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方國家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體制有哪些特點哪些特點可供我們借鑒
西方國家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體制有哪些特點?
一、西方三種市場經濟模式的特點
市場模式研究的是市場體系運行機制的基本框架及其運行原則。對各種市場模式特點的比較分析的目的,在於說明市場形成的機理、分析市場運行的軌跡,比較各種市場模式的功能及利弊。在眾多的市場模式中,以美國、德國、日本較為典型。下面對這三國市場模式的基本特點作一簡要介紹。
1、美國的壟斷主導型模式的特點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典型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這種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強調市場競爭,經濟決策權分散在眾多的企業手中。其主要表現在:
(1)企業都是完全獨立的經濟實體,生產和經營自主化。整個社會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主要依靠私人的市場活動。消費者完全通過市場向任何生產和經營者購買所需的商品。社會以此來達到生產和消費的平衡。
(2)強調市場的協調機製作用。市場價格由價值規律決定;生產者都要通過市場競爭尋求生存和發展;市場競爭對調整生產布局、企業結構以及滿足市場需要起著主要作用。
2、德國的社會市場型模式的特點
聯邦德國推行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始於1948年的艾哈德政府,經歷了有限調節到全面調節兩個階段。該種模式實質上是一種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宏觀控制的市場經濟。它在市場經濟前面加上社會二字,想說明不同於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要以社會(國家)的干預為補充和以社會保障為特徵來發展市場經濟,目的是實現社會公平,即要通過一定措施來緩解市場經濟所造成的收入與權力分配的不均,維護資本主義社會的穩定。該種模式的基本特點是:
(1)通過法律手段限制壟斷,保護競爭,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例如,1957年頒布的《反對限制競爭法》,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法。這部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大企業之間達成壟斷市場的協議;防止大企業兼並小企業;在稅收、貸款、財政援助、信息咨詢服務等方面保護和支持中小企業等。
(2)明確規定實現社會公平的具體內容。例如,把社會總產值中的一部分歸雇員所有,雇員對企業的生產與管理,採用工人委員會的形式有共同決定權或參與決定權。發展社會福利事業,政府用於此項事業的開支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雇員在職時必須參加社會保險,以應急可能發生的情況等。
(3)十分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其主要方法是:
第一,通過中期計劃和年度計劃,指導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並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來影響、引導企業沿著計劃指導的方向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
第二,國家投資興建整個國民經濟所必需而私人資本無力或不願經營的基礎設施,如交通運輸、公用事業、教科文部門等。
3、日本的政府主導型模式的特點
二戰結束時,日本整個國民經濟處於癱瘓狀態。國民財富的42%毀於戰火之中,城市建築的40%遭到破壞,工業生產設備能力有一半被損毀,農業生產基本中斷,人民生活極端困難。然而經過戰後短期恢復和整頓,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的20年中就實現了工業現代化,躍居世界第三經濟大國。人民生活水平也相繼提高。
日本的政府主導型模式,是一種以自由市場制度為基礎,政府對經濟活動強化宏觀調控為主導的混合經濟體制的模式。政府為確保這種模式的正常運行,明確規定三個原則:
(1)私有財產制度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法律規定個人通過勞動掙得的財產,或繼承的遺產歸個人所有,他人不得侵犯。如果有人企圖侵犯,只要當事人起訴,國家即進行干預。
(2)契約自由的原則。法律規定訂約自由,但合同生效後必須信守合同,徹底執行。當一方未經他方同意而破壞合同時,受害者起訴,國家即出面干預。
(3)企業自我負責原則。企業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的後果,由企業承擔,與他人或國家無關。如果對他人或社會帶來危害時,國家將根據受害人的申訴,出面干預。
這種市場模式的基本點是:
(1)私人企業是市場行為的主體,按市場需求對資源配置進行決策。
(2)市場實行公平競爭的原則,而公平競爭的主要手段是技術革新。公認技術革新的優秀者為競爭的真正勝利者,把技術革新視為推動自由市場發展的原動力。
(3)政府通過宏觀管理對企業行為進行誘導。
哪些特點可供我們借鑒
美、德、日三國市場經濟模式所積累的經驗和教訓,為構築我國市場經濟基本框架提供了有效的啟示。
1.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
3.建立健全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
對於我們的啟示是:首先,要轉變政府職能。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制訂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其次,必須建立和完善現代的財政制度和銀行制度,大力發展金融市場,以便為適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揮作用創造前提條件。例如,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要以穩定幣值為首要目標,調節貨幣供應總量,並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又如,在財稅改革方面,一要實行中央與地方的分稅制,建立各自稅收體系,合理確定二者比例,逐步提高財政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二要統一稅法,完善稅收制度。以上供參考。
②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典型經濟模式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混合經濟.現在是混合經濟作主導.
1.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曾經為資本主義發展立下汗馬功勞,自不待說,但是這種經濟模式也有它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在競爭中出現壟斷。壟斷的實質就是市場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結果普遍出現高通脹率和高失業率。二次大戰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這些弊端日益顯露,迫使人們尋求一種有別於完全依靠「看不見的手」的自由市場經濟的新模式,這種尋求的結果導致了混合經濟模式的出現。
2.混合經濟作為當今資本主義國家的一種主要經濟模式,混合經濟的概念有些復雜。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時期,各國經濟學家對此都有各自的表述。同時各國根據各自的現實和傳統文化,在具體實踐中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混合經濟模式。
50多年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少森在其《經濟學》教科書中把混合經濟的概念界定為:「非共產主義國家中經濟組織的重要形式,混合經濟主要依靠其經濟組織中的價格體系,同時,也採用多種形式的政府幹預(如稅收、支出和管制等)來應付宏觀經濟。」
在西方學術界,混合經濟長期以來是作為微觀經濟狹義解釋的名詞,它指的是特定一類企業,其中國有部門和私有企業合作已經制度化,目的是保持「私人利益」必須服從「公共利益」的同時,使認為「公共利益」至高無上的精神與想像中的「私人利益」的功效起協調作用。後來這一概念已經超出了微觀經濟的范圍,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裡,整個國民經濟都變成了混合經濟乃至成為一種特定的社會經濟組織制度。可見這種經濟模式具有十分強大的現實生命力。
和自由市場經濟相比,混合經濟更注重政府對經濟的必要干預;而與計劃經濟相比,它又強調市場的作用。隨著「市場失效」和「外部化」問題的日趨嚴重,越來越多的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轉向混合經濟模式。
花樣繁多的混合經濟模式在各國的實踐
在今天,混合經濟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實踐問題。
作為一種經濟模式,混合經濟包括組織結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三個部分。前者是基礎,中者是保證,後者則體現其特徵。混合經濟自身所固有的靈活性,使其各部分以不同的形式組合在一起,行成不同特色的混合經濟模式,各國的實踐也表明了這一點。
美國是「壟斷主導型」的混合經濟模式:是一種私有壟斷資本為基礎,以經濟決策高度分散為特徵,政府主要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進行間接調控--即有限干預的模式。
日本是「以市場為基礎的政府導向型」混合經濟模式:在本質上和主體上發揮市場作用,政府又通過產業政策和經濟計劃對經濟--特別是企業決策進行間接有效的調控。
德國是「社會市場型」的混合經濟模式:是一種以自由競爭為基礎,國家進行適當調節,並以社會安全為保障的市場經濟。
法國是「政府指導型」的混合經濟模式:國有部門和私有部門同時並存,計劃指導和市場機制互為補充,國家調控和自由競爭相輔相成,體現出法國人既講究效率,又謀求平等的一貫特點。
韓國的情形稍為復雜些,基本上是屬於「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推移」的混合經濟模式:一方面讓市場經濟為基礎或主體,讓市場發揮作用,用市場來激發公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又不讓市場自然而然地發揮作用,而是政府全方位地組織經濟活動,並直接或間接地進行干預。20世紀8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在逐漸減少,市場的作用越來越大。
新加坡是「政府宏觀調控型」的混合經濟模式:一方面發揮市場效率,承認私有財產,推進企業競爭;另一方面在經濟自由主義和自由市場基礎上,國家對經濟又進行強有力的干預和控制。
可見,各國在實踐混合經濟模式時,具體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有一組統計數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據統計,1982年國有企業投資額在投資總額中的比重是:
美國:18.4% 日本:24.1%
西德:22.7% 法國:33.5%
英國:30%
混合經濟的一般特點
第一,產權結構上公私並存。可以說,市場失效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市場對公有制的需求,而私有產權和公有產權的某種形式的混合,無疑是混合經濟的突出表現。
第二,市場調節和政府調節並舉的資源配置方式。「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同時進行調節,是混合經濟的運行基礎。但同時,政府和市場必須有明確的分工。政府幹預是約束行為,市場調節則發揮樞紐作用,溝通政府與企業的聯系,企業則按照相應的法規在其職責內從事經濟活動。
第三,集中決策與分散決策的並存。混合經濟中多種經濟成分帶來了經濟決策的多樣性,既有國家的集中決策,也有市場的分散決策,兩者之間互相影響。同時企業又有不受政府控制的決策權。
第四,完備的市場體系。在混合經濟條件下,各種經濟成分同時並存,多種投資主體的各種聯合,政府對經濟的必要干預,競爭的規范,合理的分配,均要求相應的法規進行約束。所以發達混合經濟國家無一例外地重視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以確保混合經濟的有效運行。
③ 當前市場經濟模式有那幾種類型,簡述每一種模式的特點
主要有四種模式: 1,美英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其主要特徵是:私人經濟占絕對主導,國有經濟比重較小,私人資本集中程度高 2,(萊茵模式)德法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其主要特徵是:反對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主張實行旨在維護國家 利益。 3,(斯堪的那維亞模式)瑞典,挪威,芬蘭高福利模式:以社會主義民主主義理論為指導,強調社會公平,注重福利社會建設,經濟再分配和高水平就業。 4,(東亞模式)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模式:政府發揮重要的經濟作用,靠中央計劃和市場機制共同調節引導經濟,政府制定的宏觀計劃,金融政策,貨幣政策來調節市場。
④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三種主要的經濟運行模式各自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第一是以美國的宏觀需求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也被稱之為市場經濟模式,更加強調個人主義與市場的競爭。其主要的特徵如下:
1.壟斷經濟並且占據其主導地位。
2.法治管理網中的企業進行自主的決策。
3.在市場機制發達的基礎上進行宏觀調控機制
第二是以日本的政府主導型模式,其特徵如下:
1.強調企業與政府的合作,並才用行政指導來保證政府的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獲得企業的響應。
2.強調把市場計劃和企業計劃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二者在資源配置中的優勢。
3.政府宏觀調控手段側重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經濟運作帶有濃厚的政府指導。
第三是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其特徵如下:
1.注重市場機制和國家調節結合
2.強調社會保障
第四是法國的指導性計劃模式,q其特徵如下:
1.計劃與市場相結合
2.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共存
3.實行明確的經濟發展計劃
拓展資料: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運行模式主要是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混合經濟.現在是混合經濟作主導.
1.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曾經為資本主義發展立下汗馬功勞,自不待說,但是這種經濟模式也有它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在競爭中出現壟斷。壟斷的實質就是市場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結果普遍出現高通脹率和高失業率。二次大戰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這些弊端日益顯露,迫使人們尋求一種有別於完全依靠「看不見的手」的自由市場經濟的新模式,這種尋求的結果導致了混合經濟模式的出現。
2.混合經濟作為當今資本主義國家的一種主要經濟模式,混合經濟的概念有些復雜。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時期,各國經濟學家對此都有各自的表述。同時各國根據各自的現實和傳統文化,在具體實踐中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混合經濟模式。
在混合經濟的一般特點
第一,產權結構上公私並存。可以說,市場失效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市場對公有制的需求,而私有產權和公有產權的某種形式的混合,無疑是混合經濟的突出表現。
第二,市場調節和政府調節並舉的資源配置方式。「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同時進行調節,是混合經濟的運行基礎。但同時,政府和市場必須有明確的工。政府幹預是約束行為,市場調節則發揮樞紐作用,溝通政府與企業的聯系,企業則按照相應的法規在其職責內從事經濟活動。
第三,集中決策與分散決策的並存。混合經濟中多種經濟成分帶來了經濟決策的多樣性,既有國家的集中決策,也有市場的分散決策,兩者之間互相影響。同時企業又有不受政府控制的決策權。
第四,完備的市場體系。在混合經濟條件下,各種經濟成分同時並存,多種投資主體的各種聯合,政府對經濟的必要干預,競爭的規范,合理的分配,均要求相應的法規進行約束。所以發達混合經濟國家無一例外地重視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以確保混合經濟的有效運行。
⑤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三種主要的經濟運作模式各自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一、美國的宏觀需求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也稱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更強調個人主義與市場競爭。
主要特徵:
第一,壟斷經濟占據主導地位。
第二,法治管理網中的企業自主決策。
第三,在市場機制發達的基礎上的宏觀調控機制。
二、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 主要特點是,自由競爭與政府控制並存、經濟杠桿與政府引導並用、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並重。
三、日本的政府主導型模式
⑥ 美國亮點經濟模式是什麼
一、美國亮點經濟是五級三晉制。
就是五個級別、三個晉升階段。五級從低到高用英文字母E、D、C、B、A代替,中文名稱對應的分別是實習業務員(1~2份)、業務組長(3~9份)、業務主任(10~64份)、業務經理(65~599份)和高級業務員(600份以上)。由E到D到C為第一晉升階段,只要銷售份額達到(10份),當月當日晉升;由C到B為第二個晉升階段,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銷售產品份額必須達到65份,二是必須培養兩名直接業務主任,實行次月一日晉升;第三個階段為B到A,同樣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銷售份額達到600份,培養3名直接業務經理,實行隔月一日晉升制。
二、亮點經濟相關內容
1.「亮點經濟」,又稱資本運作。一個被編織成「國家秘密政策」的謊言,在北部灣的上空幽魂般盤旋多年。 謊言並非高明,然而說得多了,很多玄而又玄的故事,就再也不是傳說——— 至少在北海,從各方湧向這里從事「亮點經濟」者已成千上萬——— 官方說法是6000多人,而民間流傳的數字卻達二三十萬。
2.無論是從國家利益,從北部灣利益,還是從其他個人利益來講,都不可能對傳銷姑息縱容。北海要建設宜居城市,傳銷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問題,會破壞一個地方的經濟,有些人會說房子好租了,但這些是短暫利益,是沒有遠見的。維護好北海的治安環境,政府絕不可能姑息,更不可能談什麼保護和支持。這些所謂的政策都是傳銷者利用北部灣經濟發展的政策來炒作。 外界流傳在北海做傳銷的人數不實。北海本地人有四五十萬,其中市區30多萬,加上流動人口市區共50多萬,公安部門統計的流動人員也才17萬人,不可能有二三十萬人搞傳銷!公安部門統計在北海做傳銷的人員數字是60000多人。
⑦ 美國的經濟體制是什麼,是什麼決定了這樣的經濟體制
美國的經濟體制
美國經濟制度以私有制為基礎,以自主經營的自由企業為主體,同時輔以國家宏觀調控。
是什麼決定了這樣的經濟體制
美國的宏觀經濟形勢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動之中,相對地講美國的基本經濟體制是比較穩定的。
具體地分析美國經濟,我們在給一國的經濟形勢下定義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該種經濟的所有制形式、決策機制、資源配置機制、政府的經濟職能、收入分配形式和規律。以中國以前的計劃經濟體制為例,該種經濟體制是以公有制為所有制形式,按勞分配的經濟形式,生產完全由政府的計劃來決定的。相反的,美國經濟體制則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就美國的企業來講,依據產權機制分為三類。
一是業余制,就是相當於個體戶、個體經濟的形式。企業由個人所有,對企業的運營負全責。這是美國最主要的企業形式佔了企業數量的70%,但是其營業額只佔了6%。
二是合作制企業,企業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夥人擁有,共同投資,共同承擔風險,其形式有律師事務所等。該種企業是無限責任制,也就是對於企業的債務負有無限責任。
三是公司形式,雖然數量並不大,但是其規模大,營業額佔了其中的絕大部分。這些公司有一套非常明確的公司法所規定,每個公司的產權都是相當明確的。
美國經濟體制的核心
自由競爭的市場導向,加政府調控,調控主要是貨幣調控
美國殖民地時期的政治經濟體制是怎樣的?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過程中,美國工業革命的開始與法國幾乎是同步的,但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法國,原因是美國發展工業的條件比法國優越.美國有哪些優越條件呢?
一、 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美國獨立後,與其它國家的資產階級政權一樣,很快就走上了對外瘋狂擴張領土的道路,以適應發展資本主義和擴大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需要.幾十年的擴張使美國領土從原來的205萬平方公里擴大到777平方公里,從大西洋沿岸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佔了北美大陸的一半.這么廣闊的領土為美國帶來了什麼?——礦產、水利、森林等豐富的資源、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氣候、漫長的海岸線和優良的港口.這些都是美國工業化和農業機械化的深厚基礎.
二、 經濟布局合理,市場聯系緊密 擴張的西部廣大領土並未被拋荒,接踵而至的是美國著名的西進運動.大量人口移居西部、開荒、修路、造橋、繁衍生息、發展資本主義……在此過程中,美國人依據自然條件,因地制宜,逐漸形成了美國經濟的專業化布局:東北部是傳統的工業區,南部是棉花、甘蔗經濟種植園區,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是產量為主的農業區,有小麥王國、牧牛王國、棉花王國、葡萄園區.這些專業化的經濟區域彼此都需要補結,需要加強商品交流.這使各地區之間的貿易額成倍增長,甚至成十倍增長.這種相互依存的市場對美國工業化的影響非常大,是其它國家難以比擬的:一方面,為美國工業生產提供了綿綿不絕的市場動力和豐富的原料,另一方面,也使美國的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領先於英法:1807年富爾敦輪船的問世使交通運輸工具的革新首先在美國突破,1860年美國輪船總噸位達五百三十五萬四千噸,居世界第一位;1860年美國鐵路線達四萬八千公里,也居世界第一位.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更加密切了美國各地之間的聯系.而一旦聯系加強,美國發展資本主義的速度就像一匹黑馬賓士了.
三、 開放的大陸,移民的國家年輕的美國非常缺乏勞動力也非常需要勞動力,就以開放的姿態大量接納外來移民.移民不僅帶來了勞動力,還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從長遠看,西進運動和大量吸收外來移民,在相當程度上培養和發展了美利堅民族的進取創新精神和開朗開放性格.從生物學角度說,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彼此的血緣相隔遙遠,極利於優生優育、推動美國人口向高素質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