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首府工業經濟如何

首府工業經濟如何

發布時間:2023-09-07 05:53:04

『壹』 南寧哪來那麼多錢發展經濟

別的不說,就拿上一年南寧經濟的發展情況來說好了。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

亮點快讀:今年預計全市經濟總量將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7%,與年初市人大通過的預期目標相比高4個百分點。

數據說話:今年財政收入繼續保持大幅增長,預計完成150億元,同比增長24.63%,比預期目標高9.63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559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0億元,同比增長17.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5元,增長12.5%;農民純收入3333元,增加300元,增長9.9%。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亮點快讀: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增速和效益創歷史新高。預計全年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840億元,增長31%。

數據說話: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60億元,同比增長33%。經濟效益好,全市工業經濟效益創歷史新高,1—10月綜合指數為216.14,同比提高39.55%。園區經濟發展迅猛。1—10月全市工業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9.49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6.88%。

重大項目扎實推進

亮點快讀:上林煤電鋁、富士康等一批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燎旺車燈、玉柴專汽、恆安紙業等公司一批重點項目新開工;鳳凰紙業、萬盛達環保包裝材料、立盛繭絲綢等公司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

數據說話:1至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83戶,比去年同期增加98戶;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已達到113家,同比增加33家,億元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329.58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3.51%,對全市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89%。

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亮點快讀:在全市製糖、造紙、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組織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新技術應用項目,加大重點項目政策扶持力度。

數據說話:預計全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左右,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削減15%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1%左右,均完成預期目標。

商貿市場發展迅速

亮點快讀:「月月美食節」、「月月服裝展」、「月月汽車展」等系列活動持續火爆,一批大型商店陸續開業,埌東—風嶺成為商貿經濟新增長點。

數據說話:預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0億元,增長17.1%,比預期目標高3.1個百分點,增幅創歷史新高。城鄉商貿網點建設有效推進,全市已有商業網點16萬個,營業面積400多萬平方米。

城建項目全力推進

亮點快讀: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基礎設施、五象新區核心區基礎設施、城市路網及橋梁、水環境治理、市政公用配套設施等建設力度加大。完成七一總渠改造、葫蘆鼎大橋、青竹立交工程。

數據說話:1至10月已開工建設項目91項(應開工建設134項),其中建成使用13項,完成投資60.88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額的37.8%。

教育事業迅速發展

亮點快讀:農民群眾實現了「種田不繳稅、上學不交費」的歷史性跨越。

數據說話:全市「兩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優質高中的規模不斷擴大。高考成績取得新突破。全市69.26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享受國家免交學雜費政策。開展經常性助學活動,安排教育專項經費,實現「絕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目標。

城鄉居民收入提高

亮點快讀:城鄉居民家庭財產繼續明顯增加,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衣食住行用水平持續提高。

數據說話:預計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10元,增長13.9%,比預期目標高6.9個百分點。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3333元,增長9.9%左右,比預期目標高3.9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略有上升,但總體仍然比較平穩。

其實,南寧也是自從有了東盟後發展速度才開始越加明顯,加上許多外來商人看重東盟永久進駐南寧這條商機,所以也陸續進入南寧投資,帶動了南寧許多的經濟,也大大增加了南寧的收入。當然國家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你想一下,如果一個城市永遠不發展,不前進那對一個國家對人民有什麼好處呢?中國本來就是本著讓部分城市和人民先富起來再帶動其他的原則。更何況南寧是首府,首府也是一個省市的臉,看人都先看到臉。
你怎麼問了個那麼傻的問題?我就是個南寧人,我對於南寧有這樣的發展速度和成就感到自豪,希望你也是。

『貳』 現在揭陽的經濟如何

今年1—8月,揭陽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投資、消費和出口形勢繼續向好,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經濟效益不斷提高。1—8月,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793。11億元,增長10。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4。42億元,增長9。9%。主要特點是:一是民營工業的主導作用日益突出。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9。06億元,增長12。06%,對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0。8%,拉動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4。9個百分點。二是產銷率保持平穩上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189。56億元,增長12。5%;產品銷售率為97。5%,同比增長0。41%。三是工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29。25%,同比提高7。4個百分點。企業實現利稅總額6。41億元,增長13。2%。 ——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消費價格穩定上升。1—8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15億元,增長11。8%。城鄉市場協調增長。城市完成零售額82。04億元,增長12。0%;農村完成零售額51。11億元,增長11。4%。批發零售貿易業主體地位突出。全市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為120。89億元,增長11。3%,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1%。市場物價保持平穩運作。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2。4%。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力度加大。1—8月,全市城鎮集體以上單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76億元,增長41。4%,增速比1—7月加快7。8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建設完成27。28億元,增長93%;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4。33億元,增長29。6%。1—7月,全市新增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共完成投資額26。9億元,占城鎮集體以上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68。1%;新增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共完成投資18。91億元,占城鎮集體以上投資的47。9%。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一般貿易出口增長依然領先。1—7月,全市進出口總額7。88億美元,同比增長16。1%。其中,出口總額6。25億美元,同比增長22。7%。一般貿易出口5億美元,增長27。7%;加工貿易出口1。26億美元,增長6。3%。 ——財政增收質量逐步提高,金融形勢基本穩定。1—8月,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54億元,增長6。9%。其中,工商稅收完成3。92億元,增長13。7%。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7。85億元,增長5%。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45。79億元,比年初增長8。85%。貸款余額166。94億元,比年初增長5。79%。 ——居民收入平穩增長,生活水平繼續提高。1—8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12元,同比增長5。1%。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4928元,增長2。3%。

『叄』 寧德的經濟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里,閩東處於封閉、半封閉式的自然經濟狀態,以原始農業為主,沒有農業機械,缺乏水利設施,糧食產量低,經濟效益差,人民群眾生活較為貧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通過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社會主義「三大改造」運動,促使自然經濟逐步向商品經濟轉變。1978年,工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4.7倍,年均遞增6.2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寧德走「立體式農業、填補型工業、多渠道引進」的道路,致力發展對外貿易,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至1992年,寧德市工農業總產值達54.61億元(按1990年不變價),比1978年增加2.9倍,年均遞增10.24%。其中,工業產值28.87億元,農業產值25.74億元,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
2012年全年,寧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7.7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8015元。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8.7%,47.8%,和33.5%。 寧德是中國最大的大黃魚人工養殖基地、茶葉種植基地、銀耳主產區(年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和太子參主產區。2011年,茶葉、水產、食用菌、水果、花卉、蔬菜、畜牧等產業已基本形成基地化、規模化生產經營格局。
1949年,寧德市年產糧食25.36萬噸,人均年佔有糧食203公斤。經過土地改革、生產合作化,變革生產關系,提高生產力,生產條件發生顯著變化,生產水平逐步提高。寧德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由1949年的302.5萬畝增至1992年的443.7萬畝。農業機械、化肥和電力從無到有,至1992年,農業機械總動力已達540441千瓦,農用拖拉機8334台,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1209千瓦,有效灌溉面積124萬畝;化肥年施用量23萬噸,耕地畝均施用量106.30公斤;水電總裝機容量4.85萬千瓦。寧德市已建成引水工程43321處,蓄水工程284處,提水工程370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寧德市推行各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發揮。通過擴大優良品種的種植面積,改革耕作制度,改造中低產田,優化施肥,實行科學種田,糧食產量不斷提高。1992年,寧德市耕地面積比1949年減少34.37萬畝,但糧食產量仍達到92.3萬噸,為1949年的3.64倍。食用菌、茶葉、對蝦、水果、畜牧、三菜(海帶、紫菜、榨菜)六大商品生產基地基本建立。食用菌、茶葉、水果、對蝦生產成為閩東農民經濟收入的大宗產品。
截至2012年,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47.5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99.51萬畝,比上年減少6.12萬畝,其中稻穀面積130.24萬畝,減少4.6萬畝;油料種植面積3.95萬畝,增加0.1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13.18萬畝,增加3.51萬畝。全年糧食產量65.56萬噸,比上年減少2.57萬噸,下降3.8%,其中稻穀50.66萬噸,減少2.27萬噸,下降4.3%。
全年肉蛋奶總產量11.03萬噸,比上年增長11.9%。肉類總產量9.11萬噸,比上年增長13.9%。其中,豬肉產量8.0萬噸,增長15.7%;牛肉產量0.07萬噸,增長6.9%;羊肉產量0.13萬噸,增長1.7%。生豬年末存欄74.10萬頭,增長9.7%;生豬出欄106.64萬頭,增長17.8%。奶產量0.25萬噸,減產15.3%;禽蛋產量1.68萬噸,增長7.0%。全年水產品產量73.21萬噸,增長5.4%。其中,淡水產品產量3.88萬噸,增長11.4%;海洋捕撈19.06萬噸,增長0.2%;海水養殖50.26萬噸,增長7.0%。全市木材產量99.36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9.6%。2012年年末有效灌溉面積168.09萬畝,節水灌溉面積89.82萬畝。全市有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5家,市級234家。35家省級龍頭企業實現總產值94.52億元,增長28.4%;銷售收入90.94億元,增長29.8%;出口創匯3.41億美元,增長35.2%;帶動農戶29.71萬戶。 2012年全年,寧德市全部工業增加值422.22億元,比上年增長1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8%,增幅連續八年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0.8%,集體企業增長12.8%,股份制企業增長20.0%,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25.1%;輕工業增長23.4%,重工業增長18.5%。全市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014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400家,比上年增加79家。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5.25億元,比上年增長88.2%。其中,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94.73億元,增長82.8 %;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7.23億元,增長230.9%;非公有制企業100.79億元,增長80.2%。 個體私營
1949年,閩東只有40家手工作坊,生產或加工土煙、土紙、鑄鍋、傢具等產品。1955年寧德市有私營手工業企業4310家,從業人員16921人。次年開始對私營工業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營企業並入地方國營或集體企業,到1958年寧德市已無私營工業企業,只有極少數的個體手工業。80年代,寧德市各縣人民政府鼓勵城鄉居民投資辦工業,1985年寧德市私有工業3477家,從業人員5898人,年產值1923萬元,這些私營個體企業利用地方資源,進行加工生產。古田、屏南、壽寧、周寧和柘榮等縣以發展食用菌和茶葉加工以及手工業製品為主,其餘縣市則以發展電機、電器、造船及水產品冷凍加工行業以及興辦陶瓷業和花崗石板材開采業為主。1990年後,各縣市都運用靈活政策,發展個體工業經濟。1992年寧德市個體手工業和私營工業企業8036戶,從業人員22133人,自有資產6010萬元,總產值32721萬元,占寧德市工業總產值11.33%,上交稅金1298萬元。 合營工業 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寧德市公私合營企業陸續轉變為國營企業。公私合營的屏南縣酒廠率先轉為國營企業,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隨後,寧德、福安、福鼎、霞浦等縣也相繼對合營企業進行國有化改造。1966年,公私合營的古田縣紡織廠最後轉為地方國營工業,區內不再有公私合營的工業企業。80年代後相繼開辦合作經濟實體。1985年寧德市有農村聯營工業企業1244戶,從業7962人,營業額2663.8萬元,上交稅金103.1萬元。1990年後,城鄉合作經營工業發展較快,1992年寧德市有城鄉合作經營企業2301戶,從業人員22451人,自有資金7981萬元,實現工業總產值44125萬元,占寧德市工業總產值的15.28%,上交稅金1942萬元。 集體所有 1950—1957年寧德市累計集體工業總產值272萬元,年均34萬元。1958年,寧德市工業一哄而起,集體企業也隨之增加。其後重新調整工業布局,1962年集體企業增至446個,集體企業年產值達1184萬元。1976年集體工業全年產值達6053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寧德市集體工業企業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1978年集體工業產值達9481萬元。鄉鎮集體工業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工業生產從單一的農副產品加工發展到建材、造紙、食品、食用菌、茶葉等多種門類的工業體系。80年代,集體企業推行經濟責任制,重視工業老企業的技術更新與設備改造,抓新產品的開發和創優,引進先進技術,新辦膠鞋、注塑、彈簧等一批新廠,給集體企業增添了活力。80年代中後期,鄉鎮工業企業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鄉鎮企業主要依託當地資源,發展食用菌、縫紉、食品、五金、竹木加工、電機電器等行業,發展較快。1990年,寧德市擁有集體工業企業812家。1990年後興辦適合閩東特點的電機、鐵合金冶煉、茶葉精製、食用菌加工、水力發電、水產品加工、石板材及船舶修造一系列開發項目。1992年,寧德地區擁有集體工業企業871家,工業產值84850萬元,佔全寧德市工業總產值的29.39%。 國有企業 1950年寧德縣在城關崇文街興辦國營第一碾米廠,同年,寧德市有國營加工廠5個,產值481萬元。1952年寧德市有國營工廠23個,總產值447萬元。1956年對私有工業企業進行改造,把大多數私營企業改為國營企業。1957年寧德市國營企業74家,產值1721萬元,占寧德市工業總產值5070萬元的33.94%。1958年大辦工業,一些公私合營和手工業合作社也改為國營工廠,同時還新辦一批工廠。1962年國營企業縮減為184家,產值5206萬元。70年代,隨一批小型骨幹電站的建成,區內國營工業投資增大,生產有所起色。1978年後寧德市國營工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當年國營工廠231家,產值22943萬元。1985年寧德市國營工廠246家,工業產值40105萬元。此後,通過技術改造,引進、擴建和新建一批企業。1992年寧德市國營企業達257個(其中中型企業7個),工業產值達89117萬元,占同年寧德市工業總產值的30.8%。實現利稅總額9976萬元,其中利潤總額5148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7347元。

『肆』 成都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這是一座把野心藏在吃喝玩樂表象下的城市,她的野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相比2013年增長1.5倍。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889.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條”實施,短短10個月就有本科以上人才17.62萬人落戶,其中30歲及以下青年人才佔八成。

成都——通過新型工業化注入內生動力。2004年成都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基於新型工業化的落實,尤其是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幾乎是從零起步,迅速成為成都發展的支柱產業和增長帶動力量。

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2016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4800億元、增長3.5%,其中軟體業務收入2300億元、增長12%。到2020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總規模將力爭達到10000億元,成為首個上萬億的工業產業,建設為國家先進電子製造基地和世界軟體名城,為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西部經濟中心提供有力支撐。成都——中國城市中自我營銷、自我推廣意識最濃,營銷也很成功的城市。成都是中國城市較早開始城市營銷,並取得成效的城市。今天成都在中國類似於網紅級知名度和好感的城市,與一系列城市營銷是分不開的。

『伍』 英德的經濟

縱觀建國44年(1977~1993),英德經濟從貧窮落後、半封建半殖民地基點起步,經過艱苦努力,取得有目共睹的輝煌成就。其中,糧食總產1993年增至3.3億公斤,為1950年3倍以上,並不斷向高產、優質方向發展。經濟作物成為英德優勢,為工業和城市居民提供大量原料和商品。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其中礦產、水泥等工業已具備相當可觀的地方優勢。英德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
2008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91.9億元,比上年增長61.2%。完成工業增加值51.9億元,比上年增長38.3%。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2%;虧損企業虧損額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企業虧損面為56.3%,比上年同期上升58.7個百分點。
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達258.49億元,同比增長16.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42億元,增長18.2%;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3.03億元,增長28.4%;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31億元,增長25.6%。該市經濟工作考核獲得清遠市「八連冠」,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為實現清遠市委、市政府對英德提出的「十年趕超增城,十年進入全國百強縣前十」打下堅實基礎。 英德種植的農作物分為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糖蔗、果蔗、花生、油菜、葯材、蔬菜、蠶桑、茶葉、大豆、水果等。蔬菜類主要有白菜、芥菜、韭菜等20多個品種,水果類主要有:柑、桔、橙等10多品種。目前全市建立優質稻、糖蔗、花生、反季節蔬菜、水果、蠶桑、優質茶、木薯、大豆九大種植生產基地。
具有明顯區域分布的農作物有糖蔗、果蔗、紅瓜子、反季節蔬菜、優質稻、優質茶、葯材等。糖蔗主要分布在英西的浛洸、石灰鋪、石牯塘、橫石塘等鎮及英東的橋頭、東華等鎮兩大區域。葯材主要分布在沙口、大灣、九龍等鎮。優質茶主要分布在英紅、東華、黃花、石灰鋪等鎮。蠶桑主要分布在北江、連江沿岸的英城、望埠、東華、西牛、水邊、浛洸、大灣等鎮(街道)。
2003年,英德市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被省農業廳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
2004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92.34萬畝(不含大豆),比2002年增加0.37萬畝,增長0.4%。其中水稻播種面積76.64萬畝,增加1.27萬畝,增長1.7%;玉米7.06萬畝,減少0.58萬畝,減少7.6%;其他糧食8.64萬畝,減少0.27萬畝,減少3.0%。2004年英德遭遇嚴重旱災,晚造糧食嚴重減收。全市21萬畝農作物嚴重受旱,其中水稻12.5萬畝(其中絕收7萬畝,5.5萬畝減半收)。2004年全市糧食實收面積85.34萬畝,比2002年減少6.63萬畝,減少7.2%,其中水稻實收面積69.64萬畝,減少5.78萬畝,減少7.7%;糧食總產26.4萬噸,比2002年減少4.88萬噸,減少15.6%。
2005年,糧食播種面積96.7萬畝,總產量31.8萬噸,比2004年增加4.78萬噸,增長17.7%。種糧大戶1933戶,種糧面積5.24萬畝。 2003年,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7.7億元,比2002年增長21.5%,擺脫過去幾年工業生產萎靡不振的狀況,是1993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5億元,增長32.6%。在工業加快發展的同時,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56.9%,下降20.9個百分點;銷售收入13.7億元,增長19.7%;利潤總額為凈虧損4289萬元,減虧37.4%;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57.3%,提高29.1個百分點。
2004年,是英德經濟發展的落實年、加速年。面對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克服交通不暢等各種困難,按照「五個實實在在」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五個一批」工作,國民經濟增長進入快車道。提前一年實現「十五」計劃經濟總量預期目標。全社會工業產值30.5億元,比2003年增長52.9%,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1.0億元,增長60.1%;銷售收入22.3億元,增長62.0%;利潤總額3372萬元,為2002年以來的首次正數,實現扭虧為盈;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107.0%,提高39.2個百分點。
2005年,是英德經濟發展的攻堅破難年、跨越發展年、歷史轉折年、夯實後勁年、城市變化年、和諧穩定年、協調發展年。工業經濟保持高速發展,全社會工業總產值48.6億元,比2004年增長6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0.7億元,增長66.5%,增長速度排在清遠市第二位;銷售收入38.2億元,增長65.5%;利潤總額2.5億元,增長7.3倍;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145.0%,提高48.4個百分點。
在2005年的強勢發展中,取得兩項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經濟成果:一是工農業產值比例掉頭。工農業總產值比例調整為63:37,徹底改變農業佔主導地位的經濟結構。二是糧經種植面積比例掉頭。
英德市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集聚化」的要求大力推進工業園建設,以清遠華僑工業園、英紅工業園、青塘—白沙陶瓷工業園等為重點,著力引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電器、精細化工、陶瓷等業內知名企業,逐步形成規模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2010年,該市新簽約項目126宗,合同投資金額271.5億元,其中投資額超億元的項目有40個,產業結構呈現由資源型、粗加工型向深加工型及精細化工項目發展的良好態勢。
2010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10.67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人均生產總值21090元,增長22.4%;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8億元,增長41.07%,成為清遠市首個突破11億元大關的縣(市、區),總量在全省山區縣(市)中排名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6085元,比增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8.1億元,比增25%;完成工業總產值430億元,比增55.1%;完成工業增加值106.76億元,比增46.4%;實際利用外資8556萬美元,比增25.5%;完成外貿出口總額2.11億美元,比增1.43倍,增速在清遠各縣(市、區)排名第一。
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4.18億元,比上年增長43.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1季度的27.0%,上半年的34.4%,前三季的36.0%,到全年的28.4%,始終處於較高位運行,以工業為主導格局已比較穩固,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33.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4%(增速按價格縮減法計,下同)。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發展快於重工業,輕工業完成增加值36.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2%;重工業完成增加值96.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2%。輕工業比重工業增速快42.0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發展最快,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5.42億元,增長9.6%;集體企業完成增加值2.01億元,下降23.6%;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49.85億元,增長64.0%;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完成增加值69.56億元,增長13.5%。2011年,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3.07億元,同比增長38.3%;實現利潤總額37.55億元,同比增長12.6%。

閱讀全文

與首府工業經濟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交幸福感來源是什麼 瀏覽:693
婚姻中第三者到我家中如何處置 瀏覽:721
什麼的故事又怎麼樣 瀏覽:289
小幸福哪個app播出 瀏覽:236
靠偷的愛情怎麼樣 瀏覽:610
幸福樹運輸途中掉了一塊皮怎麼辦 瀏覽:483
婚姻上有偏差怎麼辦 瀏覽:994
什麼事是經濟學學術期刊 瀏覽:621
屬雞與屬牛的人婚姻如何 瀏覽:127
婚姻失敗的人都怎麼樣了 瀏覽:50
幸福歸來是什麼台放的 瀏覽:382
什麼詞意思是生生世世的愛情 瀏覽:314
把愛好當做事業需要什麼 瀏覽:342
王者榮耀怎麼讓人物變成美女 瀏覽:238
屬相兔和屬相羊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326
什麼樣的婚配不幸福 瀏覽:281
深圳幸福海屬哪個社區管 瀏覽:250
街巷故事采編記者是哪個部門的 瀏覽:276
山東城市經濟怎麼樣 瀏覽:405
防城港有什麼美女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