肅1)
102、菏澤市 820億元 (山東15)
103、松原市 815億元 (吉林3)
104、貴陽市 813億元 13% (貴州1)
105、駐馬店 812億元 (河南12)
106、通遼市 802億元 23% (內蒙古4)
107、秦皇島 800億元 12% (河北8)
108、日照市 780億元 (山東16)
109、咸陽市 764.6億元 16% (陝西4)
110、曲靖市 760億元 12% (雲南2)
111、清遠市757億元 18.2% (廣東12)
112、連雲港 750億元 13.3% (江蘇12)
113、臨汾市 750億元 4% (山西3)
114、綿陽市743億元 4.5%(受大地震影響嚴重)(四川2)
115、肇慶市 720億元 (廣東13)
116、蕪湖市 749億元 (安徽2)
117、赤峰市 740億元 (內蒙古5)
118、郴州市 734億元 (湖南6)
119、揭陽市725.03億元 16% (廣東14)
120、張家口 720億元 13.5% (河北9)
121、寶雞市 714億元 15.8% (陝西3)
122、營口市 703億元 20.3% (遼寧4)
123、九江市 703億元 13.5% (江西3)
124、安慶市 702.7億元 (安徽3)
125、延安市 700億元 15% (陝西4)
126、德陽市 695.04億元 1%(受大地震影響嚴重)(四川3)
127、開封市 695億元 13% (河南14)
128、錦州市 691億元 16% (遼寧5)
129、運城市680億元 8.5% (山西2)
130、龍岩市672.8億元 14.5% (福建5)

Ⅵ 中國公認的城市排名是哪個

排名依據:1政治地位,2經濟實力,3城市規模,4區域輻射力

【一線城市】
一線 :北京、上海(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一個經濟中心,無爭議)
一 線: 廣州、深圳(南粵雙雄,實力旗鼓相當,公認一線)
准一線:天津(原本屬於二線強,近幾年國家重視、發展極快,步入准一線)

【二線城市】
二線強:南京、武漢、沈陽、西安、成都(都屬於區域中心城市);重慶(直轄市)、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青島、大連、寧波(三個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濟南、哈爾濱、長春(剩下的三個副省級城市);廈門(計劃單列市、規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線中);鄭州、長沙、福州(經濟發展較好的三個非副省級省會城市);烏魯木齊、昆明(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國際化城市);蘭州(西北重工業城市、蘭州軍區);蘇州、無錫(最發達的兩個非省會地級市)
二線弱:南昌、貴陽、南寧、合肥、太原、石家莊、呼和浩特(七個實力相當的省會城市)
准二線:佛山、東莞(兩個製造業經濟強市);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銀川、西寧、海口、洛陽、南通、常州、徐州、濰坊、淄博、紹興、溫州、台州、大慶、鞍山、中山、珠海、汕頭、吉林、柳州。
三線中:拉薩、保定、邯鄲、秦皇島、滄州、鄂爾多斯、東營、威海、濟寧、臨沂、德州、濱州、泰安、湖州、嘉興、金華、泰州、鎮江、鹽城、揚州、桂林、惠州、湛江、江門、茂名、株洲、岳陽、衡陽、寶雞、宜昌、襄樊、開封、許昌、平頂山、贛州、九江、蕪湖、綿陽、齊齊哈爾、牡丹江、撫順。
三線弱:本溪、丹東、遼陽、錦州、營口、承德、廊坊、邢台、大同、榆林、延安、天水、克拉瑪依、喀什、石河子、南陽、濮陽、安陽、焦作、新鄉、日照、聊城、棗庄、蚌埠、淮南、馬鞍山、連雲港、淮安、麗水、衢州、荊州、安慶、景德鎮、新余、湘潭、常德、郴州、漳州、清遠、揭陽、梅州、肇慶、玉林、北海、德陽、宜賓、遵義、大理。

【四線城市】
剩餘的所有城市

Ⅶ 你覺得哪個二線城市發展的最快為什麼

如 果以10年為一個期限,那麼到去年為止,國內二線城市中發展得最快的依次為 貴陽、合肥 和 重慶 。貴陽在過去的10年間,GDP總量相比增長了將近3倍,年平均增速更是上到13.6%;其次為合肥,相比10年前經濟總量增長了2.7倍,年平均增速為12.3%;重慶則增長了2倍,平均增速為12.2%。總體來看同比增長得快的城市多數都體量較小,在前10中,僅有重慶和長沙兩個萬億級城市入圍。

貴陽

貴陽發展得快,部分原因在於基數較小,實際經濟質量並不算高。一個不足500萬人,坐擁全省最好資源、產業的省會城市,人均GDP不足8萬元,實難講發展得有多好。雖然早就規劃了幾大千億集產業群: 電子信息 、 汽車 產業集群、鋁及鋁加工產業、醫葯食品產業、磷煤化工產業 ,時至今日規模仍然偏小。在去年的重點行業增加值比重中:僅磷煤、鋁加工、特色食品和煙草等傳統產業就佔了57%(385個億),可見傳統產業仍然發揮主導作用。

另外貴陽的短板也不少,除了毫無區位優勢外,另外在科教文衛、交通樞紐上都處於劣勢。北邊又被300公里開外的重慶虹吸。在這種面臨不少發展難點的情形下,得益於佔比將近6成的商業和服務業,用10年時間將GDP做大3倍,還是能夠稱得上發展得最快的。

合肥

如果以10年為一個期限來看待國內城市發展的話,個人認為發展得最好且快的還是合肥和重慶。 特別是合肥,經濟質量極高,吸引能力極強。在過去的10年間,常住人口由510萬增長到如今的809萬,增加將近300萬人口,僅次於深圳、廣州和成都。而當年465萬人的南昌如今仍然只有556萬。從發展速度來看,以800多萬人的基數還能將人均GDP做到10萬元,總量更是增長了2.7倍。在經濟結構中,工業和商業佔比合適,46.2:50.3,說明工業和服務業齊頭並進,可持續發展能力強。

最後來看,國內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現已日趨放緩,地區之間的差異也在逐步減小,但同時城市間面臨的競爭在加劇。下個10年在整體經濟放緩的情形下,各城市將更難輕易打破目前的這種國內城市間的位次和格局。

強者恆強。

如果以第一 財經 發布的商業魅力排行榜為依據的話,我國二線城市有以下30個,這30個二線城市當中,過去10年發展最快的城市是貴陽。貴陽是貴州省會,這些年來貴陽經濟發展迅速,其2009年GDP只有972億元,而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3799億元,年均增長13.6%。

除了貴陽,安徽省會合肥經濟發展也非常快,在安徽推行的「強省會」戰略下,合肥經濟強勢崛起,2009年合肥GDP只有2102億元,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7823億元,年均增長12.3%,並不遜色於貴陽。貴陽經濟規模較小,更容易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其實「新一線城市」這個概念只是近年來才提出來的,在此之前,全國公認的一線城市只有北上廣深,像重慶、天津、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線城市,在過去也算是二線城市。如今在這15個新一線城市當中,過去十年發展最快的是重慶,其2009年GDP只有6530億元,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20352億元,年均增長12.2%,雖然不及貴陽、合肥發展快,但鑒於重慶經濟體量遠大於合肥、貴陽,因此GDP差距是越來越大的。但重慶近年來經濟發展放緩,經濟增速目前保持在6% 7%之間,已經很難再像過去十年發展那麼快了。

天時,國家開始實施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兩大利好政策疊加,實在是百年難遇的發展良機。武漢是國務院批準的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與上海重慶一樣是長江經濟帶的三大戰略支點,更關鍵的是,中部崛起戰略開始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標志著東部開放,西部開發之後,中部地區改革開放正式拉開帷幕,武漢厚積薄發,後發先至,從此將一飛沖天。

地利,武漢處於京津-廣深,滬寧杭-蓉渝 兩大戰略通道的交叉點,四小時經濟圈覆蓋全國90%的人口和經濟區,南北兩大交通線聯絡全國所有的前十大城市,可謂天元區位。

政通,武漢2017年和18年分別招商引資超過25000億和18000億,2018年新開工的百億級項目達24個,涵蓋晶元,光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大數據,生物醫療,新能源等六大戰略新興產業,開通地鐵里程超過300公里,快速路里程全國第二,建成區面積全國第五,150米以上高樓世界第五。

人和,在武漢的院士長江學者等六類高端人才數量全國第四,新增的院士千人學者四青人才數量全國第三,每年武漢留下大學畢業生一二十萬人,武漢高等學歷人口數量達到約三百萬人,每四個人里就有一個大學生。每年賣房超過二十萬套,新房銷量連續八年全國前三,連續四年全國第一。每年說武漢留不住人才?腦子有包!

占盡天時地利,兼有政通人和,武漢終將厚積薄發一飛沖天

目前就拿第一 財經 的那個排名來說,中國位於二線的城市足足有30多個!下面我們來看看那個二線城市發展最好,有望晉升新一線!

二線城市

二線城市,多為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東部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中心城市!二線城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商業活躍度較強,對大公司、大品牌和優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是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

目前二線城市較強的有,寧波、昆明、福州、無錫等這些城市不是經濟強市,就是經濟實力快要突破萬億的城市!

二線城市未來發展排名

從這些二線城市中,小白菜第一比較看好福州、南通這兩座城市今年必定GDP會突破萬億,成為萬億俱樂部成員!

第二認為蘇南三傑的無錫和常州,無錫和常州本來就是經濟強市,加上人均GDP在全國也能排進前20。而無錫前幾年一直都是新一線城市呢!

第三看好寧波和徐州,寧波不必多說。做為副省級城市,發展潛力巨大。若不是老大杭州名氣太大壓著寧波一頭,不然寧波的發展只會更快!徐州淮海經濟中心城市,戰略要地!徐州目前缺的就是國家政策,若國家加大對徐州的政治地位!徐州經濟必然會飛速發展!

二線城市發展最快的是佛山和泉州。

這兩個城市在十年前還都是三線城市,如今都成為了萬億級的大都市。無論收入水平還是民富程度都堪稱飛速。

雖然從增速來說,貴陽和昆明才是最快的。但這兩個城市的GDP基數小、國企多,而且占據省會優勢,即便如此在經濟領域的實際發展水平也沒能跑贏佛山和泉州。那麼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兩個准萬億級的普通地級市的表現才更加出彩,而且都是依託民營經濟發展起來的。

原因其實也簡單,福建和廣東是近代史上生意做得最好商幫,而且普遍都是白手起家。泉州復刻了溫州模式,以作坊化、小廠化、低端化為路線走起了服飾和小商品為主線,這很吻合新世紀初的民眾消費點;佛山則是由當初的村鎮創業模式擴張為城市化行業,佛山早期立足於商場的主流產品是燈具,而且隨著時代發展而擴展到整個嫁妝領域。從早期的草根創業模式,一路披荊斬棘形成如今的產業鏈集群。走出了比當年東莞更具規模化的市場。

最近幾年,二線城市中發展較為迅猛的江蘇徐州應當最為突出。

很多人了解徐州,是從徐州的 歷史 以及交通地位開始,的確,這是徐州最拿得出手的名片了,但是近幾年的徐州已經脫胎換骨,發展成績特別搶眼,主要歸結於以下幾方面原因:

1、交通。

徐州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兩大幹線在此交匯。被稱為「中國鐵路之咽喉」,徐州可以通達181個城市,位列中國第四。天然地理位置優勢是徐州持續前進發展的基本保障,徐州本身常住人口880.2萬人,龐大的人流也為徐州帶來了無盡的發展紅利。 截止2021年7月1日,徐州已開通3條地鐵線,成為江蘇省第5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未來徐州地鐵線網規劃11條線路,總規模323.1千米,177座車站,未來的交通優勢將持續鞏固。

2、產業轉型。

2020年,徐州實現GDP7319.77億元,增長3.4%,江蘇省內排名第7。以往許多人對徐州的經濟印象還是煤礦、落後重工業等,但是近幾年在徐州市府的領導下開始經濟轉型,在第一產業,徐州是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大力推廣發展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銀杏、牛蒡、藍莓等)。 目前徐州擁有兩大國家級開發區:徐州高新區、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不斷招商引資、吸引高質量人才。同時創建了徐州綜合保稅區、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中國(徐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徐州市大學生創業園等一大批先進發展園區,源源不斷的先進製造業不斷在徐州紮根落地,為徐州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3、城市規劃

近期,徐州市政府發布了《徐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 建設「2+6」現代化城市核心區 ,打造服務經濟核心區,總部經濟集聚區,真正意義上的 淮海中心城市 呼籲而出。

淮海國際博覽中心, 整體建設規模67.41萬 ,規劃為全國第四、江蘇第一的大型會展中心,建成後將會成為淮海經濟區最大的展示中心。

隨著徐州城市地位的不斷提升,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徐州房價持續火熱,增幅多次領跑全固。要在徐州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萬元 2035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5年基礎上實現十年翻番。

未來的徐州,必將是淮海地區一顆閃耀的確超級大城市,不可估量!

二線城市發展最快是貴陽市,從城建來看,中國最高的雙子塔居然在貴陽,亞洲最大的建成樓盤(花果園樓盤,方圓十平方公里)在貴陽,貴陽的高樓指數在全國排在前十一位,而且處於上升通道,進前八沒問題,貴陽市的綠化建設在全國處於前八位,有環城森林帶(全國唯一),一千個公園,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貴陽的發展潛力巨大,高鐵已成米字型,貴陽的水質、氣候、 旅遊 業都是支撐持續強勁發展的動力!

原來屬於二線城市中的合肥,東莞,佛山今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排名中已經晉級新一線城市了,因此這三個原來屬於二線城市陣營的城市是最近幾年進步最快,發展最快的三個城市吧。

當然發展速度快,未來潛力大,上升空間大的二線城市還有不少。簡單分析幾座未來上升空間比較大的二線城市。


1、徐州,黃淮海地區絕對的中心城市,徐州的區域中心位置優勢明顯,在附近的臨沂,宿遷,棗庄,濟寧,連雲港,淮安,亳州等等都難以與其競爭。徐州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行政分割,資源難以向徐州聚集,徐州地理位置是黃淮海地區的中心可以輻射周邊江蘇山東,安徽北部和河南東部很多城市,不過徐州只要擁有強大的教育資源集群,產業集群,成為黃淮海區域交通中心商貿和科創中心,附近城市的人口將被大量吸引過來,徐州2019年常住人口882.56萬,人口聚集能力比很多二線城市都要強大,在人口爭奪戰中徐州藉助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勝過很多二線城市,因此徐州在眾多二線城市中我特別看好它的發展。


2、福州,福州很低調,在福建省知名度關注度最高的城市是廈門,但廈門面積過小,人口也沒有更多的增長空間,泉州經濟規模雖然是福建第一,但福州這幾年不聲不響經濟已經有了長足發展,2019年福州的GDP總量達到9392.3億,離萬億GDP城市俱樂部只有一步之遙。福州有一大群活力十足,發展潛力大,成長速度快的優秀企業和品牌。比如福耀玻璃,永輝超市,華萊士快餐連鎖等。這些企業都擁有很強的競爭實力,而且福州新成長起來的創新企業要多於泉州和廈門。因此福州在海峽西岸經濟帶將超越廈門和泉州,成為區域龍頭城市。


3、貴陽,貴陽前些年藉助大數據產業打造國際大數據之城賺足了眼球,曝光度和關注度都很高,貴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迅速提升。最近兩年貴陽市意識到大數據一項產業也難以支撐起整座城市的發展,因此把新能源 汽車 等能夠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帶動一整個龐大產業鏈發展,帶動充分就業的高端製造業作為整個城市產業發展的重點培育領域。這個思路轉變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大數據產業建造了很多資料庫,但能夠解決的就業十分有限。沒有製造業帶來的大量就業機會,就很難吸引聚集更多的城市人口。沒有足夠多的城市人口,第三產業很難蓬勃發展。貴陽市發展的最大瓶頸還是城市人口規模過小,不到五百萬,在省會城市人口規模算很小的一個,只比西寧,銀川,烏魯木齊,海口,拉薩這些省會城市多一點。與周邊長沙,重慶,成都,昆明,南寧幾個省會城市比,貴陽人口是最少的一個。因此千方百計增加貴陽城市人口才是貴陽發展的重中之重。


徐州和福州常住人口規模都在800萬左右,稍加努力,即可以成為千萬人口大城市。而貴陽要成為千萬人口大城市難度是比較大的。因此貴陽面臨的挑戰遠比徐州和福州大很多。

在一線城市中,是新一線,其實說實話就是二線城市。無論從各個行業來看,都是如此,尤其是高 科技 行業。也是這樣的。鄭州的發展速度還是不錯的,目前應超過1萬億了。2019年,經濟發展會就加速。

根據國民經略出的數據,2009年到2019年,鄭州市的GDP在主要城市裡面,增速最快,達到了251%。

鄭州的發展,真的是趕上了好的時機。

一方面,米字型高鐵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商業飛速發展的基礎。舉個例子,我們之前公司的辦公室在東站商務區,你會發現,去各大城市出差的速度提升很多,這種地理位置會極大的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鄭州三產佔比近年來持續增長。

另外,被准許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以及最近中央的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都把鄭州推到了最好的發展機遇之中。全國第一個空港貨運中心,中歐班列的開通,龍湖副CBD金融島的建設,以及最近阿里,華為,海康威視等投資項目,這些成果在未來幾年會更加閃耀。

說真的,剛畢業的時候對鄭州的理解,那就是「屌絲之城」。鄭州人很會自嘲,也說明真的很有自知之明。但是變化真的是潛移默化,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鄭州已經脫離了之前的那種狀態,地鐵幾年之內必成網,城市效率改善,高架橋數量,立交橋數量非常多,之前那種堵車的狀態,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從西四環上隴海高架到東四環,不堵車的情況下,20分鍾就到。

另外綠化公園等工程,去年今年已經布局了很多項目,不遠的未來,鄭州綠城的稱號會再次回歸。

本人已經定居在這里,希望未來幾年,在新領導的帶領下,鄭州會更加美好,更上一層樓。

Ⅷ 中國城市經濟實力排名

2016中國城市GDP詳細排名: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
2.北京24541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區間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作為前沿陣地的廣東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前幾年發展迅猛的成都進入經濟結構調整階段,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杭州在長三角地區率先完成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未來幾年在全國的排名有望繼續前移。
11.南京(江蘇2)1045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24萬)
12.青島(山東1)101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13.長沙(湖南1)9309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743萬)
14.無錫(江蘇3)9157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1萬)
15.佛山(廣東3)86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735萬)
16.寧波(浙江2)856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3萬)
17.大連(遼寧1)815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669萬)
18.鄭州(河南1)792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957萬)
19.沈陽(遼寧2)7644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829萬)
20.煙台(山東2)7003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702萬)
區間分析:南京、青島前幾年受舉辦國際盛會利好而發展迅速,但隨著盛會結束,經濟增速也隨之放緩,進入相對平穩期;大連、沈陽受東北地區整體經濟形勢影響,發展速度相對緩慢。
21.濟南(山東3)68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6萬)
22.東莞(廣東4)6770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832萬)
23.泉州(福建1)661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51萬)
24.南通(江蘇4)6607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0萬)
25.唐山(河北1)6474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0萬)
26.西安(陝西1)648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27.哈爾濱(黑龍江1)62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01萬)
28.合肥(安徽1)62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779萬)
29.福州(福建2)605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734萬)
30.長春(吉林1)586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767萬)
區間分析:濟南最大發展障礙是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但一直沒下定決心根治。號稱第二條經十路的劉長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諉,如同「血栓於腦、偏癱在身」,成為阻礙其快速發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帶一路」政策帶動,短期內還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
31.石家莊(河北2)582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49萬)
32.濰坊(山東4)5746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27萬)
33.徐州(江蘇5)57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67萬)
34.常州(江蘇6)57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470萬)
35.溫州(浙江3)5110億元,同比增長8%(919萬)
36.紹興(浙江4)4800億元,同比增長5%(501萬)
37.鄂爾多斯(內蒙古1)4678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201萬)
38.濟寧(山東5)46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08萬)
39.淄博(山東6)440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464萬)
40.大慶(黑龍江2)4350億元,同比增長1.5%(人口:281萬)
區間分析:合肥承接江浙滬產業轉移的同時,匯集安徽全省優質資源,提升了經濟增速,未來幾年仍有望保持;濰坊曾經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增速放緩;大慶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發展趨緩,迫切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41.鹽城(江蘇7)438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21萬)
42.揚州(江蘇8)437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461萬)
43.昆明(雲南1)4370億元,同比增長6.4%(人口:726萬)
44.南昌(江西1)436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30萬)
45.臨沂(山東7)430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124萬)
46.東營(山東8)401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209萬)
47.包頭(內蒙古2)3969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276萬)
48.台州(浙江5)3930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603萬)
49.泰州(江蘇9)3924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08萬)
50.嘉興(浙江6)3836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455萬)
區間分析:揚州近年來的經濟增速一直位居江蘇省前列,良好的區位優勢使其在省內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南昌、臨沂作為紅色旅遊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國內外遊客的青睞,經濟增速持續高位運行。
51.洛陽(河南2)3795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662萬)
52.廈門(福建3)3737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67萬)
53.鎮江(江蘇10)3706億元,同比增長9.1%(人口:311萬)
54.金華(浙江7)3662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36萬)
55.泰安(山東9)3630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556萬)
56.南寧(廣西1)3629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666萬)
57.滄州(河北3)362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680萬)
58.襄陽(湖北2)3600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550萬)
59.宜昌(湖北3)3591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405萬)
60.邯鄲(河北4)350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917萬)
區間分析:廈門近年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增速有所放緩,但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已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泰安是中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級市之一,隨著「中外著名旅遊目的地」品牌和旅遊大項目建設,其經濟增速在未來很長時間都有望高位運行。
61.榆林(陝西2)3412億元,同比增長5%(人口:375萬)
62.惠州(廣東5)339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476萬)
63.呼和浩特(內蒙古3)3319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00萬)
64.威海(山東10)325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280萬)
65.中山(廣東6)3213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12萬)
66.保定(河北5)315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1017萬)
67.漳州(福建4)3111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96萬)
68.貴陽(貴州1)3077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468萬)
69.吉林(吉林2)3001億元,同比增長6%(人口:441萬)
70.德州(山東11)299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0萬)
區間分析:威海作為世界宜居之都和中國首個國家衛生城市,其環保至上的發展思路帶給今天的中國以深刻啟示,其絕佳的城市環境未來將更好地推動實體經濟增長。鞍山是老牌工業強市,在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帶動下,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有望提速。
71.鞍山(遼寧3)2988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364萬)
72.太原(山西1)2985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429萬)
73.聊城(山東12)2905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591萬)
74.烏魯木齊(新疆1)2824億元,同比增長10.1%(人口:353萬)
75.衡陽(湖南4)282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4萬)
76.常德(湖南3)2819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607萬)
77.岳陽(湖南2)2735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59萬)
78.南陽(河南3)272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1009萬)
79.淮安(江蘇11)2717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564萬)
80.茂名(廣東7)2679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1萬)
區間分析:烏魯木齊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利好,近年來經濟增速不斷走高,並且還將長期保持這一勢頭。貴陽自從開始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其經濟增速就不斷提升,這給很多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後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81.濱州(山東13)258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80萬)
82.蕪湖(安徽2)2571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65萬)
83.湛江(廣東8)25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16萬)
84.菏澤(山東14)255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843萬)
85.江門(廣東9)2406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448萬)
86.柳州(廣西2)2401億元,同比增長7.2%(人口:375萬)。
87.株洲(湖南5)2395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395萬)。
88.許昌(河南4)2385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431萬)。
89.咸陽(陝西3)2362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527萬)
90.棗庄(山東15)235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94萬)
區間分析:蕪湖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相對滯後,隨著其加快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未來幾年還會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咸陽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但並未像西安那樣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發展仍有跨越式提升的潛力。
90.廊坊(河北5)2312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450萬)
91宿遷(江蘇12)2306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85萬)
92.周口(河南5)2299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80萬)
93.連雲港(江蘇13)229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507萬)
94.湖州(浙江8)2238億元,同比增長7.7%(人口:262萬)
96.蘭州(甘肅1)222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401萬)
97.郴州(湖南6)21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469萬)
98.新鄉(河南6)213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0萬)
99.通遼(內蒙古4)211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13萬)
100.遵義(貴州2)2100億元,同比增長12%(人口:800萬)
區間分析:連雲港的經濟發展水平處於華東沿海地區墊底水平,因此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間;遵義隨著紅色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總量的提升;蘭州作為西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經濟總量連續多年維持在全國100名左右。

閱讀全文

與昆明經濟和泉州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抖音講故事的簡介怎麼寫 瀏覽:216
分手後的祝你幸福代表了什麼 瀏覽:461
中班健康領域反思怎麼寫 瀏覽:345
幸福生活怎麼煉成的 瀏覽:511
夫妻如何相處才能幸福長久 瀏覽:551
上杭事業單位工資待遇怎麼樣 瀏覽:725
如何否認婚姻關系 瀏覽:699
小河小城故事屬於哪個學校 瀏覽:697
亞健康我們應該怎麼辦 瀏覽:641
醫療事業編違約賠多少 瀏覽:211
考疾控事業編考試都考哪些內容 瀏覽:107
街邊小吃最實惠又經濟有哪些 瀏覽:895
本地美女做什麼副業好 瀏覽:194
如何把故事說得有意思 瀏覽:442
上海經濟園區有哪些 瀏覽:687
走不下去的婚姻怎麼挽回 瀏覽:786
強勢婚姻破裂怎麼挽回男友 瀏覽:438
中國美女是哪裡人 瀏覽:370
經濟與理財哪個好 瀏覽:288
食葯監事業編人怎麼辦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