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用的經濟術語縮寫
1、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2、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英文縮寫為GDP
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3、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英文縮寫為GNP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是一定時期內本國的生產要素所有者所佔有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內外的凈要素收入。
4、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es) ,英文縮寫為PPI
生產價格指數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5、采購經理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英文縮寫為PMI
采購經理指數,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能夠反映經濟的變化趨勢。
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
6、國民生產凈值(Net National Proct),英文縮寫為NNP
國民生產凈值指一個國家的全部國民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凈值。一般以市場價格計算。它等於國民生產總值減去固定資產折舊後的余額。
折舊是經濟中設備和建築物存量的磨損或損耗,例如卡車報廢和電腦過時。在商務部提供的國民收入賬戶中,折舊被稱為「固定資本的消費」。
NNP=GNP-資產折舊價值
7、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英文縮寫為NI
國民收入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是一國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生產要素所得的報酬,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等的總和。
8、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英文縮寫為PI
個人收入指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個人從各種途徑所獲得的收入的總和,包括工資、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會福利等所收取得來的收入。
反映了該國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了未來消費者對於商品、服務等需求的變化。個人收入指標是預測個人的消費能力,未來消費者的購買動向及評估經濟情況的好壞的一個有效指標。
9、個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英文縮寫為DPI
DPI=PI-所得稅=個人消費C+個人儲蓄S。
Ⅱ 經濟值字母怎麼寫了
1、PMI指數
PMI指數英文全稱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譯為采購經理指數
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
2 CPI指數
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5元的貨品及服務。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
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3 PPI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 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4 GDP指數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港台地區有翻譯為國內生產毛額、本地生產總值)。
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
5 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Monetary
Aggregates)
是指某一時點一個國家流通中的貨幣量。它是分布在居民人中、信貸系統、企事業單位金庫中的貨幣總計。貨幣供應量是影響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變數。它同收入、消費、投資、價格、國際收支都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是國家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據。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從需求方面看,主要決定於貨幣供應量是否適度。
人們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實踐中,各國對M0、M1、M2的定義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劃分的,M0的流動性最強,M1次之,M2的流動性最差。
我國現階段也是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含義分別是:
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
Ⅲ 經濟學基礎中的字母
1、P:價格。
2、Q:數量。
3、D:需求。
4、S:供給。
5、E:均衡(或期望。
6、e:彈性。
7、ed:需求的價格彈性。
8、es:供給的價格彈性。
9、exy: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10、U:效用。
11、TU:總效用。
12、MU:邊際效用。13、CS:消費者剩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