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國經濟該如何有效的應對

中國經濟該如何有效的應對

發布時間:2023-09-05 15:51:00

⑴ 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進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必須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對待經濟 全球化的問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誰也迴避不了,都得參與進去:因此,中國在面臨經濟全球他的嚴峻挑戰時.只有勇往直前地應對,絕無後退可言。
一、要增加綜合國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綜合國力的競爭更多地替代了政治軍事力量的較量。從長遠看,一個國家只有加強自身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才能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為此,中國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迅速增加中國的經濟實力;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後動。為了服從提高國內綜合國力的經濟發展戰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國際戰略的重點仍能是服務國內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在國際上廣交朋友,在不失原則的前提下盡量避免與他國的沖突;在加入全球化的進程時要注意時序問題.即根據自身經濟的適應能力來選擇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領域的時間,以盡量減少風險和成本;在參與全球經濟競爭中,注意通過國內的制度安排影響國際的制度安排維護國家經濟主權,在資源、基礎設施、支柱產業、重要的服務業以廈信息技術產業方面要掌握主動權,以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
二、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對外開放只是手段,經濟發展才是目的。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十國家不對外開放,只有死路一條。事實證明.只有那些快速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獲得了較穩定和快速的增長。可見,經濟壘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是有利的。即使是依附論的始作俑者雷堆什也指出:發展中國家要謀求經濟發展,要像歷史上的美國和日本那樣由經濟體系的邊緣變為中心,正確的做法並不是努力剖斷與中心的聯系,而是明智地利用這個聯系。經濟全球化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最大程度地擺脫了資源和市場的束縛,為企業利用最有利的地點和資源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這就自然帶來了國際分工的發展、產業的轉移和生產要素的流動。中國應該在不形成外過分依賴的前提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利用國際市場的有利資源,彌補本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稀缺;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來迅速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經濟結構的變革例如,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中國可以首先從大力發展此產業^手來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在具備適當的積累後適時進行產業升級,這會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成功。韓國的產業發展就走了從勞動密集型逐步到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道路,結果不僅成功地實現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而且在比較短時間內趕上了發達國家,在許多高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具備了一定優勢。再如,中國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最終還得發展自己的高新技術產業,但是中國的資本稀缺,科學技術還相對落後,因此.中國就需要在集中有限的物力財力對部分重大科學技術項目進行重點攻關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後發優勢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超越。從實踐來看,像日本和韓國這樣的現代化後起之奇.無一不重視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根據統計.直到l99o年日本的技術進口仍能大於出口;韓國20世紀6O一80年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主要以引進為主,特刺是80年代更是如此.19811987年韓國引進的技術共2598項,是過去25年總數的60%;專利支付費約15億美元,為過去25年總數的77%。
三、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地區經濟組織.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相互依賴程度加深.世界的整體發展和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參與。因此,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世界性經濟組織和行動越來越多,這也部分地反映了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改革現行國際政經濟秩序、實現各國經濟協調發展、切實解決南北差距拉大等問題的強烈願望。中國在當誇國斥經濟環境大變換過程中,還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經濟規則制定權之外,這與其近年採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經貿發展速度和所擁有的巨大發展潛力極不相稱。因此,中國要有原則地盡快加入各種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經濟貿易組織,烈促使國際的制度安排更有利於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盡量在即將成為其中一員的世界貿易組織中有所作為,固為它仍然是規范與完善國際經貿行動的最重要組織;要力爭在 H 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彭響:要努力參與和培植地
區性經濟組織,固為區域經濟合作能夠減少或抵禦像亞洲金融危機這樣的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四、努力提高和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國家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為此,在不保護落後的前提下,注意保護族幼稚工業和提高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能力+對境內的外資企業盡量都要實行國民待遇原 ,減少甚至取消對外商的優惠政策和特殊待遇;同時,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態勢+中國企業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和經濟效益.在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基礎上和在市場經濟規律許可的前提下.積極組建我國的大型企業集團或者跨國套司,開展國際經營.參與國際競爭,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五、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借債在很長時期內一直是利用外資的主要行式,90年代以後外商直接投資逐漸成為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獲得國際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到1996年,中國的外債總額約為1288億美元.其中80%「上是長期債務 總債務償還占商品和服務出口的百分比僅為8.7%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債務安全指標 中國對外債務規模合理,有足夠的償債能力但是,我們要居安思危,防惠於未然,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資本自由流動加速,其中絕大部分是進行投機性炒作的短期資本,常常導致壘融危機的發生。有鑒於此+我們在進行現代化建設時,應當立足於內資與台理用外資相結合,固定資本投資主要靠內部積累,讓整個金觸盡量處於高儲蓄率高經濟增長率一高儲蓄率」的良性狀態中;加強政府在利用外債方面的統一管理加以利用中長期外債為主,保持適當的速度和規模防止形成債務災難和危機:利用外債應H外商的直接投資為主,並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安全需要.引導外資的投資方向;在資金流動方面切忌不顧國情過度開放.特別要注意謹慎開放資本賬戶,控制投機性過強的短期資金的大進大出一,對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在當代新世紀新階段中,中國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我們不僅要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按照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的方針和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處理國際事務,尊重世界多樣性,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形成了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基本經驗,還要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抓住機遇,謀求發展,迎接挑戰,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並且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為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有益經驗;在政治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的事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經濟實力也加快步伐前進,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重要的一支政治力量。中國還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積極利用聯合國講壇伸張正義,主持公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為世界上極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國家,成為經濟與政治上的大國,立足於世界東方。

⑵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應該怎樣做

1.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
2.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3.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戰略。
4.積極學習、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
5.積極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⑶ 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1、爭取對半式雙贏,以求在全球化過程中實現利益均沾我們不能僅僅強調與國際「接軌」,不能只是跟著發達國家制定的模式和規則走,而要參與制定全球化運行的規則,積極謀求本國的利益。我們旗幟鮮明的主張應是對半式雙贏,即要努力爭取獲得同等比例的利益。

只有這樣,才能防止自己滑落到很可能來臨的新一輪的「中心—邊緣」世界格局的邊緣。在全球化的制度形成中,我們要關注制度的定位,要關注本國獲得的利益份額。

2、盡快對外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以為本國企業爭取好的競爭環境一般來說,各個主權國家為了民族的利益,都對民族產業實行一定程度的保護,對所謂的幼稚產業尤其如此。但長期以來,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能較大地吸收外來資本,反而對外資實行一種較國內資本更有利、更優惠的政策,即「超國民待遇」。

迄今為止,中國仍在對外資實行這種「超國民待遇」。結果,對外資的「超國民待遇」的存在,導致地區差距擴大、引起不平等競爭,反而惡化了市場環境,甚至出現了大量的假合資和被迫合資的現象。

3、加大科教投入,創造知識資源,以確立應對全球化的根本之策長期以來,中國的國際比較優勢一直停留在農產品(相關,行情)和紡織品等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方面,而且有越來越下降的趨勢。貿易狀況同中國的教育和科技水平密切相關。

科教在提高知識資源中的根本作用,以及中國目前科教現狀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都迫切要求把握時機,大力發展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有效地實施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真正把科教興國落到實處,爭取使中國成為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弄潮兒。

試圖主動讓出國內教育市場來搞強中國科教事業和人才培養的做法,並不合乎日韓等新興國家的普遍經驗,當前亟須避免。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任何國家都迴避不了,我國要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機遇。

同時又要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保持清醒認識,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加強防範工作,增強抵禦和化解能力,切實維護我國經濟安全,更好地發展和壯大自己。我國主張,我國需要世界各國「共贏」的全球化,所有國家都應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⑷ 面對全球經濟危機,中國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應對

一、財政政策方面:

1、減少民營企業稅收,提高央企紅利比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2、提高政府轉移支付支出,保證普通居民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3、對房地產市場開征房產稅,調節房地產市場投機;

二、貨幣政策方面:

1、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減少通過貨幣乘數流入市場的M2

2、提高居民存款准備金利率,保證居民實際儲蓄利率為正;

3、央行發行債券,回收過多貨幣,保證流入市場的貨幣達到一個稍微穩定的數量;

4、加大對農副產品等市場的管理,防止投機引起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4)中國經濟該如何有效的應對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在經濟蕭條時,中央銀行採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貨幣供給增加,刺激投資和凈出口,增加總需求,稱為擴張性貨幣政策。反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太高時,中央銀行採取一系列措施減少貨幣供給,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資和消費,使總產出減少或放慢增長速度,使物價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稱為緊縮性貨幣政策。

⑸ 如何應對中國經濟「新常態」

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
中高速
「從速度層面看,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為7%—8%的中高速增長是新常態的最基本特徵。」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王一鳴說。
優結構
從結構層面看,新常態下,經濟結構發生全面、深刻的變化,不斷優化升級。
產業結構方面,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產業主體。
新動力
從動力層面看,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將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多挑戰
從風險層面看,新常態下面臨新的挑戰,一些不確定性風險顯性化。

⑹ 中國應對經濟危機措施

中國躲過經濟危機的必要措施
1. 必需保持低房價。
中國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國家,其最大的競爭優勢在於低人力成本,其低人力成本的原因在於,低土地價格。在公有制國家土地價格本應為零,但是在以私有制為主的國際環境中,土地價格是很高的,因此發達私有制國家的人力成本會很高。中國要保持在國際市場的高競爭力,那就必需保持低土地價格,從而可保持低人力成本。低土地成本可保持低住房價格,因此必需嚴格控制土地轉讓金,使其穩定保持在合理水平,快速上升的土地轉讓金,只能使住房價格迅速攀升,使資本迅速膨脹,將會快速加大貧富分化。個人房屋在公有制下,不應具有增值屬性。目前房價並沒有達到合理價位,一旦到達合理價位,將會全面啟動內需,在啟動內需之前將倒掉一批開發商。必需犧牲掉一批開發商才能啟動內需。
2. 必需保持合理的高油價
目前中國貧富分化非常嚴重,高油價可抑制過度的高消費,同時可促進新能源的發展。對不同油號的汽油採取不同的價格,達到抑制高消費,刺激低端消費。必需限制汽車行業的過度發展,加大公共汽車的發展。
3. 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通過對環境的治理提供就業機會。
4. 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對農村的小學校舍師資力量進行投入。
5. 發行巨額國債
目前的黃金,並不具有保值功能,隨著美元的升值,黃金將大幅貶值,美元的不穩定,將導致黃金價格的大幅波動,目前最能保值的就是國債,因此國家要發行大量國債,以規避風險。

中國目前必需堅持低房價,高福利,高油價,才能從此次經濟危機中擺脫出來。目前的西方經濟理論,只能使中國經濟走向陷阱,目前GDP是何值並不重要,降低房價啟動內需最重要。一旦房價到達合理價位,只要保持土地轉讓金穩定,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將會全面健康發展。個人見解,見笑...

⑺ 我國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是雙重影響,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機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積極利用國際分工深化和世界性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採取符合本國國情的對外開放戰略和政策,引進外國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本國的產業結構和產品質量,盡快地提高本國民族企業的競爭力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使國內資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此外,經濟全球化也可推進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進程。
挑戰:
(1)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地位。隨著全球貿易和全球生產體系的迅速發展,以及跨國公司及其資本的不斷擴張,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沖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也不斷增大。
(2)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斷擴大,發展中國家更加落後於發達國家,尤其是造成那些處於最底層的發展中國家更加貧窮落後。
(3)發展中國家內部不平衡發展也在加劇發展的不平衡趨勢如不設法解決或抑制,將對投資構成潛在的威脅,刺激泡沫經濟的發展,為金融危機埋下隱患。
(4)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最大威脅,是它們的國家主權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5)對發展中國家的改革帶來巨大的壓力。經濟全球化使得經濟傳遞和同步性加強,如何接受經濟的正傳遞,抑制副傳遞,成為發展中國家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

⑻ 急高分!從三個方面分析我國如何應對經濟危機

論我國如何應對此次經濟危機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不容樂觀,主要原因為:人民幣數次增發;當前全球經濟危機日益嚴重,全球經濟進入增長緩慢期;一些西方國家(尤其美國)向欠發達國家轉嫁危機(尤其是中國);世界范圍內資本市場信用危機,而實體經濟卻運行健康,使得整個國際經濟形勢比較混亂;一些行業收入過高,國家對壟斷行業控制不力,造成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等等。

從以上各種情況可以看出,我們國家要採取以下幾種措施以應對此次全球經濟危機:1、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提高貨幣市場的流通性。2、嚴格控制物價上調與下降幅度,以實現保護人民權益及各產業的正常收益的目的。3、最近一段時期停止一切形式的貨幣增發行為。4、適度擴大政府投資行為,穩定主要行業運行。(中國人傳統為衣食住行次序,因此也要注意從以上次序出發,著重整頓食品行業,紡織行業,嚴格控制目前還很高的房地產行業,重點培養物流行業,加快物資流通速度。)5、嚴格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違法市場行為,穩定發展金融業。6、控制高收入行業的合理分配,特別是壟斷行業。7、加強與國際的合作,尤其加強與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協作,共同解決資源和市場問題。8、投資美國等西方國家實體經濟,以期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命門,提高以後在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迅速應對並解決西方國家的危機轉嫁行為。

在這里,我特別提醒的是,在採取以上措施的同時,我們黨和政府應該重視自身的體制改革,特別是權利過分集中導致的資源集中與部門的分割過多造成的責任不明和工作效率低下問題,因為這次經濟危機也考驗著我們的黨和政府,改善了自身機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大了科學民主決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源過分集中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採取有效措施解決這次經濟危機。

最後我要說的是,這次世界金融危機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一手製造的,從一開始石油和鐵礦石漲價開始就是一個陰謀,所以對於我們這一世界上以資本和計劃手段相結合的市場經濟體的社會主義國家而言,我們要巧妙、謹慎地應對此次危機,如果處理得當的話,未來將是我們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該如何有效的應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23年後如何經營 瀏覽:548
2394在愛情里是什麼意思 瀏覽:373
屬虎女和屬牛男配婚姻如何 瀏覽:582
鄉村愛情的下一部是什麼 瀏覽:582
兄弟式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794
正商幸福港灣哪個區好 瀏覽:626
事業單位辭職怎麼交社保合算 瀏覽:337
事業編金融崗位做什麼 瀏覽:345
美劇麵包與愛情哪裡可以看 瀏覽:937
lol如何做到經濟碾壓 瀏覽:768
飯票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63
愛情有多少種模式 瀏覽:598
縣級哪裡辦理婚姻登記 瀏覽:649
保持心身健康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77
韓國美女舞蹈素材哪裡找 瀏覽:377
爸媽的愛情史是什麼 瀏覽:537
幸福的性可以組哪些詞 瀏覽:760
趙雲要怎麼打出高經濟 瀏覽:782
事業層次如何突破 瀏覽:609
西方經濟學為什麼好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