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三大經濟帶是指什麼
他們回答的不準確。
中國三大經濟帶是指長三角經濟帶,珠三角經濟帶和環渤海經濟帶。
環渤海經濟帶不僅包括京津塘,還包括大連,營口等環渤海灣城市
❷ 我國三個經濟地帶、四大經濟區、地理區劃,各包含什麼省劃分依據是什麼
三個經濟地帶指東部,中部,西部三個,這個的劃分基本和地域上的東中西部的劃分一致。
四大經濟區:分為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部。
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這些的劃分基本都是根據不同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戰略等等來劃分的。
❸ 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的劃分
根據地理位置、經濟建設條件和現實的經濟技術水平,所存在的地區差異等,將全國劃分為三大經濟地帶 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12個省、市、自治區。 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個省、區。本帶地處我國內陸腹地,位於東部沿海經濟帶和西部經濟帶之間 西部地帶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雲南、貴州、西藏9個省、自治區。本帶地處我國的西部,深入內陸,地勢較高,地域遼闊,人口較少。
❹ 中國的東部,中部,西部三大經濟區是怎麼劃
三大經濟帶的劃分
東部經濟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等十一個省、市。
中部經濟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陝西、內蒙古等10個省、自治區和四川中部、東部地區。
西部經濟帶包括新疆、西藏、青海、雲南、貴州、寧夏、甘肅等七個省、自治區和四川西部地區。
三大經濟帶劃分依據
根據我國各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資源、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條件、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差異,劃分了三大經濟帶。
從經濟發展水平、生產建設的經濟效益水平、基礎設施,以及科學、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看,大體是東部地帶高,西部地帶低,由東向西遞減。
從土地、礦藏和水力等自然資源方面看,則大體是西部地帶和中部地帶豐富,東部地帶一般較缺乏,由東向西呈遞增趨勢。
根據各地區的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來科學地劃分經濟地帶,是合理布局我國生產力所必需。
❺ 中國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的界限
區域的劃分是隨經濟發展水平,政策傾向的變化而變化的;
目前,國家統計局的對東中西部劃分的解釋還是按照2003年發布的標准:
http://www.stats.gov.cn/tjzs/tjcs/t20030812_97125.htm
分析中經常提到的東、中、西部地區是怎樣劃分的?
我國大陸區域經濟的產生,應該說是依據其經濟發展水平與地理位置相結合長期演變而形成的,我國大陸區域整體上可劃分為三大經濟地區(地帶)。三大經濟地區由於自然條件與資源狀況的不同,因而有著各自的發展特點。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為129.4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全部國土面積的13.5%
。
東部地區背負大陸,面臨海洋,地勢平緩,有良好的農業生成條件,水產品、石油、鐵礦、鹽等資源豐富,這一地區由於開發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勞動者的文化素質較高,技術力量較強,工農業基礎雄厚,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龍頭作用。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個省、自治區;面積為281.8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全部國土面積的29.3%
。中部地區位於內陸,北有高原,南有丘陵,眾多平原分布其中,屬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和各種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佔有全國80%的煤炭儲量,重工業基礎較好,地理上承東啟西。
西部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9個省、自治區;面積為541.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56.4%
。西部地區幅員遼闊,地勢較高,地形復雜,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間,大部分地區高寒、缺水,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因開發歷史較晚,經濟發展和技術管理水平與東、中部差距較大,但國土面積大,礦產資源豐富,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❻ 中國的東、西、中部三大經濟地帶的分界線是什麼
1、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12個省、市、自治區)。
2、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山西、內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個省、自治區)。
3、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為編制地區國民經濟長期發展規劃,制定國土開發與整治規劃、地區布局和地區經濟發展政策服務。劃分經濟地帶為世界許多國家所採用。中國「七五」計劃(1986~1990年)提出,按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結合的原則,於是將全國劃分為三大經濟地帶。
(6)中國東部有哪些經濟帶擴展閱讀:
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可以充分發揮各帶優勢,進行科學地域分工,實現各部門、各地區、各層次的生產布局的有機聯系,求得整個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使各地明確各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經濟技術特點。
便於國家對各地經濟規劃進行分類指導;可以推動橫向經濟聯系,促進地區分工合作、聯系,利於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各地共同繁榮。
❼ 中國東中西經濟地帶省級簡稱
東部地區包括京、津、冀、遼、滬、蘇、浙、魯、粵,桂、瓊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為129.4萬平方公里。
中部地區包括晉,內蒙古,吉、黑、皖、贛、豫、鄂、湘9個省、自治區;面積為281.8萬平方公里
西部地區包括川、黔、滇、藏、陝、甘、寧、青、新9個省、自治區;面積為541.4萬平方公里
❽ 我國的三大經濟帶是
中國現在的三大經濟帶是東部沿海地帶,中部地帶,西部地帶。
1、東部沿海地帶
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12個省、市、自治區。
本帶經濟發展主要是加強傳統工業和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大力開拓新興產業,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高檔消費品工業,使產品向高、精、尖、新方向發展。
東部地帶經濟總量在中國經濟總量中所佔份額巨大(1978-2004年東部地帶GDP在中國GDP總量中所佔的平均份額為54.9%),但其對總體經濟波動的影響卻小於中部地帶。
2、中部地帶
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個省、區。在中國的三大地帶中,中部地帶的經濟波動對中國總體經濟波動的影響最大。
中部地帶國有經濟比重相對較高,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低,企業融資主要依賴國有銀行,不利沖擊對中部企業的影響遠比對東部企業大得多。
3、西部地帶
西部地帶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10個省、自治區。
西部地帶在中國經濟總量中所佔的份額很小,且第一產業所佔的比例很大。1978-2004年,我國經濟總量按照地帶來劃分,平均來說西部佔18%,中部佔27%,東部佔54.9%,西部地帶所佔的份額大大小於中東部地。
中國第七個五年計劃時期,主要是根據地理位置、經濟建設條件和現實的經濟技術水平,所存在的地區差異等,將全國劃分為三大經濟地帶。
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可以充分發揮各帶優勢,進行科學地域分工,實現各部門、各地區、各層次的生產布局的有機聯系,求得整個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使各地明確各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經濟技術特點,便於國家對各地經濟規劃進行分類指導;
可以推動橫向經濟聯系,促進地區分工合作、聯系,利於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各地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