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央為什麼提倡成渝雙城經濟圈

中央為什麼提倡成渝雙城經濟圈

發布時間:2023-08-31 10:10:05

A. 成渝雙圈有什麼好處

成渝這兩個城市,會成為西部增長的發動機、增長極、動力源。成都人口2100多萬,市區人口1000多萬,重慶人口3000多萬,市區人口近2000萬。西部兩個人口如此密集,如此集中的城市,在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略的支持下,必將爆發出強大的發展動力。

2020年1月3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正式印發。

成渝雙圈建設,毫無疑問是未來五年川渝地區發展的絕對重頭戲。兩地在規劃綱要中對此均有濃墨重彩的部署。

其中,四川是在規劃綱要的第二篇,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領「一干多支」建設,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重慶第二篇則是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由此也足見重慶對強化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

B. 關於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你有何看法

最近關於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討論,包括軌道、高鐵等基礎設施、大型投資、產業引進、重磅政策等等,實際上對重慶、成都兩地來說都是機會。

對於這次機遇,成渝必然合作大於競爭,因為只有共同站在「中國經濟第四極」的位置上,西部地區,才能具備更強的人口、產業、經濟虹吸能力,去和東部區域掰手腕。

而重慶,實際已經在快速「出牌」。

比如戰略重心層面,「一圈兩群」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為當前重慶的整體思路。

按照國家《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都市圈中左側的「渝西地區」是雙城經濟圈發展的主軸。因此,推動「重慶向西」,「渝西更強」,或是重慶整場牌局的「關鍵」。

成都向東已經發展了數年,這次的成渝雙城經濟圈,對西部槽谷的發展是一個契機:

以大學城核心升檔為「產學研」一體化的「重慶科學城」;

又以科學城為「智核」,助力高新產業落址,形成「重慶高新區」。

再插上「重慶向西」的大翅膀後,西部槽谷,或會變成「承前啟後」的戰略中心級城區。

宜賓正在加馬。已經獲批全省第一個省級重點示範新區,那就是三江新區,四川省的全省的唯一一省級新區。這個規劃開發建設工程用地面積范圍,它要求得十分相當的高,這包括有:臨港新區全部的三個街道辦事處、長江工業園整個、羅龍街道辦事處面積的一部分、江南鎮的一部分,以後還要繼續擴大開放到江安區域流域范圍分布,加強和完善新區建設項目可行性創新規劃,它的規模空間與范圍將超越很廣,它越來越成為成渝地區的重要的最佳核心焦點,納入成渝經濟區的雙城經濟圈一體化建設發展,進入成渝城市群的重點建設。

第二個,宜賓有新建的大學城和 科技 創新城,這也是在四川省范圍內最大的規模,(除了成都市而外)臨港有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等。

第三個,有四川省的最大的重點港口 一是它的水運口岸出入境通關和鐵路運輸口岸以及它的空港新區、新城物流,它有很多國際快線開通與國際集裝箱運營合作。

因為,宜賓有超前的規劃意識。宜賓完全具備了一定的良好的成渝地區雙城建設的重點規劃條件!宜賓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十分優越的環境自然資源,宜賓有得天獨厚的萬里長江第一大港口 碼頭 它的物流和貨物吞吐量將首次超過,屬全省最高,宜賓臨港今後將突破更多的貨物進出口貿易的收獲數量。宜賓正在加大力度推進和深化改革的投入。未來的宜賓,將是欣欣向榮最佳景象!宜賓正在向國家新區推進,這讓宜賓的經濟加大更快地增長,速度勢頭強勁迅猛,良好的基礎和豐富層次程度日漸完善。宜賓的城市將煥然一新……

雙城建設是宜賓的主攻方向!為宜賓的三江新區打造開發提供強有力支撐保障,這就是宜賓的動力系統來源。關鍵還要負責長江經濟帶流域的環境大保護和生態治理的工程建設。為國家的環保事業作出貢獻!

早在1957年的時候,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就提出 未來支配空間經濟形式的不再是單一城市而是多中心的城市群 。著名的齊普夫法則揭示了 由於規模效應完全補償了邊際成本遞增,現代大城市的增長速度並不會比小城市慢這一基本事實

所以,城市與城市之間抱團發展,遠比單個城市單獨發展要快得多,更重要的是,城市群的發展會帶動一大批相鄰城市的發展,從根本上盤活一個地區的經濟。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今年提出的新概念,但是成渝地區的合作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在2011年的時候,就有成渝經濟區的概念了,到2016年,就變成了成渝城市群。

到如今,更是上升到了國家級城市群的概念,《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並列,外界普遍看好成渝地區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片段)

成渝地區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成渝兩城在國家宏觀發展戰略上有著重要意義。 縱觀我國城市發展,北有京津冀城市群帶頭,南有粵港澳大灣區坐鎮,東有長三角城市群引領,唯獨我們西邊,缺少城市群的抱團發展,經濟和其他地區始終存在差距。

就拿四川和重慶來說,四川省總面積約48.6萬平方公里,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837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為46615.8億元。重慶總面積約8.24萬平方千米,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312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為23605.77億元。

這兩個地區,佔了國家約8.2%的人口,創造了相當於國家總GDP7%的份額(2019年中國GDP約為99億元),人口體量大,但是創造的經濟卻是落後的,所以迫切需要尋求經濟上的突破。

(川渝地區)

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畢竟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眼瞅著其他地區的人民一步步的富了起來,西部肯定也不能拖後腿。而且今年正好是我國第一個100年目標的最後一年,所以我們成渝地區打造國家級城市群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我們的動作這么迅速,是因為現在 西部迫切需要一個國家級城市群

第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該是中國第四極。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珠三角,西是哪個?西部地區,除了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其餘均為欠發達地區。而重慶和成都均為全國十大城市之一,西安為全國二十大城市之一。說起資格,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為成渝城市群。有人問,長江中游城市群,山東半島,海峽西岸等等呢?長江中游城市群姑且不說,山東半島和海峽西岸城市群位於三大主要城市群之間,戰略意義較東部率先崛起和成渝城市群對於西部大開發意義略小。

第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關鍵在於成都和重慶的帶動。成都帶動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德陽,眉山,資陽。重慶帶動重慶都市圈,包括老重慶地區,涪陵區,南川區。次一級就是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四川的綿陽,南充,宜賓,瀘州,達州,樂山,重慶的萬州,黔江。

第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塌陷是個阻礙發展的很大矛盾。資陽,內江,遂寧,重慶的西部,需要進一步提升能級。但是這幾個城市怎麼不被繼續吸血,從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是個較大的問題。資陽的簡陽被成都代管後,資陽迅速經濟下滑。資陽又怎麼整合資源利用優勢,沒有頂層設計,靠資陽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資陽西進,對接成都,誰知道會不會像西咸新區那樣咸陽的結果。內江,可以說和重慶接壤,但是和成都的經濟聯系遠遠大於重慶,靠成都和重慶就能促進內江的崛起?內自一體化,都是兩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城市,又能夠提升多大能級,需要拭目以待。遂寧,搞遂潼一體化,公交車都通了,而重慶對於潼南的定位,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不如江津,永川,合川等。之後大英可能撤縣設區,不與成都直接接壤,要想從成都發展撈碗羹,可能還是有點難。唯有頂層設計,才可能打破一些中部塌陷的現狀。四川長期發展重心在於成徳綿一線,重慶將主城區的經濟分流到三峽區域建設,最近才相對重視成渝中線,可能遇到困難還不少。

第四,次級中心城市,又有何種方式發育?綿陽搞科學城,宜賓搞三江新區,南充搞臨江新區?未來達州和瀘州呢,也是拭目以待!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並列。中國四大地區中,成渝是唯一一個地處西部內陸的地區。

重大意義:培育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利於引領中國西部地區發展,拓展全國經濟增長新空間;有利於發揮溝通西南西北、連接國內國外的獨特區位優勢,推動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契合互動;有利於 探索 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模式,引導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中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央 財經 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 科技 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突出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做到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唱好「雙城記」。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當年四川的大哥二哥已成經濟圈的核心城市,昔日三哥自貢如今已落後太多了!自貢當奮力向前。

成立成渝中部新區,建設強大的中部才能真正發揮成渝協同發展與帶動發展。

我就看看新聞、聽聽傳說。

戰略是好的,策略是差的,口號喊得響,實施慢如蝸牛!

C. 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怎樣的意義

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可以多在努力提升公民的素質,對外地的遊客多,宣傳當地的一些特色景點,而且不斷的在外部遊客面前展現當地的良好的風土,人文形象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畢竟成渝地區的旅遊資源是比較豐富的。

「成」「渝」是中國西部兩座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重慶的簡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近6.3萬億元,分別佔中國的1.9%、6.9%、6.3%。

2020年初,中國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從歷史上的茶馬古道到今日的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西南腹地有著向西直達歐洲、向南連接東南亞與南亞的獨特區位優勢。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2021年10月20日正式印發。這是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後,中國又一重要的區域發展戰略。

D. 成渝雙城經濟圈是什麼意思

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意思是由重慶、成都組成的經濟圈。
成渝雙城經濟圈是我國西部地區發展水平最高、發展潛力較大的城鎮化區域,是實施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區域發展板塊上,成渝地區一直舉足輕重:2011年,國務院批復,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國家級城市群向世界級城市群的歷史性跨越。

E. 成渝雙城經濟圈算不算區域重大戰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都市委員會
深刻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意義
中發布時間:2021-10-21 14:26:54 來源:四川日報
深刻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意義

——論認真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成渝地區發展。從2020年1月首次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到2020年10月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川渝兩省市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為成渝地區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近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做了全面規劃,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成渝地區合作發展的「任務書」和「施工圖」,對加快推動成渝地區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具有連接西南西北,溝通東亞與東南亞、南亞的獨特優勢。規劃區域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近6.3萬億元,生態稟賦優良、能源礦產豐富、城鎮密布、風物多樣,是我國西部人口最密集、產業基礎最雄厚、創新能力最強、市場空間最廣闊、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發展潛力巨大。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分工體系面臨系統性調整。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賦予成渝地區新一輪發展全新優勢和重大機遇。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布局的重大戰略支撐,也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有助於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基地,助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應當看到,成渝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仍與東部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在基礎設施、城鎮規模結構、產業鏈分工協同、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城鄉發展差距、生態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成渝地區加快形成雙核驅動、全域共興的協同發展新格局,進一步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重大機遇;有利於吸收生態功能區人口向城市群集中,使西部形成優勢區域重點發展、生態功能區重點保護的新格局,進一步築牢長江和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F.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成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率先探索區

9月1日下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央電視台對這次會議的報道時長近十分鍾,可見會議的內容之豐富。

毫無疑問,這次會議中,「雙循環」是一條主線,在深改會上,國家領導人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代表著改革開放邁入新境界,這也是這次會議提出的「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所指明的方向。而如何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這次會議提出「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風雨無阻的戰略定力,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 歷史 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防範風險挑戰。」

這是從整個國家層面來說的,而城市群、經濟圈、都市區、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等重點區域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率先 探索 區。在這次會議上,國家領導人強調「要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銜接起來,在有條件的區域率先 探索 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那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作為我國的「第四極」,也要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率先 探索 區。


中國改革開放的 歷史 進程,重塑了中國,也重塑了世界。就中國內部而言,東部沿海自環渤海至粵港澳瓊形成了一條沿海開放弧線,而西部內陸由陸海新通道和中歐班列串聯成了一條內陸開放弧線。長江經濟帶不但連接起沿海開放弧和內陸開放弧,還因為其以佔全國約兩成的面積,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四成,是中國生產力布局的中心,以及人口和資源要素的聚集區,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

目前長江經濟帶形成了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三大城市群,2019年這三大城市群的GDP超過了日本,可以說長江經濟帶是中國經濟定海神針。

長江經濟帶對中國經濟的作用不但體現在經濟規模,還體現在生產能力,國家層面近年來在長江經濟帶重點打造電子信息、高端裝備、 汽車 、家電、紡織服裝五大世界級產業集群,這主要依託於長江經濟帶區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核心城市,並利用整個長江經濟帶區域內的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產業園區,形成產業協同,共同打造產業鏈完備的跨區域產業集群。

同時,長江經濟帶還是產業從東向西轉移的一條大通道,重慶在通過垂直整合模式承接了東部筆電產業的轉移,並依託強大的筆電工業基礎,拓展智能終端手機產業;江西南昌從觸摸屏產業集群向上拓展,形成「品牌、代工、配套」為一體的移動智能終端產業生態。成渝地區和長江中游城市群近年來依託日益完善的工業基礎和交通網路,承接東部的高端電子產業等優勢產業,推動形成區域價值鏈。

此外,長江經濟帶還形成了一條「創新帶」。根據國家 科技 圖書文獻中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長江經濟帶11省市科研表現監測分析報告》,2009年至2018年,長江經濟帶科學論文整體發文全國佔比由48.84%提升至52.12%,總被引次數及影響因子復合佔比由48.57%提升至53.67%,國際科研合作、重要成果發文佔比與影響也持續提升。

而任正非為了推進華為的晶元和人工智慧戰略,在近期密集拜訪了位於長三角的上海交大、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再加上培養出任正非這樣的大型科創企業領軍人才的重慶大學,以及為華為輸送了大量創新型人才的華中 科技 大學,長江經濟帶的創新能力在全國首屈一指。

而長江經濟帶還是暢通「內循環」和「外循環」的關鍵樞紐,其中成渝地區起到聯結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重要作用。「一帶一路」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動脈,而長江經濟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脈,這兩個大動脈的結合非常重要。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GDP之和超過12.0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比例超過16.0%;人口總數超過32.1億人,超過全球總人口的43%;對外貿易總額超過全球貿易總額的21%。

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任務就是發揮好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這兩條中國經濟、全球經濟大動脈的聯結點、樞紐、門戶功能。 一是做好創新驅動 。通過把握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趨勢,發揮成渝地區的後發優勢,將「雙城圈」建設成為智慧型經濟圈,以智能化大數據做好區域經濟的創新驅動。

二是做好投資驅動 。進一步厚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兩新一重」建設,積極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讓成渝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更強大的微觀基礎。

三是做好消費驅動 。積極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涵養消費升級醫院,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動消費品工業和在線消費業態發展,促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消費業態發展,促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

四是做好開放驅動 。積極 探索 開放通道的走深挖潛和開放平台升級,加強服務業擴大開放,推動服務業「走出去」以為製造業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積極打造國際規則發源地,加快取消影響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的跨區域壁壘,強化對內開放能力。

五是做好生態驅動。 將成渝地區的大山大川、快慢生活、物產豐富、佛道融會的優勢發揮好,打造生態型、休閑型、康養型經濟圈,做好綠色產業、綠色建築、綠色金融、海綿城市及生態城區的建設,推動跨區域生態環境共建共治。


目前與長江經濟帶的其他兩大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規模和地均、人均指標上都有需要提升的空間。 首先是區域面積上還要繼續提高50%—60%。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未來有與關中城市群、滇中和黔中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幾個方向融為一體的趨勢。可以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能不能做大做強,關繫到長江經濟帶能不能最終成型,以及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大循環能不能建成的大問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不僅要注意經濟圈內的聯動,還要注重與經濟圈外的各大經濟區域的互聯互通,做好相關的路橋建設、數據通道銜接和供應鏈體系的對接。

其次是人口還要再提升30%—50%。 這就需要進一步提升對人口、人才的吸引力,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解決成渝地區在落戶、住房、教育、醫療、養老、交通、環境等方面的瓶頸,讓城市更宜居、宜業。另一方面是要做好產業結構的提升,加強高端產業和高端環節的打造,提高行業利潤率,可以為高端人才進一步提供高薪酬崗位,通過服務業的發展和技能培訓來解決城鎮化率提升和人口流入所加劇的就業問題。

再次是地均指標要提升一倍。 目前成渝地區的地均GDP高於長江中游城市群,但僅為長三角的一半左右。成渝地區要注重區域性增長級的打造,提升兩江協同創新區、重慶高新區等重點區域的單位面積產值,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優質企業、高生產力企業的培育和聚集,不但有高端製造業,也要有高端服務業,天府新區的獨角獸島、兩江新區的寸灘國際郵輪母港顯示好的規劃有利於高產值區域的培育,經驗值得推廣。同時,在嚴守綠水青山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丘陵、山地因地制宜的垂直開發,發揮好「金山銀山」的作用。

再次是人均指標要提升60%—70%。 進一步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賦能,推動成渝地區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培育,在智能硬體和智能系統、新家電新家居、精細化工、納米科學和材料科學、智能 汽車 和智慧交通、綠色製造與先進製造、精準醫學等方面加強培育和集聚力度,在商業服務、工程服務、消費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 健康 服務、金融服務、文旅服務、運輸服務等方面做好相關新業態新服務的打造,用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從而提升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

最後,是重慶要實現三大升級:

1.實現城市的升級,從網紅之城轉變為有高級感的城市。 重慶近年來通過「網紅城市」的打造,成功地為城市進行了引流,並培育出洪崖洞、千廝門大橋、解放碑、輕軌穿樓等一批網紅打卡地。而重慶的進一步發展,要推動城市的管理理念從從工業時代的注重高樓大廈、城市硬體的思維變成更適合創意經濟、數字經濟、服務經濟發展的思維,做好各方面的智能化、精細化、品質化提升。

要在城市盲道、廁所提質、垂直綠化、城市風道、濱水生態、智能治堵等方面彰顯城市的智能化、精細化、品質化水平,用好直轄市的地方立法權為相關改革和建設做好法治保障。同時,最大的「高級感」來源於人,一批自律、昂揚、 時尚 、禮貌、自信的市民,是彰顯城市高級感的最好的名片,也是城市服務業提質的最好的支撐,要做好「人」的培養工作。

2.企業的升級,要善於在「雙循環」中培養大企業。 重慶目前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比,在大企業數量、上市公司數量、獨角獸企業數量、科創型企業數量等方面尚有不足,要用好「雙循環」的機遇實現趕超。

國內大循環的海量市場、關鍵領域進口替代有利於大型企業的發育,而國內的海量大數據又有利於智能化系統的迭代升級、國內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用戶群體也有利於產品的不斷提升,成渝地區要用好「雙循環」的機遇培育一批大企業、上市公司和知識資產、行業標准,為這批企業將來的「走出去」成為跨國公司打下能力基礎。

3.開放的升級,從歐亞大陸的新變局中謀新篇、布新局。 抓好歐亞大陸崛起的機遇。據西班牙媒體的計算,2019年歐亞大陸名義GDP佔全球55%以上,其中歐盟(21%)、中國(16%)、日本(6%)、東盟(4%)和印度(3%),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和東盟合計佔12%。同時,中國、印度和東盟的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45%,整個歐亞大陸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60%以上。與之相比,美國2019年名義GDP約佔世界的25%,人口佔比不到5%,美墨加三國名義GDP佔世界的28%,其總人口佔世界的6.5%。

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歐亞大陸GDP佔全球的比重為近60%,而美國僅為15%,美墨加僅為20%。歐亞大陸的巨大市場和龐大供應鏈體系,使得美國的後院南美一些國家與歐亞大陸的經貿往來甚至超過了其與北美的經貿往來,比如巴西與歐亞大陸的貿易量是其與美墨加三國貿易量的約2.5倍。

美國對付歐亞大陸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正在失效,據統計美國對中國、朝鮮、緬甸、伊朗、巴基斯坦、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土耳其等超過15個國家有不同程度的經濟制裁,這反而激起了歐亞大陸多國支持「一帶一路」,推進歐亞大陸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決心。

在新的 歷史 時期,重慶對開放的謀劃,要把打造面向歐亞大陸的交往中心、供應鏈樞紐作為建設世界城市的重要抓手。目前火熱進行的2023年亞足聯中國亞洲杯重慶賽區籌備就是一個好的開端,要進一步加強對歐亞大陸區域性合作機制的謀劃,積極向國家層面建言獻策,吸引歐亞大陸的知名機構、企業、高校、賽事匯聚到重慶,做好陸上貿易規則等重慶源發性規則的推廣,加強重慶的高新產業合作、高端市場開發、能源合作、向新興市場的低端產業轉移等方面的全球合作能力建設。從而,爭取重慶在推動歐亞大陸的交往和經濟一體化建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央為什麼提倡成渝雙城經濟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oa辦公維護費入哪個科目事業單位 瀏覽:596
莆田健康通行碼在哪裡 瀏覽:439
東莞萬江哪裡有婚姻介紹所 瀏覽:345
怎麼看自己的婚姻有沒有感情 瀏覽:865
假期幸福感如何提升 瀏覽:574
如何辨別妞是健康的 瀏覽:525
健康碼紅色的是什麼原因 瀏覽:324
從化事業單位考試大家覺得如何 瀏覽:171
為黨的什麼事業 瀏覽:889
廣安市和樂山市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76
多少婚姻敗給了家庭 瀏覽:320
事業單位職工不回家怎麼辦 瀏覽:494
如何才算健康的吃貨 瀏覽:934
奧運金牌有什麼數學故事 瀏覽:310
有關開心幸福的詞語有哪些 瀏覽:783
唐伯虎玩游戲故事有哪些 瀏覽:454
哪些國漫美女比較多 瀏覽:40
事業編去哪裡找工作 瀏覽:23
平安幸福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271
老酒每瓶都有什麼故事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