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民行業經濟分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為四個層次,即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小類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核心層,其經濟活動的同質性最高,它構成了全社會經濟活動中可供觀察和度量的最小產業活動類別的全部內容。
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工業包括採掘工業、製造業以及自來水、電力、熱水、煤氣等和建築業包括建築安裝企業和自營建設單位,以及為建築安裝工程服務的地質勘探和勘察設計等。由於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范圍廣。
第一層次為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第二層次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咨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
第三層次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業、科學研究事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
主要活動:
當一個單位對外從事兩種以上的經濟活動時,占其單位增加值份額最大的一種活動稱為主要活動。如果無法用增加值確定單位的主要活動,可依據銷售收入、營業收入或從業人員確定主要活動。
與主要活動相對應的是次要活動和輔助活動。單位對外從事的所有經濟活動中,除主要活動以外的經濟活動。輔助活動是指一個單位的全部活動中,不對外提供產品和勞務的活動。輔助活動是為保證本單位主要活動和次要活動正常運轉而進行的一種內部活動。
⑵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目錄如下:農、林、牧、漁業產品、礦產品、食品、飲料、煙草、 紡織品、服裝、鞋帽、皮革、毛皮及其製品。
金屬製品、通用及專用機械設備、交通運 輸設備、電氣機械及器材、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 電子設備、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廢舊材料 回收加工品、電力、燃氣及水; 建築業產品和服務業產品。
結構:
隨著社會分工和生產社會化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的結構也在不斷變化。在近代和現代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在一般情況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帶動了運輸業、建築業等的發展,然後商業和服務業也隨著發展起來,並且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愈來愈大。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擴大,新的生產活動和非生產活動又不斷地分化出來,形成新的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因此,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可以反映出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