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捷克那邊的人均收入多少``
中東歐七國——離發達還有多遠?
中東歐七國中,比較富裕的國家是捷克和匈牙利。今年2月,世界銀行已經正式宣布捷克為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的標准,人均GDP至少要超過1萬美元以及相當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按照這個標准,匈牙利也被大多數國際經濟組織認定為事實上的發達國家。斯洛伐克、波蘭和克羅埃西亞也有望在十年內邁上經濟發達國家的門檻。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資料,中東歐七國2005年人均GDP分別為(單位/美元):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斯洛伐克7963、克羅埃西亞7764、波蘭6373、保加利亞3325、羅馬尼亞3277。
上述七國2005年人均收入:捷克6740、克羅埃西亞5350、匈牙利6330、波蘭5270、斯洛伐克4920、羅馬尼亞2310、保加利亞2130我國2005年人均收入1100美元)。
捷克、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已經於2004年5月加入歐盟,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現為歐盟候選國,有望最遲在2009年內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根據歐盟公布的資料,與歐盟25國人均GDP平均值比較,捷克人均GDP相當於歐盟的69%,其次為匈牙利61%、斯洛伐克51%、波蘭46%、克羅埃西亞36%、羅馬尼亞32%、
保加利亞30%。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這幾個老牌經濟發達國家則分別為119%、113%、108%和107%。這就是說,中東歐國家與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差距確實還不小。
購買力平價的GDP
誠然,中東歐各國消費者生活價格指數比較低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比如,保加利亞的物價只及原歐盟15國平均物價的1/3,在德國標價100歐元的商品,在保加利亞只需花32歐元;反之,保加利亞賣100歐元,瑞士就得賣391歐元。這里涉及一個貨幣兌換帶來的本幣實際購買力問題。同樣,汽車業工人每小時工資在羅馬尼亞是1歐元,在斯洛伐克是5歐元,到了法國就是20歐元。這就是說,在中東歐生產汽車的成本比在法國少40%甚至更多。
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中東歐七國的情況大致為:捷克17148美元、匈牙利16338美元、斯洛伐克14877美元、波蘭12264美元、克羅埃西亞11792美元、保加利亞8909美元、羅馬尼亞7957美元(我國大陸為5791美元)。
據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最新公布的報告,在全球124個城市中,城市消費水平排名居首位的是東京,捷克的布拉格排名第73位,波蘭首都華沙排名78位,匈牙利布達佩斯排名81位,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排名第114位。
盡管我國北京市人均收入處於中東歐七國平均值稍低這樣一個水平,但北京實際消費價格指數比中東歐國家的大都市要高得多,排在第60位。簡言之,同樣的100美元,在中東歐七國首都消費要比北京劃算得多。
福利與社會保障
中東歐國家目前已經開始出現向高福利社會轉型的傾向。當然,這些國家的總體福利水平與西歐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ECN調研中心的一份報告稱,盡管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工資水平是中國和印度的5~6倍,但與西歐相比至少還有30年以上的差距。
在中東歐國家,窮人的住房問題解決得都比較好。像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窮人可以不花一個子兒就能住進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在匈牙利,個人購置房屋一般都可以享受政府補貼。比如,獨生子女家庭可得到政府最低3000歐元的購置房補貼,兩個子女的可得到7600歐元;三個子女的可得到1.2萬歐元。在斯洛伐克,職工每年的休假時間最少為四周,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的職工可以休五周。許多單位,包括國家機關現在都把休假期又延長了一周。產假一般為28周,如果產婦是獨身或生第二胎以上的,可以休37周。如果產婦要求休息到孩子3歲為止,僱用單位應予以同意。在產假期間,產婦沒有工資,但享受疾病救濟金。目前的中東歐國家,僱主為雇員支付的各項保險費用已經接近工人實際能夠領到手的工資1/2,這無疑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中東歐國家實行免費的中小學義務教育,而且大多都提供免費或優惠性質的兒童營養餐。匈牙利、捷克和波蘭三國高等教育也免收學費。由於捷克、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已經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在原歐盟國家也可以享受學費優惠。比如,在英國,按照2004年通過的大學和中學籌資改革法案,外國學生在英留學的費用年均高達1.5萬歐元,而來自歐盟成員國的留學生由於可以申請救濟,每年只需2000歐元。中東歐國家經濟現狀(摘自《看世界》2006年第6期)
❷ 阿爾巴尼亞的經濟是怎麼發展的
中國投資促進阿爾巴尼亞經濟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及「16+1合作」的引領下,近年來,中國與阿爾巴尼亞各領域合作不斷加強,尤其是經貿合作更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據阿爾巴尼亞國家統計局今年年初發布的數據,2016年,中國是阿爾巴尼亞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三大進口來源地。同時中國也是阿主要投資國之一。對此,阿爾巴尼亞投資發展署署長根茨·切利認為,中國投資既為當地的就業、稅收等方面做出了貢獻,又提升了阿國員工的職業技能化水平,直接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據根茨·切利署長介紹,截止2017年1月,共有148家中國企業在阿國注冊,其中103家經營活躍。
中國企業的主要業務覆蓋貿易、房地產、加工業以及電信業,大部分集中在地拉那和都拉斯大區這兩個阿國商貿活動的集中地。此外在北部地區也有部分企業投資阿工業項目。其中,中國光大控股收購地拉那機場項目以及洲際油氣收購此前由加拿大班克斯石油公司經營的阿爾巴尼亞油田項目等都是近年來頗具影響的重大項目。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赴阿經營的中國公司明顯促進了阿爾巴尼亞的就業,也有效提高了員工的職業技能和技術知識水平,為阿爾巴尼亞經濟發展做了很好的人才儲備。根茨·切利署長說,為吸引更多中國投資,阿投資發展署已同多家中國企業建立聯系,與中國意向投資者見面商談基礎設施或能源領域的可開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