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的時間背景及意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的時間:1992年10月。此時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形成。
背景: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探索的重要成果。
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改革經濟體制的決定》,這個決定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沒有必然聯系,那麼社會主義發展商品經濟也是可行的。從而以「放權讓利」為起點,開始了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
到十三大的時候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取得重大突破了,特別是認為市場和計劃是內在統一的,計劃和市場只是經濟調節的方法,只要對經濟發展有好處都可以利用,利用市場調節不等於是資本主義,應該建立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運行機制,這時市場經濟與經濟制度之間的關系已經開始變得清晰了,這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開始掃清了道路。
1992年,經過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很多改革的成果得到認可,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正式提出和形成。從這里開始,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開始正式建設和完善。
意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飛躍,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個大台階。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正確的,是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全面推進的。
改革開放近40年,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使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取得了全面進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通過不斷改革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中國社會空前活躍起來,中國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極大地迸發出來,目前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的歷史形式,也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它包含著兩個方面的規定性,一是市場經濟的一般共性,二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特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積極有效的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能夠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
一、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二、在分配製度上,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三、在宏觀調控上,由於公有制為主體,因而國家對市場的調控具有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發揮計劃與市場兩個手段的長處,把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
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時間是什麼時候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時間是1992年。
1992年,經過「南巡講話」後,很多改革的成果得到認可,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是具體措施並不明確,建立的方向也是不很明確,總體來說,需要探索著前進。但是這次提出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正式提出和形成。
從這里開始,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開始正式建設和完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表現:
1、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2、在分配製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3、在宏觀調控上,以實現最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3. 市場經濟體制確立是哪一年
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在1992年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確立的。
市場經濟是開放經濟。市場經濟是沒有邊界的,它反對任何形式的邊界封鎖、部門分割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市場要對國內開放,也對國外開放。
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
發展市場經濟,就是為了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具有的信息靈敏、效率較高、激勵有效、調節靈活等優點,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更好地滿足人民的需要。新中國成立70年,我們就讓近14億人口擺脫了貧困,這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都做不到的事情。
4.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1982年)提出的。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會議上,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
十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點和最重要的貢獻,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由此進一步加快。
供參考。
5.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1982年)提出的。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會議上,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
十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點和最重要的貢獻,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由此進一步加快。
供參考。
6.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1992年提出的。
1992年6月9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所作的講話中,首次肯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法。之後,10月12日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正式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可以說,這在我黨的歷史上是一次真正的重大的理論突破,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也正是這一改革方向的正確選擇和種種改革舉措的步步實施,才使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到了制度創新的嶄新階段,從而也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多年的高速發展。
(6)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多久擴展閱讀: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這一重要論述高度概括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偉大成就和創新成果。回顧40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的艱辛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造,是我們取得舉世矚目發展成就的經濟體制基礎。
深刻認識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邏輯和實踐創新,有利於在新時代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7.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什麼時候建立的
1978開始了改革開放,指出了經濟建設取代階級斗爭為中心
1984年中共12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議》,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建議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社會主義經濟體制。
1992年,面對東歐巨變,蘇聯解體,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到了一個由初期到中期的關鍵時刻。當年,鄧小平到南方各省視察,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談話,指出改革的「三個有利於」標准,社會主義的本質,發展的意義,市場與計劃的辨證關系(不是判斷社會性質的標准),這有利於解放全國人民的思想,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基礎。
1992年,中共14大召開,明確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3年中共13屆三中全會召開,規定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997年中共15大召開,指出我過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這以後又開了大大小小的會議,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