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秦皇島什麼經濟產業比較多

秦皇島什麼經濟產業比較多

發布時間:2023-08-27 06:50:56

㈠ 秦皇島的經濟

秦皇島是河北省經濟強市、秦皇島都市圈核心城市,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已躋身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擁有國家級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出口加工區和燕山大學科技園。
2015年實現生產總值125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比2010年增長44.8%;人均生產總值突破4萬元,比2010年增長40.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36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6.5%,比2010年增長58.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92.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比2010年增長76.5%;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158元和10782元,比2010年增長65.4%和80.2%,均高於經濟增幅。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54.07%。省設區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監測評價結果,2014年我市小康社會綜合指數居全省第二位。 秦皇島是糧食作物的主產區。沖積平原區分布在撫寧區和昌黎縣,該區域有海洋養殖、葡萄酒、旅遊等有發展前景的綜合性產業,是重要的農業經濟區。沿海區,主要分布在市轄三區和撫寧、昌黎兩縣區。
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麥、甘薯、花生等。林果資源有蘋果、梨、葡萄、山楂、水蜜桃、板栗、核桃等。水產品生產分為海水捕撈、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三大類。全市農業人口190多萬,人均耕地1.1畝。
秦皇島已建成年產值5億元以上的農業特色產業10個,即肉雞、釀酒葡萄、糧油加工、玉米澱粉、海洋水產、甘薯、生豬、蔬菜、牛羊、果品,其中前8個產業年產值超10億元,前6個產業的規模在河北省名列前茅。已建成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35家,其中億元以上的9家,10億元以上的2家,正大、驪驊、華夏、地王、野力、集發、海陽農產品批發市場7家企業被命名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已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強。糧油加工轉化能力達335萬噸,是全市糧油產量的3倍多。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8.83億元,比上年增長2.7%。其中農業產值137.64億元,增長4.1%;林業產值4.92億元,下降6.6%;牧業產值136.27億元,增長1.8%;漁業產值32.43億元,增長1.1%。農業產業化率達到68.04%,在省內各市中居首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49個百分點。
糧食播種面積148331公頃,比上年增加813公頃,總產量84.44萬噸,減少0.84萬噸。其中穀物播種面積119524公頃,增加3824公頃,產量70.54萬噸,增加0.38萬噸;薯類播種面積19899公頃,減少2103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8324公頃,減少728公頃,總產量5.98萬噸,減少0.30萬噸。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48564公頃,比上年增長0.8%;總產量340.25萬噸,增長1.8%。園林水果總產量92.72萬噸,增長5.9%。豬出欄269.93萬頭,與上年持平。牛出欄18.80萬頭,增長2.3%。羊出欄214.02萬只,增長6.0%。肉類總產量35.42萬噸,下降2.1%;禽蛋產量11.63萬噸,增長0.3%;牛奶產量9.90萬噸,下降3.0%。水產品總產量36.07萬噸,增長1.7%。 秦皇島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基礎雄厚、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五大支柱產業為:以玻璃、水泥、新型建材為主的建材工業;以鋼材、鋁材為主的金屬壓延工業;以復合肥為主的化學工業;以汽車配件、鐵路道岔鋼梁鋼結構、電子產品為主的機電工業;以果酒、啤酒、糧食加工為主的食品飲料工業。
主要工業產品有1000多種。河北遠洋運輸集團、耀華玻璃集團公司、秦皇島首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渤海鋁業有限公司、戴卡輪轂有限公司、中阿化肥有限公司、正大有限公司、金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鵬泰麵粉有限公司、海燕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淺野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41.05億元,比上年增長7.3%;實現利潤10.13億元,下降77.7%;實現稅金39.42億元,增長11.6%;虧損企業虧損額39.40億元,增長98.6%;虧損面由上年的20.3%上升到34.0%。 秦皇島作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美國通用電器、韓國L G、新加坡豐益、台灣富士康等57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中信、中糧、首鋼等國內著名企業投資置業。2012年實際利用外資6.3億美元,進出口總 額44.1億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4.9億美元,均處全省前列。
截止2012年底,全區實際到位外資24.84億美元;引進內資634.77億元,已有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和香港、台灣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包括美國通用電氣、美國鋁業、ADM, 德國德瑪格、威樂、KHS,英國TI,澳大利亞邦迪,韓國LG、浦項、三養,日本旭硝子、伊藤忠,泰國正大,新加坡豐益,丹麥艾爾姆,瑧鼎科技、萬基以及中信、中糧、中油、中遠、中船、中包、首鋼、京能、廣東控股、哈動力、天威、耀華、華龍日清等一大批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大企業在區內投資興業。產業聚集效應凸現,發展速度日益加快,增長勢頭日益強勁,形成了糧油食品加工、汽車及零部件、重大裝備製造、冶金及金屬壓延和高新技術等特色產業。
全年累計完成全部財政收入206.41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113.66億元,增長3.8%。財政支出255.21億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11.35億元,增長5.9%。用於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城鄉社區服務、住房保障支出等民生方面的支出為104.69億元,增長13.2%。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比上年上漲1.7%,漲幅較上年回落0.7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服務)價格呈現「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類價格比上年上漲2.5%,衣著類上漲4.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3%,這三類價格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4.1%,降幅比上年擴大0.7個百分點。12月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下降4.6%;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降6.0%。
民營經濟實現穩步增長。初步核算,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93.82億元,比上年增長6%,增速比同期GDP增速快1個百分點,佔全市GDP比重為66.2%。實繳稅金154.12億元,佔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4.7%,比上年回落1.7個百分點;完成出口25.81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值的90.4%;就業人員77.91萬人,增長1.4%。

㈡ 秦皇島都有哪些產業

摘要:秦皇島形成穩定的「三二一」型產業結構,是與秦皇島農業不發達工業基礎薄弱等市情有關,因而仍然存在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低;產業組織企業市場化水平較低;投資結構不合理,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為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和合理化,秦皇島應積極發展新興第三產業,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還應大力發展房地產業;在第二產業內要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抓好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在第一產業內要以延伸產業鏈為主,發展特色農業關鍵詞:秦皇島;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

近年來,秦皇島經濟總量一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05年,完成生產總值501億元,比去年增長12%三次產業分別增長5.5%12.3%和1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27億元,增長21.6%實現財政收入55.57億元,增長22.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5.71億元,增長3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4.93億元,增長19.3%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310項,完成投資110億元戴卡輪轂技改等5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投產港口吞吐量完成1.71億噸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億元,增長13.6%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640億元386億元,比年初增長10%和9%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水平上漲1.1%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0.5∶41.3∶48.2調整為10.2∶40∶49.8,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所佔比重比去年各下降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則上升0.6個百分點總體看,秦皇島的經濟是穩步上升的,同時,經濟結構調整也取得積極成效

一標准產業結構基準下的秦皇島經濟

秦皇島產業結構的快速發展以1978年為界,國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全市產業結構與以前相比,不斷向合理化方向邁進,具體表現為:

1.三次產業之間的結構關系得到改善
從1978年到2005年,全市第一二三產業增長速度的不同,導致產業結構明顯的變化三次產業的比重由29.7∶37.7∶32.6發展到10.2∶40.0∶49.8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的比重在逐漸縮小;第二產業所佔的比重有較大上升;第三產業所佔比重基本穩定三次產業比例從「七五」末的24.3:31.6:44.1調整為「九五」末的13.7:36.4:49.9,到2004年為10.5:41.3:48.2這說明秦皇島經濟在實現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的同時,產業結構總體上朝著積極的方向變化
從表2可以看出,秦皇島第二產業發展較快,「三二一」順序的產業結構穩定形成,為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與升級,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奠定了基礎這不僅符合國際經濟發展的一般趨勢,而且也符合秦皇島城市功能定位
但是,假如把秦皇島市產業結構現狀與「錢納里標准產業結構」比較,會發現許多問題:GNP中第二產業所佔比重偏高,第一產業比重偏低2004年,秦皇島市的GNP中,第二產業所佔份額為41.3%,明顯高於「錢納里標准產業結構」提供的比例;第三產業在GNP中的份額與標准大致相同;第一產業在GNP中的份額為10.5%,與標准相比明顯偏低2004年,就業結構中,秦皇島市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高達49.6%,明顯高於標准產業結構;第二三產業的就業比例分別為20.0%30.4%與標准相比顯著偏低

2.三次產業內部結構得到明顯的改善
從農業產業結構看,改變了以往農業經濟中種植業占很大比重,種植業中糧食生產「單打一」現象在農業產值中,種植業比重由1979年的73%下降為2005年的45.5%,林牧漁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4.5%,比去年增長0.8個百分點,其中,畜牧業佔44.3%,增長1.4個百分點;農業產業化經營率提高2個百分點
從工業結構看,輕重工業比重由20世紀80年代「輕工業優先」局面轉為「重工業帶動」的趨勢全部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高1.6個百分點機械製造金屬壓延糧油食品和玻璃建材四大產業實現增加值81.92億元,增長21.7%耀華牌浮法玻璃等5個產品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輕重工業內部結構變動比較明顯,輕工業內部需求彈性較小加工層次較低的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行業,與重工業內部的採掘工業和原材料工業比重的逐漸下降,呈現出一定的產業結構升級趨勢
從第三產業看,商業增加值比重逐漸下降,旅遊房地產金融保險業等新興產業迅速發展2005年,秦皇島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302萬人次,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69.1億元,分別增長7.5%和14.2%這些表明全市第三產業正向高層次多樣化發展

3.基礎產業獲得較大發展
「六五」以來,由於國家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傾斜,全市鐵路民航公路的通車里程都有很快增長;運輸工具和技術設備水平也得到改善;能源原材料供給緊張,交通通訊和郵電業等基礎設施緊缺的狀況大大緩解;通訊和郵電業還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秦皇島產業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秦皇島市對產業結構調整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進一步發展仍存在許多不足

1.從產業結構看,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低,有待進一步優化
如上所述,秦皇島產業結構自1980年以來始終是「三二一」型,2004年,三次產業結構分別為10.5%41.3%48.2%但是,「三二一」產業格局並不是秦皇島市經濟內在素質步入工業化較高階段,而是與秦皇島農業不發達,工業基礎薄弱,港口倉儲交通運輸業在第三產業中佔有很大比重的市情有關
可以看出,在第三產業內部,面向生活的服務體系發展較快且比重較大,而面向生產的社會服務體系相對滯後且比重較小;傳統行業發展較快比重大,新興行業發展慢比重小;高檔消費設施發展較快,而面向大眾和社區的中低檔消費設施發展相對緩慢體現知識經濟內涵的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在第三產業的比重僅佔0.77%
從第二產業看,秦皇島初加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工業居主導地位在製造業的27個大類行業中,以玻璃水泥中厚鋼板等為主體的生產基礎原料產品初加工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企業佔全部製造業企業的比重達27.24%;普通機械專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儀器儀表等深加工企業占製造業企業的21.60%;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企業僅占製造業企業的0.26%
通過分析秦皇島第二三產業內部結構得出,秦皇島現有的「三二一」產業結構不代表秦皇島已經步入了工業化的較高階段,而是其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造成的這一結論可以從三次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得到佐證
顯然,第一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是三次產業中最低的,未達到1,存在結構偏差2004年,第一產業結構偏差系數高達-0.79這種狀況的出現,一是農業技術水平不高,農業實際勞動生產率較低,投入勞力多,產出少;二是仍存在較多的剩餘勞動力,有限的耕地對勞動力產生了排斥力作用,農業仍是弱勢產業

2.從產業組織看,企業市場化水平較低,未能達到競爭秩序與規模效益有效制衡
市場經濟正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衡量市場經濟,實現程度的指標是地區企業組織形式假如國有和集體企業比例較高,說明市場化進程較慢,不利於資本存量在不同的產業進行調整另外,企業的規模能反映出產業結構高度化程度,企業規模較小,不能產生規模效益,高效率部門的比重將降低
在列入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內資企業數量佔77.4%,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佔6.47%,外商投資企業佔16.07%在內資企業中,國有和集體企業佔49.56%,私營企業佔50.43%這表明私營經濟發展較快按企業規模分類,大型企業6家,中型企業54家,小型企業388家,小型企業佔全部企業的86.61%
在列入統計的建築企業中,內資企業數量佔98.23%,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佔0.88%在內資企業中,國有和集體企業佔21.97%,其他企業佔78.03%按企業規模分類,大型企業僅9家,中型企業l3家,小型企業138家,小型企業佔全部企業的86.25%表明秦皇島市的建築企業資質等級低企業規模小,不能適應目前國內外建築市場的需要
在獨立核算的11個運輸企業中,國有和集體企業9家,其他類型2家按專業分類,公路運輸企業8家,佔主導地位
在列入統計的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中,內資企業數量佔52.45%在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佔25.0%,國有企業比重較高

3.從產業投資與技術看,投資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技術創新能力更待加強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2004年在第二產業方面的投資佔2.03%,其中,工業方面的投資佔5.81%;而工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占工業投資的79.89%;在製造業的投資中主要集中在對環境有污染初級產品低附加值生產企業,如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產業,占製造業總投資的48.71%,而在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方面的投資僅占製造業總投資的2.98%這說明低附加值初級產品投資多,高附加值產業投資少,產業鏈有待通過優化投資結構進一步延伸
與此相關的是全市各企業的技術創新薄弱2004年,全市60家大中型工業企業中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7881人,占企業全部從業人員的11.5%由於技術開發成果數量少,導致高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主要體現在高技術產品銷售收入方面高技術產品銷售收入佔全部銷售收入的3.83%,而在國外這一比例已經達到25%;新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6.88%;科技活動經費支出6693萬元,佔全部產品銷售成本的0.37%

三秦皇島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上述問題說明秦皇島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根據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秦皇島產業結構調整除了遵循市場需求導向原則成本效益原則與產業協調原則外,應著重遵循依託比較優勢的原則和技術進步原則為此,秦皇島市產業結構調整要在以產業結構合理化為方向的基礎上兼顧產業高度化,做好下述幾個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優化產業內部結構,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第一,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內部結構,調整提高傳統第三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第三產業,增大第三產業的GDP比重在第三產業內部要大力發展旅遊業秦皇島市2002年旅遊收入為40.83億元,居河北省榜首,旅遊業實現的收入佔GDP的12.16%,是秦皇島市最具有特色與潛力的優勢產業
根據以上數據建立模型:y=a+bt+d1+d2其中,y表示旅遊收入,t表示年份,d1d2是虛擬變數,表示其他因素對旅遊收入的影響
經Eviews軟體計算得出結果是:y=21.54+2.57t-16.03d1+13.35d2按照此方程猜測,2010年,秦皇島的旅遊社會收入應為76.01億元
第二,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也要大力發展房地產業房地產業作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集開發經營裝修服務維修物管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由於其特有的產業特徵,以及市場潛在需求大的現狀,具備成為主導產業的條件
第三,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在工業內部也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步關停並轉一些高耗高污染的冶金化工等產業

2.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競爭力
高新技術產業是經濟的核心,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秦皇島市的產業結構優化有著重要意義一是以技術改造為手段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對建材冶金化工機械食品等傳統產業進行新一輪改造,增強企業和產品市場競爭力二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非凡是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和新醫葯新能源等為主要內容的高新技術產業

3.積極培育主導產業群,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
主導產業是產品需求收入彈性和價格彈性最大,進而後向聯系和前向聯系的聯系效應最大的產業,正是通過主導產業的聯系帶動效應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秦皇島市主導產業群包括食品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工業機械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給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礦采業非金屬礦采業傢具製造業房地產業等

4.發展特色農業,延伸產業鏈
農業結構戰略調整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發展過程,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區域的特點對區域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進行全面系統地調整和優化
一是培育以甘薯種植為中心的產業群盧龍具有「中國甘薯之鄉」稱號,現在已初步形成甘薯種植機械製造化學工業食品加工等產業群,應進一步在政策方面給予扶持在技術上給予指導在信息方面給予幫助,使其盡早成為完整的產業鏈
二是培育以海產品養殖為中心的產業群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地發展漁業,同時延長漁業產業鏈,積極培育水產品加工產業,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格局
三是培育以葡萄種植為中心的產業群秦皇島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型季風氣候,該地區丘陵地帶的低緩坡地最為適宜葡萄生長

㈢ 秦皇島港的經濟腹地

秦皇島港地處華北、東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是我國煤炭、原油運輸的主要港口,也是其他進出口貨物的集散口岸,有能源運輸樞紐之稱。近年來秦皇島港正在發展成為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的港口。秦皇島港進口貨類結構,內貿進口以件雜貨為主,占總量的0.2%;內貿出口以煤炭、原油為大宗,占總量的71.5%;外貿進口主要是小麥、礦石、木材、鋼鐵、化肥、糖、水泥及其他件雜貨,占總量的5.1%;外貿出口的貨物主要是煤炭、原油、非金屬礦石、鋼鐵、糧食及其他雜貨,占總量的23.2%。港口煤炭貨源分布於山西北部,內蒙古西部,寧夏、陝西北部,以及河北、北京等地、我國著名的大同、開灤、平朔礦及建設中的神府東勝煤田等,都在港口經濟腹地內,是我國主要煤炭生產基地。秦皇島港國內中轉煤炭流向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遼寧等9個省市,約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77%;外貿煤炭出口流向為日本、香港、東南亞和歐洲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約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23%。港口原油貨源主要來自大慶油田。大慶油田原油產量在我國居第一位,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貨源。港口雜貨出口貨源分布為內蒙古中部、河北北部、遼寧、吉林、黑龍江西部和京、津、唐地區;進口貨源分布於河北、山西、京津地區、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及遼寧、吉林、黑龍江西部地區。秦皇島港區是古碣石地域,秦始皇東行到此因而得名。港區西部北戴河海濱是著名的避署勝地,有天然的海濱浴場,有聯峰山、鴿子窩、金山嘴、老虎灘等風景區,可以觀日出和海市蜃樓;港區東有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有萬里長城的終點「老龍頭」,有姜女廟,東北部有懸陽洞及古長城通道九門洞,西部有石河古戰場,西北部有燕塞湖。

㈣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產業發展

秦皇島開發區是目前國內少有的集國家級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大學科技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和省級軟體產業基地等政策優勢和載體服務於一體的經濟強區。2003年9月,秦皇島出口加工區通過海關總署等國家8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行;2008年底,經­國務院批准,出口加工區被賦予保稅物流等功能,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更加優惠、更加便捷的平台。燕山大學科技園為河北第一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004年,河北省軟體產業基地正式通過河北省信息產業廳和省發改委組織的專家評審論證並開工建設;2005年1月,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順利通過科技部審批,晉升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2008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秦皇島國際數據論壇」,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同時,「秦皇島數據產業基地」揭幕,旨在打造全球數據產業基地——「數谷」。2009年5月,被河北省科技廳評為「河北省高新技術區域特色產業基地」。
秦皇島開發區是河北省第一家ISO14000國家示範區和河北省環境保護模範城。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能夠為大規模投資創業提供堅實的保障。供水方面,秦皇島µ­水資源豐富,是我國北方少有的不缺水城市。可以提供10—15萬立方米/天的供水能力,並可供給價格較為低廉的原水。供電方面,由華北電網直供,供電安全穩定可靠。供氣方面,已完全實現天然氣供應,通信方面,擁有集語音、數據、圖像傳輸於一體的世界一流的通訊網路,三大電信運營商網路無縫覆蓋,區內擁有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地區總部,3G網路全面貫通。
2001年以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相繼獲得ISO14000國家示範區、全國投資環境40佳、跨國公司最佳投資開發區、中國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1984年10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在秦皇島市區大、小湯河之
間,規劃l.9平方公里的土地,設立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一片瓦礫、滿目荒灘之間,第一批「開發區人」秉承著「要把開發區建成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和高科技的示範區,在對外開放事業中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的歷史使命,喚醒了這片沉寂、荒蕪已久的土地。
18年彈指一揮間。開發區這片飽浸著幾代人心血和汗水的熱土,已憑借它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勁動力,成為拉動全市經濟提升的龍頭。 構築輝煌的里程碑
依據「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逐步積累、滾動發展」的開發建設思路,開發區從0.62平方公里一期開發「起步區」崛起,在短短幾年內,擺放了一批成效顯著的中外企業。1992年夏,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同志來秦皇島開發區視察,為開發區帶來了第一次擴區開發的機遇。根據秦皇島開發區發展建設的良好態勢,1992年底,國務院批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擴區。原屬海港區、撫寧縣的孟營、前進等6個村的土地、6000餘名農村人口劃歸開發區,總面積為10平方公里。
針對農村的各項管理工作,1993年7月11日,市委、市政府批准開發區設立農村工作管理局。項目開發佔地,村民不支持,村幹部也有顧慮,不願做工作。在六村黨員幹部會上,當時任擴區工作總指揮的胡英傑擲地有聲的一番話使村幹部們汗顏:「你們當年入黨想的是什麼?宣誓時說的是什麼?是不是只想佔便宜?如果你們只想佔便宜,那還入黨干什麼!」在當時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農村工作局幹部員工以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換來了六村群眾的支持和理解,換來了農村社會的祥和穩定,換來了項目開發的順利進行,也在開發區歷史上樹起了第一次擴區的里程碑。
孟營小區一幢幢挺立的樓房、村民們自發贈送的金匾、燕大附中驕人的高考成績、前進小學嶄新的校園……這些都寫滿了開發區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也寫滿了開發區農村人民群眾對工委、管委的不盡感激和信任之情。 祥和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伴隨著一個個大型項目的落地、開花、結果,秦皇島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型企業為支柱的高新技術產業群。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樓鱗次櫛比,綠地園林景色恰人,夜色流光溢彩,人民富足安康……秦皇島開發區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成為地方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長點。 一個重要的戰略舉措
占開發區農村人口三分之一強的孟營村整體拆遷改造,搬進了新樓房;有1000餘人的前進村也拆遷了,10平方公里的經濟建設有效用地全部擺滿了項目。開發區項目引進與用地緊張的矛盾已日益顯現。是滿足於現有的經濟水平小富即安,還是擴大發展以拉動全市經濟的提升?開發區工委、管委領導高屋建瓴,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市開發區擴大區域范圍方案》。
2002年10月16日,是秦皇島開發區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市委書記王建忠同志主持召開市黨政聯席會議。市長菅瑞亭,市委副書記周衛東、張樹仁、諶曙光等領導與市國土、規劃、財政等各局以及撫寧縣、海港區政府的負責同志專題研究秦皇島開發區擴區有關問題。會議決定,擴大開發區區域范圍,以切實發揮開發區作為全市對外開放的龍頭帶動作用,加快開發區的開發建設步伐。
10月31日,市長菅瑞亭主持召開開發區擴區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決定將原屬海港區的許庄、約合庄、煙台山、西張庄、鳳凰店、王校庄、計新莊、楊庄戶、邢庄、楊道庄、撫寧縣的深河、東甸子、望海店、13個村,約26平方公里的土地、11000人口,整體劃入開發區,並命名為開發區新區。
2002年11月4日,管委主任胡英傑任組長,工委副書記宋蘭香、管委副主任田鳳鈞、總會計師劉曉毅、管委副主任彭雲任副組長,管委辦公室、社會發展局、勞動人事局、建設規劃局、公安分局等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成立了開發區擴區工作領導小組。社會發展局局長曹成立任擴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下設新區管理處駐西張庄村北,負責擴區接收及13個村的日常管理工作。自此,開發區第二次擴區拉開了帷幕。
第一次擴區至今,開發區已走過了10年的發展歷程。現在,當年奮戰在擴區第一線的管委主任胡英傑等領導為了新區13個村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為了完成開發區新時期的歷史任務,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帶領社會發展局幹部員工義不容辭地沖上了二次擴區第一線。
10月18至22日,社會發展局的有關人員三赴新區13個村。就各村經濟、民風、學校、文化市場、醫療機構設置等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11月3日,工委書記楊泰安、管委副主任田鳳鈞深入新區13個村,熟悉各村基本情況。11月4日,管委主任胡英傑、工委副書記宋蘭香、管委副主任田鳳鉤等領導再赴新區,深入調查了解各村村情、民情。擴區牽動著工委、管委領導的心,也在社會發展局幹部員工的心頭涌動著神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與工委、管委保持一致,理解和支持開發建設工作,這將是開發區二次擴區後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據初步了解,新區各村村情復雜。個別村兩委班子不健全;有的村兩委幹部不團結,干群關系緊張;部分學校房屋簡陋;有大量群眾聽信誤傳,以為建房就能補錢、栽樹就能得利,以致新區各村家家建房,遍地栽樹……針對這些問題,秦皇島開發區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和部署。工委書記楊泰安。管委副主任田鳳鈞、總會計師劉曉毅等聽取各組情況匯報,調查研究,為同志們鼓勁。 2010年9月19日,市黨政聯席會決定,啟動開發建設深河新區,將原屬撫寧縣的40個村交由開發區統一規劃、統一管理。至此,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達到128平方公里(含東區20平方公里),為開發區快速發展開辟了新空間。

閱讀全文

與秦皇島什麼經濟產業比較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干鍋和麻辣燙哪個健康 瀏覽:63
街道辦事處事業編下設什麼局 瀏覽:683
初創公司ceo該如何講故事 瀏覽:360
事業單位薪級一年一調多少 瀏覽:879
危險的婚姻有哪些 瀏覽:185
幸福密碼指紋鎖什麼牌子 瀏覽:915
什麼是幸福講的太好了 瀏覽:24
為什麼你會缺愛情呢 瀏覽:379
蘇式彩畫都有哪些故事 瀏覽:955
事業迷茫糾結怎麼辦 瀏覽:374
老師最幸福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瀏覽:248
減什麼肥健康才是快樂 瀏覽:145
綠寶石幸福蛋怎麼使用 瀏覽:744
文言文中美女用一個字怎麼概括 瀏覽:842
一建經濟設備運雜費包括哪些 瀏覽:361
個人健康備檔卡怎麼填 瀏覽:164
健康的疼痛有哪些 瀏覽:754
什麼樣的實力才能找個美女 瀏覽:915
傳奇故事m8多少錢 瀏覽:506
王者榮耀對抗路如何刷經濟 瀏覽:502