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實體經濟不景氣,那什麼是好的創業項目呢
實體經濟不景氣。有人說,電子商務的沖擊已經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然而,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實體還是電子商務公司都面臨著經營困境。這又該如何解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十大暴利行業,教大家如何不賠錢做生意。
一、農村快遞代理
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網上購物,甚至在農村地區,所以快遞的數量也在增加。但在很多農村地區,快遞機構相對稀缺,很多農村人網購後還得花時間和金錢去鎮上提貨,這是很麻煩的。這樣的話,從鄉鎮建立一個快遞公司把貨物送到村裡就不會太貴了。對於普通人來說,未嘗一個好的創業選擇。
二、眼鏡行業
作為牟取暴利行業中的「代表」,眼鏡行業從來都不是浪得虛名的。一副眼鏡的價格通常是70-100元,但價格高達300-400元。雖然這包括配戴眼鏡的成本和檢測費用,但即便如此,一副眼鏡的利潤也高達150-200元。所以,一句「20元賣眼鏡,200元賣你是談人情,300元賣你是談友誼,400元賣你是談市場」,這並無道理。此外,我國近視率越來越高,戴眼鏡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你可以想像眼鏡行業能賺多少錢。
三、特色小吃
與服裝行業相比,餐飲行業無疑是做生意的首選。相比之下,餐飲業比較臟比較苦,但卻有利可圖。「人是鐵,飯是鋼」,每個人對食物的需求都遠高於衣著,所以說,經營一家特色小吃店,利潤基本穩定。但至於賺得多賺得少,還是要看看自己的本事。
四、日用品
可以說,日用品是一個成本低,利潤高,從不缺少客戶的行業。我們日常使用的牙膏、洗發水、衛生紙、垃圾袋等等,這些產品的成本其實很低,但是每年的價格都在上漲,毛利率也很高。更重要的是,這些都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不缺上門客戶。
五、汽車美容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有車一族,而汽車也是車主身份的象徵。目前。汽車美容已經成為汽車市場上越來越吸引人的「蛋糕」,車主對汽車服務的個性化、標准化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而專業的汽車美容加盟店深受廣大車主的喜愛。
最早的汽車美容服務僅限於洗車、打蠟等簡單的養護項目,但現在,僅靠洗車、打蠟已不能滿足汽車愛好者的需求。一些旨在改善汽車性能和駕駛環境的項目正成為美容業的利潤來源。當然,修車是好事,但如果能把修車和汽車美容結合起來,就真的能賺錢了。
Ⅱ 經濟衰退中什麼行業能賺錢
2022年步入最後一個季度,但全球經濟前景陰霾更重。
在9月,全球多國央爛前行同步加息以應對通脹,可能令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並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帶來危機。
所以作為投資者,我們不得不未雨綢繆:在真實的經濟衰退中,哪些行業依然能夠保持業績及股價成長?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長期經濟衰退的最典型案例,無疑是日本失落的三十年。
尤其是,中日之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兩者一定程度上具有諸多相似性,比如一些經濟發展路徑,老齡化等,所以日本確實能使我們對未來行業發展帶來一些借鑒。
1:盛極而衰
自1971年尼克松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普及浮動匯率制度,世界金融市場發生巨變。
然而,隨著美元持續強勢,美國經常項目收支赤字問題開始顯現。到1984年,國際油價下跌,這個數字已擴大至1125億美元。
與此同時,日本經濟除開在第二次石油危機時小受挫折,此後其貿易連續數年長虹。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日貨」充斥著世界每一個角落,甚至不少美國人都驚呼,「日本時代到來了」。
1985年9月22日,美、日、德、英、法五大經濟強國財政部長、央行行長,齊聚紐約飯店,正式達成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使美元匯率貶值的協議,以解決美國貿易赤字問題。
史稱「廣場協議」。
此後,國際匯率劇烈波動。短短一年間,美元兌日元從240驟降至120,購買美國國債的機構廣泛虧損。為躲避風險,大量資金進入日本市場。
同時,為了補貼因日元升值遭受打擊的出口業,日本政府推行寬松貨幣政策,流動性逐漸泛濫,房地產與金融資產瘋狂升值。
短短5年內,日本住宅用地漲了近1.5倍,商業用地更是瘋漲了近4倍。
逐漸地,日本實體經濟被慢慢摧毀,國內的總體消費水平降低,人們的錢幾乎都被樓市牢牢套住。
但樓市這個黑洞似乎永遠都填不滿。彼時日本經濟宛如一個沒有地基的房子一樣,隨時都有可能轟然之間倒塌。
1989年12月,「平成鬼平」三重野康就任日本央行總裁。他認為,工薪族努力一輩子也買不起房的社會,是畸形的,必須緊縮金融、抑制地價。
僅一周後,日本央行開始大幅加息,進行雷厲風行的金融整頓,主動戳破經濟泡沫。
期間,日本社會歷經大藏省抑制土地投資和地價稅,日本六大都市的地價從1991年開始下跌。到1992年7月,已下跌14.7%。
由此,日本房地產開啟了長達三十年的熊市。日經指數連跌30個月,日均成交額下跌89%,市值損失56%。
據日本經濟學家辜朝明的測算,1989年後的資產價格暴跌,日本至少損失了1500萬億日元財富,所造成的缺口讓眾多家庭和企業,至少進行了15年的凈債務償還。
這種資產負債表衰退,進而消滅了相當於GDP20%的需求,徹底將日本拖入蕭條的泥潭。
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下行、失業率大幅上升,對未來的悲觀預期導致消費和投資收緊,甚至提前還貸。這一點與最近國內提前還房貸的現象,比較類似。
而需求不足,寬松的貨幣政策就無法傳導至實體企業,從利潤最大化轉向負債最小化,致使經濟出現長期通縮。
人稱「失去的三十年」。
不過,即便在這三十年中,真正優秀的日本企業為應對挑戰而積極調整,成功穿越牛熊的經驗,也值得中國企業借鑒參考。
2:穿越牛熊
自本世紀初,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人們對日本的了解,似乎只剩下動漫、旅遊、爭端。對其經濟結構和發展的研究,幾乎仍停留在對泡沫破裂的教訓總結。
當年,日本央行連續加息刺破房產泡沫的做法,某方面可以說是明智的。與其長痛,不如短痛。
這些年來,雖然從表面上看,日本經濟一直在原地踏步,但其內在質量確實是大幅提高了。
在此前的十多年,在GDP總額增長2%~2.5%左右的背景下,日本制飢激清造業佔全球利潤份額一直保持在10%左右,這是個很驚人的水平,體現出日企的技術壁壘之高、議價能力之強。
粗略統計,截至2021年,日本過去二十多年來漲得最強勢的行業為廉價零售業、醫葯製造業、互聯網行業、精密製造業。
分開來看。
廉價零售包括了服裝、葯品、食品等。自房產泡沫被擠掉後,日本市場上的商品不再講究高價與噱頭,開始走物美價廉路線。同時,那些原本就買不起房的居民,消費能力顯著上升,生活幸福度反而更高。
比如優衣庫。可以說,是日本的經濟崩潰,成就了優衣庫,把成衣里的利潤擠榨出來,原本賣一萬日元以上的羊毛衫降到1000日元鉛枯。
三十年過去,日本人均消費額變化不大,考慮到商品漲價與通脹等因素,其實水平在下滑。
醫葯製造業,是老齡化社會的絕對剛需,而且最近的二十年的生物科技發展尤其創新葯攻克了很多之前的絕症,為這個行業持續提供非常可觀的毛利。
其實,醫葯行業整體長期景氣在很多老齡化國家都能體現出來。
同時,在大環境上,1990-2021年,日本社會保障費用在財政預算中的支出,從13.3萬億日元上漲至129.6萬億日元,占財政總支出從10.5%上升至23.2%,其中用於養老和醫療的佔比大幅上漲。
30年間,如醫療保健行業與老齡化相關產業全面崛起。在整個泡沫經濟的修復過程中,頗有點浴火重生的味道。
這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互聯網行業,其實也是人類進入數字化時代的必然趨勢,其本身就是一個成長型的行業。
至於最值得關注的精密製造業,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高端製造」。
這個是日本的強項,有很多把一個技術或者部件就做到全球第一的隱形冠軍,就是所謂的「極致工匠精神」的很好體現。
盡管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日本在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的地位,已經被中、韓等市場代替,不僅讓人懷疑其創新能力。
但實際上,日本很多做實體的科技巨頭,正是在經濟倒退的這些年崛起的。
比如,松下從傳統消費電子轉向汽車電子、家用能源;夏普轉向機器人、醫療保健;索尼轉向高精度相機,等等。
大致有四個重點領域。
汽車產業。
盡快最近幾年全球佔比有所下降,但拉長時間線看,日本的汽車產業依然強勁。
2021年日本52家世界500強企業當中,有6家汽車企業,其中豐田、本田、日產的營業收入就高過1000億美元,處於世界前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除汽車製造外,還有汽車相關行業。如汽車玻璃、汽車金屬材料、汽車電子等相關產業,兩者相加,在工業領域的佔比超過50%。而汽車與相關產業至少為日本提供占據日本勞動人口的10%的崗位,經濟和社會價值對日本之重要,不用多說。
機
Ⅲ 在當前實體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創業者選擇什麼行業領域,做什麼能掙錢呢
我個人比較建議你做輕資產類的行業,你可以選擇獨立創業,同時也可以選擇和身邊的人合夥,我個人會比較傾向於後者。
對於現在社會的很多年輕人來說,因為很多人的工作意識已經發生了轉變,同時也不想給別人打工,所以很多人想通過創業的方式來實現個人價值。因為實體經濟本身並不清晰,很多實體店鋪的運營情況也比較糟糕,所以我個人並不推薦從事傳統的實體生意,我建議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互聯網上。
一、你可以做互聯網類的輕資產項目。
互聯網上有很多輕資產的項目,這些項目的啟動成本可能只需要幾千元左右。在你熟悉的相關項目流程之後,你可以嘗試和自己的朋友一同做這些項目。這些項目的起步可能會比較難,你可能會碰到幾個月甚至一年都沒有收入的情況。但如果你能夠把這些項目做起來的話,這些項目基本上可以給你帶來每個月至少1萬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