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個經濟學派
"凱恩斯主義是建立在凱恩斯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思想基礎上的經濟理論,主張國家採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施財政赤字,刺激經濟,維持繁榮。"
凱恩斯主義是現代經濟學種較早產生的一個主流學派,19世紀中到20世紀初,西方國家不斷的發生周期性經濟危機,屢次出現產能過剩,甚至發生了「將牛奶倒入河裡」的荒謬現象。針對這種情況,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建立了一套理論,其核心是:需求總量才是決定生產和就業水平的關鍵因素。通俗點說,如果老百姓不消費,自然就會產能過剩,經濟衰退,所以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是保持需求。凱恩斯認為,私有經濟的自我調節能力差,不可避免的產生「過熱-衰退」周期,他主張利用政府主導的公共經濟進行反周期操作。在經濟過熱時,政府應該調高利息和稅收,減少公共開支,以防需求過剩,。在經濟衰退時,政府應該增加公共開支,彌補私有經濟的需求不足。簡而言之,凱恩斯解決經濟衰退的方法就是:老百姓不肯花錢,政府替你們花!
凱恩斯主義強調政府力量介入經濟,與中國傳統思想上主張嚴刑峻法,靠政府力量管理國家的法家思想頗有類似之處。巧的是,現代經濟學中與凱恩斯主義並列的主要流派正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供給學派是從供給角度考察經濟現象和尋求對策的經濟分析理論,主要相對於強調需求的凱恩斯主義而言的。20世紀70年代出現於美國,主要代表任務有蒙代爾,拉佛,吉拉德等。主要的論調與主張為:
+大幅降低個人和企業納稅的稅率,以增加個人儲蓄能力,刺激人們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的投資能力和投資積極性;
+取消國家對經濟的過多干預,加強商品和勞動的市場競爭,最大限度的鼓勵創改曹福。
+實行貨幣管理,使貨幣的增長和經濟增長相匹配,減緩政府預算支出的增長速度,逐步實現預算平衡,消減社會福利支出。
供給學派主張先「修身,齊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與儒家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貨幣主義學派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強調貨幣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創始人為美國芝加哥大學佛利德曼,其認為貨幣供應量是影響經濟活動和物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聲稱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可能把失業率降至自然失業率以下,是導致經濟不穩定和通貨膨脹的主要根源。因而主張實行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即主張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越少越好,認為政府需要採取的唯一政策是公開宣布一個長期不變的年貨幣供應量增長率,這一增長率應與實際國民收入預計在長時間內會有的增長率大體一致,以保持基本的物價穩定。貨幣主義學派主張黃老之道,無為而治,正和道家思想。
「法儒道」三家經濟學思想爭鳴了幾十年,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也各有側重。中國政府比較強調宏觀調控,偏向凱恩斯主義。歐元區沒有中央政府,缺乏統一的財政政策,但可以通過歐洲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所以貨幣主義在歐元區占據上風。美國則是供給學派的大本營,該學派降低稅收和減少政府幹預的主張正符合共和黨的理念,自里根總統時代就被共和黨代表的右翼政治勢力奉為圭臬,因此供給學派又稱為「」里根經濟學「。貨幣主義在美國也很有市場,長期執掌美聯儲的格林斯藩基本是個貨幣主義者,供給學派和貨幣主義的一個共同點是主張自由經濟,減少政府幹預,故二者都屬於「新自由主義經濟學」。
Ⅱ 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的劃分
古典政治經濟經濟學派 亞當*斯密 李嘉圖 讓*薩伊
人口經濟學派 馬爾薩斯
庸俗經濟學 約翰*穆勒
奧地利學派 傑文斯 拉瓦拉斯 門格爾
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
現代凱恩斯主義(包括新古典綜合派、後凱恩斯主義、新劍橋學派)薩繆爾森 托賓 瓊*羅賓遜
貨幣主義 弗里德曼 費雪
新制度學派 加爾布雷斯
新自由主義(包括哈耶克的新自由主義和聯邦德國的新自由主義)
合理預期學派
供給學派 里根時期
瑞典學派
熊皮特創新理論
發展經濟學相關理論 如 劉易斯「二元經濟模型」、 大推進理論、中心-外圍理論、
Ⅲ 5個西方經濟學的主要流派
古典經濟學
亞當•斯密
古典經濟學又稱古典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一般指英國古典經濟學,其傑出代表和理論體系的創立者是亞當·斯密,他所著的《國富論》把資本主義經濟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書中批判了重商主義把對外貿易作為財富唯一源泉的片面觀點,斯密把經濟研究從流通領域拓展到生產領域。
同時亞當·斯密批判了重農學派認為只有農業才創造財富的片面觀點,認為一切物質生產部門都創造財富。
古典經濟學分析了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將其看作一隻「看不見的手」支配著社會經濟活動;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則;分析了國民財富增長的條件、促進或阻礙國民財富增長的原因。
凱恩斯理論出現以前的經濟思想主流學派,由亞當·斯密在1776年開創。主要追隨者包括大衛·李嘉圖、托馬斯·馬爾薩斯和約翰·穆勒。一般說來,該學派相信經濟規律(特別如個人利益、競爭)決定著價格和要素報酬,並且相信價格體系是最好的資源配置辦法。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體系。17世紀下半葉產生於英、法兩國。主要代表為英國的配第、亞當·斯密和李嘉圖,法國的魁奈等。它反對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作了初步科學分析,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和階級間利益對立。但把資本主義看作永恆的生產方式,沒有認識其歷史的局限性。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凱恩斯
凱恩斯主義,或稱凱恩斯主義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據凱恩斯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1936)的思想基礎上的經濟理論,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凱恩斯的經濟理論認為,宏觀的經濟趨向會制約個人的特定行為。18世紀晚期以來的「政治經濟學」 或者「經濟學」建立在不斷發展生產從而增加經濟產出,而凱恩斯則認為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發,他認為維持整體經濟活動數據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觀上平衡供給和需求。因此,凱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凱恩斯理論基礎上的經濟學理論被稱為宏觀經濟學,以與注重研究個人行為的微觀經濟學相區別。
凱恩斯經濟理論的主要結論是經濟中不存在生產和就業向完全就業方向發展的強大的自動機制。這與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所謂的薩伊法則相對,後者認為價格和利息率的自動調整會趨向於創造完全就業。試圖將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聯系起來的努力成了凱恩斯《通論》以後經濟學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領域,一方面微觀經濟學家試圖找他他們思想的宏觀表達,另一方面,例如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試圖為凱恩斯經濟理論找到扎實的微觀基礎。二戰以後,這一趨勢發展成為新古典主義綜合學派。
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各有其側重點,但小編覺得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都是前人智慧結晶,在理解他們的內涵時,應該採用辯證統一的方式去分析,在差異中尋求共性。
Ⅳ 目前主流經濟學學派都有哪些
綜述:目前主流經濟學學派有以下這些。
宏觀有凱恩斯學派 理性預期學派 貨幣主義學派產業有哈弗學派 芝加哥學派微觀有奧地利學派 新制度學派發展經濟學大體分結構主義和新古典 。結構主義和新古典互相打臉精彩至極。林毅夫搞了個新結構主義統合新古典和結構主義區域經濟學有地緣學派區位論(區位論還分) 經濟地理學派政治經濟學和金融不是很了解了解歷史的話推薦熊彼特的經濟分析史。
古典自由派含第一次革命的亞當斯密和第二次革命後產生的新古典自由派凱恩斯主義含第三次革命的凱恩斯本人和後凱恩斯主義的新古典綜合派新自由主義含第四次革命的貨幣學派、理性預期和供給學派、弗萊堡學派、公共選擇學派等。
Ⅳ 中國經濟學十大門派
一、程恩富的海派經濟學
提出時間:1995年
海派經濟學的理論特徵是以馬克思經濟學為基點,綜合古今中外合理思想,包括綜合借鑒運用各種社科和自然科學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綜合創新,構建既超越馬克思經濟學又超越西方經濟學的新範式。
二、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
提出時間:2011年
新結構經濟學建立在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之上,主張一個國家應該建立適合自己階段的產業政策,才可以最快的發展。
三、滕泰、賈康的新供給經濟學
提出時間:2015年
新供給經濟學將新供給分為四類,分別是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新資源要素,新制度四大方面
四、高連奎的新財稅經濟學
提出時間:2016年
新財稅經濟學提出了「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的概念,認為人類現有的政府債務危機是財稅升級落後於產業升級的結果,提出了「財稅-產業」雙升級的經濟增長理論,提出了「七增七減」的財稅改革主張。
五、李俊生的「新市場財政學」
提出時間:2016年
傳統經濟學將財政學建立在市場失靈的基礎上,認為政府財政是市場失靈的補充,新市場財政學則樹立了市場「平台觀」和「參與型」政府的新觀念,將公共部門和非公共部門都視為市場平台的參與者,公私部門皆在其中活動,創造價值。
六、孫國峰的「新貨幣銀行理論」
提出時間:2001年
孫國峰的「新貨幣銀行理論」認為貸款才是貨幣起點。從實踐上看,客戶從銀行提取的現金遠大於他們存入的,這才能解釋為什麼社會中流通的現金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七、郎咸平的「馬克思中觀經濟學」
提出時間:2018年
2018年,中國學者郎咸平提出「馬克思中觀經濟學」,郎咸平認為《資本論》靈魂蘊藏在第二卷中,馬克思經濟學中將社會各行業分為兩個部門,一個生產資料部門(類似重工業),一個生活資料部門(類似輕工業)。
八、李稻葵的「政府與市場經濟學」
提出時間:2018年
李稻葵認為,政府與市場經濟學認為經濟發展的前提是要把政府的激勵和行為搞對,理清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角色,政府應該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推動者,一個利益相關者,而不是阻擋者,政府與市場經濟學重點研究政府在市場中的激勵、行為和作用在內的相關課題。
九、金碚的「域觀經濟學」
提出時間:2019年
金碚認為傳統經濟學太注重經濟學的簡化與抽象,忽略了經濟的現實差異,導致經濟學理論與現實差距太大而無法指導實踐,域觀經濟學反其道而行之,專門研究經濟差異,包括產權制度、文化因素、意識形態、地理位置、發展階段等導致的現實經濟差異,因為真實世界中人的行為既有相同性,也有差異性,有的相似性明顯,有的相異性極大。
十、孫選中提出「法商」理論
提出時間:2010年
法商思維指的是經濟價值觀主導的追求效率的思維方式同法治價值觀主導的追求公平的思維方式的有機結合,以實現主體權益均衡發展的決策思維,法商管理的概念是由柴小青和孫選中於 2010 年提出的,並給出法商管理的定義:法商管 理是綜合管理學、法學相關知識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管理和控制的理論和方法。
Ⅵ 經濟學有哪些學派
1、重商主義
主要觀點是重視金銀貨幣的積累,把金銀看作是財富的形式,認為對外貿易是財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過出口才能獲取更多的金銀財富。因此,主張在國家的支持下發展對外貿易。但是重商主義的研究只限於流通過程,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體系。
2、古典經濟
主要觀點是流通過程不創造財富,只有農業和畜牧業才是財富的源泉。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農業來概括經濟,用租地農場主的生產經營活動來分析資本的流通和再生產。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學家稱重農學派為「現代經濟學的真正鼻祖」。
3、自由主義
主要觀點是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和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但經濟全球化並不排除政治和文化的多元化,更不等於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新自由主義鼓吹經濟全球化,而是著力強調要推行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即全球化。
(6)發展經濟學派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濟學學派中自由主義的發展概況:
New
Liberalism:19世紀70年代,英國經濟危機嚴重,為適應資產階級新的政治要求,T.H.格林首先提出了既堅持英國自由主義傳統,又實施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國家作用的新理論。
90年代以後,英國自由黨內外很多自稱集體主義者的激進知識分子,主張建立平等、合作的新社會,要求國家在減少日益嚴重的失業和貧困現象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他們從格林的著作中尋找行動的理論依據。「新自由主義」成為他們所推崇的理論的代名詞。
此時的新自由主義事實上是New
Liberalism,因為新自由主義對「自由」解釋與古典自由主義相比有了顯著的不同,提出自由應該是制度框架內的自由,而不是放任自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學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