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太宗在經濟方面實行什麼措施
措施:輕徭薄賦,提倡節儉,力戒奢侈浪費;知人善任,重視納諫;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權力;合並州縣,精簡機構,以節省財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科舉制。效果:唐太宗在位期間,政治較為清明,經濟得到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㈡ 唐太宗統治時期為使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其在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方面採取了哪些重大舉措
他在位期間,推行府兵制、租庸調制和均田制,並積極推行科舉制。
630年,擊敗突厥,被突厥各部尊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松贊干布。
649年,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李世民於649年7月病死於長安含風殿。葬於今陝西禮泉東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謚號為「文皇帝」。
唐太宗善於聽從大臣的批評和見解,魏徵直諫200多次直陳他的過失。
唐太宗還精擅書法,以行書寫碑,為後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死後更以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為陪葬品。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為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與後來李隆基的「開元盛世」並肩而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由於他在位時年號為貞觀,所以人們把他統治的這一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
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他強調以民為本,常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唐太宗愛惜民力,從不輕易征發徭役。他患有氣疾,不適合居住在潮濕的舊宮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舊宮殿里住了很久。
貞觀之初,在唐太宗的帶領下,君臣和諧,全國上下一心,經濟很快得到了好轉。到了貞觀八九年,牛馬遍野,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昇平景象。
太宗在位20多年,進諫的官員不下30餘人,其中大臣魏徵一人所諫前後200餘事,數十萬言,皆切中時弊,對改進朝政很有幫助。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嚴格遵循德才兼備的原則。太宗認為只有選用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達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賢若渴,曾先後5次頒布求賢詔令,並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擴大應試的范圍和人數,以便使更多的人才顯露出來。�由於唐太宗重視人才,貞觀年間涌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可謂是「人才濟濟,文武兼備」。正是這些棟梁之才,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為「貞觀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准。」法律制定出來後,唐太宗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維護法律的劃一和穩定。在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太宗又反復思考,慎之又慎。他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由於太宗的苦心經營,貞觀年間法制情況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據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才29人,幾乎達到了封建社會法制的最高標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罰。
以民為本的思想,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則;鐵面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特色,成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樣。使唐朝在當時與西方國家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㈢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措施
一、唐太宗
1、政治
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
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制、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2、經濟
李世民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3、文化
貞觀初年,李世民詔令在全國范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
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秘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選五品以上工書者為書手,又在弘文館設立檢校館藏的官員,將繕寫、整理、校勘圖書,藏於內庫,以宮人掌管。
官府藏書機構除「弘文館」外,另有「史館」、「司經局」、「秘書省」和「崇文館」等,其藏書質量和數量遠遠超過前代,史稱「群書大備」。晚年因連年用兵,營造宮殿,雜稅日益苛重。
二、武則天
1、政治
武則天承襲貞觀年間整頓吏治、嚴懲貪污的政策,「嘗與宰相議及刺史、縣令」,並派遣「使者以六條察州縣」,考核州縣官吏是否清正稱職。
對於貪贓枉法的官吏,不論官位高低,一律嚴懲不貸。反之,對於賢才則破格拔擢。武則天對於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對於有才能有學識的人士非常賞識,並能對其一一加以重用。
武則天對納諫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廣言路」、「杜讒口」,也佔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還設銅匭於朝堂,鼓勵群臣上書言事。
武則天雖然政令嚴明,刑罰嚴峻,「當其忍斷,雖甚愛,不少隱也」。但是她對於直言敢諫的臣民卻十分敬重,盡量採納他們的建議,即使言語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寬容,免予追究。
在她統治時期,很少有人因為直諫獲罪的,因之直言敢諫在朝中蔚然成風,使下情得以上達,這對於改革弊政、促進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2、經濟
武則天稱「天後」時,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議「勸農桑,薄賦役」。為貫徹詔命,朝廷規定對地方官吏的考核,以農業生產是否發展作為重要標准,如果州縣官吏所在地區「田疇開辟,家有餘糧」者則予以獎賞;反之,如「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則加以懲罰。
武則天掌權以後,為了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術,又延攬農學家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此時均田制開始瓦解,民戶逃亡現象開始普遍。對於土地兼並和逃亡的農民,也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
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的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1%。這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
但民戶的逃亡,也使政府稅收受到了損失,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而武則天為了稱帝尊崇佛教,大修廟宇,建造規模宏大的明堂、天堂,這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3、文化
武則天曾召集文學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編纂《要覽》、《字海》、《樂書要錄》等書。
其中,《字海》收錄有所有武則天首創的則天文字,全書已散佚。《樂書要錄》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的樂律文獻,除少量內容因襲就說外,多富實踐意義,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全書共十卷,今僅存第五、六、七卷。
三、唐玄宗
1、政治
李隆基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李隆基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唐玄宗以前,由於時人重京官而輕外任,地方官都是選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為了革除這一弊端,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特頒下制令,從京官中選用有才識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從都督、刺史中選拔有政績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為恆式」。
他特別重視縣令的選任。開元四年(716年),新選任的縣令被召入大明宮宣政殿,由皇帝親自出題考試,考查縣令是否通曉經國治民之道,結果有二十多人不入第,暫且讓赴任就職,另有四十五人被淘汰,「放歸學問」。
同時,還頒布了《整飭吏治詔》,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對刺史、縣令的政績進行考察,分為最、中間、殿三等,依次定為優劣,作為改轉升降的依據。
2、經濟
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占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當時的豪強霸佔了農民的土地之後,稱為"籍外之田",他們還將逃亡的農戶變成自己的"私屬",在土地和人口兩方面逃避國家稅收。
先天元年(712年)到開元十三年(725年)之間,李隆基的檢田括戶運動收到了實效。他任命宇文融為全國的覆田勸農使,下設十道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
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沒收,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這樣下來,一年增加的客戶錢就高達幾百萬之多。
通過這些有效的措施,李隆基使唐朝的經濟又步入正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繁榮。
3、文化
在文化事業上,唐玄宗重視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年),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於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
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總數達3060部,51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500餘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世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則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隆基
㈣ 唐太宗開創了怎樣的社會局面為此他在政治、 經濟方面分別採取了什麼主要措施
唐太宗時期繁榮昌盛的局面叫「貞觀之治」
政治措施,唐初政治主要延隋舊制,唐太宗主要政治貢獻集中在納諫和用人上,兼聽是指廣泛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不偏聽偏信;納諫是指君主接受正確的意見和批評,改正缺點、錯誤,防止政治上和個人的失誤。兼聽納諫是封建帝王重要的個人政治修養和品質、作風。要兼聽納諫,也是封建君主都知道的,但要做到卻是十分不容易的。
唐太宗力求成為明君,魏徽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他希望唐太宗能夠「兼聽納下」,成為一個有道明君。君主兼聽納諫,則「貴臣不得壅蔽」,「下情必得上通」。國家便能治理好。唐太宗很重視魏徵的意見,並在自己的行動中,盡可能兼聽納諫。 唐太宗與直言進諫的魏徵的關系,以及對魏徵進諫的態度,證明了他確實是個善於納諫的君主。魏徵有「恥君不及堯、舜」的忠誠,在貞觀年間,無論是國家政事,還是唐太宗的個人行為,只要他認為不妥的,便直言進諫,即使要冒犯唐太宗,也不退卻。唐太宗也認為,魏徵「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魏徵進諫,唐太宗納諫,成為封建社會君明臣賢的美談,唐太宗被譽為「從諫如流」的明君,是與魏徵不斷直諫密切有關的。唐太宗也從兼聽納諫中獲得政治上極大的好處。唐太宗深深體會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他要求臣下「務盡忠讜,匡救朕惡」。他也以「終不以直言忤意,輒相責怒」相許。而且每次都和顏悅色聽取批評意見。事實上,唐太宗對能直言進諫的官員,不僅不加責備,而且給以獎勵。如給事中張玄素諫修洛陽宮殿,賞絹200匹;孫伏伽諫刑賞不當,賞以價值百萬錢的蘭陵公主園;魏徵諫用人不當,賞絹500匹。這不僅表彰了進諫的臣下;而且也起到了引導進諫的作用。
貞觀年間,在唐太宗的倡導下,進諫蔚然成風,不僅大臣進諫,連宮中的長孫皇後、徐賢妃也能進諫。當以直諫著名的魏徵去世時,唐太宗十分難受,他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為此而悲泣久之。像唐太宗這樣以身作則兼聽納諫的皇帝,在封建時代,確實是不多見的。 為了讓子孫也能兼聽納諫,鞏固唐朝的統治,唐太宗還對進諫、納諫作了具體規定。他規定,三品以上官員人閣議事,要有諫官隨同,有失便諫。貞觀元年,唐太宗下詔「自是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人,預聞政事,有所開說,必虛己納之」。唐太宗還規定,五品以上京官,要輪流到宮中直宿,以便皇帝召見,詢問外間事務,了解民間疾苦,以及政事得失,使下情多少得以上達。
從唐代戶籍上的田籍出發,比較深入地論述了唐代均田制的性質與施行方面的一些疑難問題。翁俊雄《隋代均田制研究》(1984)不同意有些論著關於隋代只是承認一下北齊均田制、並末認真推行的觀點。認為隋頒布過新均田令,內容比豐富,並根據鉤稽考訂的零散史料論述了《隋書·食貨志》所載《田令》之遺漏、實行情況及其過於簡略的原因。胡如雷《也談『自田』兼論與唐代田制有關的一些問題》(1986)認為不論相符與否,「自田」均是均田制外私田。不能簡單地根據戶籍上登記的「已受田」判斷階級成份。戶稅便宜地主,損害貧苦農民。「自田」在每戶田籍上出現的至數,雖不能准確反映該戶私田多少,但各個不同時期「自田」至數增減,可大體反映其私田數量變化。宋家鈺的專著《唐朝戶籍法與均田制研究》(1988)及相關的論文通過對戶籍法的研究發現均田令實際上是國家關於土地佔有最高限額的規定,戶籍上的已受田就是來自祖業的私田,它們被劃分為口分田和永業田,是為了按照均田令審查民戶土地的繼承和轉讓的合法性,性質上是私田。王永興《論唐代均田制》(1987)一文也認為均田制是國家對私田的管理制度。翁雄《唐代職分田制度研究》(1990)認為職分田不是均田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是從均田制中脫穎而出的,唐代官員政府取得收入中,職分田地租占重要地位,與官永業田比較,前者比較落後,後者有名無實。楊際平《均田制新探》(1991)肯定均田制的土地國有性質,但他通過對四至和自田的考察,認為永業田、口分田之外仍存在私田。武建國《均田制研究》(1992)對均田制進行了整體、系統的探索和研究,提出均田制下的永業田和口分田具有國有和私有兩重性質,認為封建國家對民戶土地的登記即所謂簿籍授受也體現了國家對土地的某種所有制關系。趙雲旗《隋代均田令補遺與分期》和《論隋代均田令的諸問題》(1993)對內容穿插交織、條理不清的田令予以考訂補遺,並討論了關於中男受田和職分田的問題。
賦稅與徭役。張澤鹹的《五代賦役史草》(1986)比較詳細地論述了賦稅和徭役問題,賦稅包括租庸調、地稅戶稅、資課勾剝、兩稅法、工商稅雜稅等;徭役包括力役、雜徭、色役、和庸和兵役。周殿傑《肅代之際的江淮和大歷財政改革》(1986)認為大歷改革中心課題是經濟低落出現的財政枯竭。特點是財政政策調整。它在唐代生活許多方面打下了烙印,深刻影響了整個封建社會後半期經濟發展途程。張澤咸《論田畝稅在唐五代兩稅法中的地位》(1986)認為新田畝稅始征於肅宗時。夏秋稅之名始於代宗時田畝稅。戶稅斂以夏秋,晚於田畝稅。田畝稅在兩稅法中占重要地位,但全國無統一稅額。附加稅不少隨田畝稅增派。朱睿根《唐代兩稅法前的戶稅》(1986)指出,戶稅是從解決官吏俸料錢發展演變而來。大歷時,戶稅包括庸調而成主稅。隋開皇三年已訂戶等。唐繼行隋三等戶制。武德九年立九等戶,迄肅宗末基本按九等定戶。定戶的資產包括廬舍、菜園等。趙和平《唐代兩稅法實行後兩個突出問題》(1986)認為錢重物輕和估法帶給勞動人民的災難,是兩稅法實行後的兩個突出問題,而其產生的原因則是政治上的腐敗、法令規定不完善,超越客觀條件。黃永年《論建中元年實行兩稅法的意圖》(1988)不同意兩稅法是唐政府迫於當時農民起義威力而被迫改革的產物的看法。認為實施兩稅法的主要意圖,在於從財政稅收來解決中央和地方的經濟矛盾。兩稅法在建中元年以後實施的認真與否,既和中央、地方勢力的消長有緊密關系,更證實實施這一稅法確實是一項向地方爭奪財權的重大措施。陳明光《唐朝兩稅三分制的財政內涵試析》(1988)認為通過實施兩稅三分制,中央財政完成了與地方財政「劃分收支」的程序,理順了自安史之亂以來中央與地方之間混亂不堪的預算收支關系,建立起國家預算新體系,收到鞏固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傾向的政治效果,同時也展開了中央與地方爭奪兩稅收入的新斗爭。鄭學檬《唐代德兩朝黨爭和兩稅法》(1992)認為楊炎和劉晏的矛盾發展引起了理財政策的變化,其中兩稅法的頒布最為重要。楊炎改變理財政策的目的是剝奪劉晏的權力,帶有明顯的朋黨性質。楊際平在《中國賦役制度史》(1994)中對隋唐五代的賦役制度進行了探討。對於兩稅法長期以來分歧較大,對兩稅法與戶稅、地稅的關系是爭論的焦點,不過大多數學者贊成鞠清遠在《唐代經濟史》中提出的兩稅即是地稅和戶稅的觀點。對於兩稅法是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丁柏傳《談對唐代兩稅法的再評價問題》認為兩稅法沒有減輕農民負擔,它不是商品生產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不能反映商品貨幣關系發展水平。它是中國封建社會土地制度史、賦稅制度史和階級關系史一個重要界標。
資課是唐代賦役制度中較復雜的問題。鞠清遠、陶希聖《唐代經濟史》指出資課是官民皆納的代役錢。李春潤《唐開元以前的納資納課初探》(1983)和《略論唐代的資課》(1983)首次提出納資與納課的區別在於身份性,開元前的納資是有官資的人納錢代替色役,納課是課口納錢代役。對唐代資課的本意和特點作了較明確的論述。
教育方面,為了提供優良教育的環境,太宗建立了以國子監為首的京師學。包括在高祖時建立了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太宗時建立的律學和書學,增建校舍,足以容納二千名學生學習。又設弘文館,專門供皇族及高級官員子弟入讀,一時文教之風大盛,四夷君長都遣子弟來長安學習。
同時,太宗又注重編修書籍和歷史。他命令搜求民間死去學者的遺書。隋末,在洛陽的隋代藏書在運住長安途中都於黃河,勢余的只有一萬四千部,約九萬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館,其中就藏書二十多萬卷;太宗又認為南北朝時期經學分為南北兩學,經學紛雲,於是孔穎達加以整理,頒為《五經定本》,是為《五經正義》的稿本,成為科舉考試提供了基本。史學方面,太宗立國史館,編選南北朝及隋朝歷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統,另一方面從中汲取歷史教訓。
其實關於唐太宗時期的綜述,完全可以買範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來看,裡面有很詳細的記述,不用這么費勁
㈤ 唐太宗在政治、經濟、民族關系方面推行的措施
1、施政特點:「以民為本」、「存百姓」
2、貞觀成就:
(1)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虛懷納諫.皇帝充分發揮臣僚作用,減少了政策的失誤.其根本目的在於實現唐朝的長治久安.②革新政治.唐初部分沿用隋制,但又有改革,沿用的部分隋制是因為那些制度不僅適應隋朝,在隋朝發揮了一定作用,而且在唐朝也能適應,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鑒於隋亡,制度又有所革新.關於革新、完善制度,將在「隋唐制度的革新」一節里講,這里不必重復.
(2) 經濟方面:① 輕徭薄賦,勸課農桑.隋煬帝無休止地征發徭役,迫使農民起義,唐朝吸取了隋亡的教訓.封建統治者立國的基礎在農業,此項措施可以看做是「貞觀之治」局面出現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②戒奢從簡.這與上面的措施互為表裡,一方面發展農業生產,另一方面大力提倡節儉,「貞觀之治」的出現,與這種風氣不無關系.
(3)文化方面:興科舉.以儒為師,大辦學校.唐朝的文化策略,既有繼承又有創新.興科舉是繼承隋制,以儒為師是繼承漢制.但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都有較大的發展.大辦學校,就其規模、種類、數量和課目設置,都是前代無法比擬的.
3、貞觀時期取得的成就和唐太宗個人之間的關系:
這與唐太宗個人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密切相關,他(1)總結經驗教訓,選官任賢,大度納諫.
(2)節儉自律,厲行法制,發展國家經濟.
(3)和睦相處,融洽的民族關系 .
(4)對外交流,傳播世界的盛唐氣象 .
4、形成唐太宗施政特點的歷史原因:
①隋朝的建設和經濟繁榮,為唐朝加強中央集權和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②隋末農民戰爭推翻了隋煬帝的暴政,有力地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使唐初統治者吸取隋亡教訓,調整了統治政策.
③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他的個人作用也是出現「貞觀之治」的重要因素.
5、貞觀之治對當時的歷史和人民生活的影響:
貞觀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社會安定,經濟恢復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增強,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6、唐太宗對後世歷史的影響:
(1)為唐朝的繁榮昌盛,尤其是開元盛世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2)為後代君主提供了有益的統治經驗.
㈥ 2、唐太宗在政治、經濟、軍事採取什麼措施
唐太宗在政治上虛心納諫,在經濟上,中洞以上思想發展緊急,在均值之上採取隔絕,比如說舍利希與獨夫婦等等
㈦ 唐朝貞觀之治在政治,經濟,法律上的措施有哪些
唐朝貞觀之治在政治,經濟,法律上的措施:
治國思想:選賢舉能,虛懷納諫,勵精圖治。
經濟:修養生息,不奪農時,均田制,輕徭薄賦。存百姓。
政治:慎用刑罰,頒布唐律。
文化:文德治國,崇儒尊孔,提高進士科地位,完善科舉制。
民族:冊封,和親,羈縻府州,安西都護府。
對外:鴻臚寺,示存異方之教。兼收並蓄。
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由於他在位時年號為貞觀,所以人們把他統治的這一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
1.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是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開創了大運河,絲綢之路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造就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大運河,鄙在當時,功在千秋。
3.他實行了一系列的開明政策和措施,政績卓著.他意識到君和民就好比是舟和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不能對自己的子民太苛刻.於是他採取有利於經濟發展的「休養生息」政策,輕徭薄賦、獎勵農耕,使經濟得到較快的恢復和發展.
4..發展科舉制度,通過選拔大批有文化、有才能的政治家進入最高統治集團,抑制了士族地主勢力;他鼓勵群臣犯顏直諫;用賢良,因而忠賢滿朝,人才濟濟,嚴格選擇官吏,保證吏治清明.
5.太宗還注意各民族的關系,促進了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太宗遣文成公主和親吐蕃,為漢藏兩族間的友好交往開了先河,對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貞觀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
唐太宗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