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什麼叫經濟學第一課

什麼叫經濟學第一課

發布時間:2023-09-19 20:18:26

『壹』 政治經濟學包含哪些內容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此概念是歷史范疇,而非永恆范疇。)
2、貨幣和商品比較,貨幣出現得晚。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交換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物物交換: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樂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價物)——商品
一般等價物:它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各種商品進行交換的媒介。
(3)商品——貨幣——商品
貨幣: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4、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
6、貨幣的基本職能
(1)含義:是貨幣本質的體現,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兩種基本職能:
A 價值尺度——觀念中的貨幣(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
B 流通手段——現實中的貨幣
8、商品流通: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公式:商品——貨幣——商品
9、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 / 貨幣流通次數
紙幣是國家規定的貨幣符號,如果濫發紙幣,會導致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
紙幣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紙幣發行量小於所需的貨幣量,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10、在核算一定時期的各項經濟收支往來時,人們通常使用的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轉帳結算
11、信用工具分類:
(1)信用卡: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信用卡的特點: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A分類:現金支票和轉帳支票
B共同點:不準流通轉讓。
12、外匯
(1)含義: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少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人民幣升值
13、人民幣穩定的意義:
保持人民幣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穩定,對實現擴大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考點:1、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2、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如何應對?今年我國上調人民幣幣值,如何看待?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1、影響價格的因素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等,但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都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給或者需求來實現的。
2、供求影響價格
(1)供不應求——搶購——價格上漲——形成賣方市場(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2)供過於求——滯銷——價格下跌——形成買方市場(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3、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4、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時間。
個人企業要想更多贏利應該怎麼做?
賺錢:個別勞動時間短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賠錢:個別勞動時間長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5、縮短個別勞動時間的途徑:
(1)加強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
(2)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根本途徑:提高勞動生產率
6、價值規律
(1)基本內容:
A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B 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
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上下波動示意圖:(如右圖)
7、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哪些?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比較大。
一般來講:
價格降低——需求量變大
價格升高——需求量變小
(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A調節生產。(圖形略)
B提高勞動生產率
C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8、互為替代品: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如:火車——飛機 空調—風扇
互補商品: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 汽車—汽油
考點:企業生產者怎樣在價格戰中獲勝?怎樣使你的商品在市場中有競爭力?

『貳』 經濟學講什麼 要具體點的 謝謝了

報紙雜志整天說著經濟形勢,什麼我國經濟增長強勁、美國經濟疲軟等等,我們也常說,你有點經濟頭腦好不好?或者這么做經濟又實惠。那麼,究竟什麼是經濟學呢?經濟到底跟我們有什麼關系呢?

人類社會的核心就是經濟,我們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和經濟掛鉤的,小孩要素按著他口袋裡的零花錢,工薪階層要根據一個月的收入來選擇適當的消費,創業的人要考慮選擇什麼行業,怎樣獲得投資等等。現在的社會里,我們沒法離開經濟生活,現在無疑就是「經濟學的帝國主義時代」,生活中的行為幾乎都可以用經濟學來分析。經濟學的作用就是解釋世事。經濟學能夠解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你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就從經濟學是什麼、研究什麼等方面來看看它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

人活著就有慾望,慾望的意思就是「想要」,比如餓了想要吃飯,喝了想要喝水,想有安全的感覺,想與人交往,想被人尊敬,還想要干出點名堂來等,這些都是慾望。古人常說,欲壑難填,就是指人的慾望是不容易滿足的,人的慾望沒有止境的。從前有個故事:

齊國有個女兒,有兩家男子同時來求婚。東家的男子長得丑但是很有錢,西家的男子長得俊美但是很窮。父母猶豫不決,便詢問女兒,要他自己決定願意嫁給誰,要是難以啟齒,不便明說,就用袒露胳膊的方式,讓父母知道她的意思,袒露左臂是願意嫁給東家男子;袒露右臂是願意嫁給西甲男子,結果女兒袒露出兩只胳膊。父母親感到奇怪,就問其原因。女兒說:「想在東家吃飯,在西家住宿。」這就是東食西宿這個成語的由來,這個故事解釋了人們總是貪得無厭,希望得到更多的東西,慾望的最顯著特徵是無窮大。

經濟學產生之後,慾望便不再被視作可恥的東西,而認為是人的本性所在。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是人類最基本、最重大的問題,也就是:人類怎樣才能更快樂,更幸福!說白了,也就是怎麼滿足人的慾望,經濟學把慾望這種東西顯性化了,直接用金錢或者說資源來衡量。拿什麼是資源呢?
要滿足慾望就得有滿足的手段,經濟學把滿足人的慾望的手段,叫「資源」。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你想得到一樣東西,就必須付出相應代價。表現在現代社會,那就是為了維持你的生活,你必須努力工作以賺取金錢,這樣才能用錢來買到你想要的東西。說白了,怎麼賺錢、怎麼花錢這個跟錢打交道的事情都跟經濟學有關系。

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因為畢竟有些東西是有限的,為什麼我們不能無所顧忌的用水、用電?為什麼市場上的白菜土豆有時多有時少?這些為什麼作為我們生產和生活資料的東西都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廣而言之,連我們自身所能提供的勞動力、還有用作生產基礎的原料和土地等等生產資料,都是有限的。把這些東西統一取個名字,就叫做「資源」,資源是有限的,可是誰都想要擁有資源,那麼如何分配資源便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經濟學就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

資源的特點跟慾望相反,跟人的無窮的慾望比起來,資源總是顯得不夠,經濟學家把資源的這個特點叫做「稀缺」。每個人都面臨稀缺問題。窮人的稀缺問題就是缺錢,富人也有稀缺問題。窮人的稀缺問題就是缺錢,富人也有稀缺問題,比如想想活得更長久或者生活中有更多的閑暇,也就是說時間這個資源對於他們來說是稀缺的。每個社會也都面臨稀缺問題,不管是窮國還是富國。美國是最富裕的國家,難道美國人就不想更安全、更強大了嗎?當然不是。所以,稀缺是普遍現象。

慾望人人有,而且還會膨脹,但是資源卻是稀缺的,滿足慾望的手段沒有那麼多,所以,痛苦是必然的。

經濟學的英語Economics是由希臘文而來,意思是家庭、家族、財產權以及法律,從字面上來看是指家族管理或是政府的管理。一般經濟學的教材都會開宗明義的講,經濟學就是選擇和資源配置的學問。

斯密在他的教材里,通過美國汽車工業歷史的演變,給出了經濟學的定義,即經濟學研究消費者的行為,研究生產者行為,也研究政府經濟政策問題。

先來說說經濟學怎麼研究消費者。我們都是消費者,我們賺錢是為了花錢。經濟學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收入來決定消費,多掙多花,少掙少花,這是最簡單的道理。經濟學還告訴我們不要看今天賺了多少錢,而要在一生的時間跨度內來看收入和消費,現在年輕力壯,掙得多花的少,但是要想到老了退休了那天是沒有收入的,所以要未雨綢繆給自己留點後路,不要等到老時不名一文,那樣的下場可不好。經濟學還告訴我們,其實也不必拘泥於按收入來安排消費,只要有實力。你也可以透支一下未來,借款消費,只要你能夠在將來還上就可以了。同樣的,掙的錢也不必全花出去,有多少用於消費有多少用於儲蓄,這就是你自己的選擇了。消費也有一些特點,比如古人常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說消費是有慣性的,一時半會兒還改不過來。這些都是經濟學研究消費是涉及的問題,看看,真的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吧!

經濟學也研究生產者。因為慾望太大,而資源又總是那麼稀缺,他永遠比慾望要求的少,即使再怎麼發展生產,也並不是所有慾望都能得到滿足,而只能滿足一部分。那人類就要決定讓那些慾望得到滿足,那些慾望不能滿足,至少是暫時不能滿足。

生產什麼,就意味著讓什麼慾望得到滿足。比如生產糧食,就是為了讓吃的慾望得到滿足。因為資源稀缺,不可能什麼都生產,所以,生產一種東西,就意味著放棄另外的東西。你有一張白紙,如果用來折紙鶴,就不能再畫成水彩畫掛在牆上了。還不如一畝地,中了玉米就不能同時再種水稻。這都是關於「生產什麼」的問題,屬於經濟學的研究范疇。

怎麼生產也就是如何生產的問題。生產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同樣是一個杯子,可以是流水線統一製作的玻璃杯,也可能是手工製作的陶瓷杯,那麼那一種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和慾望呢?哪一種更有效率、事半功倍呢?對企業來說,賺錢才是硬道理。這個說明,用什麼方式生產是很重要的,需要仔細考量,做出抉擇,經濟學家把這叫「如何生產」。

東西生產出來以後,就該讓它去滿足人的慾望了。但是怎麼把東西分到每個人手裡呢?要靠規則。規則怎麼定?說白了就是價格問題,是誰出價高就給誰,類似於拍賣?還是誰權力大就給誰?價格是最直接的分配方式,但是卻不一定是合理的或者說是公平的,所以還有一個為誰生產、如何分配的問題。

經濟學研究這些問題的核心思想是講求效率,即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經濟學效率的含義是一種最好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如果想讓某個社會成員狀況變的更好,就只能讓其他某個成員的狀況變得比現在查。這個狀態很像「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只有達到有效的狀態,才是最好的。迄今為止,人類找到了兩種配置資源的方式。一個是計劃,一個是市場。主要用計劃方法配置資源的經濟較計劃經濟;主要用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叫市場經濟。計劃方式,就是計劃部門的人說了算,只有他們有卻決定資源怎麼配置,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是計劃實現規定好了的。所有人都必須服從,不不能各行其是。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手段是市場價格機制。在市場經濟中,消費者買什麼、買多少,由消費者根據市場價格和自己的收入和偏好決定;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要看生產什麼更賺錢,市場經濟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經濟。而選擇是計劃還是市場,就是政府的問題了,所以經濟學也要研究政府的行為。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是人的行為。可是經濟學常常借鑒自然科學的方法。這使得經濟學對世界的解釋更精確,對於指導人類實踐也更有效。經濟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實用學科,一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經濟學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經濟學必須回歸本質,無條件地服務於社會大眾。

『叄』 第一講 微觀經濟學導論:稀缺性與微觀經濟學

1.1 稀缺性

1.2 生產可能性邊界

1.3 機會成本

1.4 基本的經濟問題

1.5 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

1.6 比較優勢和機會成本

1.7 市場經濟

1.8 計劃經濟與混合經濟

1.9 經濟學研究對象和研究問題的角度

1.10 微觀經濟學要研究什麼

資源的稀缺性是社會問題的根源。

從本質上來講,富裕的海灣國家不存在稀缺性。(x)

稀缺性: 這樣的一種經濟事實——相對於人們的慾望而言,可用的資源是有限的,由其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足以充分滿足人們的需求。

稀缺性的兩個特點: 相對性和絕對性;①既定的資源和無窮的慾望;②任何階段、任何國家存在;

稀缺性帶來的結果: ①做任何事情、選擇都要付出代價、成本;②產生分工和交換,形成商品和價格。需要付費才能獲得商品。

生產可能性邊界: pro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也叫生產可能性曲線,用於表示在既定資源和技術條件下能夠生產出來的兩種產品的最大數量組合的曲線。

生產可行性邊界的特點: ①負斜率;②:凹向原點——越靠近最後一部分的資源,是越只是適合生產其中的一種,所以轉換成另外一種的難度更大;

邊際轉換率: 資源配置進行到某種狀態時把一種產品如Y轉換成X的比率。(或者說是用後一個產品X替換成Y的比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計算方法=X/Y 或者△X/△Y

邊際轉換率特點

前提:經濟已經進行到了某一個點;在這個基礎上產生新的變化;

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各個位置的邊際轉換率是不一樣的。

邊際轉換率是斜率,絕對值是不斷遞增的;

生產可能性邊界的用處:

①用來說明稀缺性;(既定的資源能夠生產出來的數量是有限的)

②說明生產有無效率;越靠近,越有效率 ③說明資源配置(分析出是哪一種的數量更多)

④說明長期的經濟增長(邊界不斷往外擴展——說明增長ing)

機會成本: 一種選擇或者決策的代價——將資源用於某種用途時必須放棄的其他最好用途的價值。

例子:

一、一塊地,用於生產糧食,可獲得230000,養魚21000,開發房地產20000。現在選擇糧食——機會成本——21000(放棄了其中一個最好用途的價值才是機會成本——而不是所有價值之和或平均;)

二、你獲得一張60元的電影票,去看電影

①機會成本:時間成本+60塊——雖然是贈票,但是可以轉讓出售、是具有價值的;

②如果是實名制的票,只能自己用——只有一個成本,時間成本,因為票沒有價值

③黃牛炒票到了90元——時間成本+90;

關於機會成本的說明:

①所有資源都要考慮,時間和金錢;

②只與這些資源的現在價值相關(只與這些資源的現在最好價值有關)例3

③可以做到在既定歷史開支下,收益最大;(例3)

④競爭條件下使用土地機會成本就是其市場價值(例4)

例子:

為了這個月的發電,

情景一:上個月用了120萬購買煤炭;這個月上漲為150萬;發電的收入是140萬;——機會成本是150萬

情景二:上個月160,這個月100萬,發電140——應該繼續發電;上個月的價值已經沒有意義了,

每次只分析一個原理中的一個問題——局部平衡分析

機會成本關鍵點總結

①它是有前綴的,是指做一個事情的成本、一個決策的成本,或者是作出選擇的成本

②做出選擇或者決策,都是要動用資源的,因此成本是指動用各種資源的價值

③成本是因為使用資源而放棄了的最好用途的價值

④在競爭條件下,機會成本就是所用資源的市場價值

⑤機會成本與資源稀缺性有關,我們事實上也是用機會成本來考慮問題的。

用機會成本理解——生產成本;

哲理——不要為過期的牛奶哭泣;著眼於當下;

基於稀缺性的三個選擇問題:

①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可以用生產可能性邊界來說明;

②如何生產?生產的方法

③為誰生產——消費者、生產者;

其他的一系列問題:

什麼樣的經濟制度是有效率的?

如何促進一個經濟體的持續增長?

如何充分利用所有的生產要素?

如何保持物價穩定?

為了解決基本的經濟問題社會如何做出選擇:

①自給自足;

②分工合作&市場交換(專業化分工→交換:市場或者計劃)

為什麼要進行專業化分工——用比較優勢解釋;

例子 :喬布斯專利五天一項;報告三十天一項;周小川專利十五天一項,報告十五天;

調整:喬專利五天,報告十天;周專利15天,報告15天;絕對優勢、絕對劣勢

比較優勢: 在多種產品的生產種,相對於其他的生產單位而言,如果一個生產單位在其中一個產品上的劣勢少一些,或者優勢更大一些,我們就稱該生產單位在生產該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

生產者不一定有絕對優勢,但是都有比較優勢,至少在比較優勢上勢均力敵,因此貿易才有廣泛的基礎。

機會成本低——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用機會成本解釋): 如果一個生產單位在生產某種產品時的機會成本比另外一個單位要低,那麼我們稱它在該產品生產商具有比較優勢。

關於比較優勢的小結

①任何人都有比較優勢(更大的絕對優勢叫做比較優勢,較小的叫做比較劣勢;較小的絕對劣勢:比較優勢)

②比較優勢可以用機會成本來說明

③絕對優勢是用實際耗費的資源來定義的,而比較優勢是用機會成本來定義的。

④比較優勢解釋了市場存在的依據,奠定了國際貿易的基礎。

比較優勢是從純理性的經濟學理論分析的,但有時候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還是有必要,例如能滿足心理需求。

比較優勢的結論是我們必須進行分工。

商品交換的兩種途徑: 中央計劃機關通過計劃交換;通過市場或分權決策交換

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

分權決策

利益驅使(也是市場經濟的內在動力)

價格引導

互利交換

市場經濟的優點: 通過追求自己的利益,實現了社會利益。

例子

1.把市場經濟引進奧運賽事

2.非典時期的白醋價格

市場經濟作用的機制: 「看不見的手」引導;人是理性的,利己的,趨利避害

價格或者個人利益——看不見的手

市場經濟的優點: 市場機制交換信息,信息傳遞快而准確;個人利益驅使,反應非常迅速

市場經濟強調個人利益,但不是鼓吹個人利益;市場經濟能夠做到通過競爭、通過各種各樣的有序的規則,能夠保證每個人有序地追求個人利益,能夠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個人利益。如果市場經濟有問題的話,可以把法律機制引進來。

大部分國家採取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又叫做命令經濟。

計劃經濟的基本要素:

中央計劃機構做出集中決策

往往和公有制或國有制相聯系

可以有市場,也可以不利用市場(戰爭時期是沒有市場的)

利益機制:名義上的公共利益(本質上是追求個人經濟)

現實中的用法:市場經濟指市場佔主要成分,計劃經濟指計劃佔主要成分,而不是純粹的只是某種經濟。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資本主義——更多的是政治上的用詞。

1977年中國被稱為共產主義;

北歐、加南大、1979年以前的英國、法國被稱為社會主義

更接近市場和資本主義:美國、中國香港

更接近計劃經濟:中國、北歐(瑞典、芬蘭、丹麥、挪威、冰島)、加拿大、朝鮮、古巴

中國在走資本主義,美國在走社會主義(其實是指中國在走資本主義向市場經濟靠攏,美國在走社會主義向計劃經濟靠攏)

例子

美國的很多政策,例如社會保障政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政府包辦更多的福利。

美國的開支結構:2000年,私人投資支出——16% 政府購買支出18%

2011年 私人投資支出——12.7% 政府購買支出20.1%

背景是2008年的美國的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經融危機;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定義:(側重於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

微觀經濟學:是以微觀個體為研究對象,研究個體經濟決策人如居民戶和廠商的經濟行為,單個經濟變數如供給,需求和價格如何決定,以及單個市場如何運行的理論。具體說,它研究市場中個體的決策和相互作用是如何決定各種經濟變數的。

宏觀經濟學:以總體經濟行為和表現為研究對象地經濟理論,研究總產量、就業和物價是如何決定和變化的。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市場某個具體市場所有的市場

供給某個產品的供給所有的供給

需求某個產品的需求所有的需求

生產者某個生產者所有

價格某個產品價格總價格

從問題的方式出發劃分: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

實證經濟學:指研究經濟問題的一種視角。客觀研究經濟現象之間的本來聯系,將各種經濟變數之間的因果聯系客觀地呈現出來。(研究」實際上是什麼「的問題)這種研究的正確性一般情況下是可以根據現實的數據來驗證的。

規范經濟學: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作為標准對經濟學現象進行評判。(研究「應該是什麼」的問題)

這種研究的正確性取決於你的立場、標准和價值觀是怎麼樣的,無法驗證。

實證經濟學規范經濟學

實際是什麼應該是什麼

研究視角對過去解釋:實際發生了什麼,是怎麼發生的                             對未來預測:將來會發生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對過去的判斷:已經發生的是否應該                                           對未來的判斷:應該怎麼做

診斷還是葯方診斷 描述性和分析性葯方 建議性的

需要預設立場嗎不需要需要

存在領域經濟理論經濟政策

是否正確一般可以驗證,取決於研究方向與技巧無法客觀驗證,取決於立場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說,醫院的化驗室屬於實證經濟學,開葯方的醫生接近規范經濟學。但是准確點說,醫生開葯方時仍然屬於實證經濟學,而如果他對不同的人區別對待,就是屬於規范經濟學。

政府有權不能任性(規范經濟學)

客觀監督政府,是否任性、是否滿足群眾的利益;(實證經濟學)

例子:

目前的GDP核算有很大缺陷,我們應該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核算。(實證)

發展是硬道理。(規范)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規范)

微觀經濟學研究內容:

1.市場機制

2.居民戶的消費行為

3.居民戶的供給要素行為

4.生產規律

5.廠商的供給政策

6.廠商的要素需求決策

7.各個市場的相互關系

8.市場是否有效率

2、3 ——商品的需求面 4、5、6——商品的供給面

微觀經濟學地邏輯主線:

關於市場機智的理論

關於價格的理論

關於資源配置的理論

關於人們如何進行選擇的理論

『肆』 誰知道經濟學研究是從研究個人如何做出決策的四個原理開始

答: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都是從構成社會的人和關系開始的。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關於做出決策的第一課可以歸納為一句諺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為了得到我們喜愛的一件東西,通常就不得不放棄另一件我們喜愛的東西。
做出決策就是要求我們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權衡取捨。
我們考慮一個學生必須決定如何配置他最寶貴的資源-時間。他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學習經濟學,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學習心理學,也可以把時間在這兩個學科之間進行分配。對於他用於學習一門課的每一個小時,他都要放棄本來可以學習另一門課的一小時。而且,對於他用於學習功課的每一個小時,都要放棄本來可以用於睡眠、騎車、看電視、上網或打工賺點零花錢的一小時。
當人們組成社會時,他們面臨各種不同的權衡取捨。經典的權衡取捨是在「大炮與黃油」之間。我們把更多的錢用於保衛我們的海岸免受外國入侵的國防(大炮)時,我們能用於提高國內生活水平的消費品(黃油)就少了。在現代社會里,同樣重要的是在清潔的環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間的權衡取捨。要求企業減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成本。由於成本高,結果這些企業賺的利潤少了,支付的工資低了,收取的價格高了,或者是這三種結果的某種結合。因此,盡管污染管制給予我們的好處是更清潔的環境,以及由此帶來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價是企業所有者、工人和消費者的收入減少了。
例如:我們來考慮目的在於實現更平等地分配經濟福利的政策。這些此類政策,如福利制度或失業保障,是要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社會成員。另一些政策,如個人所得稅,是要求經濟上成功的人士對政府給予比其他人更多的支持。雖然這些政策對實現更大的平等有好處,但它以降低效率為代價的。當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給窮人時,就減少了對辛勤工作的獎勵;結果是,人們工作少了,生產的物品與勞務也少了。換句話說,當政策想要把經濟蛋糕切為更均等的小塊時,這塊蛋糕就變小了。
認識到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人們將會或應該做什麼決策。一個學生不應該僅僅因為要增加用於學習經濟學的時間而放棄心理學的學習。社會不應該僅僅因為環境控制降低了我們物質生產水平而不再保護環境,也不應該僅僅因為幫助窮人扭曲了工作激勵而忽視他們。然而,認識到生活中的權衡取捨是重要的。因為人們只有了解他們面臨的選擇,才能做出良好的決策。
耘:請列舉三個你在生活中面臨的重大權衡取捨的例子。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經濟學第一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員回來多久健康碼變綠 瀏覽:659
婚姻中如何備孕 瀏覽:504
結婚為了什麼是為了更幸福 瀏覽:216
現在和童年相比哪個更幸福 瀏覽:123
什麼是我國經濟文明核心 瀏覽:104
陳嶼為什麼沒有婚姻 瀏覽:887
經濟林怎麼審批建設養豬場 瀏覽:431
喜歡讀的故事寫話怎麼寫 瀏覽:939
大慶事業編制考試怎麼考 瀏覽:52
住房貨幣化補貼在哪個經濟科目 瀏覽:960
探窗唱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708
父母愛情吃自助餐在哪個酒店 瀏覽:521
台灣美女來大陸遊玩有什麼感覺嗎 瀏覽:264
江西樂平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823
一建經濟科多少分 瀏覽:732
怎麼把婚姻狀況改成未婚 瀏覽:561
個人經濟財富怎麼寫 瀏覽:18
感情或者婚姻會走向終點什麼意思 瀏覽:321
洪塘經濟發展中心怎麼走 瀏覽:858
工作和愛情沖突怎麼辦知乎 瀏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