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政治和經濟有什麼關系
政治與經濟是密切聯系著的,兩者是辯證統一的
1,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植根於經濟)
任何社會的政治,就其性質而言,都是由該社會的經濟關系和經濟制度決定的。
特定階級或社會集團的政治活動,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經濟利益的根本對立必然集中表現為政治斗爭。
2,政治對經濟又巨大的反作用(政治與經濟相比不能不佔首位)
指導影響或制約經濟的發展有了正確的政治領導,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經濟建設才能取得成功。
正確的組織領導歸根結底要表現在生產力發展上,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政治是上層建築領域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及其形成的具體關系的具體行為。 這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的重要社會現象。 政治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 這種社會現象非常復雜。 各個政治科學家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重點進行了各種闡述。
經濟是物質管理; 它是人們生產,使用,加工和分配所有材料的整體動態現象的總稱。 微觀概念是指家庭的家庭管理,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整體中,它包括人類生產,儲蓄,交換和分配的活動; 生產是這種動態的基礎,而分配就是這種動態的終結。
❷ 政治和經濟有什麼關系政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政治屬於上層建築,它根源於經濟,由經濟基礎決定,並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任何階級或社會集團的政治活動,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和維護本階級或本集團的根本經濟利益。
例如,我國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濟基礎,決定了我國政治制度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而我國的各項政治制度歸根結底是為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經濟利益服務的。政治關系隨著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第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和上層建築的性質。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築的物質根源.上層建築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定的上層建築.是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反映和表現.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必然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與之適應。
第二。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當某一社會的經濟基礎發生某些局部變化,被其決定的上層建築也要相應地發生局部變化;而當經濟基礎發生根本變革,即舊經濟基礎被新經濟基礎代替時,舊的上層建築也必然被新的上層建築所代替。
❸ 簡述政治經濟學的發展過程
發展主線是: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第一階段是重商主義盛行的時代,大概在14,15世紀萌芽,興盛於16、17世紀,衰落與18世紀。重商主義的經濟學家圍繞貨幣財富這一核心,針對進出口貿易、外匯管制以及產業政策等進行宏觀分析。主要觀點:金銀是財富的最賣櫻佳形式、國家對經濟活動的積極干預、民族主義特徵下的殖民傾向、廉價勞動力與生產的重要性
第二階段自由放任:18世紀,產業革命的興起使得市場經濟體制完全確立,亞當斯密《國富論》問世,自由放任理論盛行起來。從個人理性、市場自動調節的角度出發,強調市場作用和反政府幹預。
主張:個人理性與經濟人假設,中明叢市場機制下社會經濟的自動調節與均衡,生產合理性與分配公平性的論證,崇信自由市場經濟、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
第三階段凱恩斯主義是在20世紀30年代世紀經濟大危機下發展起來的。主要觀點:突破傳統就業均衡理論,承認資本主義的不完美性。否認供給自動創造需求,提出有效需求不足。
第四階段新自由主義:20世紀70年代,西方各國經濟「滯漲」問題的出現給新自由主義的復興一次絕佳機會。主要觀點:個人主義價值導向,較為強調個人權利。特槐逗別推崇市場機制,強烈反對政府幹預,極力主張私有制,明確反對公有制。
第五階段新凱恩斯主義: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非市場出清,理性預期,不完全競爭市場,經濟當事人最大化原則為其基本理論假設,提出理論觀點。主要觀點:價格黏性理論,勞動市場理論,資本供給限額理論,以粗調為特點的宏觀經濟干預政策。
❹ 政治經濟學的兩種發展範式有什麼特點相互之間又存在什麼關系
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是一門以人們的社會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的規律。
政治經濟學產生和發展
政治經濟學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詞,源於希臘文的politikos,含有「社會的」、「國家的」、「城市的」等多種意思;政治經濟學中的「經濟」(economy)一詞,來源於希臘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一詞是法國重商主義者A.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和王太後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盧梭為法國《網路全書》撰寫了「政治經濟學」條目,把政治經濟學和家庭經濟區分開來。可知,政治經濟學作為研究經濟活動的理論科學的名稱自17世紀就開始得到應用了。
當重商主義者蒙克萊田最先使用政治經濟學這一名稱時,政治經濟學還只限於研究流通領域的個別經濟現象,因而還沒有形成為獨立的真正的經濟科學。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逐漸發展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資產階級為了同封建勢力作斗爭,必然要求從理論上說明資本主義生產、分配的規律,論證資本主義生產的優越性。這就產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圖為主要代表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興起和發展,使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生產領域和包括流通領域在內的社會再生產過程。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專門研究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規律的理論科學。所以,馬克思說:「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工場手工業時期產生的。」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資本主義生產逐漸由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不斷發展,直接威脅著資產階級。1825年經濟危機的爆發,使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日益顯露出來。面臨這種形勢,資產階級更加需要的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辯護。適應這種需要,產生了庸俗政治經濟學。庸俗經濟學者拋棄了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許多科學成分,致力於抹煞階級利益的對立,用各種各樣的辯護理論,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在資產階級經濟學領域中,到19世紀30年代以後,庸俗經濟學逐漸取代了古典政治經濟學。
19世紀上半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時期,產生了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抨擊了資本主義制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矛盾,但是它們不了解資本主義矛盾產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維護小私有制的立場來反對資本主義私有制。
在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在應用政治經濟學剖析資本主義方面作了最初的嘗試。他們對資本主義制度作了尖銳和無情的批判,否定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永恆性,論證了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性。但是,由於他們在理論分析上還不能擺脫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范疇的限制,不了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而不可能找到創造新社會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途徑,只能陷於空想。
19世紀40年代初,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偉大革命。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有關時代的經濟學,是理解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趨勢的科學,也是理解整個社會發展和變遷的理論科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在於:證明現在開始顯露出來的社會弊病是現存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這一生產方式快要瓦解的標志,並且在正在瓦解的經濟運動形式內部發現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弊病的、新的生產組織和交換組織的因素。
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
最初出現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如何使財富增長以及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規律。例如,斯密的《國富論》就是把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其產生和發展的條件作為研究對象的。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人口和財富的比例問題是人們的物質福利問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由於它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使得它們總是撇開財富的社會形式去研究財富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研究物與物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和恩格斯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偉大革命,科學地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是物,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社會生產關系。社會生產關系的內在結構,即社會生產關系運動中生產和交換、分配、消費之間的關系,不是並列的,也不是互不相關的,而是辯證地運動著的。「生產既支配著與其他要素相對而言的生產自身,也支配著其他要素。」「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當然,生產就其單方面形式來說也決定於其他要素。但是,政治經濟學對社會生產關系的研究,必須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去研究。
政治經濟學的影響
經濟科學門類眾多,除政治經濟學外,還存在著經濟史、經濟思想史、應用經濟學、經濟數量分析和計量方法科學、邊緣經濟學等。在經濟科學中,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交換、分配、消費規律的科學,為其他各學科提供了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所揭示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對經濟學科中的其他各學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政治經濟學所闡明的一些基本原理,如商品、價值、貨幣、工資的運動等基本原理,對經濟科學中的其他學科的研究也是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其他學科也只有在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取得應有的研究成果,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也為政治經濟學提供了豐富的科學材料,從而對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也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❺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產生:
19世紀中葉,馬克思和思格斯創立了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已逐漸成熟,無產階級作為新生產力的代表登上政治舞台,並進行強大的工人運動的理論表現。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闡明了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生產、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的規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第一次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第—次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蓋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反映了時代的特點和現實經濟運行的客觀要求,馬克思在研究和闡述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時,使用了大量的英國官方文獻和統計資料,也閱讀了大量有關的經濟學著作。不僅進行對資本主義經濟的規范分析,進行實證分析。
馬克思從當時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英國,揭示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和多層面經濟關系的特點,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發展的規律,這對於一切資本主義國家都是適用的。
(5)什麼叫政治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稱,其前身是德國古典哲學。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是世界所發生的一切變化的基礎。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精神只是運動著的物質的最高形式。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人們能夠認識並正確運用客觀規律。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基礎的各個時代的生產關系,尤其是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創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其前身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