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服務經濟怎麼發展的

服務經濟怎麼發展的

發布時間:2023-11-28 01:59:00

Ⅰ 服務經濟是怎樣發展確立起來的

在亞當斯密的時代,服務業就被提到了。亞當斯密認為,它的最大特點是非生產性,因為它是隨生隨滅,隨用隨滅,不能積累也不能創造進一步的財富。他指出的例子就有演員、僕人、旅行服務、保安、牧師這樣一些職業。馬克思當時把大部分服務業也歸為非生產性,但是馬克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他明確的提出服務業是非常低效率的。因為大工業時代是發展非常快的時代,和製造業相比,服務業效率沒有任何的變化,所以他認為是低效率的。
中間又經過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認為連製造業也是服務。那個時代經濟學家認為,你製造出了什麼東西,它物質是實體的,你只是改變了它的地點、形狀、化學成份、物理形態。所以,製造產品是在物質上附加的服務,這是一個短暫但是很有意義的服務換代經濟理論的時代。緊跟著第三產業時代,這是幾個大家已經比較熟悉的做經濟發展階段研究的專家,他們還是一樣的認為服務業是低效率的。
1960年以後,主要發達國家它的服務業比重超過了一倍。首先是一位加拿大的經濟學家,後來是鮑莫爾,他們兩位形成了對服務業一個最經典的描述:第一它是低效率的。服務業不能採用高效率的機器設備,它是面對面,人對人的服務,所以效率很難上去。第二由於它是低效率的,所以服務業的比重上升會使經濟增長成本在增加,有個很有名的詞稱它叫「成本病」。由於它每增長一個比例,所需要的投入就會大大增加,所以最後導致經濟低增長。所以服務經濟往往和低增長匹配在一起來講。以上服務經濟理論很簡單的一個演變過程。
傳統理論認為服務業效率低。首先,服務具有生產者和消費者面對面、人對人、同時同地的三個特點。比如教育,從現代化的小學開始以後,每個班的合適的學生數額,大概就在30-50人中間,而且學生的均比在提高,每個老師能夠教的學生數量在下降,所以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再講醫療,每個醫生在8小時內面對面醫治的病人數量,近兩百年來幾乎沒有變化。另外,一個保姆服務一個家庭,多少年來效率也沒有變化。經典的案例是鮑莫爾用的案例,他說五位樂手演奏一場半小時的室內音樂會,需要付出2.5小時人工成本,這個成本從1880年到2000年沒有任何變化的。而在這個過程中間,製造業的效率則是在大大提高。由於服務業沒有辦法使用機器設備,缺乏規模經濟,它的勞動生產率一直沒有辦法提高。

Ⅱ 怎樣理解「服務經濟」和「服務經濟時代」

服務經濟是指服務經濟產值在GDP中的相對比重超過60%的一種經濟狀態,或者說,服務經濟是指服務經濟中的就業人數在整個國民經濟就業人數中的相對比重超過60%的一種經濟態勢。現代服務經濟產生於工業化高度發展的階段,是依託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而發展起來的,現代服務經濟的發達程度已經成為衡量區域現代化、國防化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區域經濟新的極具潛力的增長點。
服務經濟是近五十年來崛起的新的經濟形式,它在國民經濟構成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涵蓋了服務業乃至對外服務貿易的廣闊的市場經濟門類與形式。在國外,服務經濟已基本形成相對成熟的體系,並有其自身的運作方式。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服務經濟開始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並在國民經濟中逐漸加大其比重。它是我國正在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主要途徑,關繫到未來經濟發展的走向與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經歷著一場結構性的變革,對於這一變革,美國經濟學家維克托·福克斯(Victor R. Fuchs)在1968年稱之為「服務經濟」。富克斯認為美國在西方國家中率先進入了服務經濟社會。富克斯的宣言預示著始於美國的服務經濟在全球范圍的來臨。伴隨信息革命和技術的飛速發展,服務經濟也隨之表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Ⅲ 保險公司如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營銷員體制需轉化
中國的營銷員體制是中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在上海試點時引進的,當時社會和保險界對此都有較大爭議,不過經過兩年努力,這一體制最終在中資保險公司逐漸推開。壽險行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壽險公司員工的努力,營銷員體制也功不可沒。不過,由於該體制引進時沒有經過充分研究,其負面影響沒有降到最低,使銷售誤導成為當時乃至現在該體制的最大問題之一。
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是一個年輕的市場,尚不成熟,消費者風險意識較弱。在銷售壽險產品時,營銷員以公司產品中較高的收益為藍本像客戶介紹,結果沒有達到這一收益水平,就造成了負面影響。但在調研中,營銷員則認為,自己在保險公司受訓時間較短,而公司教授的內容基本上僅限於各種保單銷售技巧,因此「銷售誤導」這一罵名不能都讓營銷員承擔。
在北美及歐洲的一些國家,保險市場在法律環境和市場運作的影響下,實行多年的粗放式壽險營銷體制已經改為金融理財規劃師體制。以金融理財規劃師的身份為客戶及其家庭提供終生的、全方位的理財服務,這使保險營銷員具有強烈的職業自豪感。通過對國外成熟保險市場多方位、多層次的考察發現,從簡單的銷售體制轉為專業化、高素質的理財規劃師體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營銷員體制「大進大出」的問題。另外,成熟的保險市場對員工培訓都十分嚴格,無論新老員工,培訓的第一課都是誠信,而關於產品的說明則排在第二位。同時,產品的宣傳資料均由總公司印製,並且有相應的編號,杜絕了由分支公司自行印刷宣傳資料而產生的誤導問題。抓住契機調整壽險業務結構
今年以來,國家的貨幣政策是控制通脹,資本市場低迷,壽險業務則增速放緩。但經過理性分析,不難發現,我國壽險業務的發展總體是正常的,壽險業務的價值增長高於保費規模的增長,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並向好的方面變化。這說明,中國保監會近年來提出的調整業務結構的政策已經初顯成效。
而壽險業務增速放緩主要集中在銀保渠道。與其他金融產品相比,壽險產品更重視風險保障和長期理財,這也是其競爭力所在。銀行渠道銷售的壽險產品,壽險特徵不明顯,與銀行理財產品、儲蓄、基金相比競爭力不強,加上銷售成本大,因此,盡管保費規模大、增速快,但並未給壽險公司創造相應的價值。
換個角度看,壽險增速放緩,對於加大力度調整業務結構是一個契機。壽險公司要從不惜投入高成本招攬低價值的業務,轉變為主要承保既能為客戶提供風險保障和理財服務,又能為公司創造較高價值的業務,實現公司與客戶的雙贏,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對於與客戶和產品息息相關的銷售人員,面臨不同客戶,也應做相應調整。如果客戶是中高等收入者,需要一個較為復雜的壽險產品,應當由專業素質較高的銷售人員進行銷售。在壽險行業營銷員總體素質偏低的現狀下,已有很多人取得中國壽險管理師、中國壽險理財規劃師、中國員工福利規劃師資格,他們既有較高的業務能力,也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壽險業的結構調整,需要這些專業人才去開發、銷售、管理較為復雜的高端壽險產品。壽險業的結構調整,也是這些專業人才發揮才乾的機會,他們從事的工作不僅是開發、銷售、管理壽險產品,更應當是財富管理,也就是為客戶提供財富的管理和增值服務,不僅是把一種既定的壽險產品銷售給所有遇到的客戶,而是根據客戶的年齡、收入、家庭結構、偏好等幫助客戶進行理財規劃。
隨著中國經濟的多年快速發展,需要理財服務的人群不斷擴大。壽險業的結構調整和健康發展,需要實現從簡單的壽險營銷到財富管理的轉變。在這場轉變中,中國壽險管理師、中國壽險理財規劃師、中國員工福利規劃師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
未來機遇更側重於調整
在新形勢下,中國壽險業面臨的首要機遇是經濟還會保持高速增長,特別是在「十二五」時期的前期。目前,中國還具備保持經濟較高增速的有利條件,如擁有一個龐大、統一的國內市場。如果內需真正調動起來,我們不需要過度依賴國外的市場;又如我國城市化還沒有完成,現在城市化率在50%左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意味著新增城市人口將帶來巨大的消費,包括住房、交通等,因此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空間還較大。
第二個機遇是人均收入增加提升了百姓購買保險產品的能力。國務院發展中心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顯示,去年中國人均收入已經達到7864國際元的水平,三到五年後將達到11000國際元的水準。老百姓富裕了,必然會提高對自身保障的需求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
第三個機遇是商業保險對地方經濟的推動作用將越來越突出。地方政府主導的地區競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目前,各地政府都有吸引金融機構的熱情,對保險機構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視。如商業保險介入社保的「湛江模式」,將政府承擔的基本醫保中的部分管理業務外包給商業保險公司,大大提高了醫保效率;再如商業保險可以在小微企業和農戶融資活動中進一步發揮作用。未來保險業將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力量,在更多領域發揮作用。
盡管面臨機遇,但中國保險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從短期來看,一是地方債務的風險會影響保險公司資產的安全性,二是股票市場波動等投資風險不斷加大,三是通貨膨脹壓力還將在中長期內存在;從中長期看,一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趨勢對壽險業影響巨大,二是國內經濟增速回落將對保險業務增長產生直接沖擊,三是金融產品價格管制的放開、監管的完善和強化等金融體系改革帶來的壓力。
不過,未來我國保險市場仍然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但時間緊迫。今後幾年的機遇更多地不是發展的機遇,而是調整的機遇。在宏觀條件面臨大變動的情況下,保險業不可能不受到影響。如果保險業安於現狀,固步自封,不主動調整產品結構、不創新、不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與其他金融行業的差距將會拉大。中國保險業在過去五年的發展非常迅猛,銀行資產與保險資產的比例在2006年是22.3倍,2011年9月縮小為18.5倍,希望在新的形勢下,中國保險業能夠緊緊抓住機遇,勇於面對挑戰,再創新的輝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公共服務是如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

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一個國家的公民無論居住在哪個地區,都有平等享受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

公共服務均等化能夠促進社會公正,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具有明顯的政治意義。任何社會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平等,但是,如果不公平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帶來
社會政治風險。由市場決定的個人分配不公平是如此,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分配不均等也是如此。公共服務水平差異過大,對於財力薄弱的地區來說,可能將這種
差異歸結為中央政府的政策歧視,至少是政策調節不力或存有偏差。在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的財政管理體制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就
同於公共服務水平的差異。而中國地區經濟發展除了歷史遺留的不平衡,自改革開革開放以來,實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區域發展戰略,加上獨特的地理區位
優勢,沿海地區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在此背景下,實施一套公共服務與經濟發展水平關聯的制度,忽視對地區間公共服務水平差異進行必要的調節,必然會招致欠發
達地區的抱怨。國際經驗表明,一旦落後地區長期得不到中央政府強有力的財政援助,難以改善經濟與公共服務狀況,會使得這些地區產生離心傾向。因此,中央政
俯通過財政援助推進地區間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有利於增強中央政府的凝聚力與控制力。

公共服務均等化還具有突出的經濟意義。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向財政資源不足地區轉移財力,增加公共物品供給,所產生的效用要大於投向財力充裕地區。這是
因為,對於發達地區來說,在一定生產力條件下,財政資源過多,往往可能投向非政府職能范圍的競爭性領域,或者導致辭資源浪費等管理鬆弛的現象;而對於財力
薄弱地區,轉入財政資源會增加整個社會的福利。從長期來看,按照公共物品投資增加一促進經濟增長一改善公共服務能力的邏輯推演,通過提高即期財力薄弱地區
的公共物品供應能力也會減輕發達地區的遠期負擔。此外,均等化也有助於促進統一市場形成,使生產要素能夠在利益的引導下按照市場規則在地區間合理流動,達
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促進經濟與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人均GKP已經突破1000美元大關,發展步人一個人關鍵的時期。國際經驗表明,定時期既是「黃金機遇期」,又是「矛盾凸顯期限」,是走向富強
文明或貧困動盪的分水嶺。這就要求我們把握機遇加快發展的同時,重視各種容易誘發社會矛盾沖突的不和諧因素,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加快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公共服務均等化本身就是緩解因發展不平衡所引發的地區間矛盾、實現地區間和諧均衡發展的重要途經;更為重要的是,均等化體現的是
一種公平正義的發展理念,與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及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完全一致。

Ⅳ 現在服務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

(一)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將迅猛發展
人力資本對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將迅猛發展。現代服務業內部結構升級趨勢體現為服務業從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知識、技術含量高的現代服務業逐漸占據服務業的主導地位。
在產業的投入要素中,農業主要受自然資源要素約束,製造業主要受物質資本要素約束,傳統服務業主要受勞動力要素約束,而現代服務業從業人員所具有整體上的高學歷、高職稱、高薪水特徵,說明現代服務業主要受人力資本要素約束。現代經濟發展表明,高質量的經濟增長主要來源於人力資本存量的有效積累,人力資本對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科技含量高的現代服務業將取代傳統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聚集和培養高層次服務人才的任務將更為艱巨。由於我國的低工資制度和輕服務業管理人才培養的傳統觀念,再加上在我國目前服務市場有限度的開放,新興服務業相當數量的業務骨幹嚴重流失到外資企業,我國整個服務行業缺少人才的狀況將更為嚴重。
圖2顯示,交通運輸業和批發零售業等傳統部門就業人數從2003年開始逐年下降,而新興現代服務業如計算機軟體業和商務服務業就業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003年為183.5萬人,到2009年激增到290.5萬人,接近300萬人,增速達到了50%以上。說明這些部門發展較快,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將會是現代服務業長期發展的一種趨勢。

(二)競爭壓力將推動服務業分工細化和加快發展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特別是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推進,企業將繼續重組,分工將進一步細化,大量的中間產品和加工過程獨立出來,此時連結這些節點形成分工網路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這些中間需求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部分。競爭壓力還會引導企業將原本內置於企業的服務活動進行外置,由更加專業化的企業來提供服務,如各種商務服務、營銷服務、技術服務等。服務業將更加細化,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
現代服務業內部結構升級趨勢日益明顯,全球經濟分工的深化帶動了對全球服務業的中間需求。圖3表明金融業、計算機軟體業和租賃商務業等現代服務業明顯呈上升趨勢,金融業增速最快,2008年達到14863.3億元,僅次於傳統的交通運輸業16362.5億元。同時分工深化使企業的組織結構發生變革,從而導致管理和市場運作等與生產的信息處理有關的部門逐漸強化,並在專業分工基礎上日趨獨立化,推動了諸如管理、咨詢、廣告、研發、會計等現代新興服務業的發展。這些服務業一方面越來越需要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進步或信息來實現。另一方面,服務業通過運用不斷進步的信息技術使自身的生產率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即服務業的生產技術也在「知識化」和「信息化」,如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服務在全球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服務經濟怎麼發展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江經濟帶一軸被稱為什麼 瀏覽:69
楊紫親過哪個美女明星 瀏覽:473
桂林哪個健身房美女多 瀏覽:904
接種疫苗多久健康碼金色 瀏覽:886
二次婚姻失敗怎麼處理 瀏覽:659
遇到背叛的婚姻最後都是怎麼樣的 瀏覽:809
失去的婚姻如何挽留 瀏覽:988
本錢和事業哪個重要 瀏覽:210
國地稅合並事業編制人員怎麼安排 瀏覽:145
馬羊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573
經濟咨詢頻道是哪個台 瀏覽:912
如何進入婚姻黑名單 瀏覽:700
美女又去哪裡收煙了 瀏覽:618
婚姻和情感怎麼聊 瀏覽:884
如何用love畫出愛情的模樣 瀏覽:469
幸福樹一直長不旺怎麼辦 瀏覽:514
軍轉幹部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瀏覽:685
事業部是個什麼意思 瀏覽:188
833代表什麼愛情暗示 瀏覽:291
健康為什麼能調理疾病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