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成立後經濟發展狀況及原因
經濟發展狀況
1,建國初期的三大改造
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於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手工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
標志著我國基本上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經濟擴張和衰退期(大躍進時期和文化大革命)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盡管這條總路線的出發點是要盡快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但由於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導致後來災荒的主要原因。
3,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中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4,一路一帶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根本原因:
第一、 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這樣人民政府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為人民政權的鞏固和國民經濟的恢復奠定了經濟基礎。
第二、 穩定物價,統一財經。1950年,全國物價穩定,結束了十多年的物價上漲的階段。為解決中央財政困難,中央決定將全國主要財政經濟由中央統一管理,解決當時中央財政收支脫節的現象。1950年,國家財經開始好轉了。
第三、 合理調整工商業。新中國成立初期,私營工商業在國民經濟中還占重要地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爭取國家財政的根本好轉起重要作用、1950年上半年中央在統一財經政策上,又合理地調整了工商業。這 主要是公私關系和勞資關系。
(1)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新中國經濟特點
1、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初步核算,國內生產總值471564億元,比上年增長9.2%。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4.5%、10.6%和8.9%。全部工業增加值18.86萬億元,增長10.7%。消費、投資穩定增長,內需動力明顯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919億元,增長17.1%。
2、物價漲勢得到初步遏制。在控制貨幣、發展生產、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措施的綜合作用下,價格漲幅逐步收窄。
3、財政金融穩健運行。增長24.8%;其中稅收收入89720億元,增長22.6%。財政支出108930億元,增加19056億元,增長21.2%,「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各項重點領域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同比增長13.6%。
4、農業和農村發展保持良好態勢。夏糧、早稻、秋糧季季豐收,分別比2011年增產2.5%、4.5%和5.1%;2012全年糧食產量達到57121萬噸,增長4.5%,實現連續8年增產,總產、單產都創歷史新高。棉、油、糖、肉等其他主要農產品全面增產。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5、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12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8610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3%。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准和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標准成為新的國際標准。
6、節能減排工作進一步加強。2012全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1%。「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頒布實施。支持重點節能項目924個,建成後可形成2200多萬噸標准煤的年節能能力。
7、區域發展更趨協調。西部大開發新10年政策措施全面實施。促進西藏、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以及加快青海等四省藏區發展的各項舉措得到較好落實,新時期對口支援工作全面開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成果得到鞏固和擴大,產業結構調整和改革開放取得新的進展。
⑵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主要從哪方面展開主要內容是什麼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怎樣的作用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推開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1979年開始在農村進行了兩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實行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順農民與集體的關系。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給農民家庭分散經營。從1982年開始,取消了原來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復鄉(鎮)、村政權機構。同時,國家從1979年開始連續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第二步改革的重點是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理順農民與國家的關系。從1985年起,國家取消了過去實行多年的農副產品統購派購制度,實行合同收購的新政策,把農業稅由過去的實物稅改為現金稅,基本上確立了國家與農民實行等價交換的關系。中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是從進行擴大全民所有制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的試點開始的,已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進行了局部改革試驗和探索。1978年夏,四川省率先進行6個企業擴權試點,1982年擴大到全國6000多個企業。第二階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經濟管理體制。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此後,全國改革的重點由農村轉移到了城市,開始進行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增強企業活力,深化企業改革 自1984~1987年,國務院為增強企業活力,逐步深化企業改革,先後發布了13個文件,作出了給企業擴權的97條規定,各地區、各部門也相繼給企業下放了一些權力,使企業有了一定的自主權。 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通過1979~1986年的改革,調整所有制結構,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和經營方式,在全國工業總產值中,全民所有制工業已由80%下降到68.7%,集體工業由20%上升到29.2%,個體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已發展到 2.1%。 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體系 主要是:①搞活消費品市場。通過對商業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條流通渠道和減少流轉環節的改革,改變了過去消費品統購包銷的制度。②建立生產資料市場③發展資金市場。④在一些大中城市進行開辦技術市場、勞務市場、信息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試點。⑤改革價格體系。 改革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工資制度 從1983年開始,實行了企業兩步利改稅和產品稅、增值稅。到1986年,國營企業留利比改革前增加了 4倍。從1987年開始,又將折舊和大修理基金全部留歸企業,增加了企業自主支配的財力。1987年,地方財政收入已佔國家預算的49%,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在調整國家和企業、中央和地方分配關系的同時,還改革了工資制度,以調整國家、企業與幹部、職工的分配關系。從1985年7月起,對國家機關幹部和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實行了以職務工資為主的新的結構工資制度,將企業原有的300多種工資標准簡化為3類產業5個工資標准,普遍給企業職工實行了升級和套級。1987年又實行了在國家規定的工資總額內,由企業自主決定內部工資和獎金分配的辦法,進一步落實了按勞分配原則。 進行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發展橫向經濟聯合 從1980年開始,先後在全國72個大中城市進行綜合改革試點,對9個城市實行了計劃單列,賦予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在16個中等城市和哈爾濱市進行城市政府機構改革試點,在 5個城市進行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在17個大中城市進行住宅商品化試點,並在全國 1/3的地區實行了市帶縣的新體制。在發展橫向經濟聯合方面,到1987年上半年,全國已建立了 3.2萬個新的橫向經濟聯合組織,組建了100 多個大型企業群體和企業集團,形成了49個跨地區的橫向經濟聯合網路,出現了一批以中心城市為依託的經濟區,如上海經濟區、東北經濟區、西南五省區六方經濟協調組織等。 擴大對外開放和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從1979年7月開始,對福建、廣東兩省實行靈活政策和特殊措施,對外開放。1980年,陸續興辦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見中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了沿海14個港口城市和海南島,興辦了13個經濟技術開發區(見中國沿海開放城市)。1985年開放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帶。隨後又逐步開放山東和遼東兩個半島。到1987年初,在中國大陸已興辦了7700多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企業,中國還在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興辦了 270多個合資或獨資企業。進出口貿易總額逐年增加,已達到700多億美元。 深化改革的長遠目標是,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總目標,把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緊密結合起來,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以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為前提,實現國家由直接控制為主向間接控制為主的轉變,把計劃經濟的優越性和商品經濟的創造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起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新體制,最終實現「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長遠目標。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促進推動作用,使國民經濟擺脫單一發展模式,在多種混合模式下快速發展,適應時代經濟發展潮流,為中國的崛起奠定基礎。
⑶ 國民經濟的調整方針,意義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提出的恢復與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即\「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意義是:,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適當控制重工業的發展速度,特別是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同時適當縮小基本建設規模,使工業和農業之間、重工業和輕工業之間、積累與消費之間的比例趨於協調,使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得到統籌兼顧,全面安排
⑷ 恢復國民經濟的場景是什麼
恢復國民經濟的場景是指,在遭受戰爭、自然災害或其他重大差畝陸危機後,國家通過採取經濟政策和措施,逐步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重建基礎設施、重建生產能力、採取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就業虛頃率並緩解貧困等。在該過程中,投資、消費和出口都可以成為刺激經濟增長的關鍵因耐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