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雙城五常哪裡經濟好

雙城五常哪裡經濟好

發布時間:2023-09-09 11:04:10

① 哈爾濱十二縣哪個縣發達

肇東1999年從哈爾濱市劃歸綏化了。(包括哪個縣的經濟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 )
哈爾濱市轄8區10縣(市),分別為南崗區、道里區、道外區、香坊區、松北區、平房區、呼蘭區和阿城區,尚志市、雙城市、賓縣、方正縣、依蘭縣、巴彥縣、五常市、木蘭縣、延壽縣、通河縣。其中五常、雙城、尚志為3個縣級市,
哈爾濱市 轄8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松北區。總人口約98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約475萬人。

哈爾濱市十縣(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分析

一、我資市自然源狀況和農業生產格局

1、自然資源稟賦狀況

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是農業賴以發展的基礎,盡管科技進步以及新型種植、養殖和加工模式的不斷涌現使得這種依賴度有所降低,但就實際國情以及世界市場的基本狀況而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狀況在形成優勢農業方面依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耕地面積大,土地後備資源缺乏。哈爾濱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地處松嫩平原中部,幅員面積5.3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農民收入近80%來自農業。 2006年末全市耕地面積為178萬公頃,人均耕地5.8畝,耕地面積和人均佔有耕地雖然較多,但是我們的耕地中中低產田占近50%,未被利用土地不足5%。農村土地有限。

所轄區縣(市)、農業人口多,剩餘勞動力多。我市轄8區10縣(市),189個鄉鎮,2017個行政村,460萬農業人口。 2006年末,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為291.6 萬人。其中,男勞動力151.3 萬人,佔51.9%;女勞動力140.2 萬人,佔48.1%,農民人均創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368元,過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降低了農業勞動生產率。

水質較好,但水資源缺乏。我市屬於嚴重缺水城市,市區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在末位,僅為107萬噸/日,農業生產有旱有澇,十年九春旱,春旱極為頻繁。全市水資源總量129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99億立方米,絕大部分河流、水庫、地下水污染小或無污染,適合農田灌溉。全市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2條,最大的松花江徑流量211.6億立方米,但因為缺少大型控制性工程,大多為過境水。全市耕地水資源量為平均每公頃95.3立方米,低於全國平均佔有量。我市僅水田就缺水1.5億立方米以上,這制約了我市農業生產,尤其是不利於我市水稻生產的發展。

土質好,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我市土壤類型主要有暗棕土壤、白漿土、黑土、黑鈣土、和草甸土等8種土壤類型,土質肥沃,99%的農田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於2%,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但由於多年來的水土流失、土地用養失調等原因,各類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均有下降。目前農田土壤受重金屬、鎘污染面積達0.12萬公頃。不過,近年經環保治理,土壤中農葯殘留量逐年降低,遠低於國家環境質量標准限定值,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符合綠色農作物生長要求。

森林覆蓋率高,草原面積少。我市森林覆蓋率達44.2%,全市草地面積25.5萬公頃,其中可利用面積僅有16.9萬公頃,人均佔有草地面積0.02公頃,僅為全國人均草地面積的1/17。而且草地品質偏低,載畜能力每畝只有12隻羊左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氣候條件適宜。全市年平均氣溫在5℃左右,年降雨量48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500小時左右,年有效積溫2300℃-2700℃。氣候四季分明,農產品具有北方特色和優勢。

2、生產格局

我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世界奶牛基地帶,現有耕地178萬公頃,草原面積25.5萬公頃,荒地10萬公頃,年秸桿產量在120億公斤左右。適宜的氣候、遼闊的土地,充足的飼料、廉價的勞動力,都為我市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04、05、06年全省縣域社會經濟綜合監測評價結果排序中,我市有五個縣市排在前十名。其中,阿城僅次於綏芬河排在第二位,呼蘭、雙城、尚志、賓縣分別列第四、第五、第七和第十位,五常列第十一位,其餘縣都列前五十位。我市糧食總產量和三大主導產品玉米、水稻、大豆產量均列全省首位。我市的五常、雙城和巴彥均為全國產糧大縣。

我市畜牧業生產在全省處於龍頭地位。2006年我市肉蛋奶產量分別為72.2萬噸、30.5萬噸和106.6萬噸,均列全省首位。我市牧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雙城的奶牛業生產名揚全國,呼蘭的家禽省內第一,巴彥、賓縣以生豬、黃牛生產而聞名。

從農業總體發展看,我市農業區域特色明顯,農業資源、經濟總量和農業生產結構等方面都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競爭力在省內處於龍頭地位。尤其是近年來,哈爾濱農業經濟發展取得了嶄新的成績,走科學發展之路正深入人心。但在農業經濟較快發展的進程中,地區差距和不均衡問題越來越突出,且已成為阻礙我市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因素。

二、10縣(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比較

1、農業經濟總量

第一產業增加值。10縣(市)中,雙城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5.5億元居首位,增速7.4%,列第六位。方正縣為6.3億元居末位,增速10.7%,列第三位。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最大的是巴彥縣高達62.8%,所佔比重最小的是尚志市為17.4%。

糧食產量。10縣(市)中,糧食產量列前三位的是五常市、雙城市和巴彥縣,分別為37.4億公斤、34.6億公斤和27.5億公斤,其畝產分別為1039.1斤、1150.7斤和823.3斤,分列第二位、第一位和第三位。糧食產量最少的是方正縣為6.4億公斤,其畝產779.5斤,列第四位。

牧業產值。10縣(市)中,牧業產值最大的是雙城市為38.3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49.5%。1990年瑞士雀巢落戶雙城,帶動雙城市奶牛業快速發展。2006年,雙城市奶牛存欄23萬頭,佔全市的62.9%。牧業產值所佔比重最大的是賓縣為59.2%,近幾年,賓縣以黃牛為代表的畜牧業生產發展迅猛。2006年,賓縣黃牛及肉牛存欄29.4萬頭,佔全市的23.3%。牧業產值最小的是延壽縣為1.7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16.9%。牧業產值比重最小的是木蘭縣僅為14.6%。

2、生產條件

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與結構。10縣(市)中,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最大的是五常市為 40.5萬人。其中,男勞動力21.1萬人,佔52.1%;女勞動力19.4 萬人,佔47.9%;20歲以下60歲以上的佔14.9%;文盲的2.2%。資源總量最小的是方正縣為7.5萬人。其中,男勞動力4.0萬人,佔53.6%;女勞動力3.5 萬人,佔46.4%;20歲以下60歲以上的佔15.8%;文盲的佔3.0%。

農業生產經營戶。10縣(市)中,農業生產經營戶最多的是五常市為13.5萬戶。其中以農業收入為主的佔98.5%,以牧業收入為主的僅佔1.3%。農業生產經營戶最少的是方正縣為2.4萬戶。其中以農業收入為主的佔97.9%,以牧業收入為主的僅佔1.3%。雙城市生產經營戶13.2萬人,以牧業收入為主的佔23.3%,居首位。

農業機械裝備。全市農業機械裝備水平較第一次農業普查時有了顯著提高。10縣(市)中,擁有大中型拖拉機最多的是依蘭縣為6785台,其擁有小型拖拉機2.8萬台,列第三位。擁有聯合收割機488台,列第二位。擁有大中型拖拉機最少的是尚志市為1270台,其擁有小型拖拉機2.2萬台,列第五位。擁有聯合收割機146台,列第三位。

農業技術措施。機耕面積佔比重最大的是巴彥縣為96.3%,其機播面積87.6%,也列首位,機收面積10%,列第五位。機耕面積所佔比重最小的是尚志市為33.5%,其機播面積7.8%,也列末位,機收面積1.9%,列第七位。

農業技術人員。10縣(市)中,農業技術人員最多的是尚志市為5410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佔11.8%,列第二位。農業技術人員最少的是雙城市為545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佔7.2%,列第五位。

3、生活條件

人均擁有住宅面積。農民住宅類型主要是平房,住宅結構主要為磚木和磚混結構。10縣(市)中,人均擁有住宅面積最多的是尚志市和方正縣均為21.87平方米,其磚混和磚(石)木結構的住宅分別佔83.8%和62.3%,分列第二位和第六位。磚混和磚(石)木結構比重最大的是雙城市為85.7%。竹草土坯結構比重最大的依蘭為46.6%。

飲用水供給。我市75.9 %的鄉鎮實施集中供水,1.2 %的農戶獲取飲用水存在困難。10縣(市)中,平均使用入戶管道水最多的是通河縣為55%,其凈化水處理平均水平也最高為44.1%,飲用水困難的比例也比較低為1%。平均使用入戶管道水最少的是五常市僅佔11.6%,其凈化水處理平均水平也僅為8.3%,飲用水困難的比例比較低為1%。

炊事能源結構。農村住戶炊事使用的能源近90%為柴草。10縣(市)中,主要炊事能源用煤最多的是依蘭縣為5.4%,主要炊事能源用煤最少的是方正縣為0.9%。用氣比例最大的是雙城市為3.3%。

衛生設施。我市農村居民使用簡易廁所或無廁所的佔76.2%。10縣(市)中,農村常住戶使用旱廁比例最大的是雙城市為68.3%,其有垃圾處理站的鎮佔33.3%,與方正並列第二位。木蘭縣生活污水經過處理的鎮比例最大為66.7%。

交通設施。全市有96.1%的村和87.0%的自然屯通公路,進村公路和村內道路路面均以沙石路面為主。10縣(市)中,有二級以上公路通過的鄉鎮比例最大的是方正縣高達75%,其所有的鄉鎮在1小時內就能到達縣政府。有二級以上公路通過的鄉鎮比例最小的是雙城市為29.1%。離縣(市)政府較遠鄉鎮比例最大的是尚志市為35.3%。

取暖設施。全市縣域70%以上的農戶仍以火炕取暖。10縣(市)中,用暖氣取暖比例最大的是雙城市為54.5%,其用空調的也最多為0.11%。延壽縣用火炕取暖的高達92.4%,有暖氣的僅佔7.4%。

4、生活水平

農民人均純收入。全市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為4286元,10縣(市)中,人均純收入最高的是通河縣為4731元,最低的是木蘭縣為3628元。10縣(市)人均純收入水平相對均衡,但高低也差千餘元。

文化教育。全市有11.1%的鄉鎮有職業技術學校。10縣(市)中,依蘭縣有職業技術學校的鄉鎮所佔比重最大為22.2%,其平均每個鄉鎮擁有中學2個,列第五位,小學10.6個,列第六位。延壽縣沒有職業技術學校,其平均每個鄉鎮擁有中學1.3個,列末位,小學10.3個,列第七位。

娛樂休閑活動。全市65.6%的鄉鎮有廣播、電視站,99.4%的村能接收電視節目,75.2%的村安裝了有線電視。10縣(市)中,尚志市、依蘭縣100%的鄉鎮有廣播電視站,最少的是通河縣只達到25%。平均有體育場館最多的是依蘭和延壽縣為22.2%,平均最少的五常市只達到4.2%。平均擁有公園最多的是巴彥縣為22.2%,最少的是雙城市僅達到4.2%。

醫療、養老條件。10縣(市)中,平均每個鄉鎮擁有醫院、衛生院個數最多的是依蘭縣為2.1個,平均每個鄉鎮醫院、衛生院最少的是延壽縣為1.1個。敬老院基本上是平均每個鄉鎮一個,只有通河縣兩個鄉鎮有一個敬老院。

每百戶耐用品擁有量。我市彩色電視基本普及,擁有率在98%以上,摩托車、手機等已成為農戶生活消費的主流。10縣(市)中,摩托車擁有比例最大的是延壽縣為39.5%,其固定電話、手機和電腦擁有率分別為59.6%、74.4%和34.8%,分列第七位、第二位和第六位。汽車擁有率最高的是雙城市為2.9%。

通過對全市10縣(市)縣域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農業經濟不斷發展、收入結構呈多元化、生產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是,個別地區仍是牛耕田、手插秧,機械裝備水平低,農業生產技術手段落後;農業經營以種地為主,收入低、居住條件差,家庭生活缺乏有力保障。各地應基於基礎,突出優勢,競相發展。諸如:雙城是個典型的平原農業縣份,應依託資源優勢,走「植根於種植業,拓展於畜牧業,深化於加工業」發展之路,堅持以農業產業化為牽動,通過以基礎農業起步、農牧產業鏈條式延伸、工業規模化擴張的發展路徑,實現工農的良性互動發展。五常應發揮耕地面積大、糧食生產基礎好的優勢,重點發展優質高效糧食生產,建設水稻、葯材、瓜菜、畜牧和綠色食品等生產基地。方正縣應著力發展水稻、食用菌、北葯、山特產品等特色優勢產業。

閱讀全文

與雙城五常哪裡經濟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事是經濟學學術期刊 瀏覽:618
屬雞與屬牛的人婚姻如何 瀏覽:124
婚姻失敗的人都怎麼樣了 瀏覽:47
幸福歸來是什麼台放的 瀏覽:381
什麼詞意思是生生世世的愛情 瀏覽:314
把愛好當做事業需要什麼 瀏覽:341
王者榮耀怎麼讓人物變成美女 瀏覽:238
屬相兔和屬相羊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326
什麼樣的婚配不幸福 瀏覽:281
深圳幸福海屬哪個社區管 瀏覽:250
街巷故事采編記者是哪個部門的 瀏覽:274
山東城市經濟怎麼樣 瀏覽:403
防城港有什麼美女 瀏覽:768
經濟下行百姓怎麼應對 瀏覽:309
威爾伯這個故事是哪個故事書里的 瀏覽:983
充滿幸福氣息的詞語有哪些 瀏覽:714
如何做個幸福聰明老人 瀏覽:223
幸福樹休眠期在什麼時間 瀏覽:489
沒交流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658
蘿卜頭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